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35节

“难道今晚要与那个家伙喝酒?真是糟糕,可是我必须面对他。”

杨明志先入为主的担忧其李森科不是好人,他斗胆问问波波夫和巴甫洛夫斯基关于李森科的详细情况。

和自己脑补的大相径庭,这两位对李森科的评价,居然是:一个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一个热爱科研的专家。

他们不吝褒奖之词,杨明志顿时糊涂了。

……

大家在火车站磨蹭了许久,五辆卡车才晃晃悠悠的开来。

时间已是下午,本该是全天最温暖的时间,新西伯利亚的寒冷已经露出爪牙。也许再过两个星期就会下大雪,很快整个世界银光素裹,那个时候再不需要什么卡车,马拉雪橇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也许,这里会像是我记忆的那些东北城市,外面下着大雪,钢铁厂还在短少钢锭,真是冰与火的歌。”

他令自己的卫兵把所有的行李,一件一件的小心搬到卡车上。对于自己最重要的木箱,则始终由自己带着,一直带上了轿车。

他握紧妻子的,询问坐在副驾驶的波波夫:“现在,我们直奔科学院?”

“是的,这需要一些时间,请您见谅。”

“没关系,以后我将在这座城市工作一段时间,趁此会我还能了解一下,新西伯利亚是否能落实我的计划。”

波波夫为之一振:“哦?将军,您还有哪些计划呢?上级已经给里固施科夫安排了工作,给我也是如此。我们都在从事远程火箭炮的研发工作,我想着,您到来后能为研发提供巨大动力。看起来,您还有许多新计划。”

“当然,我们可要继承在游击共和国的光荣传统。咱们的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应该成立分局,我们要设计重型武器,也要设计轻型装备。我将成为一切的总设计师,我将给苏联带来一场军械技术的变革,这就是我对斯大林的承诺。我想,我们应该从今晚开始。”

“唉!司令,您不必这么着急。”

“呵呵,不要叫我司令!”杨明志尴尬的摇摇头;“我现在只保留第6集团军司令员职位和待遇,暂时没有兵权。你现在叫我局长,我是很高兴的。”

“好吧,局长同志。”波波夫笑了笑,“您坐了许久的火车,一会儿还有一个欢迎会。您这几天真是太疲惫了,难道不该修养几日么?毕竟武器研发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的,何必这么累呢?”

“唉,敌人是不会睡觉的!每一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战士牺牲,如果部队拥有新型武器,各个像咱们的老部队那样,我们不用付出那么大的伤亡就能迅速打到国境线。”

“局长同志,您的觉悟真高。”

“不!我是务实的人,我也需要尽快落实对领袖的承诺。”说着,杨明志把伸进自己的大衣里,拿出那本曾被偷走的记本,直接翻到记录的最后页,直接递给副驾驶。“您看看把,这是我的军列上的工作结晶,也是咱们设计局未来的工作。”

话说波波夫,此人从事武器研发足有一年了。游击共和国的确穷苦,潦倒可是谈不上。那里有着最基本的工业基础,以及一颗最强大脑。

工业基础是薄弱的,所以设计局的一大工作,就是指导部队修善现有枪械,或进行有限的改装。

例如杨明志用莫辛纳甘的pu瞄准镜和反坦克枪组合在一起,又安装更为高效的枪口制退器,造出一款反器材狙击步枪。该枪械的设计图纸也一并打包,随着迁移的设计局抵达了新西伯利亚。改图纸伴随着其他一些脑洞大开的设计,安静的塞进木箱,暂且摆在一个仓内。

波波夫很清楚,局长一直有意搞些新型轻武器,在沼泽地时碍于条件所限,想法只能是想法。

他瞬间就看明白了,将军是在设计一系列的新型枪械。他看不懂简体的汉字,通过草图和少量的俄语单词,张图看过后,他得出令人震惊的决定。车子是颠簸的,波波夫整个人却在剧烈的颤抖,他陷入精神亢奋,只因脑袋受到了极其强烈的刺激。

他猛地扭过身子,身子吓了司一跳!

