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明 第468节

待示意让这些家仆不必拘礼之后,杨震便对满脸兴奋与忐忑的张静云道:“静云,这第一次就由你来吧,你不必害怕,一切都有我们在呢。”说着从那箱子里掏出个足有拳头大小的圆柱体交到了张静云的手上。

张静云接过这物,仔细看了几眼,却也看不出什么机巧来,又抬眼看了看杨震:“二郎……”

“怎么?你之前不是老说自己想放一下炮竹么?我这炮竹可是专门为你准备的哪,首个惊喜自然得由你来亲手放了。”杨震微笑着鼓励道,说着,还麻利地用火折子点燃了一根线香,也交到了她的手上:“看到这根引信了么?待会儿只要点着了它,你就赶紧往回走。”

张静云拿着线香和炮竹愣了一下,在看到杨震鼓励的目光,以及周围那些家仆和蔡鹰扬羡慕的神色后,终于鼓起了勇气,拿着东西就往前面空旷的雪地里走去。

在走到离众人有丈许距离后,她才把炮竹放在了平整的雪地之上,再蹲下身子,有些颤抖的小手拿着点着一点红光的线香往那引信处凑了过去。但因为心情有些紧张的关系,再加上天黑和两件东西都过于细小了,第一下竟是没能把引信给点着了。

其实真论起胆子来,张静云也没那么小,之前她和爷爷走四方,早就见惯了各种大小场面。但这毕竟是她第一遭放炮竹,还是在自己的爱郎面前,紧张加上羞怯,这才导致了她表现得比以往更加的胆怯。

而这第一下没能成功,倒更叫张静云心里紧张了,忍不住身子就往后缩去,只凭着手中感觉把线香往引信上凑。也好在今夜没什么风,而她毕竟练过几日功夫,总算没有再次失手,只听“哧”地一声,那炮竹的引信总算是被点着了。

不过这一下,还是吓了张静云一跳,她蹲下的身子也真个跟着从地上跳了起来,然后急急忙忙的,三步并作两步地就往众人这边跑来。直到来到杨震他们身边,才算是安下心来。

这时候,那并不算短的引信终于烧完了,又过了片刻之后,砰的一声不算小的震响就自炮竹的底部响起,将整个炮竹给震上了半空,足有三丈来高。

“啊……”见这动静不过如此,刚才揪心了好一阵的张静云不觉有些失望了。亏得自己之前还心惊胆战了这么久呢,原来也不怎么样嘛……

只是她的一声叹息才刚开了个头,随后那炮竹就在空中再次炸裂,绽放出了一朵叫人目眩神迷的,红绿相间的璀璨花朵来,顿时就让在场所有杨家家仆和蔡鹰扬看得都愣住了。

而张静云,更是再次张大了嘴巴,很没有仪态地发出了一声“啊……”只是这回的啊却是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惊喜的,她差一点整个人都要蹦起来了。

在这个时代,炮竹什么的虽然早已盛行,但其特性却还是只维持在让人听个响而已。即便有些能工巧匠可以造出烟花效果的炮竹来,也是被官府秘而不宣,只为皇家服务的。

在场所有人里绝大多数,都是没有见过这等场面的,现在突然看到这一幕,自然大受震撼。即便是洛悦颍,她虽然之前在杭州也见过比这更美的场景,但那次毕竟没有什么准备,而且只是和览琴一块儿看,现在和爱郎依偎着看这美丽的烟花绽放,这种感觉自然大不一样。

而且,这一幕,也让她很快又回想起了当时在杭州看到杨震放烟花向自己示爱时的感动与激动,顿时脸上也飞起了两片红霞,本就靠着杨震的娇躯不觉与他依偎得更紧了。

“哇……这也太漂亮了……”半晌之后,张静云才从震惊中回神过来,大声而兴奋地叫了一下,随即就把手探向了那木箱子,又抓了一个炮竹就往雪地里跑。

第二回再放炮竹,张静云就没有刚才那么畏缩了,很快就点燃了引信,但往回跑时速度却并没有减慢多少。待她回来再转过身时,正看到炮竹再次腾空,在空中炸裂成一片金银烟花,直看得她再次拍手叫好。

