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军团 第24节

韩雅洁没好气的说:“你不是说你的部队需要心理医生吗?上级就把我给调过来了。”

柳维平眼珠子瞪得比猪尿泡还大······要是每个心理医生都像她那么漂亮,那么做心理咨询的还不把医务室给挤爆呀?可惜韩雅洁对他印象欠佳,没给他好脸色看,继续跟韩枫拉家常,还小声的跟韩枫说该找对象了,那个陈曦就很不错,看样子女孩子的八卦神经都是一样的发达。而陈曦那双秀美的大眼睛时不时的往韩枫身上溜,弄得韩枫很不自在。听韩雅洁说,陈曦是医科大学里的高材生,学的是外科,可惜没有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一切都让这场狂热的革命运动给打乱了,她又不愿意加入红卫兵,一直无所事事,这次侦察大队要医务人员,她就报名来了,想来韩雅洁打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主意,有这样的好事,当然得先考虑老弟啦。可惜的是韩枫是曲型的霍去病第二: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她想吃喜糖恐怕还得花大把心思才行。

火车开到共青城,停了下来。这座共青城是大跃进时的产物,建设这座城市的目的是就近利用这里的矿产资源,形成集科研、开采、冶炼于一体的工业基地,可惜的是这里的条件实在太过恶劣,位置又偏僻,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实在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建设它,在完成了大约五成左右的时候就只好放弃了,节约资金来还国债。现在这座本来空无一人的城市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将近两个师的工程兵正在夜以继日地忙碌,一座最多可以容纳二十万人的城市拔地而起。柳维平望着喧闹的工地,心头发热。他曾建议军长建设一个基地,不需要太大,能住几万人就够了,有了这个基地,他就可以放开拳脚一展所长,军长当时说要请示军区,没有答复,他还以为这事黄了,没想到才不到三个月,这个基地就了现了!是的,你可以罗列出那个时代一万个缺点,但是它有一个优点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那就是想干什么马上就去干!不会拖拖拉拉,不会研究研究,计划敲定后立刻动手。相比之下,在二三十年后,有企业家想投资办一个大型停车场,相关单位居然可以“研究研究”足足十年之久,愣是没有答复,这差距是不是太大了?

令人惊奇的是,在工地上还可以看到众多明显就是知识份子的身影,他们正挥汗如雨的工作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让陈曦很不解了,这些人不是应该在北大荒开荒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距韩雅洁说这是跟马兰基地一个级别的秘密基地,怎么会允许这些被打成另类的老九参加?真是不可思议。

“哎哟!”

一老一少摔倒了。以他们那单薄的身板,抬着那么大那么厚一块的预制板,本来就走得摇摇晃晃的,小的那个一脚没踏实,两个都摔倒了,还好没有受伤。两个兵同样抬着预制板从他们身边经过,见状笑着叫:“你们两个干不了这种体力活的,还是去干点别的吧,这个我们来就行了。”那语气相当的友好,没有半分看不起人的意思。一老一少当然不会认输,凭什么你们能干的我们就干不成?偏不信这个邪!一二三又要使劲,柳维平走过去一人给一根烟,说:“先歇歇,抽根烟再干也不迟嘛。两位哪里的?”

小的那个拿到烟直接给了老人,见来的是个中校,赶紧立正敬礼:“报告首长,我叫罗悦,理工大学的,这位是我的老师,郭永怀先生。”

柳维平想了又想,还是想不起来这两位是何方神圣,于是就问:“罗同志,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罗悦说:“航空动力,专门搞

飞机发动机的。郭老师是这一领域的权威,我曾随他一起到加拿大留学。”一指一位正在捡拾铁钉的老头:“那位是李光复老师,化学界的泰斗,跟我们一样,前天刚刚调到这里。”

