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天帝传 第543节

见楚皇已经动摇,屈原又是悲愤说道:“陛下,万万不可投降,若是坚持下去,凭借地势的复杂,定能使隋国主动撤兵,最近半月时间,我军不费一兵一卒便是击杀大隋将士一万有余,若是长此以往,定会取胜。”

屈原竭力挽回,想要通过此言来改变楚皇饿决定。

只是公子兰又是冷哼道:“屈原,凭借地形,负隅抵抗,这可不是什么长久之计,只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惹怒了大隋大军,到时候就算是投降也避不开他们的屠城之举,莫非你是想要全城百姓跟你一同陪葬吗?”

楚皇顿时恍然大悟,虽说屈原的坚壁清野十分合理,但是兵力悬殊太大,凭借地形投机取巧可不是长久之计。

反而是会因此而惹怒了大隋大军,待得他们突围,屠城之事估计已成定局。

“都别说了,朕心意已决,传林下去,所有将士放下武器,取下盔甲,明日一早,开城投降。”

楚皇作出了决定,开城投降,他畏惧大隋之威,惧怕隋皇杨广下令屠城,也担忧自己被斩首示众。

如今大势已去,楚国已经不足以与大隋交战,无非是以卵击石罢了。

屈原一听,顿时瘫坐在地上,一脸颓废之色,他竭力主张坚壁清野,拦住了大隋大军,本以为能坚持下去,想不到楚皇自己先开城投降了。

君王都已经说出了投降一事,作为臣子,他十分悲痛。

“哈哈哈……”

屈原癫狂的笑着,可伶他一心为国,却是落下如此结局,他心中十分悔恨。

见状,楚皇暗叹一口气,老脸上满是疲倦之色,近日来,他内心惶惶不得安生,如今决定投降之后,倒是让他松了一口气,不用那么提心吊胆的了。

“传令全城,楚国开城投降,归顺与大隋,以后便是没有楚国这一说,我等以后就是大隋子民。”

楚皇如此一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全楚国子民,他也祈祷杨广不会下令屠城。

之前楚国可是被秦国攻伐过,无数城池中的子民被屠杀,惨不忍睹,如今楚国战败,楚皇只求能保全子民性命。

消息传开,楚国上下一片悲痛,如此消息,这可是亡国的标志,子民们皆是心惊不已!

第164章 心意已决关系决裂

楚皇已经做出决定,开城投降,不再采用屈原的坚壁清野,虽说屈原的主张能够暂且阻拦大隋进军的脚步,不过楚皇担忧大隋因此动怒,待得他们突破之际,便是楚国灭亡之时。

一直采用坚壁清野,届时,或许会因此而惹恼了大隋,若是隋皇下令屠城,整个楚国的子民都要因此而受到牵连。

也包括他们楚国的皇室,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楚皇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开城投降成为了明智之举。

说白了,为了保命,楚皇不得已之下才会下令开城投降,不顾屈原的反对,将消息放了出去。

楚国投降,街头上,百姓们走了出来,君王已经做出了投降之举,他们现在不过是一群流民罢了,败国子民,不值一提。

百姓们一脸慌张之色,满脸担忧和不解,本之间不是传来好消息,大隋被暂且挡住了吗?为何突然又投降了?

朝代更迭,虽然这是常事,久远以来,每个朝代的兴起,衰败,可都是最正常不过的。

但是受苦的还是无辜百姓们,朝代更迭,百姓依旧是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所以,此番许多楚国百姓都是一副迷茫之色,他们不知道楚国灭亡之后,他们又会有怎么样的日子。

早朝散去,楚皇脱下龙袍,一改往日那副威严的模样,转而是一副忧伤之色,事到如今,他知道大局已定,属于楚国的江山就要易主了。

只是摸着眼前的暗金龙椅,他满脸惆怅,不得已只能长叹一声。

“以后就不能以朕自称了……”楚皇自言自语道。

至于屈原,他此刻悲痛欲绝,从大殿中一路跌跌撞撞的回到了府邸,他一心爱国,认为凭借自己的才能,能够在危急存亡之际保全楚国。

然而他付出再多也没有任何用了,楚皇下令投降,楚国战败已成定局,没有半点挽回的余地。

作为亲眼见证楚国灭亡的他,此番不由得提笔疾书,将自己心中的愤懑尽数给书写了出来。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有语云“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屈原悲痛欲绝,就在如此悲痛欲绝的气氛当中,他写下一首离骚,句句皆是表达他的悲愤。

尤其是那句“既然国内无人了解我,我又何必怀恋故国,既然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我将追随彭成安排自己。”

言语间,尽数是悲凉的语气,屈原留下这首离骚,旋即坚决的走出了府邸。

他走上街头,如今楚国街头尽数是一群百姓在议论,那脸上的恐慌和不安看得屈原心中暗叹。

“楚国已灭,不知大隋攻占楚国后会作出如何决定?莫非会像秦国那般,下令屠城吧?”

