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31节

“说得对,只能自己动手了!”

“总不能等着饿死吧!”

……

“独立团在这方面的做法就很值得表扬嘛!”首长把目光转向了李云龙,说:“根据地缺盐,他就知道把马匹派到定边去打盐,不但自个发了财,还一路上为打盐的老乡保驾护航保障百姓的安全,这值得我们学习!”

说着首长就朝李云龙扬了扬头,说:“李云龙,说说你的想法吧?还有发财的经验,让同志们都学习学习!”

李云龙一听就来劲了,他起身挥着手说道:“首长,其实也没啥窍门,说到底,就是要看得准,胆子大,手要快。要不啊,黄花菜都凉了!”

干部们一阵起哄。

丁伟叫道:“我说老李,你打仗还行,做买卖就免了吧!我跟你赌一驮盐,这肯定是小东北的主意!”

“哎哎……”李云龙不服气的回道:“小东北是咱独立团的兵,他的主意不就是我的主意吗?你别不服气,有本事啊,你新一团也整个小东北出来!”

丁伟说:“瞧,这不就招了吗?”

干部们又是一阵哄笑。

首长和参谋长心里当然知道这是小东北的主意。

事实上,总部有计划、有组织的去定边打盐,甚至一路开骡马店都是小东北的主意。

参谋长就一直说了,这事好在小东北想在了前头,因为有了准备,这一个多月来,从定边的盐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根据地各地保障了各部的用盐需求。

否则,这会儿就是又缺粮又缺盐,更要措手不及!

“王学新同志!”首长把目光转向王学新,说:“还是你来说两句,你那团长不太靠谱,跟他学习,估计咱们都得喝西北风了!”

干部们又是一阵哄笑。

王学新起身回道:“首长,我寻思着,咱们是不是该考虑跟顽军和晋绥军做买卖了?”

“我说小东北!”丁伟奇道:“这要说以前,咱们还在跟顽军合作的时候,跟他们做买卖还说得过去,但现在都动真格的了,还能跟他们做买卖?”

丁伟这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以前还没撕破脸勉强算是合作状态,现在又是围攻新四军又是封锁八路军的,这买卖还能做?

八路军中许多人连青天白日徽章都不愿戴,一个个的都把它摘掉了。

王学新反问:“丁团长,咱们现在这样把盐卖给老乡,这粮食不就是左手换右手吗?”

干部们一听这话就愣了。

这话说的是,根据地被封锁成了个封闭的区域,自己内部买卖可不就是左手换右手吗?

到粮食吃完的时候,要饿死多少人还得饿死多少人,区别只是饿死的人是谁。

首长点头道:“小东北说得对。这不是简单的资敌的问题,咱们要是不跟敌人做买卖,再加上冰雹灾害,根据地的粮食就不可能自己多起来,肯定越吃越少嘛!更何况,敌人千方百计的用炮楼、用铁丝网、用隔离沟来封锁我们,我们还自己封锁自己,那不是遂了敌人的愿嘛!”

听了首长这话,李云龙就长长舒了一口气:“我也是这意思,一驮盐在根据地里只能换一百斤粮,运到敌人那可是能换到一千多斤啊,整整差了十几倍,这不换不是傻了吗?”

根据地内部是因为粮食奇缺所以粮价疯涨,敌占区就没这个问题了,所以粮价还算正常。

其实敌人那物价也在涨,毕竟印了太多的法币还有许多假法币流入巿场,物价当然得涨。

但是物价涨盐价也涨,以前换多少粮现在还是换多少粮,只是有点小波动。

李云龙早就盯着这块大肥肉了,只不过因为敌对状态激化所以一直没吭声。

这会儿听首长这么说,他就知道这事能成。

张万和也表示赞同:

“咱们现在只有几个团从定边打盐,这些盐在根据地暂时还能卖个好价钱。”

“接下来,要是大家伙儿一窝蜂的去定边打盐,这盐一多,还能卖好价钱吗?”

“所以必须得卖到敌人那去换粮食啊!”

“敌人怎么做,咱们反着来就对了!敌人搞封锁,咱们就要打破封锁,哪有帮着敌人一起封锁的道理?”

这么说干部们就明白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接着这事还是交给新一团和独立团……李云龙有门路,知道贿赂敌人打开通道。

另外,首长还决定从各个方向寻找突破口,力求能把物资运送到敌人那去换回急缺的粮食和其它物资。

甚至鬼子占领的地区也在考虑的范围内。

道理是一样的,鬼子对根据地实施封锁,根据地不能主动配合自我封闭,更应该积极主动的打破封锁。

而根据地能输出的又值些钱的物资就是盐,于是盐就成了打破封锁的主要“武器”。

但王学新觉得这可能远远不够。

因为史上八路军就是这么做的。

结果是兵力一年减少了十万人,直到43年才缓过神来。

那么现在,就算有王学新的提醒有了些准备,也好不到哪去吧?

第4章 卖军火

现代时军队是不允许做买卖的,原因是军队经商极易滋生腐败。

但在这特殊时期,军队做买卖经营某项产业,却是形势所迫不得以而为之,同时也是上级所提倡的。

首长总结道:“独立团靠打盐发了财,但咱们也不要一窝蜂的去打盐嘛!几十万人呢,全去打盐,人还比盐多喔!”