第二章共和国的精英

罗悦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已还有这样好的运气。

他出身将门,爷爷是东北一个不大不小的军阀,听说曾帮东倭人做过事,这就给他带来了大麻烦。最惨的是他有过在外国留学的经历,这就更要命了,大革命一开始,他就被连同自己的导师一起被列入下乡改造的名单——当时他们正在601所参与仿制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工程,文件一下,两个都傻了。听说沈飞的领导为了他们还跟文革委大吵了一场,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专家,沈飞领导舍不得放人。可是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该下乡的还是得下乡,沈飞的愤怒救不了他们,反而让人在沈飞领导头上扣了一顶大帽子。罗悦对此很无奈,当时工程都到了冲刺阶段了,一下子少了这么多核心成员,可以说是前功尽弃了。

年轻的罗悦也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改造中,他坚信这不过是暂时的,一切终究会过去,共和国还是会想起他们这批专家的。可是残酷的现实毫不留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在北大荒,等待他们的并不是什么激情燃烧的革命运动,而是没完没了的政治审查、检讨、批判,还有能把人累散架的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再累也能忍受,可是那些批判和政治审查实在让人忍无可忍,那是一种可以把人活活逼疯的精神摧残。多少曾经才华横溢的才子才女在一次次审查后选择了自暴自弃,有些人写出来的检讨书的文笔跟小学生作文一个样了。不少年轻漂亮的女学生为了能每餐多吃一个馒头,嫁给了比自己大三四十岁的老头子,可笑吧?在当时这一点都不可笑。他唯一的幸运之处在于他不是耍笔杆子的,也没有发表过什么学术论文,想揪他的小辫都无从下手,倒也没有得到“特别关照”。生产队队长也是个好人,还算关照他的老师,让郭老去放牛,师徒两互相鼓励,熬过一天算一天。不过他们真的不是当农民的料,他还好说,人家干什么他就跟着干什么,而郭老就不行了,在放牛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走神,蹲在地上折一根树枝当笔计算起一条条公式,等他计算出结果了,牛不是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是跑到田里消灭了一大片庄稼,三天两头就得挨训,都接受了好几次教训了还是改不过来。郭老时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那个工程进行得怎么样了?我们国家多么需要一款优秀的航空发动机啊······”听得他心里都难受。要是他知道,由于大批优秀的专家被清洗出科研团队,一个个至关重要的科研项目陷入停滞甚至被迫放弃的话,他肯定会更难过的。

罗悦不想就这样在别人的白眼中过一辈子,他还年轻,还有好长的路

没有走呢。理想跟现实的巨大反差几乎让他疯掉了。他变得孤僻,对谁都爱理不理,再也懒得去写什么已经写了一千几百遍的检讨,更不想去向谁悔改,都恶心透了,老子就这样了,想怎么样随你们的便,公正我是不会再犯贱去讨好你们了。他偷偷写了一首诗,差点没有把那个什么什么政委气疯:

听说水库有王八

午间上岸晒盖甲

王八不必独自夸

干校也有午休歇歇乏

但是王八晒完就回家

没有批斗等着它

王八的福气

要比老九大

但是老九有良心

决不当王八!

就冲这首不像诗的诗,他成了北大荒一号人物。同样,也是冲这首不像诗的诗,他成了政治委员大人的眼中钉。就在上个星期,他被关在柴房里,要他好好反省反省,认真检讨自己的错误。反省个屁啊,罗悦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也把你得罪狠了,不怕再得罪得更狠一些,于是罗大爷该玩就玩,该睡就睡,门缝里透进来的光线好一些的时候,他就借着这点光线看一个手抄本。手抄本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翻阅,早就破旧不堪了,里面也绝对没有什么情报之类的东西,只有一个五万来字的故事,故事也很一般,实在让人热血沸腾不起来可是就是有那么多知青爱看,他可是排了好长时间的队才轮上的,这次关禁闭算是帮了他大忙,爱看多久就看多久,谁也管不着,那些排在后面的哥们,你们就伸长脖子等着吧!

