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明 第226节

黄四郎见杨震想要保护黄七善,便又壮着几分胆子道:“这可不是……不是小人在冤枉他,而是百应神他给我的指示……不错,是百应神指出黄七善是凶手的!”最后一句重复的话,却充满了自信,似乎真有神明给了他极大的勇气。

听到这么个解释,杨震不禁一撇嘴,露出了不屑的神色来。虽然在他的身上发生过科学所无法解释的穿越现象,但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他对神鬼之说却一向是不信的。连民间普遍推崇的佛道等大神他都不可能信,就更别说这种村子里的邪神了。

但杨震却也瞧得出来,旁边的那些村民在听到这是那什么百应神的指示后,情绪就变得更加亢奋,看着那绑在架子上的黄七善的眼神也就更凶狠了些。

若自己不知道这事,杨震听了或许只会付之一笑,但既然自己过问了,自然就得负责到底,绝没有半途而废,让黄七善死在这一场上的道理。既然这些村民不肯听自己的建议,那就只能用权威压倒他们了。想到这儿,他便把脸一板沉声道:“人命官司岂是尔等草民能随意决断的,本官身为朝廷命官更不容你等如此胡闹。你们听我之令,速速将他解下押去本地县衙,交由官府处置审断!”

百姓怕官,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现状。一见杨震摆出官威,抬出县衙来,本还想烧死黄七善的那些村民顿现畏缩之色,似有妥协的意思。杨震见状心下一喜,看来还是官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更高些哪。

不想就在这时,那黄四郎却面色一变,尖叫了一声:“不可,我们要是将人交给县衙,今天就不能把他献祭给百应神了,如此百应神就会降罪于我们黄家沟,到那时候……”说着,脸上更是露出了惊恐的表情来。

他这几句话,效果竟比杨震搬出官府的声威更大,本还有些意动的村民顿时又变得坚决起来。几个胆子大些的更是叫嚷了起来:“这位大老爷,百应神都发下旨意来了,今天我们一定要烧死这个罪人,不然他就会拿我们全村人的性命抵罪……还请大老爷行行好,可怜可怜我们吧。”

虽然他们嘴上说得卑微,但杨震却从他们不少人的目光里看到了深深的戒心与敌意。显然,要是杨震一定要带走黄七善的话,面前这几十口人便要与他拼命了。

虽然这些身体孱弱的村民根本对杨震构不成丝毫威胁,但他却也不好强行带人走,形势一下就僵住了。

“看来这百应神早已在村民心中竖起了崇高的地位,使他的每一句话都成了旨意,让村民不得违背。这可如何是好?”杨震脑子飞速地转动着,同时目光又在面前这些或坚决,或怯缩的村民脸上一一扫过,希望从他们的表情里找出解决之法。

而他身后的那些亲卫,眼见自家大人被这些泥腿子给顶撞了,更是心生恼怒。要不是顾忌着自家大人没有发令,以及身后还有钦差大人在看着,只怕早就冲上去把这些胆大的家伙暴打一顿,然后解下人带走了。

至于更远处,那些兵士和钟裕等人也在看着这边的情形。虽然他们听不见这里的对话,但从整体情势上,一些人还是能判断事情进展的。发现杨震在那些村民面前吃了瘪,不少军士便露出了鄙夷的神色,还锦衣卫呢,真是丢脸!

倒是钟裕在见此情况后反而露出了几分欣赏之色来:“这杨震倒不是个仗势欺人之徒,不过眼下这情况他又有什么办法完满解决呢?”

杨震知道自己的行为必然落入到身后那些人的眼中,这让他觉着压力又大了几分,因为一旦事情办得不够漂亮,必然影响自己在这支钦差队伍里的声望。不过压力对别人来说或许是坏事,可对杨震来说却是推着他全力发挥的动力。

就在感受到来自身后的压力的同时,杨震已从身前那个黄四郎的眼中瞧出了一丝狡黠而得意的神色。虽然这只是一闪而过的眼神,但却足以叫杨震对这个口口声声借着百应神之名要烧死黄七善的神官生出疑心了。

但从刚才的一番对话里,杨震已可以肯定这个叫黄四郎的神官在村民心中的地位极高,自己要是直言怀疑杀死另一个神官的是他,只怕没一个村民会信。而且,他现在手头也没有任何证据,只靠着直觉与猜测自然是不能定人之罪的,不然也就与黄四郎没有任何区别了。

但既然可以确信这案子确实不是黄七善所为,杨震便已生出了一个以毒攻毒的好办法来。只见他突然把脸一板,呵斥道:“你们那百应神只是民间小神,如何能定人之生死。本官所信奉的春哥大神,才是真正的大神,能主宰人间一切!”

