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明 第285节

“杨千户且慢!”李珩见状,赶紧叫了一声。他还从未见过像杨震这么谈判的,一句话谈不拢,也不再进行讨价还价就要走,这实在让他觉着应付起来很是吃力。

“怎么,李兄这么快就改变主意了?”杨震当然不是真要走,只是为了给对方施加更大的压力而已,一听他挽留,便把步子一停,重新看向对方。

“杨千户你这要求着实太过强人所难了些,我们李家若是真帮了你这忙,只怕不单今后难以在山西立足,而且眼下的难关都过不去。你要知道,可不光是我们拿捏着那些官员们的把柄,那些官员也一样拿捏着我们的要害。我们若是真做了这些,你觉着他们会放过我李家吗?”李珩只得耐下心来,仔细解释道。

杨震冷冷地瞥了对方一眼:“以李家在山西经营上千年的根底,会没有制衡这些官员的手段?李兄你这是在看轻自家哪,还是在看轻我啊?”

“我……”李珩没想到杨震居然还了解这一点,顿时就有些张口结舌地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半晌之后,才长长一叹:“此事实在太过重大,我做不得主,必须回去和家主商议后才能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如今也只能用这个拖字诀了。

杨震对此倒不是太有意见,便点头道:“我也知道这事你说了不算,就给你一些时间商量和考虑吧。”

见他终于没有如之前般咄咄逼人,李珩才稍稍松了口气,但随后又有些不安地道:“那我们李家的人……”

“只要你们不故意拖延太久,我想姜浩还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杨震这么保证,让李珩更放心了些。只是他的心才刚放下去,就听杨震又竖起了一根指头:“那是第一个要求,我这儿还有第二个要求呢。”

“啊?”李珩的眉头顿时再次紧了起来,没想到这家伙竟如此贪得无厌,在让李家帮他对付大同官方后,还想提其他要求。但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此时杨震掌握着主动权,他即便再是不满也只能听着:“杨千户请说。”

杨震也不客气,直接道:“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之前我查到了一些关于刘应箕他们造成这次兵变的线索那是极其机密的事情,除了我那些兄弟外,也就钟大人知道了。我相信他们不可能把这么要紧的事情给泄漏出去,那刘应箕他们是怎么知道此事,并因此而设下借刀杀人之计来的呢?”这确实是一直困扰着杨震的一个难题,他可不信这一切都是巧合,自己这边刚查到线索,刘应箕他们就想要除掉他们。他认定刘应箕没这个胆子,除非万不得已,他是不可能铤而走险地想杀掉钟裕这样的钦差的,因为那样他也得担负极重的责任。

“这个……”李珩有些犹豫,很想说自己对此一无所知,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可笑的托词,决定实言相告,毕竟这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损失,甚至反而会有些好处:“实不相瞒,这是有人向刘巡抚那边告了密。”

“是谁告的密?”杨震心里一紧,一瞬不瞬地盯紧了他。

“是东厂的人,那个叫什么宋……宋什么桥的。”

“宋雪桥……”杨震在说出这个名字后,心里便是一阵后悔,原来竟是他!原来之前发生的种种灾难,都是因为他从中作梗才会出现,正是因为他,那么的兄弟才惨死于鞑子刀下!之前自己居然忽略了这个人,自到大同后,就把他抛到了脑后,想着他早已无人可用,又能翻起什么浪来呢?

可现在一想,之前自己确实有些看轻了这个家伙。宋雪桥那可是东厂千户,即便之前带出来的人都被他解决,可却还是能找到人来帮他办事的。想必正是因此,他才会查知自己已找到线索一事,并向刘应箕告了密,以此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

而叫杨震更为自责的是,本来这一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当日在忻县自己把他也一并铲除,就不可能有之后发生的一切。可自己的一时托大,却导致了这样的后果……

越想之下,杨震心里的悔恨就越是浓重,恨不能现在就找到宋雪桥,将之杀死以泄心头之恨!

李珩见他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心里却暗自畅快了些:“小子,终于也有叫你感到头疼的事情了吧!”

