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448节

这场大辩论,一连争吵了好几天,几乎把朝廷里的所有文武官员都席卷进去了,唯独有两个人始终一言不发!

一个是端坐在九龙金椅上的小皇帝-刘协,在朝堂会议上,他一直是个傀儡角色,平时基本上都不说话,反正说了也没人会听,还不如保持君主的威仪,闭嘴为妙!

另一个没说话的,就是丞相曹****,几天来他就站在御阶上,微闭双目,静静的聆听文武百官发言,既不支持那一方,也不反对那一方,似乎完全将自己至于事外了!

不过有些聪明的人知道,这位丞相大人就像一头深山猛虎,一声狂啸,百兽俱惊,现在之所以一言不发,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朝堂上,双方的争论越发激烈了,口水横飞,骂声漫天,堂堂的大汉官员,都是身穿紫袍、腰系金印的贵人,对骂起来跟普通的泼皮无赖也没多大区别,最后甚至上演起全武行

第一个动手的,竟然是身体一向文弱的郭嘉,只见这位‘鬼才’把朝服往腰带上一塞,轮起手中的象牙笏板就砸了过去,就像一只发疯的小猫,虽然战斗力不强,可气势吓人呀,董承猝不及防之下,竟被郭嘉打的节节败退,脸上都被砸开花了~~~

“不可,万万不可,奉孝速速住手!”

“快点,将他们两个分开,这是在朝堂之上呀”

“小心,不要惊了圣驾!”

见此情况,周围的官员一拥而上,七手八脚的扯住了董承,没错,就是把正在挨打的董承给扯住了,趁此机会,郭嘉奋勇上前,又是一连几记重拳,打的‘啪啪’有声,谁说谋臣就不会打架了,咱也是跟萧郎学过几手的,这下终于用上了!

这样的‘劝解’自然很不成功,几下拉扯之后,单挑就变成了群殴,‘挺萧派’和‘反萧派’打成一团,你打我一拳,我回你两脚,然后就开始动家伙,朝堂上不许佩剑,于是笏板、腰带、靴子就成了双方打架的武器,一时间喊叫连天,朝靴乱飞,不少选择中立的官员都被误伤了

结果一场混战下来,‘反萧派’吃了大亏,被打的鼻青脸肿,狼狈不堪,尤其是董承、伏完二人,连朝服都被扒了下来,打的是嘴角流血,浑身青紫,看着比那些难民还要可怜!

这并不奇怪,郭嘉、程昱等人虽然没有多少战斗力,可是别忘了,朝堂上还站着大群的武将呢,这些人拙嘴笨腮,争吵时帮不上什么忙,可轮拳头打架是他们的特长呀!

而且这些人不是萧逸的战友,就是他的部下,绝对的铁杆‘挺萧派’,如今机会来了,自然要上前助战,而且一个个下手极重,全是几百斤力道的拳脚,暗劲十足,绝对够那些‘反萧派’喝一壶的,如果不是顾忌在朝堂上,今天非打死几个不可!

“肃静!”

眼看混战的规模越来越大,都要冲到御阶上了,沉默不语的曹操终于说话了,同时双目一睁,射出两道摄人心魄的寒光来,吓得那些文武百官迅速站回本队,乖乖做起了好孩子!

“萧郎灭蝗,为国为民,乃是有功于社稷的壮举,理应下诏嘉奖,此事无需再议!”曹操的话语很是霸道,直接给这场争斗做了最后结论,而后又从怀里摸出一份丞相府的钧令,扔到了朝堂上!

“另外,灭蝗一事,萧郎早已快马飞报老夫,丞相府也是下了政令,全力赞同的,并让他统筹豫、兖、徐,三州政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越权的事情,而是尽忠职守,奉命行事,一切自有老夫做主!”

“诺!~~丞相大人英明!”

文武百官齐齐拱手称是,没人敢真去看那道手令,更没人敢质疑它的真假,谁都清楚,曹操这是在保护萧逸,为‘灭蝗令’进行政治背书,这时候再出言反对,那不是用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吗!

看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曹操心中一阵的冷笑,“这些人的小手段如何瞒的住他,什么蝗虫,什么越权,其实都是借口而已,谁都知道,萧逸是自己麾下第一大将,视为心腹,如果为这件事处罚了萧逸,甚至削掉他的兵权,其实就等于断了自己的一条臂膀,那么下一步,这些人就该对付丞相府了!”

