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让陈江在总后里打响了名气。
贺援朝在跟陈江一起吃饭的时候,直言不讳的表示,自己十分羡慕陈江,因为在军需处的时候,他也想干点有意义的事情,但发现掣肘自己的好多,今天担心这个,明天怕那个,最后就只能走中庸之道了。
现在去了基建处,那里的摊子更大,但责任更重,风险更大,压力也随之而来。还是陈江在军需处干的风生水起。
陈江淡淡的笑了笑,“贺处,基建处可一直都是咱们总后里的核心部门,每年参与建设的工程项目数以亿计。这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好差事啊。”
“切,你少来,要不要我跟首长提一下,让你来基建处?”贺援朝瘪了瘪嘴,反驳道。
“别别别,你那个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太多,基建方面的东西,你就是给我看,我也看不懂啊,还是军需上小打小闹更适合我。”陈江自嘲道。
“不过贺处,现在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军费也会越来越充裕,我看基建工作会越来越受重视,小弟建议你还是要创新工作思路,要在这个岗位上做出点不一样的成绩啊。”
贺援朝闻言眼前一亮,“我正为这个事情苦恼呢,基建工作很难创新啊!兄弟教教我呗。”
“不敢不敢,我哪敢教你?”陈江连忙摆手道。
“好好好,那你就提提建议,这总行了吧?”贺援朝知道陈江这个人非常谦虚,所以干脆换个说法,反正这小子的鬼点子很多。
陈江跟贺援朝之间,其实早就超过了刚开始的上下级关系,两人已经完全有了平等对话的资格。
对于贺援朝,陈江经过这么久了解下来,已经很清楚他的人品与性格,所以也愿意跟他说点真心话。
“那我就抛砖引玉一下,”陈江点了点挂在墙上的国家地图,“目前我国的国防政策依然是以防御为主,海空军的基建工程项目我并不了解,所以不便多说,但陆军的核心是在于快速机动,而我国的国土面积太大,一旦遇到外敌入侵,如何能快速调动兵力则是重中之重。”
陈江说的这些,其实就是后来国家大搞基建的现实情况,只是在他口中说出来,早了好多年。
“你说的是道路和铁路运输么?”贺援朝在基建处也干了半年之久,早就已经摸到了门槛,如今经过陈江的一番点拨,自然也很快想明白了事情。
“可道路与铁路一直都在交通运输与铁道部手里啊,我没有权力掺和进去。”
“为什么一定要掺和呢?可以三个部门联动啊,三管齐下形成合力,有力的推动地方运输与国防转运能力,双赢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做呢?”
贺援朝闻言,手中的筷子停在了半空,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沉思。
“联动.合力”他喃喃自语,原本的困惑逐渐豁然开朗,“对啊!我怎么一直想着要自己单干,去抢别人的盘子?基建处最大的优势,不就是协调和统筹吗?”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陈江,语气变得兴奋起来:“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他们规划项目首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和民用需求。而我们军队,考虑的是战略投送、装备通过性、路线隐蔽性和战时抗打击能力。这里面有结合点,而且是大有可为的结合点!”
陈江笑着点了点头,夹了一筷子菜,他知道贺援朝已经抓住了关键。
“我们可以联合成立一个战略规划办公室,”贺援朝的思路一旦打开,便如同开闸的洪水,汹涌而出,“共同勘察、共同论证。比如,规划新的高速公路时,我们可以建议某些路段路基要加固到能起降战机,某些桥梁的承重标准要能通过我们的主战坦克。规划铁路电气化改造时,我们可以提出在关键枢纽预留军事装备装卸的站台和隐蔽支线这些要求提前纳入建设标准,比建成后再去改造,成本要低得多,效果也好得多!”
“不仅如此,”陈江补充道,“还可以推动建立一套战时可快速征用、改造民用运输工具的预案和机制。和平时期,这些东西看起来离我们很远,但真到了关键时刻,这就是生命线。你这‘军民融合式基建’的思路要是能做成,功劳可比我发几套新军服新鞋子要大得多,这才是真正夯实国防根基的大手笔。”
“军民融合式基建说得好!”贺援朝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引得旁边几桌人都看了过来,他却毫不在意,脸上洋溢着找到方向的振奋和激动,“老弟,你这一句话,真是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这哪里是抛砖引玉,你这是直接给我指了条金光大道啊!以前在军需处,总觉得手脚被束缚,现在到了基建处,平台更大,原来是我自己没跳出那个思维的笼子!”
他拿起酒杯,郑重地敬向陈江:“兄弟,谢了!以茶代酒,敬你一杯!我回去就整理思路,写报告,尽快把这个想法向部里首长汇报!”
