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474节

“罗氏是荆州大族,仅是名下田亩就有数万顷,更有来往涨海(南海)行走于林邑和扶南等国的船队。”张良压低了声音继续说:“林邑与扶南盛产粮食。”

龚壮想知道的是:“那罗氏出了多少军士?”

“按世家定品,出了三千。”张良的家族也就是出了一千,还不包括兵器和甲胄。他说:“这是一场举国之战……”

什么样的家族该出多少兵力是国丈褚裒强力要求,由皇太后褚蒜子最后强硬拍板决定。会这样也是真的被逼得不行了,长江以南不缺少要极力抵抗汉国入侵的世家,可是更不缺等汉军杀来就要投靠的世家,蛇鼠两端的世家就更多。

战争都还没有开始,只要是有能力有门路的家族,有一个算一个都有分支前往汉国,褚氏一族和司马皇室真的是被吓怕了,少有强硬地搞出一套不管各世家愿不愿意都要按照定品出兵或出物资的套路出来,要不众多世家有退路,新鲜的外戚褚氏一族也不是没退路,就是司马皇室退无可退了。

蜀地太封闭,龚壮出了蜀地之后时间基本用在赶路上,没来得及真正地了解东晋小朝廷现如今的局势,只当长江以南的世家真的是众志成城,感概地对张良说:“万众一心何愁不胜?不像蜀地,汉军入侵不足三月,临阵倒戈的兵士不谈,高官众将多有从贼,战事糜烂不可收拾。”

“……”张良要不是见龚壮一脸的认真,绝对会以为龚壮是在嘲讽。与众多人一样,他的家族也有分支前往汉国,现实情况当然不能对龚壮讲,想要掩饰尴尬说点别的,突然回过神来问:“战事糜烂到不可收拾?”

龚壮也是一时感概才说漏了嘴,赶紧岔开话题。

张良却是留心了,他觉得有必要搞清楚李氏成汉现如今的情势究竟怎么样。

东晋小朝廷早两年可是有计划要入侵李氏成汉,不是被汉国逼迫着,也不是只有桓温在主导,是有那么一股力量真的想要灭掉李氏成汉。后面国家面临的情势一变再变,只想着能够把汉国挡在长江以北,哪有什么余力再去攻打李氏成汉。

又是过了一个多月,龚壮总算是抵达了建康,他在来的路上没有少被款待,充分认识到了东晋小朝廷这边的世家可比蜀地世家会玩,生活质量上面也是接近所能地奢华。

入了建康的龚壮当然是没有立刻见到足够份量的人物,他甚至已经有三个月都没有听到蜀地那边的消息。

恰时是谢石回到建康,他是亲自来皇宫找褚蒜子催促援军。

“仅是寿春正面就有十来万汉军,他们已经开始在磨刀霍霍!”谢石该是心理压力太大和足够忙碌,看着变得非常消瘦,他看了一眼身旁的褚裒,目光转到了纱帐后面的褚蒜子,说道:“淮水之上亦是布满了汉军水师!”

褚裒正满脸愁容,谢石负责的寿春战线暂时没有开打,前一段时间汉军摧枯拉朽地占了巴东,荆州北部到南郡一线也是满地战火,甚至是扬州东部的海面都开始不断出现汉军的舰队。

褚蒜子声音比较轻地说:“南边的部队在不断集结,很快就会有援军开进寿春的。”

谢石还是一再催促,更谈了一些关于军械的要求,例如晋军的大杀器八骏弩就要求越多越好。

“有另外的事情。”褚裒听谢石要援军、要军械、要军粮,听得头有些大,转话题说道:“蜀地世家共举龚壮为代表,他现在正在建康,已经得知称臣称藩为假,是蜀地世家要全面回归朝廷。”

“早些年……哪怕是早一年都是好事。”谢石蹙着眉头说:“现在朝廷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战,哪有功夫去理会?”

一阵轻咳声从纱帐那边传出来,褚蒜子手里拿着一份刚刚有人送来的情报,她看了的时候是呆住了,并不太清楚刚才谢石和褚裒在说什么,是失声道:“李势请降,桓温灭掉成国了!”