可惜罗大爷的好日子还没有过上三天就过到头了。当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那个已经看了不下十次的故事的时候,门开了,他被逮了个正着,不由得在心里狂叫一声:“这下完蛋了!”可不是么,真是完蛋了,进来的是一名制服整洁的少尉军官,目光犀利,直接问:“你就是罗悦?”

罗悦很硬汉的点头。

少尉冷冰冰的说:“听说你的改造态度很不好。”

罗悦大声说:“我没有错,我为什么要改造?”

少尉点了点头:“有种。看样子你得换一个环境了。跟我走。”

罗悦带着一副“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表情要去收拾行李,少尉叫住他:“什么都不许带,上车跟我走就是了。”

罗悦愣了:“什么都不带,那我到了新的地方穿什么用什么?”

少尉说:“这我就

不知道了,反正我接到的命令是不允许你们带任何东西,上车吧。”一脚就把他给踹了上去。上了车,罗悦才发现郭老、李老等十几位老教授都在,同样是什么也没有带,这让他恼火不已。我年轻气盛,跟你们对着干,你不让我带任何东西还说得过去,可是这些老人都五六十岁了,你们也不照顾一下,还有没有良心的?接着他更吃惊地看到还有好几辆汽车陆续开进来,一批批专家、学生按名单上车······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惨的是,少尉在开车前还要搜身。于是罗悦悄悄藏起来的那个本子被搜了出来。少尉皱着眉头说:“同学,这是不允许的!”给没收了。罗悦气得想杀人,可是看在那“同学”这两个字上,忍了。算一算,他都有三年没听人叫过他“同学”了,这一声“同学”让他胸口一热,差点就辣出了眼泪。在路上,少尉一直在看那个本子,就算是吃饭也没有放下。快到目的地时,很出人意料地把本子还给了他:“是一本好书。当我没有看见好了。”

严格的说,这不是书,只是一个手抄本,谁也不知道从哪里流出来的,反正现在已经在全国流传开来了。这个故事的题目是《第二次握手》,当然,还有别的名字,比如说《归来》《回归》等等,就看传抄的人想起个什么名字了,因为这本书本身是没有名字的。

他们的目的地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城市。据少尉说,他们将被编入第九农垦兵团,在这里定居、工作。少尉特别警告他们:不要试图逃跑,因为这里有一个师的摩托化部队等着跟他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我的乖乖,用一个师来防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九,也太给他们面子了吧?至于吗?再说这方圆百里人烟稀少,他们要是逃出去,不是被野兽吃掉就是活活饿死,根本就用不着出动军队来追捕!不过罗悦很快就喜欢上这里了,这里的兵很和气,不会轻蔑地叫他们“臭老九”,甚至会跟他们侃大山,有多久没有人这样对他们了?最最出奇的是,他们并非特例,不断的有车队把来自五湖四海的知青、“反动学术权威”一车车的拉到这里来,本来没有多少人气的共青城变得热闹非凡。稍一打听,罗悦吓得够呛——被拉到这里来的专家学者包括军工、化学、物理、生物、医学、电子工业·····各个领域的都有,还是相当权威的,老天爷,把这么多反动学术权威放在一起,这座城市还不成为反动学术大本营啊?他喜欢!

当然,在政府高层那里,共青城不会叫什么反动学术大本营的,跟这个时代那些重要的部门

一样,它有着一个代号:608基地——这里距离沈阳608公里,因而得名。

正聊着,柳维平看到一位老人脚被什么弄伤了,赶紧过去帮忙,问了才知道这位居然是农业专家,本来在四川那边放牛的,两天前刚到。这位老兄放牛的时候还带一支笛子,说要边放牛边吹,多写意啊。只不过吹了几天就不再吹了,因为牛都让他吹得不想吃草了。农业专家实在没有当放牛倌的天份,有一次看到两头水牛顶角,他就束手无策了,赶紧叫上几位炸药专家、水利工程师、飞机设计师之类的朋友过来帮忙。那几位不愧是高素质人才,见此情景,马上集思广益,策划出一个个解救方案,争分夺秒的计算该从哪个角度接近凶怒的水牛,得用多大的力气才能把它们分开,距离多远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没等他们计算出个结果来,一位老农走过来,点燃一束干枯丢到两头牛中间,两头牛受惊,马上分开了,一大票的专家学者看得目瞪口呆。像这样的专家在生产队里只会多分一份工分,根本就别指望他们能帮上多大的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搞实验的继续搞实验,种田的继续种田。老天保佑,一队汽车开过来,把这些百无一用的臭老九都拉到了他们该去的地方!据说不少生产队在老九走的当晚加了一次菜,可见他们是多么的高兴了。

