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明 第145节

但在京城外通州码头上,情况却与他处有些不同,许多人都满怀期待地盯着运河水面,一旦有船只靠岸,就有许多人奔上前去兜揽起生意来。

因为大明一贯以来的禁海政策,导致海运废弛,这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就成了全国最为繁忙的一条水系,每日里船只如梭,无数的人与货都从这儿进出。而作为一国都城,又是运河最北端的终点,无论人货到此来的就更多了,这就衍生出了许多以此为生的人来。

和运河沿岸多有拉纤、跑船、装卸货物的人相似,在这通州码头一块,也多有卖力气的扛夫,专门为来此做生意的商人服务的牙行掮客,以及各种怀着其他心思,想在那些陌生的外来者身上赚取些钱财的地头蛇们。其实这种人到了后世也是所在多有,在每一个火车站、汽车站,你总不会少见到这些打着各种宾馆、旅游等旗号的拉客者们,只是手段,却并不见得比过去有提高多少。

这时,随着又一条客船缓缓靠上岸来,一些以为人寻找住宅和客栈为业,以负责包打听为业的闲汉们就扔掉了手中的西瓜皮,把湿淋淋的手在裤子上随便擦抹之后,便满脸谦卑的笑容迎了上去。对他们来说,这一船下来的可都是自己的金主,说不准这一下就能赚个盆满钵满,自然得打叠起精神,小心伺候着了。

可这一回,他们却明显选错了对象。就在那船把跳板搭上岸,四五名汉子鱼贯走出,这些闲汉还在通过打量他们的穿着来判断他们是贫是富以确定自己的态度时,一名刚才藏身于一辆马车中的人却先他们一步赶到了码头之上。

那些闲汉一见有人竟要抢他们生意,顿时就有些恼了。怎么说他们也是这一带混熟了的,怎能叫个陌生人突然插一杠子?而且什么事都得有个先来后到不是,他们都在树荫下等了半天了,才来一条客船,怎么能叫人抢了先去?

当即,就有一个自以为比别人都高上一头的汉子几步赶到了那人身前,一伸手就拦住了他的去路:“我说这位兄弟,你这么做可不地道哪。咱们兄弟都在这儿巴巴等了半天了,这才来一桩买卖,你就要和我们抢吗?你是混哪的?”

那人的目光只落在船上下来的那四五名汉子的身上,听到这话,很不耐烦地对他一摆手道:“给我滚开,别拦了老子我见兄弟。”

“哟,口气还真不小,什么兄弟,我看你是讨打!”这些闲汉可不是吃干饭的,一见此人出言不逊,顿时更恼了,有人已捏紧了拳头,还有的更在四下里寻摸,看能不能找到个趁手的家伙狠狠给对方一个教训。

那人见他们如此模样,当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身份比这些闲汉可高了许多,实在没有必要和他们一般见识,只好探手入怀取出了一面腰牌在那些闲汉眼前一晃道:“怎么,你们还想和我过不去吗?”

那帮闲汉本还气势汹汹的,见他探手入怀只当他要拿什么武器出来呢,正满心戒备。可一看到那面在阳光下闪着光芒的腰牌,这些人的气势陡然就烟消云散,怒容顿时就化作了胆怯而谦卑的笑容:“原来是镇抚司的大人,是小的们有眼无珠,不认得您……还请你恕罪哪。”说话间,众人都先后跪了下来,还有朝着他磕头的。

虽然锦衣卫在北京城里的势力早已远不如当年,更被东厂压得死死的,连官员们也没把他们当回子事儿,可在百姓眼中,他们依然是高不可攀的可怕存在。一旦他真不高兴了,要让这些闲汉吃不了兜着走是一句话的事情。

那人鼻子里哼了一声:“都给我滚,别烦着老子见兄弟!”说着,已从那些跪倒一片的人群中穿过,迎向了已经越走越近的那些客人。

那些闲汉见他无意追究自己之前的冒犯,这才如蒙大赦地站起身来,也不敢再在附近逗留,顿时就作鸟兽散。而很显然的,在接下来的几日里,这码头附近必然要少了许多坑蒙拐骗的闲汉了。

但出乎人意料的是,这个刚才还很是威风,能叫众闲汉跪地求饶的汉子在来到那些客人跟前时,却单膝跪了下来,朝着那为首的客人行起礼来,这惹来了其他树荫下的掮客的侧目。

“千户,您终于来了。我都在此码头上等了有十来日了。”那汉子拜见之后,感叹了一句。

“倒叫思忠你费心了。我们这一路虽然还算顺利,但这水路之上的事情也不是咱们能控制的,这才比预料的要迟些日子。怎么,可是镇抚司那边有什么不满吗?”这说话的汉子,自然就是钱思忠的老上司,才从杭州赶来北京的唐枫了。

