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390节

“虽然有些打击本方士气,但我们真的败不起。”李菟看得非常透彻,对石宣说:“尤其是对殿下而言。”

石宣自然认同,他这个太子其实是不得石虎喜欢,再来是石虎的众多子嗣都在窥视太子之位。

羯族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原依靠的不是什么正朔身份,更不是靠礼仪道德,是建立在强大武力的基础上,一旦羯族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尤其是让汉家苗裔击败,后果会非常严重。

石虎目前的屯兵地点颇多,主要驻军的地点是在河1南郡的洛阳,但修武也有个十来万。

修武也是属于河南郡辖区,它离濮阳城的间隔是两百四十余里,李菟真切认为只要石虎同意派军,尤其是愿意派遣骑兵的话,最多也就是四天就能够支援上来。

远在洛阳的石虎是在一天之后接到石宣的求援书,当时他正拉着美女做爱做的事情,并且做得有些激烈和别样,是将身下的美女掐住脖子不断挺动,而身下的美女早被掐死,等于是在弄死尸。

美女的出身有些不简单,是清河崔氏的嫡女,石虎发泄之后对宦官吩咐:“弄下去好好调制一番,送给行辕的众臣吃掉。”

中原的世家并不是每一个都逃亡长江以南,甚至可以说相当多的世家是效力于石碣赵国,有身在中枢,亦是不少作为地方官,可以说石碣赵国能维持一个国家的模样靠的还是这一批投效的世家。

必须说的是,中原世家现在的家族嫡女还不显得珍贵,连带日后的“五姓七宗”实际上也是处于没有发迹的阶段,他们嫁嫡女给胡人是常态,嫁出的嫡女被弄死更是平凡事,不止一个嫁出的嫡女被残酷玩死,还得继续嫁嫡女过去“补位”。

石虎杀人而分食不是第一次了,杀个侍寝女子也不是多大的事,曾经可是干掉大臣并当堂煮了让众人吃,谁不吃就杀谁。

一番梳洗过后,石虎简单地披着一身长袍才看石宣写来的书信,逐字阅读后不知道为什么发出冷笑,很随意地将石宣写来的求援信丢开。

石碣赵国与汉国的战争一直都在发生,石虎也不会承认一开始没有发现小小汉部会形成如今的大威胁,他一再对外表示的是,只要认真起来随时都能消灭伪汉。

什么叫一旦认真起来?不就是羯人本族的军队出动嘛!石虎也不会承认之前就是要消耗羌族和氐族,哪怕是到现在也依然不会承认内心的真正想法,那就是认为,不管长江以南的小~朝~廷,还是青州的汉国,真正能对石碣赵国产生威胁的其实还是羌族、氐族、鲜卑族。

石虎有这样的想法很简单,并且不是他独一人的想法。

首先是汉失其鹿后中原长久内乱,一种“必须争出一个老大”的思想早就深入汉家苗裔之心,汉家苗裔擅长内乱而对外无力基本是胡人的共识,长江以南那个小~朝~廷的表现好像也证实了这点。再看汉国的统治者刚立国就搞出争正朔的事情,似乎汉国也是一般货色。

中原晋人是一盘散沙,效忠和接受石碣统治的远比反抗的要多得多,胡人强而晋人弱是不争的事实。

羌族是当今的第一人口大族,盘踞栖息的地方多不胜数,羯族对羌族产生的威胁感绝对有其原因。

再说石虎为什么会坐视冉闵进入关中,还不是氐族将关中快打造成为一个铁桶,羯族感受到深深的忌惮可不是受害妄想症发作。

羌族的姚弋仲战败被俘,氐族的关中被打烂,对于石虎而言两族该削弱的目标已经达成,接下来最大的威胁肯定是已经成势的汉国。

石虎屯兵三川之地的北部,主要屯兵地点很有讲究,洛阳走主大道入关中至多也就是十来天的事情,前往濮阳郡的话时间更短,如此一来可以看出他本身对濮阳郡那边的想法过多于关中。

“天王?”张曷柱该石虎召唤过来已经有一小会,见一直闭目养神的石虎终于睁开眼睛,忍不住问:“有什么吩咐?”

张曷柱是石碣赵国的司虞。

司虞其实就相当是三省六部的工部主官,也就是工部尚书,张曷柱不但主管各种宫阙建设,对于石碣赵国的各条道路以及各种建设都是管辖范围。

石虎问道:“建武八年(公元342年)开始大肆建造战船,还有多少剩余?”

张曷柱一愣神,谨慎答道:“大小战船或许不足八百。”

石虎又问:“建武九年再次建造的战船数量呢?”

张曷柱这一次是思考了一下才答道:“不足四百。”

原先石碣赵国的最大造船基地是位于冀州靠近青州的黄河段,征召了全国二十来万工匠,也不管会不会造船都是丢过去,有接近五万的工匠被勒令双腿不准离水,浸泡将近三个月中有四万多的工匠直接废了双腿。

刘彦崛起,汉军开始对冀州动手时,幸存下来的那批工匠是被汉军解救,成了汉国工匠体系的一员。

“集中起来。”石虎稍微想了一下,说道:“就集中到延津!”

