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明 第442节

藺文宾也不客气,嘿地一声冷笑后,便跟了进去。至于袁杰,则在略作犹豫之下,也拔腿跟入,随后是一脸淡然的杨震和蔡鹰扬。但其他那些衙差们,却没这个面子了,只一动,就被那些徐家家奴挡住了去路,他们也不敢闹事,只能无奈留在了门外,有些人甚至还觉着松了口气,毕竟这种上门去得罪徐家的事情,可不是任何人都敢做的。

沿着如乡村小路般的石子路一路逶迤而行,在走了有好一会儿后,众人才来到了一处颇显古意,通体由竹木搭建而成的院落之前。此时,在院门外,一名老态毕现,身材干瘦矮小的老人正拄着一根拐杖,由两名随从搀扶着站在那儿等着他们。

一见他们过来,老人还向前吃力地挪动了几步,这才拱手作礼:“小老儿徐阶见过几位大人。”

看到徐阶如此模样,不单是杨震他们几个大吃一惊,就是徐阶儿子徐瑛,以及引着他们前来的徐家下人们,也是大吃一惊。

徐阶那是什么身份?三朝元老,能把一代权奸严嵩斗倒,把持朝政十数年,即便如今早已辞官致仕,依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为朝中官员所崇敬的老大人。正因为有他在,徐家才能在华亭县,在江南一地呼风唤雨。

可现在,这位权倾一时,权倾一地的老大人却居然以一个乡野老人的身份如此恭敬地跟一名知县和知府见礼,这实在太过出人意料,实在是叫人有些措手不及,让本来还气势汹汹的藺文宾也是一愕,全然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好了。

杨震也是一愣,但很快地,他就看出了一些端倪来:“这徐阶果然了得。即便到了如今这个身份,依然气度不凡,能忍人所不能忍。他可比冯保之流要厉害得多了!”这个认识,叫杨震心下更是惕然,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个多么难缠的对手了。

徐阶看得出来,今日连袁杰这个原来是徐家帮手的官员都突宾和杨震一边,那说明今日这事一定非同小可。他们手里,一定拿捏着什么要命的证据。这时候若是还因着自家的身份而与他们正面相抗,情况就会进一步恶化,使自家更显被动。还不如暂且退让,以守为攻呢。

这也正是徐阶几十年政坛几未有什么失败的诀窍所在。当他拿出这一手时,明显是将杨震他们当成同等级的对手了。

在一阵惊愣之后,袁杰才猛地回过神来,赶紧上前一步,朝着徐阶弯腰施礼:“老大人还请免礼,这实在让下官等承受不起。”

就是杨震和藺文宾,即便心里把徐家视作敌人,这时候也只能抱拳拱手为礼,口中也道:“徐阁老乃是前辈,我等可不敢受你的大礼。”

只有徐瑛,此刻却是脸色阴沉,简直连杀了这几个可恶家伙的心都有了。但在自己父亲面前,他自然是不敢有丝毫放肆的,只能站那儿看着。

在好一阵的纠缠见礼之后,众人才在徐阶的建议下进了他那座古味十足的竹厅之中。但杨震却发现了一个不太好的现象,经这么一番说话后,自家前来问罪的气势早已被冲得荡然无存,倒像是前来给官场前辈见礼的了。

而在各自落座,被徐家家奴送上香茶之后,徐阶也果然把话题扯到了这种前辈与后辈相见的意思里去。只见他看着藺文宾道:“蔺知县来我华亭任官也有半年多了,老夫一直都想前往拜谒的。只是老夫年老矣,身子骨也大不如前,就是出这院门都甚是不便,唯有作罢,还望县尊大人莫要见怪哪。”

“老大人言重了,就是拜见,也是下官前来拜见老大人您哪。”对方把姿态放得这么低,藺文宾即便心里再急,也只能先应付着。

但徐阶明显没有让对方拿到话题的意思,继续道:“虽然老夫一直以来深居简出,也没有去拜谒过县令大人,但县令大人这半年来为我华亭百姓所做的事情却还是听说过一些的,实在是叫老夫深感佩服哪。”

在一顿之后,他又把目光落到了一旁似笑非笑的杨震身上:“这位便是杨镇抚吧?你在京城的种种事迹,早已在我江南都传开了。为国除奸,为民除害之种种作为,实在叫人击节叫好,真乃我辈楷模!”

若是这几句徐阶夸奖杨震的话传出去,他在官场中的名声一定会比现在更响上数倍。只可惜即便徐阶这么说了,也不见杨震有任何的意动,依然是那副似笑非笑的模样,只是轻轻地道:“这不过是在下应该做的事情罢了。就如今日,在下和蔺知县以及袁知府一道前来贵府一般,也是想为朝廷,为百姓做点该做的事情!”

