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明 第122节

房中其他都与往常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原来摆放着县衙公文的书案上现在已被成堆的旧档所淹没,只留下内侧几尺见方的一块还算干净。而在那上面,正放着一叠上面勾勒着不少东西的纸张。在纸的右手边,放着一根长长的,一头被削尖了的炭条,左手边则是两个三角形的木头,杨震仔细一看,就觉得似曾相识:“这……这不是后世常用的三角尺吗?”

这一下,可着实让杨震有些吃惊了。虽然他对科学史什么的并不了解,但也知道这种后世才有的三角尺不可能出现在几百年前的大明朝,出现在身为县令的兄长手边。而当他把目光挪到那叠纸上,看到上面所勾勒的东西时,就更是一阵目瞪口呆。

纸上画着一幅江堤的草图,与郦家手上的一比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自然不会叫杨震感到震惊了。使他真正大感意外的,是草图边上所标注的一些古怪的符号。若是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人见到这些,除了会感到有些古怪外,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可偏偏杨震却是唯一能看出这些符号的真实意思的人,那些看似古怪而扭曲的符号赫然正是从0到9的阿拉伯数字,以及一些代表着长宽高、体积、面积等度量衡的英文字母!也就是说,这纸上所标注的,正是整条江堤的具体数值,而用的还是后世的公式以及计算方式。

看着眼前既陌生又熟悉的一系列算式字母,虽然杨震就是前世也对这种几何知识不甚了解,但却并不妨碍他认定眼前这些东西不该出现如今这个年代,无论是这些写画在纸上的,还是手边的三角尺。

“这……怎会有这等事情?大哥他怎么就会用这些符号来标注堤坝呢?莫非……”在短暂的失神之后,杨震脑中念头迅速转动,一个离奇但又合理的结果已呼之欲出:“他也和我一样,来自几百年后的那个时代!”

虽然这个想法太过离奇,但一想到自个儿就是从几百年后穿越附身到这具躯壳上的,那有另一个来自几百年后的灵魂穿越时空附身在自己兄长的身上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可即便有如此想法,杨震依然觉得事情实在太过荒谬了些,在愣怔地看了面前那些本不该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好半晌后,他才无声地退出了房去。他决定找个适当的机会来试探一下兄长——不,现在或许可以叫他杨晨了。

直到除夕夜,杨晨才没有继续把自己关在房中研究那些江堤的图纸与卷宗,而是让后厨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与兄弟杨震,以及身在异乡根本无家可回的阮通和王海两人一起吃这顿来到诸暨后的第一顿年夜饭。事实上,这也是杨家兄弟二人这两年来第一次凑在一起守岁吃年夜饭。

阮王二人虽然不是那些多愁善感,心思细腻之人,可在除夕这个举家团聚的特殊日子里,心里也不免有些牵挂起远在江陵的父母亲人。心中的忧愁和思念之情,很容易就被他们转化成了喝酒的动力。在杨震兄弟并不热络于推杯换盏的情况下,两人你一杯我一杯地互相敬着酒,居然很快就醉倒在了桌旁。

直到两人现出如此丑态,才让各自都有心事的杨家兄弟重新把注意力投回到酒桌之上。杨晨看着兴致不是太高的杨震,忍不住问道:“二郎,你可是有什么心事吗?怎的今日显得如此心不在焉的模样?”

杨震之前一直在想着如何委婉地试探兄长的真实身份,现在被他这么一问,神色陡然便是一紧,随后才拿起酒杯遮掩心事般地喝了一口道:“哦,我只是在想江堤一事,毕竟事关大哥的前程,以及数万无辜百姓的身家性命哪。想想现在我们还能在此饮酒守岁,但若真让郦家在江堤上做了什么手脚,只怕……”

杨晨听他这么说,顿时便释然地一笑,随后又安慰似地说道:“原来如此。其实二郎你也不必太过担忧。既然他们的意图已然被我们悉破,便不可能叫他们轻易得逞。其实这段时日下来,我对江堤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明年……”说着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感觉着此时已过了三更天,便又改了口道:“在今年的汛期到来时,我们一定能做好充分准备的。”

“当真?”杨震脸上现出惊喜之色,但随即又有些奇怪地看向兄长:“大哥,你自幼只是苦读圣贤之书,为的是科举得中,什么时候竟连数术之道也都了然于胸了?”说着双眼便一瞬不瞬地盯向杨晨,似乎是要从他的脸上看出端倪来。

