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明 第651节

不一会儿工夫,那具满是伤痕的尸体就被人抬了杨震他们面前。因为天气严寒,这尸体并没有腐烂,这让他身上留下的新旧创口显得格外触目。

之前张桐确实做足了善后工作,不但把那些蒙人留宿过的屋子都进行了大清理,连屋子里用过的东西都用备用的替换干净。如此,锦衣卫想在这些屋子里查出有蒙人出没过的线索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具尸体。当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张桐命人将之埋在了后花园里,想着时日一久,尸体腐烂,便再难成什么证据。

可没想到只几日工夫,这尸体便重见天日。而更叫人心惊的是,这居然还是从锦衣卫里劫走的尸体,这下就更找不出恰当的理由来进行解释了,他总不能说这是和那辆马车一般,是被人偷偷埋进自家后花园的。前者或许还有人会信,但这一解释,就是再蠢的人怕也不会采信了。

而杨震这时候还俯身查看了一下尸体,指着那些新老创口,对本就紧张到了极点的张桐作着解释:这个创口是由诏狱中的哪件刑具造成的,那个创口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所产生,说得好不仔细。

这番话听着好像是在介绍尸体,其实除了强调尸体确实来自诏狱之后,更有某种威胁的意味,听在张侯爷的耳中仿佛杨震之后就要用这些刑罚手段来对付自己一般。

如此,张桐的身子很快就如筛糠般地抖动了起来,再没有了之前的镇定。而当杨震突然转换话题,盯着他再次冷声问道:“张侯爷,对此你还有何话说?你是否与那些蒙人有所勾结?”时,他终于支撑不住,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我……我是一时鬼迷心窍,这才干出了这等事来……其实,早在知道他们是蒙人奸细之后,我便已很后悔了,可骑虎难下,而且他们个个凶狠异常,我……我也没得选择哪……”说话间,堂堂的侯爷居然就涕泪交流起来,看着好不可怜狼狈。

与此同时,外面也传来了一阵哭叫声,却是侯府的其他人也知道了个中情况,顿时恐慌充斥了所有人的心田。谁都知道,这样的事情一旦被揭发会是个什么下场,死的可不光是他张桐一人,其妻儿老小势必会受株连不说,就是他府上的这些下人奴仆也都会被定罪。

对此,杨震并没有太多的感触。这是如今这个年代的游戏规则,既然生活在这个时代,就得接受这样不公平的结果。

在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后,他才哼声道:“张桐,到了这个时候哭诉还有用么?我来问你,你到底知道他们多少事情,这时候若能如实交代,或许还能戴罪立功!”

杨震现在最关心的,还是那些家伙到底还包藏了什么祸心,暗地里还做了哪些勾当。现在把张桐的罪行揭发出来,若是能从其口中套出一些线索,自然就更好了。

可结果却叫杨震失望了。在一番沉默之后,张桐才结结巴巴地道:“我……我真的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落脚点,同时帮着他们离开京城罢了,其他的……我当真什么都没做哪,更不知道他们还有什么阴谋了……”

他说话时,目光有些躲闪地瞥了杨震一眼,这一下虽然隐蔽,却未能躲过杨震的注意。于是后者便嘿地一笑:“看来侯爷你还真是条汉子了,别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你是见了棺材都不掉眼泪了,到了这时候,居然还妄图隐瞒什么。那没办法了,我只能向陛下请旨,再将你带回镇抚司里慢慢审问了。”说完这话,他的目光就在那具伤痕斑斑的尸体上扫了一眼。

这一举动落到张桐眼里,让他更是恐惧,在略作挣扎之后,他终于道:“我……我确实还做了些其他的事情,但……但这也与那些蒙人没有什么关系。”

