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俘开始的王国风云 第65节

  所以他问奥维尔的第一個问题不是这样做不列颠人会有什么好处,这事他完全不关心,不列颠人死光了他都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自己和高卢贵族们能获得什么。

  奥维尔也并不墨迹,给对方开出一个合适的价码:来自东方行省的农业、医药知识,第纳尔银币、大量的牲畜和不列颠行省的土地。

  前者不用多说,至于后者奥维尔明确答应对方,只要检地工作完整开展下去,那么他就会在不列颠行省给高卢人划出一块土地,让他们开垦、居住和生活。

  这些条件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因为作为罗马帝国治下的外族,除非彻底抛弃自己身为高卢人的身份认同,否则他们能开疆拓土的机会实在不多,没有墨迹太久,吉尔.德雷斯就代表一部分高卢贵族接受了奥维尔提出的条件。

  奥维尔自己是完全不介意把不列颠的水搅浑,当地的构成越混乱就越适合罗马人统治,先前起码在英格兰地区,当地人绝大多数都是已经融合成一块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罗马人的差异也很大。

  如果英格兰单纯只有罗马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话,可想而知双方的矛盾会很直接且尖锐,有任何问题矛头都会直接指向身为统治者的罗马人,罗马人在当地顶多就一两万的常备驻扎兵力,要是一直得留心当地人的叛乱问题,那统治不列颠就更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了。

  所以他选择往里面掺沙子,既然当地人团结那他就搅乱当地人的构成,他不但要把南面的高卢人引进不列颠,还要把罗洛这种归顺的维京人也安置在这地方,人越混乱越好,这样他们以后的矛盾就会更复杂,更不会指向罗马人,限于内部的消耗和争斗之中,这种情况长期来看对罗马人无疑是有益处的。

  毕竟他们的目的不是把不列颠治理成真正的蜜之岛,只要能确保北方边境的稳定,不列颠行省不亏损就是圆满完成目标。

  吉尔.德雷斯隐隐约约也能看出来奥维尔的大概想法,不过这和他的利益并不冲突,反正他最终得到了土地,而且奥维尔答应只要事情处理的漂亮,他的家族就会成为不列颠高卢人的领导者,只要顺利怎么看都是一件稳赚不亏的事情。

  正因如此,他格外卖力地从高卢本土用各种办法动员来了几百个能识字会算数也会测量的知识分子,还不知道背地里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就跟奥维尔没有关系了,他看到结果就可以。

  通过这次清点,好歹他大概能知道自己手下有多少土地、多少人口、大概状况如何,而不是和其他的那些蛮族领袖那样两眼黑一概不知,清楚自己能调动好的资源是一件基本功。

  尽管高卢人肯定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但奥维尔目前为止也没有更多的人手去做这些事情了,只能依赖这些好歹经受过一些教育的罗马化蛮族。最后负责把关统计的人是天文学家托勒密,以他的能力算算账清点土地并不是难事,应该不会偏差到太离谱的程度,大不了等人手宽裕了日后再进行复核。

第二百零五章 不走回头路

  帮克里奥佩特拉送信过来之后,奥维尔就一直用各种借口将托勒密留在了罗马城。

  最开始是想给他介绍当世数一数二的博学之人老普林尼,后来是请他观摩罗马城的藏书库,再后来是请他观摩高卢行省和不列颠行省的风土人情,总之不管怎么说就是想办法把他给留下来。

  克里奥佩特拉在背后应该有授意,再加上托勒密自己也对这种拉拢颇为受用,所以就半推半就的留了下来,当多米西娅的教师,在必要的时候也会为奥维尔做些事情,北上到高卢行省之后奥维尔在很多方面都很依仗这位大学者。

  这时候的天文学算是一个发展的小高峰,还没有退化到后世欧洲中世纪纯讲玄学的地步,托勒密身为研究天文地理的学者,是必须要会算数几何的,而且水平还挺高,时代所限或许比不过近代以后的那些天才人物,但简单办点事情信手拈来。

  他前后帮助奥维尔绘制了高卢、不列颠的精密地图,极大提升了军队的沟通效率和行军速度,然后还会在一些时候充当向导和建筑师,帮助军队进行,为城市和要塞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总之稍微和本职工作沾点边的事情他都能做,而且做的都非常好。