第三百九十七章 主动权(下)

不过李珩并没能高兴太久,因为杨震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情,只是脸上的笑容却不见了,眼神也变得有些阴冷:“原来如此,多谢李兄实言相告,解我心头之惑。”

不知怎的,面对着杨震这一表情与态度,李珩却感到了一丝畏惧,他只好勉强一笑道:“好说,其实仔细想来,这也是那宋雪桥在利用咱们而已,我自然没什么好隐瞒的。”

“李兄能这么想那是最好不过了,那你能告诉我他现在何处吗?我想他此刻应该很是得意,且还不急着离开大同吧,毕竟此间事情未了,他也不好就这么走了吧?”杨震状似无意地看了对方一眼,问道。这话自然是有根据的,虽然宋雪桥不是钦差,但他也是带了使命出来的,在此间的兵变一事彻底终结前,他当然也不好就这么回京。

“这个……实不相瞒,我还真不是太了解此人的下落。”李珩有些茫然地一摇头,他身在太原,而宋雪桥只在大同,又不是特别关注,自然不可能掌握他的下落。

“李员外呢?你可知道他的下落?”杨震却不气馁,转而看向了李常。

李常见问到了自己,便下意识地把眼转向了李珩,看他是个什么态度。这举动落在两个有心人眼里,杨震已猜到他是知道宋雪桥现在下落的,而李珩却心里暗骂对方大意,此时只能大度地道:“你若知道就说出来吧。”

“是。”在又看了李珩一眼后,李常才对杨震道:“据我所知,因为之前他透露了这么个重要情报给刘抚台,故而深得抚台大人的信任。这些日子来,他一直都在抚台大人左右,到底在做些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

“哦?竟是这样吗?”杨震嘴角一翘,似乎对这么个答案很是满意。

见杨震终于露出笑容,李珩只觉也是一阵放松,便道:“杨千户,我们已将你想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希望你也能信守承诺,对于脑毛大等事能暂时保密……”

杨震冲他笑着一点头:“放心,我一定不会叫你们失望的。不过,我还有一点疑惑,却不知李兄能否解答。”

“你说吧。”今天已让杨震知道了太多事情,李珩觉着也没什么能再隐瞒的。

“那宋雪桥之前硬要跟着我们前来我就觉着有些古怪,这回又从中作梗,我不认为他这一切所为都是为了对付我,其中必然另有原因,比如是受了某人的指令。而这天下间能让一个东厂千户如此惟命是从的人,就只有东厂提督冯保了。所以我想问你一事,在与鞑子交易等事情上,他冯保是否也有搀上一脚?”

当杨震问出这话时,他的双眼一瞬不瞬地紧紧盯着李珩的面庞,不放过他任何一丝的微小变化。果然,他发现对方在听了这个问题后瞳孔就猛然一缩,虽然极力想要掩饰什么,可依然难掩其震惊之色,看他微张的嘴巴,显然是差点就要脱口而出一句“你怎么知道?”之类的话了。

不过最终,李珩还是忍住了这话,只是沉默以对。这事实在太大,可不是他敢直接说出来的。但他的表情已给了杨震答案,见他一副无可奉告的表情,杨震也不再继续追问,只是笑了一下:“既然你不能说,我也就不问了。不过,我还是要跟你强调一点,你们李家若是想要避免大祸临头,就最好完全与我合作。”

李珩听他说出如此大言不惭的话来,心下也着实有些恼怒。不过主动权在杨震手里,把柄更被对方捏得死死的,自己却又有些无能为力,只能勉强一点头:“李某受教了,杨千户的话,我会原原本本禀报家里。”

杨震这才满意地一点头:“如此,那就暂且别过。希望你们李家不要让我失望,早些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对了,我还有一言相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完这话,他便抬腿走人,没有半点犹豫的模样。

直到他走后好一阵子,李珩才从刚才的失神里走出来,脸上挂上了一丝苦笑:“这个杨震还真是厉害哪。从见面到最后,他都牢牢地把握着主动权,逼得我无法回击,只能被动躲闪,还叫他套出了不少事情去。此人看着也就二十来岁年纪,没想到心机却已如此深沉,实在叫人感到可怕哪!”

