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第478节

  不过,

  这就是他来晋西北的意义,发挥他在人事、军事和数学方面的才能,大大提高兵工厂生产效率,以及提高部队的后勤保障效率。

  “粮食有多少?”

  张万和继续问道。

  “收货后大概6万吨,每天人吃马嚼消耗大约100吨粮食。”

  “也很富裕。”

  张万和双眼一亮,按照这个消耗速度,新一团有着将近两年的粮食储备。

  作为一支部队的后勤部长,最害怕的就是粮食和弹药不够,入不敷出。

  目前,粮食和弹药方面,不用张万和操心太多。

  他便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晋西北兵工厂上,经过了解,晋西北兵工厂的各分厂还缺少厂长,张万和随即便给黄崖洞兵工厂发电报,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从黄崖洞兵工厂调人。

  黄崖洞兵工厂经过张万和的调整,目前不论是生产模式还是人事都是非常的成熟。

  ……

  很快,李云龙便返回了团部。

  李云龙问道:“张大彪呢?”

  赵刚道:“张参谋长在仓库那边负责收货,咱们的4门B4榴弹炮下午到货,他得亲自过去盯着。”

  “哦?”李云龙双眼一亮。

  “张万和呢?”见李云龙一个人回团部,赵刚问道,“总部和师部没放人么?”

  “咱老李出马,还有挖不回来的人才?”李云龙嘿嘿一笑道,“张万和这小子是个工作狂,一到县城就跑到工业区那边,了解工作去了。”

  赵刚满意点头:“不错,把后勤部和兵工厂交给张部长,我算是放心了。”

  顿了顿,赵刚又问道:“部队改编的事情怎么样?总部那边怎么说?”

  “经过我的三寸不烂之舌,总部终于同意了。”

  李云龙从兜里掏出一叠纸张,递给赵刚:

  “这是各纵队的纵队长、政委、副纵队长名单,番号分别是步兵一纵、二纵、三纵和四纵,另外还有炮兵纵队,简称炮纵,如果以后继续组建炮兵纵队,番号就以炮一纵、炮二纵,其余技术兵纵队以此类推。”

  而后,赵刚便展开清单看了起来,纵队长基本上由新一团老牌营长担任,政委和副纵队长,要么是总部任命,要么由新一团表现优秀的营长和教导员提拔。

  第一纵队长陈子元,第二纵队长左烨,第三纵队长和第四纵队长,则是由总部任命的,分别是梁兴祚和马仁星。

  炮兵纵队长王承柱,防空纵队长魏大忠,骑兵纵队长董剑锋,坦克纵队长孙德胜。

  独立大队番号和人员不变。

  步兵第一、第二纵队、四个技术兵纵队、独立大队驻扎在晋西北军区,由李云龙和赵刚直接指挥;第二、第三纵队驻扎在晋中军区,由邢志国指挥。

  每个纵队下辖的营长、副营长和指导员,也基本上保持原来的番号和人员没有太大变化。

  赵刚脸上露出喜色:“老李出马,一个顶俩!”

  部队经过改编之后,新一团的作战效率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而且总部还给新一团调来了梁兴祚和马仁星两员大将,赵刚感觉如虎添翼。

  另外,总部任命的各纵队政委,赵刚都听说过,都不是省油的灯。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李云龙、赵刚、张大彪和张万和,都是忙得脚不沾地。

  张大彪直接将收货的工作直接交给了张万和负责,张万和每天看着大量的武器弹药进入仓库,笑得脸都快抽筋。

  他还得负责兵工厂的建设工作,每天虽然比较累,但张大部长每天都笑容满面,干劲十足。

  李云龙、赵刚和张大彪主要负责部队的改编工作。

  改编工作进行得也比较顺利,一个星期就完成了。

  改编完成之后,每个步兵纵队下辖3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大约2500人,1个炮兵营,装备12门75山炮、12门120重迫击炮、12门105榴弹炮,兵力约2000人。

  另外还有1个工兵营600人,1个防空营1000人,1个坦克营40辆坦克1000人,1个骑兵营600骑兵600军马,1个辎重营2000人。

  当然这是理想编制,因为人员和武器不足,各纵队目前都没这么多人。

  炮纵下辖四个炮营,75山炮营、120重迫击炮营、105榴弹炮营、152榴弹炮营各一个,另外还有一个重型榴弹炮营。

  阿部规秀追授中将后,李云龙获得了18门B4榴弹炮,上交给总部一半后新一团拥有13门B4重型榴弹炮,可以组建一个重型榴弹炮营。

  骑兵纵队下辖四个骑兵营,每个骑兵营700多骑。

  防空纵队下辖三个防空营,每个防空营60多挺大口径防空机枪、40门20毫米机关炮和30门40毫米防空炮。

  坦克纵队下辖三个坦克营,每个坦克营50多辆坦克。

  另外团部还有利剑特种部队、汽车营、警卫营、侦察营等直属部队。

  作为晋西北会战大胜的奖励,林老板那边赠送了2000辆大卡车和8000吨燃油。

  每个纵队都配备了大卡车、大骡子等运输工具,已经是半摩托化。

  改编工作完成后,李云龙在团部乐得嘿嘿直笑,如今的新一团是真正的兵强马壮!