“不会吧,我听闻大隋皇帝十分仁慈,不会下令屠城这样的命令,不必担忧。”

……

听到百姓们的议论声,屈原悲叹一声,摇摇头坚决的走出了都城,他一身青衣,看起来风度翩翩,只是他的脸色显得十分忧愁。

沿路上,屈原跌跌撞撞,他又一次去找了楚皇,想要挽回局面,让楚皇能够继续反抗下去。

“陛下,我们楚国江山社稷如此多娇,这可是先皇们一点一点累计下来,传到今日,若是毁在我等手中,岂不是有辱先皇?”

屈原如此说着,然楚皇心意已决,见屈原还来求他,脸色不由得骤变。

“屈原,莫要多说,我心意已决,楚国大势已去,为了楚国百姓子民,投降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陛下,莫非你真的要如此甘愿投降吗?我认为继续坚壁清野,以此固守,定能取得最终胜利,大隋此番高调攻打楚国,世人皆知,我们只需一直固守,而隋国并不敢多做逗留,若是久攻不下,我们便能获得胜利。”屈原苦口婆心劝说道。

他并不死心,还对楚皇还怀着一丝幻想,认为他能听自己一句劝,继续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固守胜利。

“屈原,莫要叫我朕了,我此时不过是亡国之君。”

见楚皇心意已决,屈原满脸悲凉。

“陛下,莫非你真的不想保全楚国大好河山了吗?莫非你真的要住亡国之君,任世人嘲笑吗?”

“那又如何,大隋国力强盛,楚国的败北已成定局了,朕不过是不做无用之功,不让百姓子民白做损伤罢了。”

“呵,陛下,是我屈原太高看于你了,没想到你与那些昏君一般,自甘懦弱,身为一国之君,竟然说出如此话语来,真让我感到寒心。”

屈原一声冷哼,楚皇倒是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昔日友好的君臣友情便是已经彻底决裂了。

“屈原,识时务者为俊杰,朕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整个楚国好,此番苦心,你也未必能知。”

第165章 悲痛欲绝投江自尽

五月初五,今日,屈原从皇都走出,方才他去劝了一番楚皇,只是后者心意已决,还对着他一顿奚落,屈原心灰意冷。

他一心爱国,一心为了楚国着想,可惜造化弄人,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他心中自然是有很多很多的委屈,只是无人诉苦而已。

伴随着楚国宣布开城投降之后,楚国子民便是已经死心,认了这个事实。

如今的楚国,已经接受了成为大隋子民的觉悟,毕竟投降已成定局,在将来,楚国不复存在,只有大隋。

朝代更迭,便是如此,弱肉强食,这就是战火纷飞的年代。

屈原从楚国皇宫走出,漫无目的的在街边游荡了一圈,有百姓子民认出了他来。

“你们看,那不是屈原大师吗?为了保全楚国安危,他可是一心为了我们楚国呢。”

“是的,只是可惜陛下已经心意已决,开城投降,几日后,我们也就要成为大隋子民了。”

唉!

一阵叹息声想起,对于楚国子民而言,屈原代表着一个很高的地位,只是人们此刻十分惋惜。

楚国投降已成定局,屈原或许有才能,但是他可不愿意效力大隋,国家破灭,他悲痛欲绝。

当然,屈原更多的是愤怒,他很愤怒为何楚皇要投降,明明可以有一战之力,为何要自己投降。

叹息一声,屈原只是对一旁的民众们招了招手,露出一丝惨淡的笑容。

随后,屈原走出了都城,一路上,他心中依旧满是悲愤。

五月初五这天,本来一切都十分平静,实际上也是如此平静,只是在楚国都城外一条大江旁,屈原来到了此处。

看着奔流的大江,屈原眺望远方,脸色平静,看着楚国如此大好河山,脸色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

“泱泱大国,壮丽河山,然君王愚笨,胆小怕事,如此君王又能成何事?可笑,可笑。”