“这或许就是他能出任锦衣卫千户,并被朝廷派来当这个钦差副使的原因所在了。九爷,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在接了他的一句话后,李常又有些不安地问了一句。

如果说李珩只是担心家族的安危,那李常就得考虑个人的存亡了。一旦双方谈不拢,他这个身在大同的李家之人必然首当其冲,最是危险不过。

他这点心思当然瞒不过李珩,后者瞥了他一眼:“怎么,你怕了?之前借着地利之便大捞特捞的时候,怎么就不见你有今日的担忧呢?”说实在的,在见识了李常家的富贵后,李珩心里还是颇为羡慕,甚至是带着点嫉妒的。或许只有自己坐上李家之主的位置后,才能比这个旁支子弟的日子要过得更好吧。

李常尴尬地一笑,也不敢分辨,只把一双可怜兮兮的眼睛不时扫着李珩,想从他的口中得到点准信儿,那自己也好有个打算嘛。

李珩在思索了一下后,还是决定给他一点安慰:“放心,我们李家家大业大,上千人口,可不会因为受了这么点委屈就破罐子破摔的。我觉着家主十有**会就范,听从这个杨震的摆布。只可惜哪,咱们多年经营下来的山西官方的人脉,只怕这一回要得罪丧失一大半了。”说着便是一声叹息。

李常自然明白他为何会这么说了。因为一旦他们真出卖了刘应箕等人,虽然可以把事情做得隐蔽些,但一定逃不过有心人的耳目,到那时,其他官员再与他们打交道可就得提防着些,甚至是将他李家列入黑名单了。如此一来,李家再想在山西地界里如之前般大展拳脚可就不那么容易喽。

不过虽然明白这一点,李常却心下暗喜,因为如果真是这样,自己却是安全的。即便今后的生意不好做了,他大不了就收手不做嘛,反正自己之前赚下的钱财已够数代人的花用了。

看他一副大松了口气的模样,李珩心下却有些不快了:“你身为李家子弟,在此事上不但不觉着可惜,反而很高兴嘛?”

“我……”

见李常想说什么,李珩却摆手打断道:“或许你还不明白这其中的关键。一旦我们李家真个就此得罪了官府,那我们以前的位置就迅速会被其他势力填补。无论是柳家还是钟家,别看他们表面上和我们和和气气,同气连枝的模样,可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会毫不犹豫把我们一口吞了,连骨头渣子都不会留半点。覆巢之下,你以为你能做那颗完卵吗?”

李常听完这番话后,才知道事情有多严重,虽然来自杨震方面的威胁可以通过妥协而避免掉,可来自其他方面的威胁却依然存在。

李珩深深地皱着眉头:“我所担心的也就是在此,若家主受此影响而宁可和杨震对着干,那我们的处境就极其不妙了。”

“可九爷你之前不是说家主他老人家十有**会妥协吗?”李常不解地问道。

“如果没有人和我对着干,确实是这样。但现在家里是个什么情况,你虽然身在大同也一定有所耳闻吧。老五和老七可一直都在和我明争暗斗呢,这差事被我拿到时,他们也是老大的不乐意,你觉着他们会这么容易就让我说服家主吗?而且,这问题也确实存在,就更可能叫家主左右为难了。”说完心中的判断,李珩又是一声叹息。

李常自然知道族中三个有本事的人在争家主继承之位的事情,只是没想到几人间竟已到了如此水火不容的地步,这确实叫他感到有些吃惊与头疼。半晌后,才问道:“那九爷你有什么打算?”

“只能用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一说法来说服家主了。”

“九爷我有一法,或许能帮你说服家主。”李常突然福至心灵,有些兴奋地道。

“哦?说来听听。”对他的办法,李珩可不抱太大的希望。

首节 上一节 285/7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