而一旁的那些家仆,也是看得眼都直了,在看了两位老爷一眼后,终于也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当张静云再次拿起一枚炮竹去放时,蔡鹰扬便有些可怜巴巴地看向了杨震:“二哥……”

杨震有些好笑地看了他一眼,知道这个童心未泯的兄弟也早就跃跃欲试了,便点头道:“你也去放吧,小心别伤到便好。”

“好嘞!”蔡鹰扬赶忙答应一声,一气拿了四个炮竹,趁着张静云的炮竹升空之后,就赶紧跑了上去,拿着早点好的线香就往那几根引信上凑……

有了蔡鹰扬的加入,这场烟花盛宴就彻底开始了,随着一阵砰啪声不断炸响,一朵朵美丽的,姹紫嫣红的五色烟花便在空中不断盛开,直映得杨府上空的天空也是一片五光十色,叫人目眩神迷。

杨家的仆从们看得眼都发直了,手也都拍得通红,口中更是不住地欢呼着,觉着这一次的除夕可比自己过往所经历的任何一个除夕都要精彩,都更加的叫人难忘。

至于洛悦颍,也是双眼放光,脸上一片嫣红,心里却已沉浸到了半年前的那一幕之中,看着身边爱郎的目光里早已带上了丝丝的柔情蜜意。

在场众人中,也只有杨家兄弟二人依然保持着镇定,虽然目光也都落在了那不断腾空炸裂的烟花上,但两人间的对话却显得很是清醒。

“二郎,看来你琢磨这个已经有段时日了。”杨晨若有所思地看了自己兄弟一眼,轻声问道。

“正是,当日在杭州……”杨震便把自己之前为了娶得洛悦颍的经过又道了一遍,随后才道:“之后发现那祝思元是个火器方面的能手,故而就将他招揽到了手下听事。”

“是么?你是打算用他这方面的才能造这些炮竹赚钱,还是另有打算呢?”杨晨意有所指地又追问了一句。

听出兄长话里的意思,杨震笑了起来:“看来确实是瞒不了大哥你哪。不错,我所以将他揽到手下,可不光是看重了他这造炮竹的高超手段,更因为他家学渊源,曾是神机营里的造火器的个中高手。我是打算借他之手打造出一些更犀利的武器来。”

听他果然是这个意思,杨晨的眉头就不觉皱了起来:“你这胆子也太大了吧。这儿可是京城,即便你是锦衣卫,这种事情依然是极犯忌讳的。你可别忘了,现在朝中有多少眼睛在盯着你,一旦出了什么篓子,这种事情可不是开玩笑的。”

“大哥放心,这事我自然会有所防范的。不过,即便知道这事困难重重,同时还有危险,为了大明朝的将来,我也得试上一试。”杨震说着,远眺了一眼在黑夜里根本看不到的皇宫方向:“大哥你不是跟我说过了,再过上几十年,这大明王朝就会被不断而起的反贼乱军所灭,而后便是异族入主中原,华夏民族从此将经历数百年的黑暗……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哪。”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光有火器也未必能拯救一个国家哪。武器再厉害,还不得由人来使?”杨晨却有自己的看法。

“我明白,所以我们兄弟得想着改变可能导致大明覆亡的短处。不过这火器终究是对付北方外族骑兵最有力的手段,我们可不能不作研究。”

对这一点,杨晨自然无可反驳,他很清楚,待到火器真进步到了能够连发的地步,骑兵就再不是这个世上最犀利的进攻手段了。在沉吟了片刻后,他才点了点头:“好吧,你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好太过反对。只希望你一切小心,莫要出了什么差错。”

杨震朝他淡然一笑,这才重新把目光转移回了前方的烟花上,看着自己的兄弟,自己的心爱的人儿不断把一朵朵美丽的烟花放上天空,杨震的目光也随之闪烁不定起来……

除夕夜,就在这阵阵的砰啪声里慢慢地过去了……

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大婚(上)