  他还紧急从自己在高卢行省的产业中调了几十个会计出来帮助托勒密工作,就算这样事情还是进行得很艰难。

  最近奥维尔每次见到托勒密,他都是在闷头算数,黑眼圈很重精神状态相当差,而每次在发现奥维尔到来之际,他一般没说几句话就会开始抱怨高卢人糟糕的工作能力,说他们连一点细微的小事都做不好,拿上来的东西很多时候就是错的。

  奥维尔也只能打哈哈让对方克服一下困难,托勒密脾气也不大勉强就这么继续干了下去,还得等一阵子才能出准确结果。

  …………

  视线转到前线战场上,维京人和罗马人的战争一直都在缓慢开展着。

  负责前线战局的斯提里科倒是想和维京人打决战,但对方完全不理会罗马人的各种挑衅,只是闷头做自己的事情──派出小股力量沿着海岸线做侦查,一旦发现罗马人或者当地人防守有疏忽的地方,就会立马调集大部队过来劫掠,然后在军队赶到支援以前大抢特抢而从容离开,只在原地留下一片狼藉。

  对这些人,罗马人实在是没什么治标治本的好法子,只能和对方硬耗着,今天被抢几个村庄明天干掉维京人一支小舰队。和对方拼体量拼恢复能力。

  这种情况下,一两次小冲突的得与失已经不怎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保存实力而不出血,根据这个基本原则,双方现在打的都非常谨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只不过在不列颠方向是这個样子,在别的地方就不一定了,比如说在苏格兰和爱尔兰方向,战争的烈度就要高很多。

  苏格兰境内的凯尔特人一直都在对维京人的各个据点发动猛烈的袭击,这时候就攻守之势异也。正面战斗力维京人强大很多,不过他们也面临差不多的问题:凯尔特人的聚居地在山林之中极难定位,而且他们的袭击频率非常让人捉摸不定根本就没有规律可言,维京人苦苦支撑了一段时间后,最后干脆选择放弃所有的陆地据点,选择只留下那些海岛据点,可以说这些凯尔特人的作战目标已经达到了,他们最开始也不认为自己能和维京人打海战。

  这对这些海盗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就是麻烦了一点,但在爱尔兰那边情况又不同了。

  【无骨者】伊瓦尔和其父拉格纳·罗斯布洛克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待外国土地的态度,拉格纳和很多同时代人一样有很强烈的乡土情结,这让他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乡,他认为别国的土地就是单纯用来掠夺的。

  至于伊瓦尔,他的野心更大许多,一直都致力于建立不列颠岛上的维京王国,他在爱尔兰已经基本成功了,而且在真实历史上他的后继者也将会成功。

  这种执念让他强大,但也让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已经到手的土地。

  所以在爱尔兰,面对康佛丘国王的步步紧逼,他这次不会再退让,要跟爱尔兰人正面硬碰硬了。

  …………

  几乎与此同时,爱尔兰的维京要塞都柏林,伊瓦尔的宅邸之内,几名壮汉正围坐在一起,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商讨战略战术上的问题。

  伊瓦尔的幺弟乌比率先出言提意见:“我认为我们应该固守待援一阵子再说,他们的战士数量很多,比我们多三倍以上,在野外作战的话我们绝对占不到便宜。丹麦王的军队现在已经在路上,我们再撑几月,到时候直接和丹麦国王的军队合作即可,按部就班的来,我们最后肯定是能赢的。”

  这次乌比的发言得到了在场众人的赞同,他们心里都不太想在这时候冒险去和城外的凯尔特人拼个你死我活,危险的同时收益也不大,稳妥的办法更受人欢迎。

  伊瓦尔的另一个兄弟【蛇眼】西格德这次难得出言附和:“除此之外,比约恩大哥也为我们准备了一大批物资和人马,他在北方的开拓活动卓有成效,现在已经成了当地排的上号的领头羊,手下有三五千好汉,能帮上我们很多。

  等他也赶到战场,我们的局势立马就会好转,算上这些增援我们在都柏林会有两万多人,那时候这些凯尔特人根本不足为惧。他们根本没有获得诺恩女神们哪怕一点的青睐,对战争的了解也让奥丁大神看了发笑。”

  伊瓦尔一直沉默不语,观察着自己的这些个兄弟——维京海盗这份事业算是他们的家族生意,他家族内的兄弟们也全都骁勇善战,所以现在能坐在桌子上拍板决定事情的,全都是他的自家人。