曹操这几天始终一言不发,就是想趁机看一看,朝堂上有多少人是‘拥曹’的,又有多少人是‘拥汉’的,当然了,还有一层更深的想法,那就是‘拥曹’的官员里面,又有多少是‘拥萧’的,身为大汉宰相,天下实际的掌控者,必须把这一切都看的清楚明白,然后才能统筹全局,发布政令!

经过几天的观察,曹操发现,‘拥曹派’大概占据了百官数量的三分之一,‘拥汉派’同样是三分之一,至于剩下那些则是中立派,以荀彧、荀攸为首,他们效忠大汉,却也不反对曹操,立场模糊不清,很难说最后会站在那一边去!

至于曹营内部的‘挺萧派’吗,同样占到了整个集团人数的三分之一,而且大多是手握兵权的武将,剩下的人也同样对萧逸抱有好感,这样的情况,既让曹操赶到欣慰,同时也有暗暗地忧虑,‘曹氏支撑起了大汉天下,萧逸则支撑着曹氏集团’,自己在尚能平安无事,如果自己不在了,又会如何,福祸难料呀!

不过吗,现在必须保住萧逸,保‘萧’就是保‘曹’,至于以后的事,慢慢再料理吧,当务之急,是给朝堂中的那些拥汉势力一点教训尝尝!

“诸位臣工,老夫近日收到一份礼物,甚是美味,不敢私下享用,今日特意带了来,与大家共享!”说着曹操向殿下一招手,侍卫统领-许褚就带人冲了上来,手里除了明晃晃的刀剑,还托着一个盘子,上盖红绸,显得很是神秘!

曹操上前几步,将红绸揭开,露出一盘金灿灿的油炸蝗虫来,这是萧逸特意派人给他送来的礼物,今日正好借花献佛,试试大臣们的反应如何!

“诸位,请吧,如此美味,可是很难得的呀!”曹操伸手捏起一只蝗虫,扔进嘴里,咀嚼的‘嘎嘎’作响,而后用虎狼般的目光看着朝中大臣们,“你们吃?还是不吃?”

第一百九十八章纷乱的朝堂

数百年前,同样是在朝堂之上,一位权倾天下的宦官,向大秦二世皇帝-胡亥进献了一头梅花鹿,却硬指着鹿说这是一匹马,大臣们畏惧于宦官的淫威,也纷纷点头承认,自己家里就养有这种带犄角的‘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指鹿为马!

数百年后,相似的一幕再次发生了,不过吗,比起那个志大才疏的宦官来,这位丞相大人的手段无疑要更加高明,更加阴险,也更加厉害!

大殿上,文武百官的目光都盯着那盘金灿灿的油炸蝗虫,有人兴奋,有人惶恐,还有人惊惧万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一盘蝗虫,这也不是一盘蝗虫呀!’

蝗与皇同音,‘吃蝗’就是‘吃皇’,尤其在皇宫大殿上,这是对皇帝陛下的极大不敬,曹操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试探下文武百官的反应,说明白了,你们到底是拥汉?还是拥曹?

“怎么办?~~吃?还是不吃!”

朝堂上,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无数的目光在互相传递着消息,吃了蝗虫,就等于给曹操献上一份‘效忠书’,以后除了跟着他一条道跑到黑,别无选择了,可要是不吃,看着大殿两侧那些杀气腾腾的金甲武士,恐怕自己以后连吃饭的机会都没有了,真是好厉害的曹阿瞒,不亏当世奸雄!

“谢丞相大人赐食,我吃、我吃、我也吃!”

丝毫没有犹豫,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相继走了出来,一人抓上几只蝗虫,吃的‘嘎嘎’作响,他们都是曹氏宗族将领,也是曹操的铁杆拥护者,无论何时都不会背叛,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他们想背叛,别的势力集团也不会接纳,而这些人在朝堂上大概占了两成的比例!

御阶之上,看着那些拥护自己的同族兄弟,曹操满意的点点头,不过目光几转之后,又微微有些忧心,这些年来曹氏宗族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不过却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只出将,不出相!’