杨晨的脸色明显紧了一下,也装作举杯喝酒的样子隔断了兄弟审视的目光。好一会儿才有些迟疑地说道:“其实在江陵老家时,我也曾读过一些九章算术之类的书籍,故而对那术数之道也有些粗浅的认识。”在他想来,杨震只是出于好奇才有此一问,所以便也就随口给出了这么个理由来。毕竟他深知自家兄弟的学识,应该不会太懂这方面的事情。

果然,杨震在听了他的解释后,便低低地哦了一声,没有再作进一步的追问,这让杨晨略略松了口气。自己为了尽快破解郦家的威胁,确实有些操之过急了,可别让人瞧出什么问题来,特别是自己那个隐藏了一年多的大秘密。

只是杨晨却不知道,他如今的紧张表现,更叫杨震确信自己的判断了。所以在沉默了一会儿后,杨震终于有了一个决定,只见他突然道:“大哥,我这儿有句上联,不知你能否对得上来。”

“这……你也是知道的,为兄并不擅长于此道。不过既然是你提出来的,我便试着对上一对吧。”杨晨见兄弟终于转变了话题,也略松了口气。

杨震闻言眼中便闪过了一丝异样的光芒来,张口缓声道:“天王盖地虎!”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王盖地虎(下)

“天王盖地虎!”这是杨震抛出的所谓的对联。他很清楚,只要是来自于几百年后的人,就没有人会不知道这句话,也没有人会对不上下一句,当然若是外国朋友,那就另当别论了。

杨晨闻得这句话,拿着酒杯的手就猛地一抖,将满满的一杯酒都撒在了桌面上。他的双眼更是瞪得大大地,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兄弟,似乎是看着一个什么怪物般,嘴巴张合了好几下后,才用颤抖的声音道:“你……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天王盖地虎。”看到兄长如此模样,杨震已有十成把握肯定眼前的兄长杨晨是与自己一样来自后世之人了,不然他不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在略一顿后,他又轻声道:“我想大哥你不会不知道这话的下一句吧?”

杨晨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本来很是熟悉,但突然又变得很是陌生的兄弟,终于道出了下一句:“宝塔镇河妖!”

一切都已了然,甚至都不需要直说,杨晨果然就是另一个来自于后世的穿越者。而在知道对方竟与自己一般,也是穿越者后,这对往日无话不说的兄弟顿时就变得沉默了下来。

虽然两人其实有太多的问题想要问对方,但一时竟不知该从哪儿说起才好了。而且,他们身边还倒着两个随时可能醒过来的“外人”,一旦让他们知道了兄弟二人的秘密,恐怕也会带来不小的麻烦。所以一时间,两人反倒陷入了沉寂。

还是杨震早有心理准备,在短暂的沉默后,开口道:“我们先把他们送回去歇息,再说说话吧。”语气中已多了份疏离感。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个杨晨,已不是之前对自己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兄长了。

“好。”杨晨点头,有些事情既然被识破了,就得面对。何况对面的杨震不也和自己一样吗?

两人当即起身,将阮通和王海这两个几乎没有知觉的家伙给搭在肩头,然后吃力地送到了距离这个客堂并不太远的卧室之中。

当做完这一切,两人再次聚首,沉默就再次在两人中间漫延开来。毕竟,当一对兄弟突然发现对方竟早已换了一个人时,任谁也无法在短时间里接受的。

在沏上一壶浓茶,又为双方都倒满一杯后,杨震才有些迟疑地开口问道:“你……你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的?”他问的当然不是杨晨是何时来的诸暨县,而是问他何时穿越来到的这个时代。

“一年多前。当时,我是以一个囚犯的身份被关押在荆州府的大牢之中。但很快地,就有锦衣卫的人将我从牢里救了出去。”杨晨也不再隐瞒,如实说道:“我在来此之前,是一名才参加工作的地质勘探员,在一次对某条河流进行探测时突然失足跌下水去,才来到这个时代。”

“果然……”杨震这才明白为什么杨晨竟能通过县衙里的卷宗整理画出那幅浦阳江堤的图样来,也只有是这种类似于建筑专业出身的人才有这份本事。随后,他的心里又是一痛,因为他想到了一年多前,自己去府衙探视兄长杨晨时的情形。

当日,兄长让自己去武昌找援手时,他便隐隐感觉到了一些不妥,总觉得这是自己最后一次见到兄长。可随后,随着把杨晨救出,他便把当日的这分情绪给抛到了九霄云外。现在想来,当日的这份感觉是正确的,他确实是从那之后再也见不到兄长了。

