大魏能臣 第592节

“比那严重的多呀小侯爷离开颍川老家,奔许昌来了!”说话间,郭福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递上,面露不忍之色,就像送上一份索命的‘阎王帖!’

“噗!咳咳他来许昌做什么,快点派人拦住他!”看到书信,郭嘉一口酒喷了出去,小脸惊的煞白,身体都颤抖起来,仿佛要面对一头洪荒巨兽似的!

“启禀侯爷,拦不住了,书信是两个月前写的,估算时间,小侯爷已经到许昌城外了?”

“好一个小滑头,先斩后奏,这是想逼死老子呀不能束手待毙,老子得出去躲一躲!”

说跑就跑,郭嘉身形闪动,三步并两步,几个起伏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只留下一纸书信,以及满屋子目瞪口呆的人!

“奉孝竟然有个儿子千里寻父,跑到许昌来了,这事有点意思呀!”女人八卦,男人也八卦,萧逸一把抓住管家郭福,一手捡起书信,仔细阅读起来:

“父亲大人安好,不孝儿千里之外顿首:一别数载,孩儿安居家中,读书识礼,不敢稍有懈怠,惟愿为国效力,光耀门楣

为人子者,岂能忘却父母养育之恩,孩子毅然放下书籍,风餐露宿,千里远行,惟愿行孝于膝下,每日晨昏定醒,亲侍茶饭,父慈子孝,岂不美哉?

另闻,许昌有国色天香十人,乃是父亲的红颜知己,孩儿自当一一拜访,已尽晚辈之礼,成就一段佳话”

字迹俊美,言语华丽,带着一股子勃勃生机,应该出自一位少年人之手,不过吗,言语之间透着几分狡猾,还有一点小小的无赖,自家老爹也敢调侃,真是一个‘熊孩子!’

翻过书信,背后还有两排小字:“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风月场上为敌手,父子同游话短长!”

“哈哈,好一个顽皮的小子,不愧是奉孝之子,对了,此子今年多大了,为何从未见过呢?”看完书信,萧逸也是一阵大笑,父亲浪荡,儿子狡猾,郭家真是奇才辈出呀!

“我家小侯爷今年十三岁了,一直待在颖川老家,读书识礼,因此少有人知!”郭福认识萧逸,知道他是主子的生死之交,也就没有隐瞒什么!

“什么这孩子已经十三岁了?”

萧逸一阵发晕,自己没记错的话,郭嘉今年二十八岁,竟然有个十三岁的儿子,岂不是说他十五岁的时候就,再加上‘首发命中、十月怀胎乖乖,奉孝真是男人楷模呀!

“呵呵,告诉奉孝,若是无处躲藏,可到我的府中避难,必有美酒献上!”

郭嘉逃走,酒宴也就结束了,萧逸谢绝了三位美姬的挽留,饮尽杯中美酒,迈步离开了天香楼,下一步升官、发财,娶媳妇!

第一百一十四章哥终于升官了!

萧逸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计谋已定,绝不犹豫,回到府中之后,连夜召集心腹将校,分析局势,商议对策,并做出了两项决议:

其一,官可以辞,权不能交,安排人手,牢牢抓住兵权,其二,联络百官,上奏朝廷,争取大司马的官职,务必促成此事!

一声令下,将校们立刻行动起来,四处游走,散布消息,鼓吹‘大都督征战有功,堪比‘冠军侯’再世,非高官不足以酬’之类的话题,争取舆论上的支持!

萧逸也没闲着,带上重礼,亲自拜访了荀彧、荀攸、程昱、曹洪等人,陈述厉害,寻求帮助,这些人也纷纷拍着胸脯表示,萧郎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当助一臂之力!

行动迅速,效果明显,一天之内,曹营集团内部一片支持,二天时间,文武百官也纷纷表示拥护,到了第三天,许昌城内的贩夫走卒也知道“萧郎要做大司马了!”

“荡寇将军-关内侯-张辽,顿首上言:汉家传承,军功第一,无愁侯萧逸,平定西凉,战功无双,理应进位大司马”

“车骑将军-乐城亭侯-曹洪,顿首上言:赏罚分明,汉家铁律,无愁侯萧逸,征战沙场,屡立大功,理应进位大司马”

“国丈-不其侯-伏完,顿首上言:无愁侯萧逸,开疆拓土,扬威异域理应进位大司马!”

丞相府-书房内,百官纷纷上言,奏折堆积如山,无一例外,全部支持萧逸进位大司马,负责整理文书的曹丕不敢怠慢,连忙令人抬着这些奏折,找父亲请示去了!