第482章:灭国封侯

李氏成汉实际上并没有灭亡,只不过是成都突然被汉军攻下,李势没等突然出现的汉军杀进城中已经请降。

历史几乎就是三国末期司马懿率军攻蜀的翻版,差别是邓艾历经千辛万苦才抵达成都城下,李匡则只是需要带着一些军官乔装打扮到成都周边就能接收一支军队。

当李匡率领近万的禁卫军出现在成都视野范围,成都城中根本就没有多少守军,李氏成汉的部队大多是被吸引到了梁州的巴西郡和巴郡的前线。

近万兵甲器械精良且看着光鲜又剽悍的汉军兵临成都的城下,他们仅是一出现就让身在成都的人懵了。汉军还没有打进去成里的人已经出现拖家带口要跑的现象,少不得是有浑水摸鱼进行洗劫和杀人的事件,也有当机立断带着家族私兵起义的世家。

李势得知有汉军杀到成都的城下时,他是整个人都处于慌乱无措的状态,脑袋里面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前线的部队败了。

还是有聪明人想到了三国的旧事,可他们拿捏不准的是来的汉军并不显得狼狈,不像是历经千辛万苦爬山涉水而来,更像是一路顺利推进地杀过来。不管能不能确定,他们没有去提醒六神无主的李势,是自己该干么就干么。

李匡率领的禁卫军刚刚逼近成都的城门,城头之上的军旗被换成了杏黄旗,汉军没有遭遇抵抗控制住城门,很快李势派来请降的使者抵达。

是了,举杏黄旗其实就是请降的意思,到了有宋一朝依然是杏黄旗代表投降,举白旗投降该是从蒙元开始。

李势愿意学习冉闵去掉国号举国并入汉国,只有不要伤害他和其亲族的一个要求。

学冉闵什么的只能说可行,但是李势想要得到冉闵的待遇则属于不可能,李匡事先已经得到示意,若是学三国旧事能够逼降李势,汉国愿意保证李势的人生安全,至于李氏一族该怎么样另外说。

李匡代表刘彦接受了李势的投降,接管成都的同时让李势写亲笔信让前线的人投降。而这个时候桓温还是被挡在剑阁,殷浩所部是与李福所部在垫江(现代合川)的山区来回攻防。

在前线抵抗汉军入侵的昝坚和李福几乎是同一时间接到李势的亲笔信,两人的反应略略有些不同。

昝坚是在南郑那边坚持抵抗半个月,等待城池将要沦陷才带着残部退到剑阁。这一部分的李氏成汉军队,汉军不管是什么样的攻势都绕不开剑阁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他们依靠剑阁绝对有利的地形牢牢挡住了桓温所部。

剑阁是绝绝对对的易守难攻,不是说几次取巧或是几次强攻就能拿下,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于消耗中拼光守军,或是致使守军士气崩盘而崩溃,需要付出的代价远比想象中更大。

昝坚收到了李势的亲笔信,找来王嘏进行商议。按照他的本意是拒绝向关外的汉军投降,十分清楚成都之所以失守不过去汉军的偏师,想要的是留下必要的部队固守剑阁,带着其余部队回去重新夺回成都救出李势。

关于邓艾怎么吓唬得刘婵投降的事情,身为文人的王嘏肯定要比昝坚更清楚。他听完昝坚的意见沉默很久,后面就问昝坚能不能保证李势不受到伤害,要是因为昝坚的回军而导致李势受到伤害又怎么样。

王嘏的话问完,换成昝坚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昝坚的军事才能到底怎么样非常不好说,他对李氏一族忠心耿耿倒是日月可鉴,哪怕是李势一再表现出脑抽的一面,可之前的几代国主都对昝姓一家有大恩。

现如今是私恩大于国家的年代,对于很多忠义之辈来讲,国家可以灭亡,恩人却是不能被伤到一根毫毛……

昝坚无法保证李势不会受到伤害,又在王嘏的劝说中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自接到李势的亲笔信到开关投降是在犹豫中度过了五天,等待开关投降后见到桓温,只提出一个请求,那就是要时时刻刻待在李势身边。