陈江举杯与他相碰,笑道:“贺处,你太客气了。我也是信口开河,具体怎么操作,还得靠你这个专家去谋划。不过,这事关重大,牵扯利益方多,推动起来肯定阻力不小,你得有心理准备。”
“放心!”贺援朝一饮而尽,豪气干云,“只要方向是对的,是为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再硬的骨头我也得去啃!总后内部我先协调,只要首长支持,我就有底气去跟交通部和铁道部那些家伙们去磨!”
他现在卡在军旅生涯最关键的门槛上,多少人都在这一级被拦住,所以他太需要建功立业了。
如果他真的把陈江所说的给做成了,这份功劳无疑是份量极重的。
“贺处,工程大了,还有一点必须要引起重视。”陈江冷不丁的提醒道。
“嗐~陈江,不要叫贺处贺处的,我虚长你几岁,你我以后还是兄弟相称好!怎么样?”
陈江听后爽朗的笑了笑,“行,援朝大哥,那就听你的!”
“工程上的事情,因为涉及到的资金太大,所以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来打招呼开后门,这时候你怎么办?”
贺援朝想都没想,当即表示,“你放心,我肯定全部回绝掉!绝对公事公办!”
陈江摇了摇头,“马克思曾经说过: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商人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所以看到你操办这么大的工程,他们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诱惑你和强迫你!”
贺援朝坚定的表示,“不会的,我工作以来,一直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原则上的问题我绝对不会开口子!”
“援朝大哥,我当然相信你的为人。但他们太鸡贼了,会千方百计的打听你的爱好,古玩字画、美色艳遇、金钱房产、豪车游艇等等.”
“不用多虑,我这个人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你说的这些我都扛得住,放心好了!”贺援朝还真的仔细排摸了一遍,自己除了喜欢下点中国象棋,压根就没什么爱好了。
他这些年为了工作上出成绩,一门心思的扑在后勤工作上,哪有时间去培养兴趣爱好?
“好,无欲则刚!那么恭喜你首先就过了第一关,”陈江又补充道,“第二关就是人情关,人家会通过你的家人,甚至你的长辈,你的老首长,侧面向你施压,到时候你顶得住么?”
听到这话,贺援朝也有些沉默,
因为如果单纯的在他身上砸“糖衣炮弹”,他有充足的自信顶得住,可要是通过他的家人,包括他最怕的上级首长来说情,这真的能顶得住么?
他可是见识过这里面的可怕,很多上级首长轻飘飘的一句话,让你“高抬贵手”,你帮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无数次,会逐渐的滑向罪恶的深渊。
可如果你拒绝,就会得罪一大批人,这些人可能在今后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问题。
嘶~
想到这里,他也有些头疼了。
“这第二关最难过,也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栽进去的根本原因!”陈江两世为人,见识的自然多的多。
“兄弟啊,你有什么好主意么?因为在军需处其实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啊,你怎么处理的?”
贺援朝诚心求教了。
陈江的神色变得极为认真起来:“援朝大哥,这种事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但我有几个心得可以和你分享。”
“第一,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所有重大决策都要有会议纪要,有专家论证,有集体决策程序。这样即便有人来说情,你也可以说这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的。”
“第二,家人都要打好预防针。要明确告诉家人,特别是配偶和父母,什么能答应,什么绝对不能答应。我家里就立了规矩,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送礼物,一律不要,万一要是被人家偷偷放下,那就转手交给组织上,不留任何空子。”
陈江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要学会‘借力打力’。”
贺援朝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
“你可以把大型的基建项目推动到多部门联合监管的模式下,这样他们想要打招呼钻空子的难度就大多了,如果部门够多,他们还能把所有的部门负责人都搞定?”
“妙啊!”贺援朝拍案叫绝,可转念一想,又皱了皱眉头,“万一他们真的神通广大,全部都搞定了呢?”
陈江微笑着说,“别慌,我还有最后一个杀手锏,那就想办法让这个空子的事情,‘不小心’暴露到上级首长的视线里,有时候上级首长的一个批示,可比我们拒绝一百次都管用。”
贺援朝在机关里工作多年,这方面他如何不懂?
心里不由感慨,陈江还真是个人精,教的办法既能守住底线,又能不得罪人,真是个人才啊!
第246章 挂职期满,何去何从?
就当陈江在总后军需处里干的有声有色的时候,楚宁却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
“什么,你要转业?”陈江一脸吃惊。
因为自己的妻子已经是副团级,算得上陆军医院里的绝对骨干,如果再留一阵子,正团也不是不可能解决的掉,现在这个时候转业,到底好不好呢?
