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505节

“众卿家以为如何?”刘协气的小脸通红,就像自己好不容易点燃的火焰,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不过曹操把持朝政已久,他不敢直接争论,只好把目光投向群臣,希望出来几个支持自己的政令,可惜,他要失望了~~

刘协目光所到之处,群臣纷纷低头避让,没一个站出来的,连那些汉室死忠也摇头不语,不是他们不想支持皇帝,而是这道‘大赦天下’的政令,真的不怎么高明,甚至是误国呀!

大汉四百年,太平盛世之时,凡是新皇登基,册立皇后,册立太子之类的大典,都会大赦天下,用来收揽人心,所以刘协的旨意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吗,他疏忽了一个大前提,现在不是盛世,而是乱世呀!

从桓、灵二帝开始,汉室衰微,律法松弛,为盗者不计其数,尤其是一场黄巾叛乱,动摇了帝国统治的根基,引出无数的祸乱,这几年来,曹操把持朝政,猛严治国,诛杀盗贼,打击豪强势力,好不容易才恢复了治安稳定,要是一道政令把那些虎狼之徒放出来,用不了几个月,就得天下大乱,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呀!

“太长卿,颁布朕的第二道旨意吧!”看到没人帮忙,刘协也明白政令有不妥之处,好在准备了三道,要是有两道能通过,也不算太差!

“臣遵旨!”

孔融又接过一道圣旨,朗声宣读起来,比起刚才,气势上弱了三分不止~~“陛下有旨,天下纷乱,民间疾苦,减免天下百姓赋税三年,修养生息”

“且慢,减免赋税之事,老夫以为不可!”曹操再次出来阻拦,态度很是坚决,“陛下关心民间疾苦,却是仁爱之君,不过吗,如今国库空虚,朝廷要想征讨不臣,救济灾民,需要大量的钱粮,若是免了赋税,恐怕朝廷立刻就要土崩瓦解呀~

治国之道,一张一弛,兖、豫二州刚刚遭遇蝗灾,暂免一年的钱粮,安抚百姓,至于徐州、淮南、关中等地,赈灾得力,庄稼获得丰收,可照常征收钱粮,以补国库之不足!”

第二道政令又被驳回,刘协小脸已经铁青了,目光一扫,试图得到群臣的支持,可惜,大臣们的目光更加坚定,都是一个意思反对减免赋税!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治理偌大一个国家,又谈何容易呢,打仗花钱,赈灾花钱,建造城池花钱,修理河道花钱

几年以来,朝廷上是精打细算,处处节省,一文钱掰成两半花呀,连群臣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只能领一些精盐回家,不少官员处理完公务,就得去坊市上叫卖呢~

生活如此的悲催,小皇帝还要减免天下三年的赋税,你倒是得了仁君的美名,朝廷的日子还过不过了,赋税一停,恐怕连精盐都发不下来了,让天下官僚都喝西北风吗?

为了自己的肚子,为了家人的生活,文武百官也要坚决抵制这道政令,就是曹操不开口,他们也得跪地苦谏,再不行就抹脖子死谏,反正回家也是死,不如死在大殿上,落个劝谏君主的好名声呢!

“太长卿,颁布朕的第三道政令吧!”连续两次被驳回,刘协有些坐不住了,心头的那团火焰被浇的奄奄一息,只好紧握腰间的青玉斧,希望得到一点勇气!

“臣遵旨!”

孔融的声音很微弱,连续两次被打断,他也没底气了,但是皇命不可违,只好振作精神,接过了第三道圣旨~~~“陛下有旨,六军将士,征战沙场,劳苦功高,每人进爵一级,赏金十两,丝绸两匹”

第三道圣旨,也是刘协最为看重的一道,身为皇帝,自然知道兵权的重要性,为了收取六军将士的人心,他才想出了这个‘进爵赏金’的办法,希望把军权从丞相手中夺回来,办法是不错,思路也对,可惜吗没钱!

听完圣旨,曹操没有站出来反驳,只是淡淡一笑,露出一种轻蔑的神态,如此不切实际的政令,自会有人替他把话说出来的!

“陛下,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六军将士数十万之众,每人十金,就是数百万之数呀,臣实在无能为力!”

尚书令-荀彧站了出来,双膝跪倒,叩首请罪,他是有名的中立派,甚至倾向于汉室的,可是小皇帝的这道政令,却是无法执行,他尚且如此,文武百官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粟米饭都吃不饱了,您还想大鱼大肉,做梦吧!”

三道圣旨都被驳回,刘协的小脸上全是黑线,手脚都微微颤抖起来,心头的火焰更是彻底熄灭了,原本激发出来的帝王之气,也消散个干净,呆坐在龙椅上,就像一个可怜的孩子,孤单、无助、落寞!

看着龙椅上颓废的小皇帝,群臣也是一阵长叹,这位大汉天子毕竟年幼,经验不足,论起治国安民的本领来,比丞相大人差的太远了,大汉若想中兴,难矣!

不过吗,皇帝的面子毕竟要给的,亲政的第一天,至少颁布一份圣旨,让天下臣民听到点声音吧!