进入正月之后,北京举城上下的关注点就只剩下了一个,那便是下个月十二日就要举行的天子大婚庆典。虽然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不过是些传言罢了,他们压根就不可能去皇宫见识这一场盛大的庆典,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此事进行热切的讨论和憧憬,街头巷尾,似乎每一个人都在说这相似的话题。

而对于朝廷百官来说,这次的庆典除了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小的好处外,就还有不少的繁杂事务了。大明如今虽然已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但国力尚在,犹是四周邻国的天朝上国,是他们朝觐的宗主国,现在天子大婚,这些附属国自然是要赶来庆贺一番。

于是在正月前后,就有来自交趾、琉球、朝-鲜等各小国使臣来到京城朝贡庆贺。而面对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臣,大明朝廷自然要显露其泱泱大国的风度,不但将回馈以数倍,十多倍于他们贡品的回礼,而且还会以最高的礼节招待这些外国使臣。

如此一来,一直只能算清水衙门,平时都能闲得发毛的礼部以及鸿胪寺等衙门就要忙得不可开交了。其实礼部等礼仪衙门如今除了招待这些使臣外,更要将精力投放到皇帝的大婚庆典上,如此他们的人手自然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那如何是好?自然是从朝廷其他衙门里寻找帮手了。为此,不少其他衙门的官员都被临时借调,成为在宫里宫外忙碌着,为皇帝的大婚庆典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好在大明官员自来就苦读四书五经,对这些礼法之事都还算是略有精通,再加上有礼部官员从旁指点帮助,一切倒也能做得有条不紊。

其实不光是这些寻常官员忙得不可开交,就是杨震的锦衣卫,在这段时日里也是难有空闲。倒不是他们也得去宫里进行礼仪方面的培训,这些自有锦衣卫的另一分支大汉将军来做,而是叫他们帮着维持京城治安和秩序。

北京城本就住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日常的治安工作就是一项不小的责任,顺天府、五城兵马司等衙门就是为此而立。而这回,因为天子大婚事关重大,又有许多的附属国使节在旁,朝廷自然更不敢轻忽以对,当即严令这些治安衙门,务必保证这一段时间里不得有任何的差错。

如此一来,不但北京城往日的巡防力量得到了成倍的增加,而且各衙门还跟城里各出的帮会中人,以及混子们都打好了招呼,让他们平时没必要就别上街了。不然一旦出了什么差错,轻则发配充军,重则性命不保。

为了表明朝廷的决心,这回他们连锦衣卫都给用了起来,以威风八面,可止小儿夜啼的缇骑来震慑宵小。

总之一句话,这一段时间里的北京城,就和后世某段时间里的严打似的,没有任何人敢于在这个时候犯事,京城的秩序好得都让人难以相信。不但小偷小摸之类的事情不见了,就是街头的摩擦争斗也完全销声匿迹,仿佛这已是个和睦和谐的新社会。

当然,这一切都是需要无数人努力的,杨震及其手下的锦衣卫们,便出了不少力,每日里杨震都得从天刚亮就赶到镇抚司里坐镇,直到入更之后才能回家,这忙得,都几乎没空陪陪自己的妻子了。

但毕竟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即便对朝廷的这种表面功夫有些不满,杨震也依然只能照着规矩办事,只愿那普天同庆的正日子赶紧到来,到时大家全都解脱了。

而在这忙碌中,时间倒也是过得极快,转眼之间,二月十二日就已悄然来临——

是日,天朗气清,除了依然有些寒意外,倒也算是个不错的天气了。

当日头渐渐动东边的地平线上升起之时,皇宫紫禁城里钟鼓声也随之响起。此刻,正分列在皇宫门前的文武群臣不觉精神一振,目光便聚集到了即将次第而开的皇宫宫门之上。

与以往的大小朝会不同,今日这天子大婚庆典可要隆重得多了,举城有官阶,有爵位的大小官员,大小勋爵悉数到场,刚过三更,紫禁城前已被官员们挤了个满满当当。

首节 上一节 468/7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