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第470节

  而生意赚到的武器装备,李云龙会主动上交总部一半。

  这一仗,八路军总部必然会发一笔大财,这次晋西北战役后总部怕是要肥得流油。

  “对了,记得恭喜李云龙发财!”

  首长补充了一句。

  “知道!”

  参谋长微微一笑,将这一句恭喜发财写在了电报上,旁边的一众作战参谋们也都笑了。

  恭喜发财这个梗,是八路军的老传统了。

第548章 我常校长眼红!

  很快,八路军设在山城《新华日报》刊登了晋西北八路军在李云龙率领下粉碎日军华北方面军主力进攻、击毙两名中将和一名少将的新闻头条。

  很快,国军的《中央日报》,以及《解放日报》、《抗战》、《救亡日报》等媒体纷纷刊登转载。

  一时间,国内媒体纷纷报导:

  《日军名将之花凋落在晋西北》、《八路军在晋西北众志成城,浴血奋战,一举歼灭五万日军,震惊中外》、《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战役———晋西北保卫战》等等各种新闻标题出现在大街小巷。

  同时,各大佬纷纷发电祝贺,或报纸上发表言论。

  总指挥:“晋西北战役是具有全国性的战略意义的伟大战役,它有利地反击了亡国论调,加强了同胞的信心,使敌人难以实现其威胁利诱之阴谋。”

  卫立煌发来贺电:“贵部之晋西北会战,不惟予敌寇以致命打击,此战贵部消耗过大,予100万发子弹和10万枚手榴弹补充,且与友军以精神上之鼓舞。”

  YA:“晋西北战役是我八路军在敌后最参加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丰富的一次战役。”

  阎老西:“祝贺八路军在晋西北发动积极反攻,取得极大战果云云。”

  《大公报》:“晋西北会战的胜利,粉碎了国内一些人的恐日病和抗日亡国论,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各爱国武装力量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常校长:“贵军晋西北一战,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

  ……

  一开始,国统区的大部分群众,都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

  毕竟,国军一直宣传八路军游而不击。

  前几次八路军的胜利,李云龙也只是发了几份明码电报,再加上国府有意压八路军的战绩,使得很多群众保持吃瓜状态。

  但是,这一次八路军的战果太大了,晋西北八路军主力歼灭日军五万。

  同时129师主力歼灭日军加伪军大约两万。

  这份战绩一出来,即便是国府想压八路军的战绩,也压不住了。

  因为从抗战爆发以来,消灭七万日伪军的战果,也是非常少的。

  虽然去年武汉会战,国军集结主力,消灭了日军六七万人,但国军也付出了近20万人的伤亡代价。

  要知道,国军掌握了整个中国绝大部分的资源,才打出这个战绩。

  但是八路军在敌后抗战,要啥没啥,居然也能打出一战消灭七万敌人的战绩,简直惊为天人!

  不过,

  随着社会各界人士,各媒体报刊纷纷向八路军发表祝贺,老百姓们这才纷纷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一时间,在国统区,在大后方,在山城,进步爱国青年甚至组织了庆祝八路军取得大胜利的游行。

  鞭炮声四起,宛如过年。

  ……

  娘希匹!!

  在山城国府府邸,听到大街小巷庆祝八路军晋西北大捷的消息,常校长忍不住爆了粗口: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八路才是抗战主力,仿佛这巴山蜀地对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

  两年前,从七七事变开始,开始了第二次淞沪会战,全国奋起反击,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所有军阀、地方部队全部加入我党我军,民众竭诚欢迎,齐心协力,那种军民团结一心的境地,犹在眼前。

  短短两年之后,八路竟至于一变成为抗战的主力了么?

  常校长不能接受,才短短两年时间,土八路就有了如此实力。

  日军的侵略固然使他害怕,但八路的实力增长速度更让他夜不能寐。

  不过,常校长气愤也无济于事。

  眼下这个局面,他不可能联合日军,去对付八路军。

  不然,

  国军几百万将士不答应,四万万中国同胞也不答应,鬼子睡觉都要笑醒。

  相比于其他报纸媒体,国府的军统和中统两个部门,在搞情报方面是一流的,常校长自然知道,晋西北战役就是李云龙指挥的。

  李云龙此人不仅打仗凶猛,在搞副业方面更是有一手本事。

  短短两年时间,就给八路军搞来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包括大量的轻重机枪、防空炮、重炮和坦克,以及大量的作战物资,在山西打得日军苦不堪言。

  娘希匹!!

  我常校长眼红!

  国军怎么就没有李云龙这样的人才呢?