“局长!局长同志!我……我都明白了!您……您的想法真是太大胆了。您居然要把冲锋枪、步枪还有枪,融为一体?”

杨明志很理解波波夫现在的感受,也只有内行的人才能看出这份草图的精彩。

“没错,就像斯拉夫民族分成好几个支脉,一款枪械也可以分成多个种类。我已完成了草图,一旦开始工作,我将用很短时间内,将精细图纸勾勒下来。波波夫,你来新西伯利亚已经有段时间了,你明确的告诉我,这座城市能否生产轻武器?能否生产子弹?”

“能!城里有枪械制造厂。”

“很好,这样我就放心了。其实你说的也很对,这些事真的不该操之过急。我就是做完了图纸,那些工厂是否愿意生产也是个大问题。我首先要解决住宿问题,其次的工作环境的问题。”

“您放心,这些都不是问题。”

杨明志点点头:“那个李森科应该会解决我的这些问题,但愿那个家伙能提供帮助,而不是找麻烦。”

波波夫有些不解,将军似乎对李森科院长有些成见。仔细想想大概也不难理解,他们都是科学工作者,所以对科研存在一些分歧也是合情理的。

虽仅有几面之缘,波波夫觉得李森科其人还不错。

他继续说:“局长,也许巴甫洛夫斯基能告诉您更多详情。我与李森科见过几次面,我觉得那个男人是心系国家的实干家。院长是农业专家,您也知道,现在国家非常需要粮食,说出来您可能不信,我获悉自科学院总部搬到新西伯利亚后,城市周边的农田作业,即开始接受李森科院士的指导。您知道春化处理么?”

“春化处理?略有耳闻。”

“将麦种稍微冻一下,再在春季播种,麦子的生长周期会变短,很快新西伯利亚也要开始麦收了。”

杨明志点点头:“一路之上途径的一些城市,我都看到了麦田或是马铃薯田。但愿,李森科同志的技术,能为新西伯利亚到来大丰收。”

“谢谢您的祝福。很快就是麦收了,希望今年的麦收,全联盟都能大丰收。”

九月份正是苏联传统的春小麦收获季,碍于苏联高纬度的环境,一旦麦子生长慢了,抽穗时期滞后,一次寒流南下,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它毫不亚于国的冬小麦收获季遭遇大雨袭击。

今年的麦收情况如何?李森科的技术能否给饥饿的苏联红军带来更多的粮食。一切都要等到下旬了。

但农业不是自己的事业,对于李森科,杨明志也不想和他扯上关系。原因也非常朴素:没有谁会喜欢偏执的家伙。

第1720章 李森科与科学院

“只要他不对我的事业指手画脚,他是怎样的人,或是得罪了多少人,跟我都毫无关系。”

杨明志定了精神,就是以这样的态度等待着见到李森科本人。

今日的天气还算不错,空气有些雾霾,给予杨明志的感觉,一切的烟尘都来自于那些高耸的烟囱。这里不可能遭遇敌人的破坏,所有的工厂都能肆无忌惮的生产,排出废气亦是肆无忌惮。

烟尘会对庄稼造成什么影响么?例如减少了光照,使得本就温暖期较短的新西伯利亚,种植的小麦产量无法达到预期。

或许李森科的技术手段,能为之带来增产。

车队直奔科学院所在地址而去,杨明志绕到城市的西北角,据波波夫所言,目视所及的这些成片的木屋,就是“苏联科学院”!

“局长同志,这里虽然有些寒酸,我听他们说,科学院的行政工作在去年刚搬来时就开始了,到现在,大部分的学术工作已经恢复。”

杨明志点点头:“军事方面的工作呢?我和关心,搬迁到这里的科学院的诸多人员,他们有多少直接从事武器生产。我很想知道,我有多少同行?”

“这……其实没有多少人。”

波波夫的回答非常简练,的确,苏联科学家被一场世界大战折腾,所有的工作都在艰难维持着。全联盟的经费都很紧张,为了得到大量紧俏的战略物质,联盟不得不接受美国提出的《租借法案》。所谓先使用盟友的援助,待战争结束后,再慢慢还钱。

首节 上一节 1635/17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