与他一起抵达京城的,只有其余四人而已,分别是杨震、魏长东、邓亭和马峰。至于其他人,包括他们原来从湖广带往浙江的那些兄弟,以及杭州千户所里的那些手下,都没有与他们同行。因为镇抚司下达的调令只让他们五人赴京城就职,可没有提其他人的名字。

这毕竟不是把唐枫他们调往浙江时的情况了,来京城在镇抚司里当差可不是随便哪个人都有这个资格的,即便唐枫依然是千户,也没有这个权力提拔自己的心腹入镇抚司。这也正是刘守有这一手厉害所在,一旦他们被调入京,在京城就成了无本无源的他乡之客,再想做什么可就千难万难了。当然,要是唐枫真有本事能在锦衣卫里立稳脚跟,再调人回来也不是不可能。

或许唯一的例外就是眼前这些钱思忠了,他本是唐枫在武昌城的下属,之前因为要护送照顾得病还要赶来京城的千户翟渠而来了京城,便在镇抚司里当了差。这算是他们在京城唯一的依靠了。

不过刚一见面,唐枫自然是不会提这等事情的,毕竟时隔近两年时间,这个兄弟和自己等的关系还能不能像以往一般密切可是看不出来的。

但从现在看来,钱思忠对他们的感情依然真挚,只他能连续数日留在码头守候他们到来,就足见其盛情了。听到唐枫的询问,钱思忠摇头道:“那倒没有。其实对镇抚司里的人来说,他们要的只是千户从浙江离开,至于什么时候来到京城,他们可不在乎。”

这倒是句实话。刘守有所以将唐枫从浙江调来京城,为的只是把他们的权力彻底剥夺,然后再慢慢想法子对付他们。至于他们何时出现在京城,刘守有就没有太多的要求了。

唐枫这才略有些放松地一笑:“这就好。我就怕他们会以此为借口,在咱们一到之后就给兄弟们一个下马威。走,既然都下了船了,咱们这就进京城吧。”说着一拍钱思忠的肩膀道:“怎么样,可有给兄弟们准备下住处吗?”

“这个还用千户你吩咐?我早就在城东一带为大家租赁下一处大宅子,足够更多兄弟居住的。而且那儿离着镇抚司也不太远……”

“哦?就我所知北京这儿房子可很精贵,即便是租的,也得花不少钱吧?看来你在这儿混得还算不错了。”邓亭这时才开口笑道。虽然这时的房价不如后世那般夸张,但北京作为都城,人口自然是全国之冠。这人一多,地自然就少,房子也自然紧俏起来。所以一般官员在京城也就只敢租房而不敢买那寸土寸金的宅子。当然,一些深得天子器重的臣子是会被皇帝赏赐宅院的,这就要比一般买的房子更气派高档了。

“咳,只能说还算凑合。毕竟咱们锦衣卫论权势是不如东厂了,但总还有些营生。小弟就照看着一条街,一个月下来,也能得个百十两的收入吧。现在千户带着各位兄弟来了,想必今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别说是租房子了,就是买下几处宅子也不是大事。”钱思忠似是憧憬地说道。

但他这么一说,却叫唐枫等人的脸上显出了一丝阴郁之色来。因为他的话叫他们想起了刚到杭州时安离和沈卓就是想这么安排他们的。却没想到,今日来到京城,看似一切又要再重演一遍了。只是不知道这一回,他们可还有勇气反对吗?

钱思忠并未觉察到他们这一反应,只笑着将他们引到了自己刚才跳下的马车跟前:“这儿离着进京尚有四十多里地呢,咱们就乘这车去吧。”

“也好。”抬头看看上方那耀眼的阳光,唐枫笑着应了一声,率先钻进了车厢。当几人都进去后,车夫便一甩鞭子,载着满满一车的男人们驶向了京城方向!

第一百九十六章 进京(下)

这一路紧赶慢赶,杨震一行终于在天黑城门关闭之前进了大明的都城北京。

穿过足可容三五辆大车通过的城门,透过敞开的车窗看着面前宽阔的街道,以及走在街道上的人们,杨震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想不到自己再次来到北京城竟是在这个几百年前的时空之中。

前世的他自然是来过北京的,也曾在故宫、长城等地留下过足迹。只是眼前的一切却是那么的陌生,少了林立的高楼大厦,取代它们的是一些临街的店铺以及深藏巷子之中的宅院——此时朝廷有明令,除非是官宦人家,否则住宅大门是不准临街而开的;没了那堵得叫人心慌的各种大小车辆,但那一辆辆牲口所拉的车辆却还是极多,只是没法把宽阔的街道都给堵上而已。

在来到这个时代后,杨震曾在江陵、武昌、杭州和诸暨都生活过一段时日,但没有哪一处地方能让他像对北京一般有不一样的感觉。毕竟那四座城市他上一世都不曾到过或是深入了解过,但他却曾在北京住过两年。这种旧地重临,却又根本找不到半点记忆中景象的感觉,确实叫人心生感慨。