“说。”杨震沉着脸,惜字如金地道。

被他的气势所摄,张桐只得老实交代:“其实……我……我还找了个机会打点了陛下跟前的张公公,请他找机会说上几句话……”说到这儿,他便把目光一垂,不敢与杨震对视了。

虽然这话说得不清不楚,但杨震还是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一丝冷笑浮现了出来:“你们还真是处心积虑哪,不但掳人绑架,还栽赃嫁祸,现在更连进谗言都用上了,当真是厉害得紧哪。”

周围那些锦衣卫的兄弟这时候也大为愤怒,若非杨震在场,只怕他们早就上前好好教训张桐一番了。不过现在,张桐也很不好过,因为他已明显感觉到了来自四周如利箭杀人般的目光。

在叹了口气后,杨震才一摆手道:“把他拿下了先带回镇抚司,还有这里的其他人,也一并捉拿。等我上奏陛下之后,再作处置。”对方毕竟是个世袭侯爵,杨震只能先拿人。

“是!”随着这一声答应,整个侯府再次乱作一团,哭喊声响成一片。

又是半个多时辰后,这些往日里嚣张跋扈的隆平侯府上下,就被绑成一串,在锦衣卫的拉扯之下,步履蹒跚地走上了街道,这惹来了诸多百姓的争相观看,以及纷纷议论……

第九百十六章 大有蹊跷

拿下隆平侯张桐固然叫人感到痛快,但对杨震来说,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m.手机最省流量,无广告的站点。尤其是当把这些人都带回镇抚司细审之后,这一判断就更明确了。

无论是张桐本人,还是侯府的管事,或是他的家人,居然没一个能具体说出那些蒙人细作到底会在京城干出什么来的,更别提白莲教的阴谋了。

这些人都是些狐假虎威,欺软怕硬的角色,锦衣卫都不需要动手,只是一通威吓,早把他们吓得不轻,什么话都交代了出来。所以从这一点判断,张桐和其他人都没有隐瞒或是撒谎,他们确实不过是被人利用,提供个让官府和锦衣卫找不到的藏身之所,以及帮着蒙人离开京城而已。

如此一来,事情又重新回到了原点,就目前掌握的线索,杨震依旧想不出这两方贼人联手到底将干出什么大事来。而这一点,唯一的指望,或许就在那个被杀的郑衡身上了,只是这么个工部小官,真能从他身上找出更重要的线索来么?

无论能不能查出什么来,既然已答应了刑部的人,杨震还是得遵守诺言的。

于是,在腊月二十六这天的上午,在十多名锦衣卫亲随的陪同下,杨震来到了刑部衙门。当看到他果然应约而至,守在门前的那几名刑部官员算是大大地松了口气,赶紧将他给迎进了衙门。

虽然只是两日光景,但朝中对刑部衙门的弹劾已让这里的人如坐针毡,急不可耐了。尤其是之前做主将杨震放走的侍郎郭岳纬,更是受到了来自内外的多重压力,再相见时,看着比之前可要憔悴了许多。

不过幸好,杨都督他还是来刑部接受审讯了,如此郭侍郎和刑部也就总算有了能向朝廷和百官解释的理由。当然,要是那些言官们看到刑部“审问”杨震的现场,只怕弹劾的奏疏并不会比之前上得少了。

作为朝廷六部之一,全国最高的司法机构,刑部的地位自然是极高的,无论什么犯人,只要进了刑部衙门,就算你身份再是高贵,怕也只能伏低作小,乖乖地听从审问。

但凡事却总有例外,比如杨震,他虽然也是作为嫌犯进的刑部衙门,但此刻却是位列上座,郭侍郎却小心地陪坐在旁,其他尚有一些刑部的查案官员,则是连座位都没有,只能低眉敛目地站在下首。这哪是审问哪,分明就是在跟他汇报查案的进展了。

其实杨震也没有强势到如此地步,实在是郭侍郎肩上的担子太重,又知道杨震在这次事情里的分量,还指望着他能帮自己渡过难关呢,所以才会显得如此谦卑。

这场更像是案情汇报的“审讯”一开始,郭岳纬便道:“杨都督你是被人陷害的,这一点我们已然查出证据了。”

“哦?”杨震眉毛一挑:“此话当真?却是怎么查出来的?”