“呵呵,异性将领、曹氏宗族、汉家死忠全都上奏了,如此齐心协力,老夫执政以来还是第一次呢!”翻阅奏折之后,曹操微闭双目,开始分析起利弊得失,从而做出正确判断,裁定此事!

军中异姓将领,大都唯萧逸马首是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他们上书支持此事,也就不奇怪了!

曹氏宗族将领,则是盯上萧逸留下的‘徐州牧’位子,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谁不眼红呢!

汉室死忠吗,用心更加歹毒了,他们是想捧杀萧逸,夺其兵权,进而削弱曹营集团的势力,甚至有分化分解,挑拨离间之意!

“三方利益不同,互相冲突,此时却站在了一条战线上,萧郎走的这步棋,真是妙到毫颠呀!”

曹操心中清楚,萧逸能征善战,就像一柄锋利无比的神剑,王者持之,可以斩获天下,拥有万里江山,问题是,这柄神剑太过锋利了,也太具灵性了,一旦掌握不住,就有反噬的可能!

他无数次的思量过,萧逸会不会谋反,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或者发动兵变,取代曹氏一族,成为新的无冕之王!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多年相处,反复揣摩,曹操可以确定,萧逸绝不会背叛自己,某种程度上,他对萧逸的信任,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儿子!

问题是,萧逸没有背叛之心,却有背叛之力呀,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决不能把社稷安危,托付在难以预料的人心上,沧海桑田,人心易变,今日的忠诚,不代表永远的忠诚,必须防患于未然!

现在好了,萧逸自削权柄,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绝没有反叛之心,这对曹操来说,是一件稳定集团内部,平衡各方势力的大好事!

“奏折全部送入宫去,就让陛下亲自处理此事吧,亲政已久,御笔、朱砂也该动一动了!”天下大事,悉决相府,可是这次吗,曹操准备交出权利,一则,大司马位高权重,让皇帝来下旨,显的正式一些,二则,他也想看看小皇帝的本领,到底有多少斤两!

当然了,丞相府也不能没有表示,曹操取出笔墨,开始下达钧令:

其一,玄甲铁骑,天下精锐,特令扩充到三万人,所需要的甲胄、兵器、钱财,丞相府直接调拨,全力支持!

其二,西征将校,全部论功行赏,赐予官职、爵位、田宅,阵亡者加倍抚恤,父母妻子,朝廷奉养!

其三,通知相府后宅,准备礼仪、婚书、嫁妆,则吉日,让萧郎前来迎亲吧!

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萧逸自削权柄,放弃了‘徐州牧’的职务,曹操必然有所回报-扩军、封赏、嫁女,足以宽慰功臣之心了!

“诺!-紧尊父亲钧令!”

曹丕答应一声,令亲卫抬着奏折,向皇宫走去,途中趁人不备,他从怀里摸出一份奏折,也塞了进去,支持萧郎进位大司马,他也愿意出一份力呢!

白虎大街-无愁侯府-大堂上!

建安元年-秋十月-初六,大汉皇帝诏曰:

朕闻褒有德,罚有过,赏有功,圣人之治也,无愁侯萧逸-披坚执锐,亲冒矢石,远征异域,征讨不臣,保大汉金瓯无缺,开西域千里疆土,朕甚嘉之,特加封大司马,食邑两万户,子孙世袭,与国同休!

可能是第一次批阅奏折的缘故,刘协的反应非常迅速,第二天就派遣心腹宦官-花心,手持亲笔诏书,加封萧逸为大司马,赐予金印!

“恭喜大司马,富贵荣华,步步高升!”念完圣旨之后,花心捧出一个朱漆印盒,小心翼翼的递了过来!

“天恩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萧逸行礼之后,双手接过印盒,轻轻的打开,里面是一枚金光闪闪的大印!

印体赤红,由黄金打造而成,长宽五寸,高四寸余,周围密布火焰纹饰,正中傲立一只猛兽,龙头、鹿身、牛蹄、马尾、鱼鳞,体态威武,仰天狂啸,赫然是一头烈火麒麟,大印底下,刻有八个撰文--统帅六军,大司马印!

金印美观大方,光泽明亮,通体带着一层厚厚的沁色,柔滑无比,这是经常把玩的结果,可见原来的主人,如何爱护这枚金印了!

“这位大司马印,乃是武帝时期铸造的,已经传承将近四百年了,卫青、霍去病都曾经持有此印,号令六军,为国靖难,今日赐予萧郎,可见陛下一片厚爱之心了!”

首节 上一节 592/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