“或许,只有如今的紫禁城是我能找到过去记忆的地方吧。只可惜现在我是不可能花钱进里面去重温一次记忆的了……”杨震有些古怪地在心里转着念头。

至于身边的其他人,则早已被眼前热闹的景象吸引了全部注意力,一面啧啧赞叹,说着到底是京城,就是与他处不一般的话,一面心中又觉得有些异样,不知自己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将如何生存下去。

北京,无论是这时,还是后世,都是整个华夏民族最被人所重视的心脏所在。这座从西周时就已建立的城市,从当初的燕、蓟县、幽州一路被人叫下来,直到女真金人在此建立中都,蒙古大元在此建立大都后,才成为了天下的中心所在。

然后就是燕王,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在此修成北平城,听取黑衣宰相姚广孝的建议以八臂哪吒之神形修成如今的北京城面貌,并在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十九年迁都于此。

可以说,北京城一直都以一个重要参与者的身份看着华夏民族的历史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日的。它看到了汉民族的不断兴起与衰落,看到了无数游牧民族的崛起与败亡。而在原来的历史中,它还将看到汉民族最后一个王朝大明的衰败,以及另一个野蛮愚昧,但却又凶悍的游牧民族满族的鸠占鹊巢,并最终葬送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先进文明。

在马车继续辚辚向前的过程中,杨震不觉想起了之前兄长在跟他说起大明定都北京时的一番见解:“永乐天子确实叫人佩服,不但将蒙古边患扫到极北之地,几十年不敢南望,而且还定下了北京为都,让天子守起了国门,从而保住了大明南面的安定繁荣。

“历朝历代,包括之后的中国,都没有如大明这般敢将天子置身于强敌的最前线的气魄。不说后世中国定都北京之事,毕竟那时候什么游牧民族都已不可能再威胁到热-兵器时代的人了。就说清元两朝,别看他们也一样定都在北京,可其实他们所以在此,只是为了方便跑路而已。一旦汉民族强大起来,能够消灭他们时,他们便会重新跑回北方。蒙古就是因此而得意苟延残喘至今,而清朝,则也在之后弄出个伪满来。”

在杨震的这番思绪中,车终于停到了一处占地足有一亩左右,前后三进的大院跟前。一名早早就等候在门外的小厮一见自家的马车到了,赶紧上前见礼:“哟,钱爷您回来了?今日可把几位爷都接来了吗?”

钱思忠当先从车厢里钻出,笑骂道:“小子就你话多,没见这一车都坐满人了吗?”

“嗬,还真是,瞧小的这俩眼珠子,就跟白长了一样。小的吉庆,给几位大爷请安了。”说着,那小厮便很是有礼地双膝着地,冲着车里众人磕头见礼。

“这……”唐枫见这情形,明显皱了下眉头:“思忠,你这闹的哪一出哪?不但给我们准备了住处,就连下人都备下了?”

“千户,这都是我这个当属下的一点心意,还望你不要嫌弃。”钱思忠呵呵笑道:“反正京城这儿啥都紧俏,就人富余,请几个懂事的人来伺候也是不差的。你看我这人,大家一路舟车劳顿,想必也是累了,还是赶紧进去喝茶歇息吧,可别在大门前站着了。我这就去厨下叫人准备酒菜,为几位兄弟接风洗尘。”说着,手一伸,便示意请他们进门。

唐枫见他这么说话,一时还不好拒绝了,毕竟这宅子都是钱思忠掏钱租下的,他再聘用些打杂伺候的下人,也不算过分。但同时,他的心里也生出了一丝异样的感觉,这儿的事情或许没有表面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哪。可人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也不好驳了对方面子,便只得点头朝门里走去。

倒是邓亭和马峰二人没有这么多的心思,一见这儿宅子又大又好,还有下人伺候,顿时喜得眼睛都眯成条线了:“不错,思忠你果然够兄弟,那咱们就生受你这一遭了。”说罢,便嘻嘻哈哈地进了大门。

杨震的魏长东虽然也与唐枫一般对此持保留意见,但既然都到了,自然没有不进门的道理,便随在众人身后进了宅子。

这宅子在外面看着就是极大,进到里面更是叫人咂舌不已。因为这儿无论是格局的安排,还是窗户飞檐等处的处理,都显得极具匠心,就是他们杭州那处原来属于安离的宅子与此相比也要逊上数筹。

这下,唐枫就更觉得有些怪异了:“思忠,这宅子即便是京城也算是一流的了,你租下它来恐怕也花费不少吧?”

“还好。这种宅子其实都是官员的私宅,要是真问他们租住,恐怕一个月的租金就得数百两。但这处宅子却是一位曾有事犯在我们锦衣卫手里的致仕侍郎家的,我一说,他就肯以每月五十两的价格租给我。我一下就租了他两年……”钱思忠忙解释道。

“原来如此。”唐枫略一点头,算是接受了对方这一说法。只是他心中到底有没有其他看法,就不得而知了。

首节 上一节 145/7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