没想到杨震居然如此不给面子,即便自己都把姿态放得这么低了,一个劲地说他们的好话,他依然直奔主题而来,这让徐阶也是一愣。

不过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先以目光示意自己的儿子稍安勿躁,随后才像是想起对方的来意般道:“瞧老夫这记性……对了,你们今日前来,到底是所为何事哪?我徐家一向治家严谨,断然不可能出现什么违法乱纪之人之事的!”

“是么?看来徐老大人你是久不理事了,所以才会有这等看法。”杨震轻轻一笑,这才跟藺文宾打了个眼色。

藺文宾这才如梦方醒般地从袖子里取出了那些契约字据来摆到了几面前:“徐老大人,这些都是贵府中人强买百姓土地时留下的字据。这儿每一桩买卖,都是以一个叫人难以置信的价格完成,这其中到底是何缘故,我想就不需要下官直说了吧?”

徐阶在他们拿出这些契约来时,心里就是咯噔一下,知道这次的麻烦可着实不小了。不过经历过太多大风大浪的他,即便心中略有不安,面上却也不会表现出来的,只见他淡然地拿过那几份契约,就着手边的琉璃老花镜慢慢地翻看了起来……

第六百二十三章 姜是老的辣(下)

放在后世,眼镜这种东西自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从眼镜架到镜片,从树脂到合金,各种材质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做不出来的。但放在几百年前的大明朝,这眼镜可就真是个极其少见的东西了。

琉璃本就价格不低,而作为镜片,琉璃的品质又得是极上等的,就更不是寻常百姓能弄到手的。而徐阶现在所佩戴的这副眼镜,其价值就更是不菲了,这可是当初的世宗嘉靖帝御赐,打从西洋进贡而来,就说是价值千金都不为过。

而这副老花镜对徐阶的帮助也是极大的,本来以他的年岁,以及早年间就着灯烛大批量地阅读各种书卷公文,双眼早就昏花不堪。但有了这眼镜后,却依然能看清楚这些卷宗契约,只是这阅读速度显然是无法和当年相比了。

在徐阶慢条斯理地翻看着这些契约时,徐瑛的面色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只见他目光冰冷地瞥着跟前的徐立德,恨不能眼中能射出两道利剑来,把这个办事不利的家奴给钉死当场。

自己之前吩咐了他,叫他务必想法把这些可能给自家带来麻烦的证据给毁了。可他倒好,居然没能照着自己的意思办,竟还让这些东西落到了杨震他们手里,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哪!

而徐立德也是一脸的疑惑不解,当日安主簿已应下了此事,而且那晚县衙也确实起了一场火,可结果怎么就成了眼前的光景了?心里的这个疑问,让他连三爷的怒火都没能感受到,只在那儿皱眉思索,同时心里也更添了几分不安。

徐阶虽然面上看不出半点波澜来,可心里却是在叫苦不迭。倘若只是有百姓告他们霸占土地房产什么的,只要对方拿不出什么实质证据来,他都不会在意。但现在,有了这一份份详实的契约,事情就完全两样了。

“老大人,若是寻常之事,我等倒也不会太过为难徐家,毕竟您乃官场前辈,又曾与朝廷有大功劳。但这事儿,毕竟关系到华亭县百姓的生计,不能不慎重对待,不能不查个明白哪。所以还望老大人能够理解。”藺文宾这时候也没有了之前对待其他人时的逼人气势,只是话里的意思还是相当明确的。

杨震也随后跟着道:“其实在看到这些时,下官也有些吃惊。之前得知徐家被人弹劾时,我还有些疑惑呢,即便陛下命我前来查个究竟,我心中也抱着为徐家平反之心。但这些实实在在的证据,却叫我不能不改变看法了。但我也相信,以徐老大人一向以来的为人,此事必然与你无关!”

听着这两人一唱一和地说着漂亮话,徐瑛心头的怒火不觉更盛了:“这一切都是你们搞出来的,为的就是对付咱们徐家。现在奸计得逞了,居然又在这儿做好人,真以为我们看不出来么?”