无论是同辈兄弟的曹仁、曹洪,还是小字辈的曹休、曹真、曹纯等人,全都是武略有余,文治不足,让他们统兵征战就绝无问题,可是让他们出谋划策,处理政务就不行了!

在曹家人里,真正有政治才干的只有三个人,曹操、曹昂、曹丕,至于其他的人,全没有那种统筹全局的能力,坐镇一方,尚能勉强应付,如果主持中枢政务,则必然糟糕!

这让曹操很是担心,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只有并驾齐驱才能走的长远,否则的话,三代之后,在朝堂上主持大局的人就该不姓‘曹’了,这真是件让人忧虑的事情!

在曹氏宗族之后,郭嘉、程昱等人也走了出来,同样是一人捏起几只蝗虫,吃的很是香甜,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出身寒门的官员,也是曹操政治上的铁杆拥护者!

两汉的仕途一直被士族门阀所垄断,寒门子弟迟迟没有出头的机会,那怕你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也只能躲在山间的茅屋里,念念诗赋,饱览风月,至于兴国安邦之类的大事,跟他们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直到曹操在乱世中崛起之后,打破了以往的‘门第观念’,推行‘唯才是举’的选官标准,大胆启用那些有能力、但出身低微的寒门子弟,这才给了他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所以这些人是绝对拥护曹操的,就算是‘以曹代汉’,他们也会跟随走下去,在政治上极其可靠,不过很可惜,因为‘求贤令’颁布的时间尚短,朝廷里的寒门子弟的人数还很少,只有不到一成,而且职位也相对较低,毕竟他们没有强大的家族支持呀!

接下来,就是以荀彧、荀攸为首的‘士族派’官员了,他们的家族世代为官,和大汉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感情上而言,他们还是忠于刘姓皇帝的,而且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也极大的伤害了他们的政治利益,只是畏惧于曹操的滔天权势,这才做罢了,但是他们无时无刻不想恢复士族的天下,正在暗暗潜伏,等待时机!

士族是高傲的,可也是最没骨气的,犹豫再三,在曹操凌厉的目光下,这些人最终还是屈服了,一个个走上来,小心的捏起一只蝗虫,闭着眼塞进嘴里,根本就不敢咀嚼,腮帮子都使劲鼓着,一转身就偷偷的吐进袖子里,还直吐白沫,即便如此,他们毕竟是吃了蝗虫,也表示了对曹操的服从,这就足够了!

朝堂之上,曹氏宗族占了两分,寒门子弟有一分,士族官员人数最大,占到了四分,合算起来,就有七成的官员表示了对曹操的支持和服从,至于剩下那三分,就是汉室的死忠之臣了,那怕粉身碎骨,也要和大汉王朝共存亡!

在曹操杀气腾腾的目光下,这些人虽然心中惧怕,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政治立场毫不动摇,‘头可断,血可流,皇帝不可不姓刘’,在他们看来,大汉天下就该跟天上的日、月一样长久,如果连这也崩溃了,那么世界末日也就到了!

谁也不知道世界末日什么时候来临,不过吗,刘协觉得自己的末日快到了,虽然年纪不大,但经历过如此多的大风大浪,基本的判断能力还是有的!

自己能坐在皇位上,乃是天下间几股力量争斗、妥协的结果,一是那些割据地方的诸侯们,正是因为需要号令这些诸侯,曹操才推出了他这个大汉天子,不过吗,这几年的征战下来,那些诸侯们明显不是曹操的对手,正被逐一扫平,等到真的天下太平,九州一统,他这个‘招牌皇帝’的作用恐怕也就消失了!

另一股力量,就是这些汉室死忠之臣了,虽然他们没有多少权力,也没什么政治能力,却是最坚决的‘卫道之士’,从洛阳到长安,又到现在的许昌,只有他们对小皇帝不离不弃,生死与共,如果这些人都被曹操干掉,或者是赶出朝堂,那小皇帝就真的成为孤家寡人了,从此朝堂上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大汉江山也就名存实亡了!

“怎么办?硬顶下去绝不是办法,可谁又能化解眼前的危局呢?”

大殿上,小皇帝的冷汗越出越多,丞相曹操目光中的寒意则越来越浓,挨个的审视着那些汉室死忠之臣,凭他的政治手腕,有无数种办法可以让这些人永远的在朝堂上消失,甚至是人间蒸发,不过吗

首节 上一节 448/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