  众人看到伊瓦尔不说话也知道他的性子,便不出声催促,只用眼神提醒他赶紧做决定。

  良久之后,伊瓦尔方才缓缓出声:“我记得我说过了,无论如何不走回头路的。”

配图章节

  需要什么图片可以说一下,我随时传新的。要是没看到图片说明您看的太快了,我正在传图片。

  从上次的133章往后开始。

  马车的牵引方式差异。总体上来说把受力点放在胸口,比放在脖子上要先进一些。据说罗马人最开始的马具在犁地时候可以把马活活勒死,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的锅,主要受力点在脖子上。

  阿尔弗雷德大王,维多利亚时代称阿尔弗雷德大帝。

  诺曼不列颠的行政区划,可作为参考,主角基本按照这个区划进行治理。

  阿斯托尔福(南梁)

  阿斯托尔福

  哈罗德格温森,最后的盎格鲁撒克逊国王

  征服者威廉和末日审判书

第二百零六章 孤注一掷

  “海盗王”拉格纳有五子,其中大哥比约恩选择了经营家族在北欧的田产,剩下几人在大哥的支援下,继续作为维京海盗而活动。

  和其他兄弟们一样,伊瓦尔也因自己身为拉格纳之子而自豪,但同他的兄弟们不同,他的兄弟们都把自己的父亲看作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拼尽一生追赶说不定也只能望其项背,所以他们觉得拉格纳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都是最有道理的。

  伊瓦尔自己虽然也很尊重自己的父亲,毕竟他也算得上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但他却也并没有将拉格纳当做一座神像来进行崇拜,在伊瓦尔看来,拉格纳只是自己值得尊重的父亲,是维京人们都应该尊重的精神图腾,但并没有不可超越,没人规定了儿子不能比父亲更优秀更强大。

  他认为拉格纳的方针不是最优解,明明他们北欧人有实力、有技术、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有进取的机会,没有必要坚持父亲的只抢劫不占领政策,他们可以靠勇气、刀剑和开拓精神为自己争取更广阔的土地,拳头大的强者自然应该有更多的土地,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所以他选择了在众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同【白色】奥拉夫接手维京人在爱尔兰的烂摊子,而在他的十年经营之后,维京人已经在爱尔兰有了稳定的占领区和耕地,有很多人甚至都把家眷从苦寒的挪威峡湾搬了过来,虽然爱尔兰也不算特别富庶的地方,但对这些人来说已经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起码土地上的粮食能养活人不至于饿死,逼得人只能出去抢劫。

  现在,这种状况却是受到了挑战。

  伊瓦尔看着自己的兄弟们,脸上流露出一丝失望的情绪:“看来太长久的安稳富裕生活已经让你们失去了敏锐,你们不妨想想,等丹麦王的那些人到了都柏林,我们若是依赖这些军队,会有什么后果。

  他是个贪得无厌又缺乏冒险精神的废物,只敢向自己人伸手索取东西,我们在这里的产业不会引起他的觊觎吗?就算不会,我们的目标可是在不列颠最富庶的地方找到一块土地,那时候丹麦王也不会觊觎吗?光英格兰的面积就有三个丹麦那么大,这么大一片土地他不会动心?

  我们流了那么多血,废了那么多年才看到希望的东西,不能被这种废物窃取,所以不能依赖他,要让他和罗马人互相斗争,将精力全都消耗在这上面。

  至于比约恩,他还算是可以信任的人,只不过已经失去了锐气,只想着收成保护好父亲的产业,他的力量也比较有限,给不了我们特别大的帮助,不能依赖太多。

  所以说这事情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解决,你们懂了吗?”

  【白衫】哈夫丹很快理解了伊瓦尔的意思:“你是说,现在就要靠我们自己解决那些凯尔特人吗?”

