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441节

“拖延时间?”陈松勇还是不明白王学新的意图。

“这是一款前所未有的装备,陈参谋!”王学新解释道:“如果……你站在鬼子的立场上,原本你以为敌人没有能打到重炮的装备,但是突然,敌人却有远超重炮射程的新式武器将重炮部队炸得损失惨重,你会怎么想?你会以为敌人就只有这么多枚‘高火吗?”

陈松勇“哦”了一声:“鬼子想不到我们将库存一次打完,于是对这种装备有所忌惮,一方面在猜测这是什么装备,另一方面又在模拟、讨论对策,等他们反应过来再次尝试的时候,鹰酱的陀螺仪已经到了!”

王学新正是这么想的。

当然,这也是一种冒险,比如鬼子如果头铁不怕死,接着用重炮轰进行报复,那么八路军后继不力的储备就暴露了。

然而,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为了不引起运城的动荡给百姓造成损失,王学新认为还是有必要这样做的。

因为这其中还有一点是陈松勇没有想到的:如果百姓知道八路军有一种装备,能够在数十公里外炸毁敌人的重炮,也就是对敌人的重炮反过来构成“我能打得到你你却打不到我”的优势,那又会怎么样?

这显然可以稳定民心,之后即便有几发炮弹落到运城炸开造成伤亡,只怕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恐慌。

因为百姓会想:八路军的炮能打得更远,鬼子每打一发炮弹过来,都出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才是王学新需要的。

所有的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先是侦察部队那边传回了鬼子炮兵阵地坐标……这坐标相当准确,因为是侦察部队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经测量和计算得到的结果。

接着就是和志民指挥着“高火”部队连夜架设发射架。

设备是天黑后就出发的,几小时后到达距离运城二十公里的位置……鬼子重炮距离运城里,“高火”距离运城二十公里,直线距离怎么都不会超过三里,这个距离恰到好处。

然后一个个发射架就在后勤部队的协助下摸黑架设起来。

全程都没有打手电,因为担心被女干细发现端倪……虽说八路军的情报人员在敌控区无处不在,但鬼子和伪军的情报人员在根据地也同样是无处不在,王学新只能小心再小心。

架设的发射架是改良后加装轨道的,所以有些麻烦,前后一共用了两个多小时才装完,接着又进入紧张的调整发射架角度以及在“高火”的控制系统里输入高度。

这其实也是一个大概的数据。

发射架的角度代表着“高火”进入预定高度的角度,到达这个高度后“高火”就依靠自身的控制系统保持高度和飞行姿态朝目标飞行,直到来到目标位置上空再做俯冲动作。

和志民显得有些紧张,他问了声:“现在还有些时间,我们要不要距离敌人近一些,这样精度更高!”

“多近?”王学新反问:“三十公里?二十公里?”

见和志民没回答,王学新就下了结论:“就现在这距离,太近了没有意义,就算能命中也没有多大的价值!”

第229章 首战

王学新把发射时间定在凌。

之所以定在这时候,是因为“高火”发射有一个特点……其实远距离炮仗都有这个特点,因为他们的射程远至视距外,于是反正都是看不到目标,在白天看不到和在晚上看不到对炮兵而言没什么区别。

但对被攻击的对像来说区别就大了……在夜里被命中,在心理上造成的恐慌不是白天能比的。

和志民在准备就绪后就问了声:“营长,要不要试射?”

“高火”部队的确有条件试射,原因是前方也就是在鬼子的重炮阵地附近此时已潜伏了一支侦察兵,而且还是带着电台的侦察兵,他们可以将试射的结果反馈给高火部队,比如打远了或打近了,然后就高火部队就能调整角度进于批量试射。

然而,此时八路军的“高火”总共才只有十枚,试射三发又有什么意义?接着就剩七发了,这也能叫“批量”。

因此,王学新打算干脆碰碰运气。

“不用试射!”王学新下令:“就这么打吧!”

和志民点了点头,然后拿起话筒迟疑了下,紧张得咽了咽口水喘了口气,然后才下令:“各单位注意,听我指挥,十、九、八……”

倒数秒结束后,和志民一声下令:“发射!”

只见黑暗中几道火光闪起,一枚枚“高火”先后被弹射到空中,接着点燃了发动机朝目标方向飞去。

由于在黑暗中看不见机身只能看见火箭发动机,因此这都给王学新造成一种错觉,以为这不过就是发射十枚火箭弹……谁又能想到,这十枚火箭弹每枚都是带着八十公斤炸药的大家伙。

火光迅速远去,先是变成一个小点,然后就消失在夜幕中不见了踪影,不过通讯员却不断报告:

“经过大洋村,方向正确!”

“经过宁明坝,方向正确!”

……

在运城之前是八路军控制区,因此王学新可以沿途设点跟踪,但是一出运城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王学新掏出怀表看着时间,三十几公里,大概需要六七分钟,他只关心结果。

另一边,鬼子第293重炮联队联队长长谷里良大佐对此一无所知,此时的他一夜未眠,不是在巡察火炮的准备情况就是在计算弹道。

长谷里良会这么紧张自有他的道理。

第293重炮联队一直被帝***队称为“最胆小的部队”。

这并不是因为第293重炮联队时常逃跑或是在战场上表现得懦弱。

事实上,第293重炮联队在长谷里良的指挥下一直战绩辉煌,进攻北平、上海、南京、长沙等等,许多场攻坚战都有293重炮联队的身影。

之所以他们会被称作“最胆小的部队”,是因为这支部队是帝国最安全的部队,甚至比航空兵都安全。

要知道华夏几乎没有战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帝国的航空兵可以在华夏横行无忌。

但第293重炮联队却比他们还安全。

这并不奇怪,联队的23门八九式150加农炮最远射程有18公里,这已远超所有华夏军队火炮射程,再加上华夏军队又没有制空权……于是重炮联队就基本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