杨晨继续道:“在成为这个我时,我也保留了属于杨晨的所有记忆,包括对你这个兄弟的,以及这二十年的所有。也正是因为有这份记忆,我才能考中进士,从而成为如今的一县县令。”说着颇为感慨地叹了口气,“只可惜原来的他,再也无法享受这一荣光了。”

杨震苦笑一声:“其实我早就应该看出来的,你与我兄长有着太多的不同。我兄长他为人方正,甚至是有些迂腐,但你却不同,做事可比他要明确得多了。若是这县令是由他来做的,就算有我相助,只怕也不可能有今日的局面。

“还有就是江陵的祖坟……也只有像你我这样根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才会在这一系列事后把迁坟之事也都抛到了一旁。若真是我兄长,只怕他一出大牢,第一件要做的便是此事。因为他正是因此而被冤入狱的!”

杨晨见杨震一副自责的模样,便忍不住开解道:“其实这也怪不得你,你毕竟也不属于这个时代,有所疏漏也在所难免。”随后,又好奇地问道:“那你呢?你又是怎么来到的这儿?”

面对同样遭遇的人,杨震也没有再隐藏的意思,便把自己的前世身份,以及穿越来到这个时代后的一切都说了出来。并着重说到了兄长对自己的关怀,也听得杨晨一阵唏嘘。

说到这儿,杨震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你……你可有记忆,我兄长他究竟因何而……而被你取代?”即便到了这个时候,杨震还是不想把这个死字说出口。

杨晨也明白他的心思,说道:“就原来的记忆,以及我醒来后的感觉来看,他是因为身子骨太弱,再加上牢中太过阴湿而得了重病,最终……”

“也就是说,我兄长是因为被冤入狱,才得病而……”杨震眼中陡然闪过了一丝凶戾之气:“张家!我与你们不共戴天!”

杨震很清楚,要不是张家觊觎他们杨家的那块地,并用卑劣的手段巧取豪夺,兄长杨晨就根本不会被关进府衙大牢,自然更不可能出现兄长得病而被眼前这位取而代之的结果了。

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杨震把兄长之死归于张家自然是再正常不过了。

见他如此模样,杨晨心下便是一懔,忍不住劝了一句:“二郎,那张家可不是你能随意得罪的,那可是当今首辅张居正的家族……”

“那又如何?”杨震却很不屑地反问道:“如今我已是锦衣卫了,终有一日,我会叫他知道我的厉害。”

其实在以为安然将杨晨救出,又发现他已成了朝廷官员,走上仕途后,杨震对曾经发生在江陵的事情也不太放在心上。虽然张家最终还是得偿所愿,侵占了杨家的土地,但他毕竟不算真正的杨家子孙,这口气也就忍下去了。

即便有兄长被张家坑害入狱一事,杨震也已借着帮唐枫他们这些锦衣卫对付武昌官员之事给奉还了。虽然那次没能真正伤到张家,可毕竟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可现在,得知了自己兄长竟在这事中早已被害,杨震的想法便不同了。兄长杨晨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给他温暖关怀的人,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亲人的爱。一个本不把感情看得太重的人一旦真正把某人视作亲人看待,那他就会为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杨震就是这么一个人!

明显感受到了杨震的浓烈恨意,杨晨的心更是发紧。其实这一年来的相处,他又何尝不是把杨震当作了自己真正的兄弟呢?何况在他的心灵深处,还藏着原来的杨晨对杨震的爱护之意。

这让他忍不住再次开口劝道:“不是我不希望你为……他报仇,实在是张家的势力实在太过庞大,不是你一个锦衣卫能够招惹的。你……前世就不知道张居正在如今这个时代有多么权势熏天吗?”

杨震略有些诧异地看了杨晨一眼,摇头道:“我只知道明朝有这么个叫张居正的宰相,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杨晨有些无语地看着面前的兄弟,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怪不得他敢这么说话,原来完全不知道自己所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哪。所谓的无知者无畏,就是指的这个吧。

其实不光是杨震前世那样只知道杀人放火的武夫,许多普通人,除非对历史感兴趣,或许会听说过张居正的大名,但对于他在明朝万历年间到底有多牛是根本没有什么概念的。至于自洪武之后明朝就没有宰相这个官职这种历史常识,就更没有多少人会去在意了。

首节 上一节 122/7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