  “是这样,我已经仔细观察了他们的布局和扎营状况,”伊瓦尔脸上带着不屑的笑容,“这些人还是和以前一样,低劣的智慧让他们理解不了什么才是战争的正确形式。他们的营寨乱哄哄的聚在一起,岗哨的布置比那些盎格鲁-撒克逊人还要不如,补给状况和士兵的精神状况也是一片混沌,他们居然把小商贩和妓女都带到了军营里面。

  这时候只要一场奇袭,他们自然作鸟兽散。跟我的计划行事就行,我们最后会赢,这些人的弱小让他们不配占有自己脚下的土地。”

  剩下众人面面相觑,但没人出言反对,他们都知道伊瓦尔的说法有其道理,而且伊瓦尔才是军队的统帅者,是最后决定的人。

  -------------------------------------

  当天晚上,从都柏林要塞内走出一位使者,他要求和联军的统帅,阿尔斯特国王康佛丘谈一谈,要求体面而有条件的开城投降。

  使者表示伊瓦尔愿意向维京人出钱赎买土地,而且愿意吐出一部分维京人所侵占的土地作为补偿给康佛丘的礼物,以此换来一纸和平条约。

  阿尔斯特并不知道丹麦人援军的事情,还以为对方是真的弹尽粮绝,因为他和对方见面之后非常不满意对方的态度,并认为对方已经没有权力谈条件了,所以很干脆地拒绝了对方的投降请求。

  但即便如此,伊瓦尔的目的也是达到了,几乎所有的凯尔特战士都知道了维京人请求和谈的事情,为此而大大放松了警惕,有些自大的战士甚至都开始提前庆祝胜利。

  结果就在和谈失败的当天晚上,异变突然发生。

  凯尔特人不能完全封锁海陆,维京人的长船还是能在海面上来去自如,他们熄灭了火把,静悄悄地出港,绕到城外凯尔特人驻扎的军营附近。

  【无骨者】伊瓦尔亲自带队,杀掉了为数不多的岗哨,维京人逼近的消息并没有传扬出去,他们就这么接近了康佛丘的营地。

  随着军队逐渐到位,伊瓦尔一声令下,他们立刻冲杀向凯尔特人的军营。黑夜笼罩着的平原上充斥着飞舞的箭矢、挥舞的刀剑和泼洒的鲜血融汇成了一副血腥而毫无美感的画卷。

  北地的人信仰英灵神殿,他们相信如果自己在战场上死的足够男人,足够光荣壮烈,就会被女武神瓦尔基里们拣选进入英灵殿,享受无尽的角斗和盛宴,直到诸神黄昏的到来。

  所以,他们在战斗的时候往往无比狂热而又悍不畏死,有人甚至不着盔甲抄起斧头就敢冲击完善的重步兵阵地,哪怕深受重伤也敢继续挥动手中的武器,这给了当地人相当大的心理震撼。

  他们追根究底不过是一群海盗,装备和营养水平未必有凯尔特人的精兵好,但大部分精兵都没有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这和狂热的愚昧信仰关系不是很大,只是基于现实考虑的需要——在他们看来,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很简单的道理。

第二百零七章 英灵殿

  自然环境和周围的一系列部落都在和他们作对,在伊瓦尔这种典型的维京人看来,他们必须靠战争和扩张才能有容身之地,安分守己就是陷在北地的泥潭之中,就是选择妥协,接受贫困和寒冷的现状,这是对自己手下和人民的不负责任。

  所以他才那么不喜欢安于现状的丹麦国王,安于现状在他看来是最耻辱的事情,放弃和悲惨的现状斗争就是放弃了族群内弱者的生存权利,北地贫瘠的土地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伊瓦尔还算是个理智的人,他知道大神奥丁、雄壮的托尔、丰饶的弗雷或者编制命运的诺恩女神们并不是那么关注人类世界的风风雨雨,所谓的英灵神殿恐怕只是他们北方人的一厢情愿,但他却认为一厢情愿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暴力和斗争是他们维京人所选择的谋生方式,那么他们就必须要从中发掘出意义,这个意义就是英灵殿,有了英灵殿的精神寄托,他们在战斗的时候才能比其他人更加悍不畏死,更有可能活下去,这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所以强调战争和光荣战死的英灵殿才会成为维京人信仰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伊瓦尔看来最有魅力的部分。

  此时此刻,为了求活而信仰向死的英灵殿的维京人们正对敌人挥动武器,猝不及防的凯尔特人根本没有列好阵型,甚至大部分人连盔甲武器都没有准备好,只是仓促应战。

  大量的人挤在密密麻麻的帐篷区域,他们不清楚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加上维京人刻意引燃了一些营帐造成小范围的火灾,这更是加重了他们的恐慌情绪,惨烈的踩踏事故在营区内发生,直到维京人的武器砍到这些人头顶,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也没能组织起任何行之有效的抵抗来。