“很简单,我们就杨都督你所说的,查了那三清殿的顶部,发现确有刚被人踩动才留下的痕迹。”一名负责现场勘验的官员忙回禀道。

杨震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这位大人果然有些本事,如此我便放心了。”

“不过……”郭岳纬看了杨震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杨震似乎也想到了什么,又皱起了眉头来:“既然刑部已查出了一些端倪,那为何还要派人传我问话呢?”

“这正是下官要告诉杨都督你的了。这几日里,因为那些清流言官的不断弹劾,无论官场还是民间都对我们刑部很有些看法,认为是咱们在包庇都督,官官相护。所以这时候,即便我们拿出这等证据来,只怕也是不可能叫人信服的。”说话间,郭岳纬小意地看了杨震一眼。

杨震只略一愣,便明白对方话中之意了。既然因为维护自己而不被外人所信任,那他们就必须拿出更有力的证据出来,比如找出真正的凶手。而这一点,显然刑部这些人也是力有未逮,这才想到要请杨震,或是锦衣卫帮忙查案。

杨震的嘴角闪过了一丝笑意来,这位郭侍郎倒也算精明了,找了这么个让自己无法置身事外的借口。但其实,他却也有些多此一举了,这次之事完全是冲着杨震而来,试问他又怎么可能在没有查明真相之前脱身不理呢?

“却不知除了这一点之外,你们还查出了什么有用的线索么?比如说,那死者的身份,以及他到底是不是被人当场杀死在显清观内的?”杨震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并以此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当然是要用心去查出真相来的。

从他的话里感受到态度,这让刑部这几个官员的精神便是一振,尤其是郭岳纬,更是有些松了口气的意思。相比起其他人,他的压力是最大的,现在有了锦衣卫的帮助,事情总好办许多。

在郭侍郎的示意下,之前那名勘察过现场的官员又道:“死者身份,除了他身上所怀之物能证明其为工部官员外,确是得不出其他线索了。而且,那印鉴经查验之后,已确认为真的。至于其被杀之地嘛,确是在那殿中,不过……”

“不过什么?”杨震忙问了一声。

这时,另一个年纪将近六旬,但看着却是身份最低位的官员弓身道:“不过下官却从那尸体的手足间发现了一写异样,他似乎在死前曾被绑缚过,随后在无法挣扎的情况下才被人砍去的头颅。只可惜,因为时间有限,最终没能查出更多的线索来。”

他所说的时间有限,指的是当天晚间,锦衣卫就派人将尸体领了去。如此,便不可能做进一步的勘验了。这让杨震不觉苦笑了起来,这反而是自己的决定拖了自己后腿,不然从这尸体上,应该还能查出更多线索来的,可现在尸体却早已被火焚烧得几乎查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了。

在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后,杨震又问道:“那还有其他线索么?比如那显清观里还有没有别的发现?”

“没有了,我们这两日业已将显清观及周围都翻查过了,但对方的手脚很干净,除了逃离时留在三清殿顶的痕迹外,再无任何发现。”

“当真是处心积虑,硬是要把这脏水泼到我头上来了。”杨震眯着眼睛,颇有些不快地道。随后又道:“既然此事一时查不出什么线索来,那就看看另一桩案子吧。郭侍郎,那起郑家灭门案你们可有从顺天府那儿接手过来哪?”

郭岳纬点了点头:“案子已经接过来了,我们的人也去现场勘察过,也问过周围的邻里,却并没有太大的收获,他们显然没有听到什么动静。如此可以推算出,那些凶手应该是在晚上杀的人。”

杨震嗯了一声,又看了看那两名勘验方面的好手:“二位又有什么发现么?”

首节 上一节 651/7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