可即便他心里有再大的不满,在徐阶跟前也不敢放肆,只能拿眼睛恶狠狠地瞪着两人,就连呼吸都显得有些急促起来了。

直到这个时候,徐阶才把目光从手上的这一叠契约里移开,苦笑一声道:“看来这些确是真的。当真是惭愧哪……”话说到这儿,便是一声叹息。

在场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知道这位前首辅一定还有话说,却不知在这么个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还有什么法子为自家开脱。

片刻后,徐阶又看向了杨震二人:“从这些契约来看,我们徐家确实强自以极低的价格购得了不少百姓的土地田产,这一点老夫是断然不会否认的。不过,有一点老夫却是需要说明的。”

杨震心里一动,知道对方已在短短时间里想出了对策。而另一旁的袁杰也赶紧接话道:“下官相信以徐老大人和徐家一贯以来的品性,断然不会干出这等违法乱纪之事,这其中必然有什么误会。”

冲袁杰略略一笑以示感谢后,徐阶才继续道:“老夫接下来要说的,都是实情。虽然在各位大人听来有些像是推卸罪责,但事实却真是如此,还望各位能够理解。我徐家家业不小,无论是在农在商都有不少的事情,而老夫年事已高,我这个儿子又不怎么理事,所以早早就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了家中一些得力的仆从去管了。这其中,管着田土买卖的,应该就是立德你吧?”说着,他的目光便扫了一眼徐立德。

徐立德被徐阶点了名后,先是一怔,随即脸色就唰地变得雪白一片,不见半点血色,眼中也跟着现出了惊慌之色。他当然明白徐阶这话里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分明是要叫自己把这一切的罪责都扛下来了。

杨震也没料到徐阶竟会突然来这么一招弃卒保车,便跟着也是一愣神。其他几人也与他一般,都短时间里因为吃惊而愣在了当场。

而徐阶这时候压根就不给所有人反应的时间,只见他用手指一点其中一份契约最后的印章道:“这儿还盖着你平常所用的印呢,立德,你到底背着老夫和云卿在外面做了些什么?”

“这……”听着徐阶这番质问似的话,又看到他虽然从容淡然,却又饱含着无限杀意的神色,徐立德的身子再次颤抖了起来。在一番思想争斗之后,他终于做出了决定,扑通一声便跪在了地上:“老爷……是小的一时贪心糊涂,这才……这才做出了这样的事情。瞒着您和三爷,压低了百姓的地价,从而中饱私囊……我,我该死!”说着,一个头重重地磕在了地上,久久不敢抬头。

“你呀,当真是好大的胆子,好贪的心,却是将我徐家置于什么境地了!”徐阶说话间满脸的痛心疾首,就好像真是这么回事一样。

杨震见了,心下也不得不佩服徐阶随机应变的本事。只推出一个家奴,就把一切罪责都给推卸掉了。而且,这个家奴还在众人面前亲口承认了这一罪名,即便自己想反驳,都有些困难了。

看明白这一点的袁杰这时候也是福至心灵,当即拱手道:“原来一切都是徐管事贪心所致,此事下官一定会详查问个明白,以还徐家一个公道!老大人,您若信得过下官,就让人跟我走如何?”

“袁知府这话太也见外了,你乃我松江知府,此事自然是要由你来审断的,老夫如何能置喙呢?”说着,徐阶又郑重地冲对方拱手一礼:“我徐家的名声,就全依仗袁大人了。”

“不敢,下官自当尽力而为!”袁杰赶紧接话,同时脸上也现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来。本以为今日前来势必会狠狠地得罪徐家,给自己带来大-麻烦。但现在看来,倒是祸兮福所倚了,自己还能借着这个事情跟徐家拉近些关系,这可是江南官员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机会哪。

好嘛,只几句话间,徐阶不但把眼前的难题给解决了,还杜绝了杨震和藺文宾插手此事的可能,毕竟袁杰这个知府的身份摆在这儿。什么叫举重若轻,什么叫官场老油条,徐阶用实际行动给杨震他们上了一课。

杨震震惊地看着眼前的局面,却有些措手不及,全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本以为拉了袁杰可以坑他一把,没想到结果却是把自己给坑了进去。

事到如今,手上的底牌已打出,却没伤到徐家分毫,杨震他们自然再找不出其他攻击点,只能在一番套话虚话之后悻悻告辞而去。

而徐阶,也保持了之前的低姿态,甚至还把他们送出了自己的这处小院,脸上也一直挂着一丝淡淡的谦卑笑容。但直到这个时候,杨震才知道,这个老人脸上的笑容是多么的可怕……

即便如此,徐瑛依然对眼前的情势大为不满,同时还有些一些担心:“父亲,咱们把立德交出去会不会使事情更加麻烦?那杨震之前在扬州可是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一旦叫他抓住了机会,一定不会放过咱们的。”

首节 上一节 442/7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