  这个关键时期,固守在都柏林城内的维京人部队打开了城门,口中呼喊着各种各样的口号,如猛虎一般扑向了城外已经有些松散溃散的凯尔特族军队。

  内外夹击之下,攻城方的士气再一次遭受严重打击,如果是罗马人这样的职业士兵,他们在这种指挥系统几乎瘫痪的情况下会选择团结在自己的十夫长、百夫长周围,结阵进行有序的抵抗和撤退,尽可能减少损失杀伤敌人,就像奥维尔先前参与圣城围攻战的时候遇到的情况那样,这是军事训练程度高的直接证明。

  但这些凯尔特人并不是罗马人,他们没有所谓职业士兵的概念,只不过是各家各户强壮有蛮勇的男人们为头领作战,听头领指挥打仗而已。这种低效落后的指挥模式,注定了他们没法打硬仗和逆风局。

  被里外夹击之后,凯尔特军队被打得狼狈不堪,大部分人直接丧失了战斗意志开始溃败逃命,这些溃兵又冲散或者阻碍了很大一部分想要抵抗的士兵,最终只有很小部分军队在领袖们的带领下勉强组织起较为有效的抵抗来。

  这些人做不到挽回败局,因为个人的努力在这种混沌的局势之下几乎毫无用处,伊瓦尔和他的兄弟们穿梭在战场之中,寻找着任何有抵抗势头的地方,然后对这些人进行斩首行动,抵抗的火种在极短时间内就会被直接扑灭。

  应该说阿尔斯特国王康佛丘虽因为年老而趋于保守排外,但也是個相当有人格魅力的领袖人物,身为天赋者他的武力值相当高,而且他对局势的反应很快,尽最大可能组织起了一支军事力量抵抗维京人,试图挽回颓势。

  但伊瓦尔本人却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将目标定在了康佛丘身上,他露头领兵打仗之后,所有的维京军队瞬间朝他的位置靠拢,伊瓦尔和他的兄弟们带人围剿康佛丘身边本来就不多的军队。

  在围攻之下左右支拙的康佛丘眼见着团结在自己身边的士兵数量变得越来越少,后来自己不得不亲自上阵和敌人搏杀。

  古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是有原因的,纵使领袖的实力超群,但只要亲临战争也还是会有风险,一旦主将死亡军队就会直接溃败,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有很多很多。

  伊瓦尔手中提着长剑,隐藏在混乱的军阵之中伺机出手。

  他并不算是一位很有存在感的战士,康佛丘的注意力也全部放在了眼前的敌人身上,他忙着杀敌而没有关注周围潜伏的危机。

  终于,经过漫长的肉搏战,在康佛丘略有些力竭,气息紊乱的时候,伊瓦尔找到了机会,狠厉地一剑刺出,直向康佛丘的咽喉要害而去。

  康佛丘几乎反应了过来,想要后退同时举盾试图挡开伊瓦尔刺来的长剑,但战场环境实在是太拥挤了,他的动作被周围汹涌的人流所迟滞,难免慢了半拍。

  康佛丘被伊瓦尔的长剑穿透咽喉,怒目圆睁无力地倒下去,周围士兵看到主帅死亡,在愣神之后几乎是立即丧失了抵抗到底的意志力,被抓住空挡又如狼似虎的维京战士当场斩杀,战争到此时算是尘埃落定。

  斩杀碍事的几名凯尔特亲卫,伊瓦尔动手割下对方的头颅,高举到头顶然后用尽全身气力大喝道:“康佛丘已死!!鼠辈们,逃命去吧!!!”

  本来就混沌而失控的战场现在更加倾向于维京人一方,阿尔斯特王国最后一丝阻止抵抗的可能性已经被扼杀。后面的事情,就是顺其自然了。

  被冲散的凯尔特人大部分选择逃走放弃围城,少数仍有组织的军队要么在领导者的带领下有序撤出战场,要么被维京人们视为威胁和挑战,当场斩杀。

  数量众多但却为乌合之众的凯尔特人输给了数量较少却有一定组织的维京人,维京人以不足万人的军队击败了两万多人的凯尔特酋邦联军,就像奥维尔在英格兰所作的事情那样。

  这场由康佛丘国王组织的都柏林围城战以失败告终,【无骨者】伊瓦尔带领的维京人最终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连带着爱尔兰本土有生力量的巨大损失,这让爱尔兰的局势从对罗马人来说的一片大好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第二百零八章 战事再次扩大

首节 上一节 65/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