“啊?”众村民想到了不少杨震的反应,甚至包括他强自命人把黄七善带走,却没料到他脱口而出的竟是这么句话,顿时就愣在了当场。这也是汉人百姓信奉宗教却又不排斥其他神仙的好处了,要是换了后世那种极端教派信徒,你只要敢在他面前说一句自家老大比不过别家老大,人就能拿刀拿枪的跟你死磕,还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杨震一见众人都愣在了当场,便继续道:“怎么,你们连春哥大神都不知道吗?岂不闻信春哥得永生?”

“这位大老爷,即便你那位大神真有大神通,可咱们百应神早已指出了凶手身份……”黄四郎没想到杨震突然会转变话题,便小心翼翼地坚持道。

但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杨震挥手打断了:“春哥大神刚给了我神示,说那杀害黄百富的凶手根本就不是黄七善而是另有其人!若你们黄家沟的这些百姓不肯听从他的意思找出真正的凶手,他便会将整个村落夷为平地,叫你们永不超生!”

要是杨震以自己或官府的名义强令他们再找凶手,村民是一定会反对的,因为在他们眼中,百应神是要高过官府的存在。但现在,当杨震也抛出了一个神灵,而且一听信他得永生这样高大上的说法,百姓顿时就不敢再得罪他了,更不敢反驳。

半晌,那黄四郎才有些面色难看地道:“大老爷,这春哥大神真有如此神通,能比我们的百应神更灵验吗?而且这凶手若不是黄七善,我们也再猜不出会是谁杀害了黄百富了……”

杨震看了周围百姓一眼,知道他们也是心有疑惑,便嘿笑一声道:“既然你们对此有所怀疑,那我便叫你们见识一下春哥大神的神通有多厉害!”说着回过头去,和身后的一名亲卫小声嘀咕着吩咐了两句。

那亲卫听完他的话后,不觉有些疑惑,但还是答应一声,转身就跑回了队伍中去。半晌之后,那队伍里就闪出了好几个军士来,只见他们拿来了一只大铁锅子,里面还倒着小半锅的油。

在村民以及其他兵士们好奇目光的注视下,他们把堆放在黄七善脚下的一部分柴火架在了锅下,看来是要烧起火来了。

在村民奇怪的目光中,杨震取出一枚铜钱抛进了锅里,然后道:“待会儿火一生起,油就会沸腾。寻常之人只要被那沸油沾上一点就会受伤。但我却不同,我有春哥大神护佑,可于沸锅之中取出铜钱而不伤自身!”

“啊……”这回不光是村民,就是一旁的亲卫和军士听了也都大吃一惊。要真如杨震所说,他能做到入油锅而不伤自身,那他就真有什么春哥大神附体了。

就在众人惊愕的时候,那锅油已然沸腾起来。杨震也不稍等,几步就来到锅前,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从容探手进入油锅,在里面一阵摸索之后,又拿起手来,只见他的指间已夹起了一枚油亮亮的铜钱。

这一行为顿时让周围的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就是远处的钟御史也看得一惊:“这小子竟还有如此手段吗?”

在场的也只有深明底细的那几个亲卫,以及在杨震身后强忍着笑意的蔡鹰扬是例外了。后者早在杭州时就已听杨震解释过这油锅捞钱的原理所在,没想到今日杨震又一次在人前露了一小手!

第三百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巧断案(下)

五月十一的山西,天气已渐渐炎热起来。尤其是当日头当空直照的午后,更是热得叫人不想动弹,只想找一处阴凉的所在躲到太阳下山。

但此刻,官道之上却逶迤地行进着一支庞大的军队,他们虽然口里不时有着抱怨,但脚下却不敢有丝毫的停顿,这支人马正是奉命前往山西平乱的钦差队伍。

杨震骑着马儿走到队伍中间,耳边不时就能听到一些京营士兵所发出的叫苦声:“这鬼天气,什么时候是个头哦。老子在北京好生生的,怎么就摊上了这倒霉差事。”

“谁说不是哪。去山西平乱就够叫人头疼的了,这一路还这么热。就咱们这情况,就算及时赶到了山西,怕也难以去和那些叛军交锋了吧。”……

各种相似的抱怨声此起彼伏,直听得杨震连连皱眉。但即便他们知道杨震这样的上司就在自己身旁,也照说不误。显然,他们压根就不怕上官怪罪,大不了把老子打发回北京去,老子还巴不得这样呢。