“陛下大婚,上继宗庙,下合人伦,天下万民无不欢欣鼓舞,理应改元,以为恭贺!”关键时刻,还是老丈人比较给力,侍中-伏完站出来,给刘协支了一招,改个年号,也算天子亲政,万象更新了!

“善,爱卿言之有理,正值岁末,理应改元,以为天下之贺!”刘协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连连点头!

朝中百官,不乏博学多才之士,一番商议之后,终于想出一个好听、吉利、有政治意义的新年号建安!

第十二章皇帝也有挨揍的时候?

“啪!~该死!~该死!~~统统的该死!”

皇宫,侧殿,小皇帝正在奋力的劈砍,青玉斧所到之处,珊瑚断裂,珠宝散落,瓷器更是难逃粉身碎骨的下场,这些都是大婚之日,群臣献上的礼物,其中不乏价值千金的宝贝,统统毁于一旦!

刘协快要发疯了,第一次临朝理政,颁布的三道圣旨都被驳回,纵观史册,上到三皇五帝,下至秦汉两朝,那一位君主受过如此侮辱,自己真是给皇帝这个职业‘露脸’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毁灭,刘协没有勇气去对抗群臣,只好到侧殿来砸东西,以此发泄心中的怒火,这些礼物都是群臣献上的,每砸一件,就像在打百官的脸面,刘协也就得到一点点的快感!

皇帝在发疯,随身的几个宦官很是着急,又不敢上前劝解,没看到青玉斧上下飞舞,所向披靡吗,要是把自己的脑袋劈开花,皇帝杀人可是不偿命的,无奈之下,他们撒腿如飞,前去般救兵了!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万万保重龙体呀!”

一后二妃最先赶到,小脸跑的通红,早朝的事情她们也听说了,知道皇帝心中苦闷,准备用女人的温柔,好好安抚一下受伤的小男人,结果伏皇后一推门,就被一只白玉瓶给砸回来了,要不是躲闪的快,她就成了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了,只有三天!

“怎么办?怎么办?~~呜呜!”

女人都是水做的,无计可施之下,伏后和董妃‘嘤嘤’的哭泣起来,她们也是十几岁的年纪,刚刚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心性尚未成熟,突遇变故,除了哭泣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二位姐妹,陛下盛怒之下失了心神,砸些东西不要紧,要是伤了龙体就麻烦了,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速速请公主殿下来,只有她能控制住局面了!”关键时刻,还是曹宪有些主心骨,知道皇帝最敬重谁,立刻让身边的侍女飞报消息!

“不用请了,本宫已经来了!”随着清脆的声音,一身白衣的海燕公主缓步走来,她的耳目遍布后宫,得知小皇帝发怒,立刻赶了过来!

“妾身见过殿下,皇姐一向安好!”汉家礼法,后宫之中,皇后为尊,若无皇后,则以贵妃主持内务,可是在海燕公主面前,一后二妃丝毫不敢托大,主动行礼问安!

“本宫安好,免礼吧!”看着面前三个娇滴滴的小美人,海燕公主心中长叹,若是寻常人家,得到其中一个为主妇,都是天大的福气,可是在皇家,就不好说了!

三个女人,伏寿温柔贤惠,知礼仪,解人意,颇有母仪天下之风,若是天平盛世,再遇到一位明君,她可以成为一代贤后,可在乱世之中,光有贤惠就不够了,还要通机变,有权谋,辅佐皇帝处理朝政才行,很显然,伏皇后没有这个能力!

董妃娇小可爱,天真无邪,给皇帝解烦恼,找乐趣还可以,让这样的人辅佐政务,只会把事情弄的更糟糕!

曹妃倒是颇有政治头脑,够聪明,有急智,关键时刻遇事冷静,却是个贤内助的人选,可惜的,她是姓曹的,父亲就是当朝权相曹操,在政治上是否可靠,还很难说呀!

天公不做美,未能赐给皇家母仪天下之人,若是有一位吕后那样强势、多智的女人主持后宫,辅佐朝政,大汉的国运也许会有些起色呢!

“好了,都闪开吧,让本宫去‘好好’劝劝陛下!”

“诺!”

侧殿里,小皇帝把珠宝砸个粉碎之后,正在毁那些字画,二目圆睁,连撕带咬,发泄心中的无边怒火,不过他现在遇到了麻烦,手中抓住了一副牛皮卷,坚韧无比,把刘协的牙都咬痛了,也扯不破它!

进谏君主很多办法,苦口婆心的是-劝谏,自杀明志的是-死谏,刀枪胁迫的是-兵谏,海燕公主的办法则是武谏,一个字~~打!

“啪!~~你还是高皇帝的子孙吗?”

“啪!~~你还是汉武帝的后代吗?”

“啪!~~你还是大汉天子吗?”

海燕公主素手高扬,狠狠抽在了刘协的脸上,抽一下,问一句,转眼间连抽十几巴掌,打的他步步后退,一脸懵懂,皇帝也有挨揍的时候?

从三皇五帝到现在,历史长河流淌了数千年,君主也换了上百个,其中有毒死的,有暗杀的,有废黜的,却从来没有挨揍的,刘协很荣幸,无意之中又打破了一项记录!

首节 上一节 505/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