桓温没有犹豫地答应昝坚的要求,接管剑阁之后还摆下酒宴与昝坚、王嘏等等将校或有名气的文人同乐。他在酒宴上提出昝坚隔天就能启程前往成都的事,并大肆赞扬昝坚的忠心为主行为,甚至表示其余人有相同的意思也能同去。

由于忧愁和不甘,酒宴上属于李氏成汉的降将之类的人没少喝,昝坚以及一帮人是在隔天下午才出发。他们赶了不到两里路,于一个道路岔口遭遇埋伏,说万箭齐发有些夸张,不过箭矢的密度绝对不小,丝毫没有防备的昝坚等人哪怕是能避过第一波也躲不过后面的连续覆盖,成为尸体的每个人包括马,浑身上下最少也是被命中十支箭矢。

昝坚等等一批忠于李势的人死了,是死得不清不楚外加不明不白,历史不会有关于他们是怎么死的记载。在胜利者的历史记载里面,是他们被桓温好好款待并满足要求,离开剑阁之后却是永久的失踪,猜测是被心怀怨恨的蛮人截杀,桓温感念他们的忠义发兵清缴蛮人为之报仇。

李福那一边,接到来自历史的亲笔书信后,他的本意是接受李势的命令向汉军投降,可是常璩等一批人却严词劝阻。

常璩还在等龚壮的好消息,来自龚壮的消息没有得到,成都被汉军占领和李势投降的噩耗倒是先传过来,与之惊天霹雳真的相差不了多少。

李福听到下面不同的意见陷入犹豫,他们是从宕渠郡一路败退下来,能够在垫江挡住汉军还是利用复杂的山区和新一轮的雨季。他说实话是被汉军的战斗力给吓到了,很清楚一旦雨季结束垫江其实还是守不住,还撑着无外乎是背后还有依靠和内心存在侥幸。

常璩等一批蜀地世家是真心不想蜀地陷于汉国之手,蜀地要真的被汉国纳入统治,中原的各个家族就该是他们的下场。而在他们听到的一些消息中,汉国每到一地都是下什么最后通牒,要么根据汉国的指示配合登记人口和献出土地,要么就是全家老小包括每一只鸡和每一条狗都被灭掉,鸡犬不留该怎么是一个凄惨了得。

其实没那么夸张,汉国对于一些汉军没到抢先投靠或归附的家族多少有些优待,对那些抵抗和抵制汉国统治的群体才是铁血手段,不过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想来蜀地世家听到关于汉国的一些事情都显得极其恐怖。

事实上哪怕是蜀地的众世家听到的不一定是恐怖版本,只要汉国坚持登记每一个世家的所有人口,丈量土地之后只留下部分其余进行赎买,那么他们就无法接受。

常璩等一些蜀地世家的人没有给李福多少犹豫的时间,确定李福要按照李势的指示投降汉军,他们是直接设局干掉了李福和一批不配合的人。下一刻是城头转换大王旗,拿下李氏成汉的旌旗,换上东晋小朝廷的旗帜,向外公布晋军很快就会来救苦救难,号召全民抵抗残暴的汉军。

殷浩等汉军看到对面的敌军突然换上晋军的旌旗是一愣一愣的状态,先是惊疑怎么会有晋军出现,一阵试探下来敌军还是原来的敌军,只是旌旗被换掉。他们起初没搞明白敌军是在玩什么,是等待有敌方的人投降过来才得知发生什么事。

换上晋军旌旗又变成常璩等一批蜀地世家指挥的原李氏成汉军队,他们并没有因为更换旌旗而突然摇身一变个个成为超人,相反是突然的变动让底层士卒有些手足无措和惊疑,汉军再次发动进攻之后也就是那些世家私兵真拼命,原来李氏成汉的士卒则全部变得惜命。

一连串好像是笑话的事件过后,垫江的守军毫无战心,不是一触即溃就是马上投降,殷浩所部进军的速度突然加快,见到事不可为的常璩等人没有选择拼命到底,不少人是选择明哲保身地退回去老巢,包括常璩在内的一部分死硬分子则是想方设法前往东晋小朝廷的统治范围。

首节 上一节 474/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