杨震看穿了他们的想法,所以即便他们如此啰噪,也没有冲他们发怒的意思,只是心里却对这些所谓的大明军队里的精锐更是看轻了几分。就这些连这么点苦都受不了的京军大爷,还真能指望他们敢去和敌人拼命厮杀吗?如此一想,杨震对此次差事又多了几分不确定。

“二哥,这还有多久才能到大同哪?”这时,蔡鹰扬突然来到他的身旁大声询问道。显然这位热血青年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了,赶路终归太过枯燥。

“咱们已赶了十来天的路程,按速度来算,再有过个十来天就能进大同城了吧。”杨震随口答道:“怎么,你就这么急着要走上战场吗?”

“那是自然,我就是为了这个而来的。”蔡鹰扬没有半点犹豫地道。

杨震听他这么一说,却只是笑而不语。他觉着这次蔡鹰扬可能要失望了,因为从前日送来的山西军报来看,已有几股叛军被官兵剿平,说不准待他们抵达大同,叛乱已彻底平定。但为了不打击到这位兄弟的积极性,杨震便没有把自己的猜测给道出来。

正当杨震垂目思考着如果到了大同叛乱已然平定后自己等该做什么时,身旁的蔡鹰扬突然用手指着侧前方惊道:“二哥你看,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嗯?”杨震闻言抬眼看去,就见在官道侧方,是一座显得有些破败的小村落,而在村落之前则修建着一座比村子里所有人建筑都要高大气派不少的庙宇。此刻在庙宇之前,正聚集着不少衣着朴素的村民。

其实自打进入山西地界后,杨震就没少见到这种非佛非道的庙宇祠堂。之前也曾向了解其中情由的人打听,这才知道原来因为日子不好过,百姓们总是会想法祈求天上的鬼神,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庇佑。于是在山西民间,这时候就兴起了诸多形形色色的神祠庙宇。

这些神祠庙宇所供奉的,也压根就不是人们日常所知的什么道家或是佛家的菩萨神仙,而是一些五花八门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邪神。其实往严重了说,这些百姓所信奉的神鬼与白莲教也没什么区别,一样可以划入邪-教的范畴。只是因为他们只能影响一个村子,最多一个镇的百姓信奉,官府才对他们睁只眼闭只眼,由着他们胡闹或是欺骗信徒的钱财去了。

这又是底层百姓的一个悲哀了。他们本想着通过拜神来改变自己穷困的命运,可事实上,他们的信仰不但不能给他们带来丝毫好处,反而使他们仅剩的那点钱财也得花到邪神身上,从而养肥了那些假借神明之命行事的刁滑之徒。

本来已知道其中内情的杨震在见到有百姓聚集在这种邪神祠堂前是不会太过关心的,他终归不是地方官,也没资格来管这种破事。可在仔细朝那边一望后,他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过去问个究竟。

因为在那祠堂前聚集的百姓并不是在做什么祷告,而是在把一把把的柴火往一个被绑在了木架子上的人的脚下堆去,看这情形是要将此人活活烧死的意思了。

其他兵士此时也已注意到了旁边事情的变化,也一个个露出了好奇之色,还有人小声地议论起来,猜测着那边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要放火烧人。不过却没有一个人对此提出异议,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对方村子自己的事情,压根容不得他们插手过问。

但杨震却没有他们那么多的顾虑,见到如此情况,就忍不住要上前问个明白。他是个想到就做的性格,当即就一转马头,拍马就向路边的神祠奔了过去。而他一动,身边的几名亲卫也随之跟了上来,顿时就让整支还算齐整的队伍发生了一点骚乱。

这点骚乱虽然不大,却依然被正坐在车里看书打发时间的钟裕给觉察到了。他忍不住挑起帘子朝外面望去,便看到杨震正冲向那些百姓,这让他的脸色忍不住一沉:“这杨千户怎么不好生赶路,去和百姓计较什么?”话刚出口,他便瞧出了其中的缘由,脸上的怒色便是一敛,随后一拍车壁道:“且先在此歇息片刻,待杨千户他们回来后再赶路吧。”

赶车的下属赶紧停下了车来,并向前后众人宣布了这一命令。本来军士们就觉着在太阳底下赶路着实辛苦,现在能得到歇息的机会自然不会反对,有那机灵的赶紧就往路边树荫下跑去,而那些反应慢些的,便就地坐下,歇息起来。

这几千人的队伍要完全停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待他们彻底都歇下来时,杨震早已奔到了那神祠跟前,张口询问那些百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首节 上一节 226/7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