这话是符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的。

这一方面是如果太多人跟风,很容易造成盐量过剩于是价格下降,结果就全都赚不到钱。

另一方面,就是打盐也有季节性甚至得看天气:溶盐时需要雨水,晒盐时需要太阳,否则就会影响盐的析出和品质,并非什么时候都可以打。

后来雨水的问题解决了……派往定边的八路军某团在盐池附近打井,没有雨水时就用井里的卤水人工瀼盐,这使盐池的产量翻了几番而且部分克服看天打盐的缺陷。

但依旧不能一窝蜂的挤去。

于是干部们各思奇想,有的说要干被服厂,有的说要开伐木场,还有的打算集体开荒,创办农场、牧场等等。

一时会议室里热火朝天的,三个一一伙都在讨论怎么赚钱。

李云龙身边则围着一大堆人,凡是部队里有些骡子和马匹的,都希望从李云龙那求得一些打盐的经验。

李云龙在这方面倒不吝啬……这货其实不贪财,他就贪装备、怕没仗打、怕没酒喝。

其它的东西,那还不是走江湖讲义气,有钱大家一起赚!

于是就眉飞色舞的跟大伙儿说怎么操作,怎么给老乡当“保镖”顺便再收点盐当辛苦费等等。

那说的一众干部是个个磨拳擦掌的恨不得马上就回去组织。

另一个没参与讨论的人是张万和。

他的兵工厂已经够忙的了,没法腾出手来忙活其他事,于是就乘着这时间跟首长汇报些情况。

整个会议室里的人都在忙着,就只有王学新坐在椅子上背靠着墙眉头紧锁。

他知道战士们干的这些虽然没有问题,比如开荒种粮,这当然是刻不容缓。还有被服、伐木、家具厂等等,这些都可以解决根据地自给问题。

但是……

它们同时也是附加值极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当一部分甚至无法与敌人买卖不能从根本上打破封锁。

比如家具,体积那么大方便运输吗?

还有被服,要多少车才能换一部电台?

简单的说,就是王学新知道历史的发展,知道干这些无法改变将来根据地陷入困境且八路军锐减的状况。

盐也不例外。

“王学新同志!”这时首长注意到了王学新异样的表情,就问了声:“你对同志们讨论的这些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有意见可以提嘛!”

“报告首长!”王学新回答:“我对这些没意见,只是……”

“只是什么?”首长问。

其它干部也纷纷往王学新的方向望来。

此时的王学新可是个红人,大家都知道这家伙鬼点子多,又能打,所以一听说他有话说就都收住了话。

王学新回答:“只是……我寻思着,干这些是不是来钱慢了点?”

首长“哟”了一声,笑道:“口气倒不小啊,你有来钱快的法子?”

“有是有,但是……”

“但是啥?”首长说:“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首长!”王学新说:“我在想,咱们可不可以把火箭筒卖给顽军!”

会议室里霎时就一片寂静,干部们全都愣住了,就连李云龙、张万和都是一脸吃惊。

过了一会儿,李云龙就“嘿嘿”笑着对周围拱手说道:“对不住了,各位!小东北出来前喝了几碗酒,这会儿上头了,正犯混呢!”

接着给王学新使了个眼色,你他娘的就不怕别人给你扣上一顶汉女干的帽子?这火箭筒能跟盐一样,随随便便就可以卖给敌人的?

首长没理会李云龙,他略一沉思,就说道:“王学新同志,这火箭筒可能是来钱快,可是……哪有卖军火给敌人的?”

“是啊,王学新同志!”参谋长板起脸批评道:“把军火卖给敌人,而且还是我们的秘密武器,那无异于与虎谋皮,敌人转个身就把这些武器用在我们身上了,到时候我们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个想法不合适,不能为了搞钱就违反原则嘛!”

参谋长这么说都算客气了,如果不是对王学新知根知底,甚至这火箭筒都是他整出来的,那就要进入审查程序了。

这正是王学新所担心的,卖军火的确比较敏感,所以才一直考虑要不要说。

不过现在既然已开了头,那就干脆说到底。

“首长,参谋长!”王学新一挺胸膛摆出豁出去的姿态,说:“这火箭筒主要是用来打坦克的,咱又没坦克,卖给顽军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首长一愣,暗道这话倒有几分道理,不过他还是补了句:“那不是还有反步兵火箭筒吗?”

“首长!”王学新反问道:“那顽军能买反步兵火箭筒?”

首长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李云龙也听懂了,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然后“嘿嘿”笑了几声。

孔捷疑惑的问了声:“我说小东北,顽军怎么就不买反步兵火箭筒了?”

“老孔!”李云龙代为回答道:“顽军最怕的是啥,是咱们八路军的冲锋呢,还是鬼子的坦克?”

“当然是……”说到这孔捷就“哦”了一声,然后点头道:“这话在理,要是我,我也不买反步兵火箭筒!”

“肯定不买啊!”李云龙下巴一扬,得意的说道:“火箭筒这玩意,全天下就咱们有,到时那价格还不是随便咱们怎么开?这价格一贵,顽军就得惦量惦量了,然后一想……打步兵有机枪、迫击炮、掷弹筒,为啥要用金贵的火箭筒呢?反坦克武器他们是一个都没有,多少钱也得咬牙买下!”

说着就“嘿嘿”一笑,对王学新竖起了大拇指:“有两手啊小东北,你这是赚着顽军的钱,再让顽军去打鬼子……”

够狠!

够毒!

他娘的也够劲!

第5章 技术优势

有一点李云龙说的不太对,他以为这火箭筒天下就只有八路军有。

首节 上一节 131/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