安全没什么不好,但长谷里良却不喜欢这样。

因为,部队一旦安全就会出现一个怪现像:被武士道精神洗脑的普通士兵不喜欢呆在这种“没有挑战性”的部队里,反而是官宦子弟一个个被安排进来做升迁准备。

想想就觉得讽刺,那些所谓的“精神”难道不是那些官宦宣传的吗?他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孩子派到最危险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时间一久,第293联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官兵都是因为各种关系进来的。

这也导致第293联队充斥着一种官场作风,有时就连长谷里良这个联队长下命令都要惦量惦量部下有什么背景。

长谷里良是293重炮联队的一名老兵,他是从大尉一步步升到联队长的,他不希望293重炮联队继续这样下去。

原本长谷里良以为他的愿望无法实现,往后大概率的要在华夏混日子。

但是,在珊瑚海海战之后,突然就出现了转机:鹰酱进入战略反攻的态势,长谷里良听说要从华夏调重炮部队到太平洋岛屿防守。

那为什么不去呢?

长谷里良不是好战份子,他也不想死。

但他更不希望指挥着一群有背景的部下畏首畏尾的作战,他想去太平洋岛屿转一圈,以这个借口把部队里的那些部下“赶跑”。

如果想要去太平洋作战,就意味着自己要尽快结束眼前这场战斗,也就是轰炸运城。

这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任务,就是观测、计算,然后把炮弹打出去。

问题就在于弹药量不多,长谷里良需要用有限的弹药打出最大的伤害,于是长谷里良从未像今天这样认真过,跑前跑后的,作为一名联队长甚至亲自动手较正火炮。

再次将所有的步骤梳理了一遍,长谷里良觉得这回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了,就等冈村宁次下令,他就将炮弹一批批的打进运城将敌人炸得粉碎。

放松下来后,长谷里良才发现自己头疼欲裂脖子酸痛,他一手揉着太阳穴一手解开军装扣子打算休息一会儿,然而就在这时,空中传来一声异样的呼啸……

长年与炮火打交道的长谷里良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对。

他第一时间就抓起望远镜跑出掩体。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望远镜,因为当长谷里良还没跑出掩体,就听“轰”的一声巨响,一阵气浪带着像潮水般的沙土扑天盖地的往掩护打了过来,没有防备的长谷里良翻了几个跟头再次跌回掩体。

这一下长谷里良就不敢托大了,他赶忙在掩体内像做俯卧撑似的用四肢撑起躯干。

接着,就听一阵又一阵的巨响,外面就像发生地震似的,能量一波接着一波的传到掩体,头顶上的沙土就像下雨似的“唰唰”往下掉,油灯“啪”的一声的掉了下来,四周立时就陷入了可怕的黑暗中。

第230章 告捷

长谷里良的做法是正确的,他老兵的经验救了他的性命。

他第一时间就从冲击波和气浪判断出这是大型……八百公斤的炸弹都不能称之为大型,而应该是巨型了。

对于这种巨型炸弹的轰炸,如果是像平时做的那样趴在地上简直就是找死,因为能量会沿着地面传至人体,接六腑就在没准备的情况下被震碎。

正确的反应,就是像长谷里良一样用四肢支撑着躯干使内脏远离地面。

这么做也很辛苦,剧烈的震动一波接着一波的震着手心脚尖,让长谷里良感到一阵阵酸痛,但长谷里良依旧咬着牙保持着这样的姿势,直到爆炸几分钟后爆炸彻底结束。

坐在地上挥了挥已经麻木的手脚,等它们恢复些知觉后,长谷里良马上就挖开几乎被埋上的掩体钻了出去。

然后长谷里良就看到了让他震惊得无以复加的一幕……

原本摆着一门门重炮的炮兵阵地几乎被抹平,确切的说不是抹平,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大坑,火炮以及炮弹全都不见了,包括长谷的部下。看到的全是焦黑的沙土,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是八路军的土制火药没错。

但是,八路军什么时候居然拥有这么强大的炮火?!

更让长谷里良想不通的是,八路军怎么能打到他们?

要知道这里距运城可是有里远!

飞机?

长谷里良没有听到飞机的声音!

那又是什么?

长谷里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知道,不管那是什么,他的第293重炮联队已经不存在了,包括他的部下……他们不是被炸死,就是在睡梦中被震死。

王学新第一时间就收到电报:“命中目标,打得漂亮!”

“高火”部队立时就发出一片欢呼声。

接着侦察部队又补充了一个情报:“十发命中七发,有两发偏离目标,还有一发不知去向!”

一发不知去向的,很可能是控制系统出了问题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王学新只能默念,旦愿不是在八路军辖区内爆炸,最好也不要炸着老百姓……

这是说不准的,当年汉斯的V1导弹,就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控制系统出问题在空中失去控制像二踢脚似的乱窜,结果还直接命中日不落的一座大楼。

这直接造成了日不落的恐慌,因为他们以为汉斯的这种飞弹能够自主寻找目标。

那还了得?

几百公里外取敌首犹如探囊取物?

这仗还怎么打?

往后汉斯岂不是想打什么就打什么?

不过当然,这最终被确定是种误会。

这同时也说明了,这时期的导弹,出了问题后绕一圈又飞回原地都是有可能的。

说起这功夫,当然少不了阿三。

王学新赞了和志民一声:“和教授,计算得很准确,十枚中七枚,这精度相当不错!”

和志民回道:“这或许只是侥幸,有点运气,下一回也许就达不到这么高的命中率了!”

王学新不以为意。

因为下一回,就不是十发了,没有这样的精度也可以用数量补上。

首节 上一节 441/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