  ……

  “老李,老李。”

  在平安县,新一团团部,赵刚兴冲冲的捏着一叠电报,找到刚起床的李云龙。

  在此次晋西北战役中,李云龙作为战役总指挥,经常几天几夜的不睡觉。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张大彪经常值班,但是有些决定做不了主,必须要由李云龙决定,而李云龙也必须要每隔半个小时,就要掌握各支部队的情况,以及敌人的情况。

  大兵团作战,不仅是军纪要严,战役的总指挥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

  战役结束后,李云龙脑子里紧绷的那根弦一松,直接睡了一天一夜,精气神才恢复过来,浑身又充满了干劲。

  “YA、总部、师长、旅长、阎老西、常校长、卫立煌等各军区都给咱们发来了嘉奖电报和贺电。”赵刚高兴的将一叠电报,递到李云龙的面前。

  李云龙盘腿坐在炕上,接过电报看了起来,看完八路首长发来的电报后,又随便看了看阎老西和常校长发来的贺电,点评道:

  “这常校长和阎老西还是一如既往的抠。”

  “每次咱们打胜仗,都只有嘉奖电报,不奖励几挺机关枪就算了,连他娘的一块大洋也都没有。”

  “老李,以如今咱们的装备。”赵刚笑道,“还在乎常校长和阎老西的机关枪和大洋?再说了,这次咱们给阎老西打疼了,不知道背后怎么骂咱们呢,还想他给咱们奖励机关枪和大洋?”

  “哈哈这倒也是!”李云龙点头,话锋一转问道,“老赵,部队伤亡情况怎么样,统计出来了么?”

  “统计出来了,伤亡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赵刚笑容一收,从兜里掏出一份伤亡名单:

  “咱们新一团伤亡5000余人,独立团伤亡3000余人,新三团伤亡4000余人。”

  “总伤亡1万2千多人。”

第549章 发展军工!

  李云龙接过伤亡名单一看,其中新一团伤亡最大,毕竟新一团面对的是鬼子的主力。

  伤亡名单里,统计了牺牲人数、重伤员和轻伤员,另外还有失踪战士五百多人,这些失踪战士几乎都是在战斗中被打碎了,连尸体都找不回来,所以记为失踪。

  在伤亡名单里,其中一半都是轻伤员,这些人员经过治疗康复后,还可以重新上战场。

  牺牲的、失踪的战士、以及重伤的战士,合计超过了七千人。

  李云龙心情有些沉重,这可是七千多名战士的生命,全部都是好兵,没有一个孬种。

  狗日的小鬼子。

  深吸一口气,李云龙语气忽然好转:

  “不过,相比于给鬼子造成五万多人的伤亡,咱们部队的这个伤亡已经算小了。”

  “没错。”赵刚点头,他看出李云龙心情不太好,于是宽慰道,“咱们跟日军打出的战损比例是1比5,要知道在正面战场,日军跟国军的伤亡比例也是1比5。”

  李云龙点了点头:“老赵,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赵刚问道:“什么问题?”

  李云龙便道:“既然咱们晋西北八路跟日军的伤亡比例是1比5,国军跟日军的伤亡比例是5比1,那如果咱们晋西北八路军跟国军作战的伤亡比例,岂不是1比25?”

  “我刚才仔细的计算了一下,眼下晋西北八路军总兵力大约五万多人。”

  “如果跟国军开战,估计能跟一百万国军部队打得有来有回。”

  赵刚神情一呆,这狗日的真是个天才,这都能联想到一起?

  “差不多。”赵刚点了点头,顺着李云龙的话说,“而且,这还是鬼子在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打出来的。”

  “等大半年之后,咱们的飞行员毕业回来,咱们拥有飞机,拥有空中优势后。”

  “咱们跟鬼子的战损比,应该能打出1比10的比例。”

  “要是咱们跟国军开战的话,应该能打出1比50的战损比。”

  “1比50?”李云龙双眼一亮,嘿嘿冷笑两声,跟国军打了10年仗,多少好同志牺牲,还有马家军……这些账早晚会清算。

  “不过,这话也就咱们两个人私下讨论一下,绝对不能往外乱说,不然一顶破坏民族统一战线的帽子扣下来,够你小子喝一壶的。”赵刚提醒道。

  “放心吧,咱老李说话做事,你还不放心么?”李云龙点头道。

  赵刚点头,在大是大非上,李云龙没掉过链子,话锋一转道:“我说老李,咱们晋西北根据地,是不是应该专门任命一个后勤部长了?”

  这一仗,李云龙、张大彪、楚云飞、丁伟和孔捷他们在前线吃肉,赵刚也很是眼馋。

  要知道,如今赵刚的战术指挥能力,不输新一团的各营营长。

  “怎么了?”李云龙侧目问道,“你小子政委兼后勤部长,干得不是挺好的么?”

  赵刚哼了一声说道:“看你们吃肉我眼馋。”

  “哈哈,没问题呀,你有推荐的人选没有?”李云龙笑了。

  他知道赵刚不是那种偷懒的人,担任政委、后勤部长、随营学校校长数职,平均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

  如果赵政委继续担任数职,随着部队的规模越来越大,赵政委以后工作量也会越来越大,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不过,这后勤部长也不是谁都能干的,比如此次晋西北会战,几万吨作战物资的调度,不仅要防止鬼子的渗透,鬼子飞机的轰炸,还要时刻关注战况,各部队在作战中小消耗多少物资,打下一仗需要多少作战物资,提前运送。

  真正的后勤部长,都是要做到运筹帷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比如新一团的王守金同志,其能力就只能担任一个后勤参谋,是干不了后勤部长的活。

  “没有。”赵刚摇了摇头,“不过,总部人才济济,你直接找总部要一个不就行了?”

  经过赵刚提醒,李云龙忽然想到一个干后勤的人材:“师部的后勤部长张万和。”

首节 上一节 470/5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