  然后,李云龙召集赵刚和张大彪,便立即开始制定进攻包头和五原的作战计划。

  晋西北兵工厂即将建成,兵工厂运转所需的各种矿石和原材料也必须要跟上!

第561章 作战会议!

  在新一团的团部。

  李云龙、赵刚、张大彪,一众参谋、各纵队长,以及后勤部长张万和,召开作战会议。

  张大彪向众人介绍道。

  “目前,咱们晋西北兵工厂即将建成。”

  “第一批军工设备和原材料投产之后,每年生产的武器弹药,可以装备咱们团二十个营!”

  众人双眼顿时一亮,这个年产量就很奈斯。

  要知道,经过新一团这两年的发展,部队也不过三十多个营。

  “晋西北兵工厂生产的武器装备,再加上咱们每年新一团从林老板那里赚到的武器装备。”

  “未来一年内,咱们新一团将扩编50个营!”

  张大彪掷地有声,语气也是信心十足。

  一众参谋和纵队长都是目光灼热,他们都知道张大彪说的营,其实都是团级规模,相当于50个团。

  后勤部长张万和既兴奋,又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兴奋的是,这狗日的李云龙,扩编部队的速度也太快了。

  50个团的总兵力,最起码在12万到15万之间。

  再加上如今新一团的人马,到时候新一团的总兵力,恐怕得有近20万号人。

  而且,新三团和独立团使用的武器弹药,也依赖新一团的后勤补给。

  到时候三个团的总兵力,恐怕得有足足20多万人。

  这么多号人加上军马、骡子,每天人吃马嚼的,每天消耗的粮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恐怕得有四五百吨!

  再加上新一团装备的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和通用机枪,全都是弹药消耗大户。

  大卡车、坦克车,都是耗油大户。

  张万和能想象到,一年之后每天刚睡醒,晋西北三个团的战士们,就等着他的后勤补给。

  到时候,他这个后勤部长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张万和思路很清晰,有林老板这个运输大队长在,还怕什么压力?

  后勤压力再大,有当初红军大,有当初刚东渡黄河的八路军大?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默念几句后,张万和的目光也逐渐灼热起来。

  那个时候的新一团,战斗力和火力之恐怖,恐怕都能直接单挑日军华北方面军了。

  “不过……”

  张大彪话锋一转:

  “兵工厂的厂房、生产线设备和技术工人,都已经具备,即将建成投产,林老板提供的原材料,也只够咱们兵工厂两到三个月的产量。”

  “咱们兵工厂缺少原材料,特别是缺少好的铁矿、锰矿,缺少大量的铜矿。”

  “这些东西,咱们晋西北没有,但是有一个地方有,那就是绥远的五原和包头。”

  “这两个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

  李云龙准备攻打五原和包头一带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

  据林老板透露,包头有油田和稀土矿,打下包头后,如果八路军要在此地开采石油,林老板那边会提供技术支持。

  油田的事情连鬼子都不知道,不然鬼子必然会疯狂的在那里开采。

  虽然林老板援助了不少的汽油和柴油等战略物资。

  但是新一团在用油方面也是紧巴巴的,大卡车油耗还行,百公里30个油能接受,但坦克车每百公里500个油的恐怖油耗,简直吓人。

  张大彪继续说道:“所以,咱们要在短时间之内,收复下包头和五原两座县城。”

  “目前根据咱们的情报,驻扎在包头的是日军驻蒙军骑兵集团。”

  “该骑兵集团下辖两个骑兵旅团和1个骑炮联队,骑兵第1旅团和骑兵第4旅团。”

  “每个骑兵旅团下辖两个骑兵联队,骑兵第1旅团的主力上次在大同被咱们给歼灭。”

  “现在驻扎在包头的日军主力,为日军骑兵集团的骑兵第4旅团和骑炮联队。”

  “总兵力大约8000人,其主要任务是对付驻扎在绥远傅作义的绥军。”

  日军的骑兵集团,相当于骑兵师团,总兵力一万多人。

  这时,李云龙说道:“骑兵集团隶属于驻蒙军,不过驻蒙军的主力第2旅团和第26师团,也被新一团给干掉了,所以这一仗,这个骑兵集团基本上没有增援。”

  “为了弄清楚鬼子的具体驻扎位置和兵力分配,在一个星期前我就派出了利剑特种部队前往包头和五原一带。”

  “用不了几天,就会有鬼子骑兵集团的情报传过来。”

  李云龙讲完打这一仗必胜的条件,紧接着,赵刚阐述了为什么要打这一仗。

  除了能缴获大量的矿产资源外,必然还能够收复五原和包头等一大片沦陷区。

  另外,

  如果能消灭了鬼子骑兵集团,不仅能够缴获大量的军马,还能从林老板那里赚一批军马。

  同时,在绥远和蒙古一带,还能招到大量骑术精湛的新兵战士。

  到时候,新一团的骑兵规模,将来到一万多骑,相当于两个骑兵师。

首节 上一节 478/5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