柳维平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去找负责人了解情况,那位老兄告诉他,已经有三万多人运到,还有更多的正从全国各地赶来。柳维平傻眼了。

“我只要两万来人呀!”他叫。

那位老兄说:“这我就不知道了,是中央交待这样做的。”

柳维平定了定神,说:“你就给我个准数吧,最终会有多少人来这里?”

负责人说:“十万以上,上头说不带封顶的。”

柳维平倒抽一口凉气,十万以上!就算他藏了不少私房钱,也经不起这么多人大吃大喝吧?蚁多咬死象,儿多吃瘦娘,懂不懂?随即也释然了,来吧来吧,有本事就把这里变成一座科技城。钱不够老子再去抢就是了,这些可都是共和国的精英啊,能保住一个算一个!当然,他这样豁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他是不要也得要了,事情从一开始就偏离了他的计划,他隐约感觉到幕后一定有高人在统筹安排,否则决不可能搞得这么火的,而这个人会是谁呢?暂时还不知道,不过总有见面的时候的。他看着忙活的人们,颇有几分成就感,他知道共和国的命运在这一刻被深刻地改变了。共和国拥有几十万让世界震惊

不已的红色科技人才,这批精英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在几十年后依然令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不已的奇迹,他们没有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政治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国力不足,无法为他们的研究提供理想的环境——举个例子,两弹元勋邓稼先在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两弹研制成功后,你知道他获得的奖金是多少吗?二十块钱,还是整个团队最高的了。第三则是因为国际的孤立,他们无法与国外同行交流,很多研究是闭门造车,一开始就走了弯路。当这三个问题都将不是问题后,他们将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期待啊!

想到这里,柳维平忍不住揉了揉鼻子,一副吃瘪的表情。他本来是想保护下一批技术精英的,为此不惜利用军长甚至整个军区,没想到到头来自己才是被人利用的那个,真是糗到家了。跟老革命相比,自己还是太嫩了哟!没准人家把自己当成了马前卒!哎,算了,马前卒就马前卒吧,自己一向就是小卒嘛,虽说挂中校军衔了······

中校小卒引颈长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三章支点

军营的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按照柳维平的设计,整座军事营都是按现代化标准来建设的,各项训练器材一应俱全,各种训练场地尽可能的接近战场。这可不是一个侦察大他的训练营地了,一个师的驻地也没有这么大。同样有无数学生在工地上帮忙,等到军营落成,他们将成为第一批应征入伍的士兵。而在临时训练场地,枪声和阳刚之气十足的杀声一分钟也没有停过,三千余名侦察兵正在玩命的训练。韩雅洁一走进军营就给吓到了:几十名士兵正在徒手攀爬五层多高的大楼!他们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就靠一双手两把战术刀利用墙壁上的一条条裂缝像壁虎一样往上爬,楼顶上还有人在计时,显然光爬上去还不行,还得在预定时间内爬上去才算合格。天哪,这可是五层高楼啊,摔下来会没命的!好在,他们都完成了任务,没有人摔下来。没等他们把气喘匀,楼顶上计时的助理教官就冲他们吼开了:“你们这群臭虫!零负重还用了这么久才爬上来,三岁小孩都爬得比你们快!就你们这副熊样也配当侦察兵?我看你们的日子是过得太舒服了!从明天开始,这一项目必须负重,全副武装!”

首节 上一节 24/8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