屈原指着天,更是有些癫狂的说出一席话来,面向奔流的大江,他惨淡一笑,没有丝毫犹豫,纵身一跃。

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自尽,有渔民看到了这一幕,将其打捞起来,不过为时已晚,打捞起来之时,屈原已经气绝。

消息传回都城,楚国上下一片悲痛,屈原是最伟大的政治家,他的一些政策可是造福了许多百姓,如今投江自尽之后,百姓们皆是悲伤不已。

“天呐,屈原大师竟然投江自尽了,我听闻他可是因为陛下下令开城投降,气氛之下才会投江自尽的。”

“屈原大师是真的爱国,只是大隋国力太强了,陛下作出开城投降之举,自然也是无可奈何,战争就是如此。”

“按照屈原大师的才能,若是不寻短见的话,自然是能得到大隋重用,为何要如此想不开呢?”

……

百姓们议论纷纷,全都沉浸在悲伤的气氛当中,屈原是最伟大的政治家,深受楚国人民的爱戴,他的自尽,使得楚国人民悲痛不已。

得知这个消息,楚皇暗暗叹气,屈原来求过他,不过他胆小怕事,为了保全自己性命,依旧是没有半点转变,开城投降。

如今屈原气愤投江,尽管楚皇心有一丝愧疚,不过却也是没有让他有任何多余的举动。

楚皇此时已经没有任何往昔的高高在上的君王之气了,他知道,自己不过是亡国之君罢了,能不能活命都要看杨广的脸色。

若是杨广不喜,下令屠城,下令将楚国皇室全部处死,他楚皇也无法活命。

所以此番还是收敛一些比较好,作为君王的高贵之气还是不要展现出来比较好,就跟一个平民一样,或许杨广就能饶自己一命了。

看在自己主动开城投降的份上,楚皇心中如此想着,屈原投江自尽,他也不自责,也不惋惜,无喜无悲的。

屈原的尸体被打捞上来,被渔民送到了都城,楚皇只是下令将其尸首暂且收留在一处,并没有做出其余任何的举动。

楚皇如此决策,却也是让不少子民寒心不已,为了楚国,屈原做出了许多牺牲,他一心为国,却也是出力不讨好,落下一个如此悲惨的结局。

“陛下还真是铁石心肠,屈原大师为了楚国尽忠尽责,没想到却是落下如此一个结局,令人惋惜不已。”

“屈原大师对楚国忠心耿耿,他绝对不会叛变楚国,他知道,开城投降,意味着楚国的终焉,不想落入大隋阵营中,任由他们驱使。”

“若是屈原大师服软,按照他的才能,定会得到大隋重用的,他为何要如此想不开呢。”

不少楚国子民惋惜的说着,对于屈原的投江自尽,纷纷表示遗憾。

而后,有人在屈原的住处发现了他作的楚辞离骚,一经流传,楚国子民的呼声更高了一分,对于屈原的缅怀,对于亡国的遗憾。

第166章大军入驻接管楚国

消息传开,楚国开城投降,远在大隋阵营内,杨广没有丝毫的意外,开城投降,他早已预料到了。

一旁,芈月也知晓了这个消息,她俏脸骤变,很难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不,不可能,父皇绝对不会投降的,绝对不会的。”

听了这话,杨广小酌了一口,更是不怒自威的说道:“朕早已说过,攻打楚国,根本不需费一兵一卒。”

芈月满脸悲痛,寿春城一战,她率领大军战败,使得楚国受了重创,本来她已不抱希望之时,听到了屈原主张的坚壁清野,本来她觉得楚国还有救。

然今日消息传来,楚国已经决定开城投降,归顺与大隋,如此消息,好比晴天霹雳一般。

“怎么会如此,明明有屈原大师在,为何要开城投降。”芈月不解的说着。

杨广举起酒杯,淡淡的抿了一口又是说道:“昨日是五月初五吧,若是不出所料,屈原应该已经投江自尽了吧,唉,可惜如此良才不能为朕所用。”

闻言,芈月更加不信了,杨广一直在大隋阵营,怎么会知道屈原投江自尽呢,绝对是胡编乱造的。

“不可能,屈原大师不会选择轻生的,一定是什么地方出错了,为何父皇要开城投降。”芈月慌张的说着。

“人之本性,为了活命,楚皇那厮选择投降也情有可原,明日一早,朕将会带领大军前往接管,以后,楚国不复存在,将成为我大隋的疆土。”

一语道出,杨广便是没有继续理会芈月,只是小酌了一口气,心情极好。

首节 上一节 543/7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