张曷柱自然是从命,没胆问时用途,更不敢说短时间内不可能搞定。

第405章:国运之战

作为一个很喜欢享受的胡虏君王,石虎对于造宫阙绝对是情有独钟,这一点从他下令全国各州郡征兵的同时,依然没有忘记征集民伕前往邺城建造宫殿,就很是能够看得出来。

洛阳现在虽然还不是十三朝古都,但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这六个王朝是定都在此,要说她应该是具备很宏伟的建筑群……至少是宫阙群才对,但不要忘记战火的影响。

石虎要启程前来洛阳之前,他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建造行宫,还不是在原有残破的宫阙基础上修缮或修葺,是另外选址弄起宏伟的章台。

洛阳只是一个暂时的停歇点都要修建行宫,规模其实还有点大,哪怕是石虎真的到了也依然是在修建宫殿,仿佛石碣赵国现在根本就是歌舞升平,完全没有在爆发战争的样子。

下决定要暂时无视关中的石虎,拿主意先率军前往兖州战场。

石虎有这样当然是有原因,并且还不算少。

首先是苻洪入了陇西和北地,石虎向苻洪发去多条命令没有被执行,冉闵近期去除国号要归附汉国,可冉闵并没有撤军意图。看样子冉闵和苻洪还有得一批,石虎也就且先让两人再拼一段时间。

第二个因由是石宣掌握的兵马有点多了,仅是羯人本族的兵马就接近十万,再有其余各族的三十余万,石虎可不怎么放心。

其次,石宣反复汇报刘彦就在兖州战场,李菟也证实了这一点,已经从邺城动弹起来的石虎觉得过去瞅瞅好像很有必要,若是像李菟所说能够将刘彦包围起来就更好。

追根到底还是一个原因,那就是胡虏掌国并没有长久计划,几乎都是想到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要不石虎也不会在小~朝~廷的咸和九年和石碣的延熙元年(公元334年)先称帝,可很快又去帝号改称天王。

因为没有长久计划,做什么几乎都是根据眼前的需要,石虎也就经常在全国各个范围大举征兵,可能前一年还要聚集大部队,下一年却又在那些部队还什么都没干又下令解散。这样来回折腾的次数不少,每次都预示着要有不知道多少人要葬身于野兽之口。

这一次石虎又是拍着脑袋想什么就干什么,之前至少还有一些晋人臣子会出来尝试劝一劝,可那些晋人臣子近一两年可是被杀怕了,也就没人再出来呱噪。

前一脚启程从洛阳出发,刚走没有多久石虎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石碣赵国好像和慕容燕国是盟友了,他这个堂堂大国的天王要去料理汉国,慕容燕国也不能闲着,慕容皝这个老贼又是在哪?

“回禀天王,燕国国主刚从令支城撤回辽东郡不久。”张举是石虎的太尉,不过……石碣赵国的太尉不要太多,他太尉的前面就给加了个‘世’字,就是不知道‘世太尉’与太尉有什么区别。他最近也着实怕了喜怒无常的石虎,万般恭敬地说:“似乎燕军大举屯兵辽东汉军强占的半岛周围,燕国国主要亲自前往督战。”

“辽东应该是冰封雪地的时节了,慕容皝竟然要在冬季进攻?”石虎摆明就是不信,骂道:“石斌几次派人来抱怨,说那个老贼只让慕容格率军三万在冀州瞎乱跑,根本就不像是来作战的。”

这一次石虎……也可以说是石斌真的猜对了,慕容格带着人瞎转悠并非出于好玩,是亲自查勘地形,几乎应该记录的都没有放过。慕容格会这样干足以说明一件事实,慕容燕国依然抱着南下的心思,并且不是一般的坚定。

慕容燕国南下之前肯定是要先摸清楚山川地势,他们之前就不断派探子进入幽州和冀州,可说到底没有主帅亲自查勘来得详细和印象直观。他们的南下也有许多步骤,能轻松一点的南下开疆拓土当然最好,不能就采取其他的方法。让石碣赵国与汉国继续消耗,来个两败俱伤就是选项之一。

作为客军的慕容格所部,一开始还参与石碣赵国针对汉国的战争,后面就是不断在河间郡周围晃悠。慕容格还有一个很好的理由,说是慕容燕军对游动战比较擅长,寻找到机会可以见缝插针,比摆在明面更有用处。

石斌刚开始对慕容燕军的到来就不是什么欢迎的态度,慕容格要是卖力也就罢了,偏偏两军名义上是盟友却没有紧密的协同,石斌不向石虎发牢骚就怪了。

石虎从洛阳启程,花了三天多的时间抵达修武。而修武的石碣赵军之前已经得到命令先行开拔,石虎在修武落脚的时候,已经有先期的七万援军抵达延津,延津和文石津的石碣赵军则是屯兵于白马,濮阳城那边的汉军也增加到了八万。

“汉军在修葺城池?”石虎接到的是六天前的情报,他情报到手的时候,实际上汉军已经在濮阳原有的城墙前面花六天的时间,筑起了一道长度约十里的城墙。他不得不问:“两军交战的时候修葺城墙,莫不是犯病了吧!”

张举脸色怪怪地说:“汉军有一批十分优秀的石匠,听闻辽东那边的城墙就是在半月之内修筑完成。”

首节 上一节 390/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