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一辆M46巴顿坦克开路。
后面,一辆M4谢尔曼坦克。
轰隆隆前进的时候,装甲车里的大兵队长抓起通讯器,望着空荡的旷野冷静说道:
“安全。”
“24号,上来吧。”
“沙沙...”
通讯器一声细细电流声,传出回应:
“B24收到。”
“马上就来。”
就在这时。
长长公路后方,竟又行驶出了一辆M4谢尔曼坦克。
“轰轰轰!”
24号M4谢尔曼坦克慢吞吞地跟在步兵队列的最后面,看上去像是垫底的大胖子。
在步坦协同的大多数突进情况,坦克在前头开锋,以做步兵掩体掩护。
除一线坦克外,二线坦克放在步兵的后面进行跟进,还可以作为火力支援。
这是二战时期常用的突击中坦克队列。
与步兵突进不同。
步兵突进的时刻,排连长可以说是位于队列中间。
但是坦克车队,排连长位于首车。
首车与第二辆坦克的距离,有时候甚至会达到500米。
期间步兵与坦克的距离,在50-100米左右。
步兵与装甲车的距离,约有20范围。
这个模式,或许就是米军最为早期的机械化步兵排运动策略:机步排‘布雷德利’运动。
可以说,二战欧洲战场上米军装甲步兵战术,是真正完全的机械化步坦协同。
敌人,很强。
沉默的T34坦克里。
所有人都在透过那小小的窗口,望向远方长路上的米军部队。
“又多了一辆...”
“三辆...”
驾驶员盛力标抹了抹额头汗水,心中不由得咯噔侥幸。
“还好刚才没有进攻...”
“要不然咱们就危险了...”
浑身汗水的李长明透过瞭望镜的斑驳窗口,眼眸飘了一眼米军步兵后方冒出来的谢尔曼坦克,也是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场仗不好打。
但是如果要按装甲数量和强弱来摆在一起比较。
那半岛战争志愿军干脆别打了。
李长明收回视线,看向惴惴不安的战士们鼓舞道:
“同志们!”
“那些坦克,就是咱们的功勋啊!”
“打掉一辆,就是三等功!”
“350高地的战士们,还等着咱们凯旋而回!”
“你们说,咱们能怕了敌人吗?”
这话语落下,所有战士双目闪闪地耀眼光芒:
“不怕!”
“来多少,打多少!”
李长明听此,立刻出声说道:
“好!”
“装填手,记住了,第一发装甲弹,第二三发烟雾弹,第四发装甲弹!做好准备!”
“咱们这一次,就来个虎口拔牙!”
山路上。
秋风吹过。
旷野山路草叶哗啦啦地争吵不休。
首车。
M46巴顿坦克里。
车长收回手里的望远镜,略带遗憾地说道:
“该死...”
“看来他们已经不在这里了。”
车长将舱门敲得咣咣作响,抓着通讯器悠悠言语:
“解除警戒。”
“快速前进。”
“伙计们,好好享受这个美丽的丰收季节吧。”
“沙沙..”
通讯器挂去,站在装甲车上的米军大兵抬手摇了摇。
顷刻。
跟随在坦克后面的大兵哗哗啦啦地开始散开。
他们如同在秋日出游的闲适人儿,踏足在这满山遍野青绿红翠之间。
敌人,放下了戒备。
而五百多米外。
沉默的土丘安安静静。
风吹不问,岁月无声。
唯有那草叶轻轻跟着秋风起舞。
这风往哪里吹,云往哪里飞。
或许根本无人寻觅。
只是恍然。
轰隆隆的炮击声绵绵不绝的战地里。
黄昏,就这么轻描淡写再次降临了。
黄昏中。
秋风带着些许凉薄。
轻轻拂过,旷野山路上的长草杂叶哗啦啦地继续喧嚣。
在天色渐渐暗淡的时候。
山路的另一头。
“咔咔咔...”
依旧是M46巴顿坦克霸道地首车在前。
车长拿起望远镜细细望向山路旷野后,悠悠将手里的望远镜收了起来。
只在舱口露出脑袋的他抓着通讯器,言语轻松说道:
“一如既往。”
“安全。”
“让我们回去好好休息吧,伙计们。”
今天,他们的任务结束了。
现今米军坦克的任务并不复杂,多是作为炮火支援,持续炮击志愿军阵地。
打完部分炮弹,他们就会撤出阵地。
而后,或许明天继续。
这个任务,对于米军步兵来说,是非常枯燥无聊的事。
他们除了被震耳欲聋的炮击声炸一天,基本什么都没干。
零零散散的步兵队列,几位大兵慵懒地走着,连枪都已经背在了背上。
“嘿,圣人,你还有香烟吗?”
“见鬼去吧,混蛋,我的香烟都被你抽完了!”
“上帝,你可真够小气的。”
“伙计,拉我一把,我也想上去坐坐。”
偷懒的米军大兵相互搭手,有一些已经爬上轰轰行进的坦克。
坦克上随意坐靠着七八位米军大兵,一个个叉手望着天空霞云。
霞云红透,长空辽阔。
一位坐在M4谢尔曼坦克炮塔后面的大兵掏了掏衣兜,取出一张照片擦了擦。
一旁的大兵推了推他,嗤笑着说道:
“拜托,快收起你的宝贝吧。”
“如果敌人的炮弹把炸成碎片,那你岂不是要尿裤子?”
手持照片的大兵伸出拳头推了出去,骂骂咧咧回道:
“闭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