“是的,”楚宁倒是显得比较从容,显然也是经过了自己深思熟虑才作出的决定,“我现在如果继续留下去,正团确实有希望,但对我的医疗技术却提升作用不大了,如果我还想着把技术再提升一点,这个年龄段去地方医院是最理想的。”
陈江听后一阵默然,
楚宁说的其实也没错,部队医院里的设备都是顶级的,但面向部队的一些临床病例比较单一,特别是交流培训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起码没有外面地方上的医院做的这么好,对于医生的未来规划没有那么清晰。
楚宁其实是个对自己医术提升非常痴迷的人,她嫁给陈江后,为了陈江的事业能顺风顺水,就在自己事业上做出了很大的牺牲,集中精力照顾家庭。
但现在儿子上托班去了,她就开始把一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事业发展上。
“你有合适的去处么?”陈江知道妻子的性格,她决定了的事情也不会轻易被改变,所以只能顺着她的想法帮她出谋划策。
同时以楚宁在陆军医院里的地位,想要转业肯定会有妥善的安置。
“首都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离家不远。”楚宁得意的笑了笑。
卧槽~
陈江真是有点傻眼了,这可是全国最顶级的几所大医院之一啊,
“老婆大人也太牛掰了吧?这可是国内所有医生都梦寐以求的地方啊。”
“切~”楚宁丢下一个不屑的眼神,“怎么了,你老婆的水平很差么?”
陈江忍不住一把抱起楚宁转了个圈,哈哈大笑:“我老婆当然是最牛的!这可是首都大学附属医院啊!以后我出去吹牛都有资本了!”
楚宁被他转得头晕,轻捶他的肩膀:“快放我下来!都多大的人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话虽这么说,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这不是替你高兴嘛!”陈江轻轻放下妻子,仍然难掩激动,“这么说,你已经通过他们的考核了?”
“嗯,上周去参加了他们的专家面试。”楚宁整理了一下被弄皱的衣服,眼中闪耀着自信的光芒,“他们正好需要我这个方向的专家,而且对我之前在部队医院完成的几个课题很感兴趣。”
陈江突然想到什么,表情变得认真起来:“那如果你转业过去,这个身份与职称问题怎么解决?”
“这个不用担心。”楚宁从容地说,“首都大学附属医院已经承诺给我副主任医师职位,而且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我的级别会得到相应安排。虽然要从头开始,但我有信心在那个地方也能创出一番事业。”
陈江握住妻子的手,心中涌起一阵愧疚与自豪交织的复杂情绪。
这些年,楚宁为了支持他的事业,确实牺牲了不少发展自己专业的机会,如今她转业到了地方上,自己也要坚决支持她。
夫妻之间的支持,必须是相互的。
“你呢?如果我没记错,你的挂职期快要结束了吧?”楚宁记得陈江去挂职的日子,掐指算来,好像差不多到点了。
“嗯,是的,挂职时间快到了,估计快要跟我谈话了。”
“具体的去向知道么?是处里扶正还是回C旅?”楚宁其实还是希望陈江能待在处里,无论是顾家还是前途都比较看好,回到旅里,旅长的位置未必轮得到,因为陈江这些年升的实在是太快了。
“不清楚,还没有消息,”陈江摇了摇头,不过随即笑了笑,“去哪都好的,你知道我的,不挑岗位。”
陈江和妻子的对话,很快就得到了验证,没几天后,分管军需工作的曹副部长就把陈江叫了过去,
曹副部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见陈江进来,笑着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小陈来了,坐。”
陈江端正地坐下,心里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挂职期将满,这次谈话必然关乎他接下来的去向。
“在军需处这段时间里,你的工作干得很出色,各级领导对你都十分满意。”曹副部长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赞赏,“无论是常规工作还是后勤设备与材料上的创新,都完成得很漂亮。”
“谢谢首长肯定,关键还是领导支持和同志们给力。”陈江谦逊地回答。
曹副部长点点头,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进入正题:“挂职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关于你的下一步使用,组织上已经有了初步考虑。有三个选择,今天叫你来是想听听你的想法。”
陈江明白,自己不过是部里的处室临时负责人,曹副部长既然能找到自己,说明这是对自己的关心与厚爱。
同时有三个选择?这可真是破天荒了。
于是坐直了身子,认真聆听。
“一是留在总后,军需处处长的位置一直空着,考虑到你在军需处主持工作期间成绩斐然,你接任顺理成章。”
他顿了顿,“关于这一点,周部长已经点头同意了。”
这第一个选择,陈江早就有预感,毕竟现在部里能和自己竞争的几乎没有,其它几个副处长和自己的成绩根本没法比。
曹副部长见陈江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于是又缓缓说道,“二是回C旅,担任政委进班子。”
他补充道,“你们C旅的凯峰同志,暂时没有新的安排,所以你去后只能接任厉海光同志的位置,这可是副师级岗位!”
陈江心里有些吃惊,居然又要升上去?
这个位置虽然离旅长仅一步之遥,但不是军事主官,自己并不是非常感兴趣。
“还有一个选择是什么?”因为前两个他都猜得八九不离十,唯独第三个选择他真的有些摸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