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天帝传 第46节

庐陵郡外荒石平原,正是鲲鹏大帝的命陨之处!

水月道:“庐陵郡正处于李子通叛军领地的腹心位置,朝廷大军若想赶去,还要先穿过沈法兴掌控的地盘。”

杨广眼中闪过一抹异色,没想到他一出兵,就要和李子通这个扬州目前最大的叛军头领对上了。既然庐陵郡位于李子通叛军的腹心位置,想来李子通也是绝对不会轻易退让出来的。

空气中,瞬间多了几分凝重。

杨广手指轻敲了两下桌案,沉吟道:“方才你说李子通拥兵三十万,只怕是把老弱病残都算上了吧,不然的话,他岂会偏居于扬州一隅”

水月道:“根据水月轩密探调查反馈,李子通号称拥兵五十万,实际麾下兵卒三十万。其中又被分成三等,一等是李子通的亲军凤鸣卫,共有近五万人,装备锁子甲、三尖枪,作战悍勇无比。”

“二等是李子通亲信大将贺良平统领的黄山军,共有近十万,多数身穿布甲,少数穿铁甲,武器参差不一。三等是民兵团,以老幼组成,手持农具,多用来挖壕沟,建守战工事。”

杨广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这种三等军制算是起义军十多年发展总结出来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因为他们发觉,将铁甲、铁枪这种防御力、杀伤力巨大的装备散布在几十万乱军中根本就起不到丝毫作用。反不如将这些装备集中起来组成精锐,只要精锐前军能够攻破敌阵,则军心便会大振,人人奋勇争先,战必胜。

夫战,勇气也!

对于农民叛军这种整体纪律性差的杂牌军,根本不要指望他们能组成什么像样的军阵,打仗往往靠的全是一股悍勇之气。要么势如破竹,要么溃败如山倒,不会有第三种结局。

故而李子通虽然拥兵三十万,但那其余的二十五万加到一起,在战力上也远不如五万精锐的凤鸣卫。

这也是为何沈法兴仅仅依靠六万精锐府兵就能挡住李子通的原因。身穿甲胄手持铁枪的精猛壮汉,和穿着布衣拿着锄头或者镰刀的农夫,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比而言,杨广对李子通那五万凤鸣卫的装备更加感兴趣。要知李子通可不是沈法兴这种出身豪门大世家的子弟,他完全就是一个草根,能够拉起三十万人的队伍不稀奇,稀奇的是他竟然能搞到五万套锁子甲和铁枪。

“这李子通背后可有什么世家或者宗门在支持他?”

萧美娘闻言凤眸一亮,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纵然李子通这些年通过劫掠得了不少财宝,但想在这兵荒马乱的乱世购买到如此一大批实用装备,可不是仅仅有钱就行的,人脉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水月道:“目前没有相关情报,民女回去后会让密探加紧收集,而后呈给陛下。”

“嗯,暂时先把调查重心放到李子通和沈法兴身上,任何奇异之处都不要放过。”

“民女遵旨。”

等到水月和冰月离开,萧美娘方才慵懒的舒展了下身子,糯声道:“陛下对水月、冰月可还满意?”

杨广手臂一晃将萧美娘拥入怀中,含笑道:“她们修炼的心法确实神奇无比,皇后这次可帮了朕大忙,只水月一人便抵得上百万大军。”

萧美娘茵茵轻笑了一阵,凑到杨广耳边小声道:“水月和冰月修炼的《寒心冰魄诀》虽然让她们从里到外都凉冰冰的,但皮肤却也因此润如灵泉,陛下若要她们侍寝的话,她们也绝不会拒绝的。”

杨广心中一荡,立刻义正言辞的说道:“皇后把朕当什么人了!”脑海里却不由闪过水月、冰月檀口轻启时舌尖冒出丝丝凉气的画面。 、、。

第109章 扬州治理贤臣典范

却说杜如晦在白天受了朝廷官印,拜了正四品的扬州令,此事在杜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虽然这扬州令的官衔相比虞世南身兼两部尚书、位比宰相的权势滔天要渺小的多,但若联系到杜如晦今年只有二十岁,便可知他实乃简在帝心,前途不可限量。

故而杜家上下,包括那些旁支亲族都纷纷送来贺礼,使杜果这位老尚书大感宽慰。想他杜氏一门五代为官,曾有三人做到尚书之位,本来这一代杜家长子杜咤资质平平,一看就知只有三品左右的官运。

却没想到这杜咤也有福气,竟然生了个如此聪慧的儿子,年仅二十便出任了实权四品扬州令之职,更是在吏部挂了个给事中的枢要位置。凭借老尚书杜果的提携,日后少说也能做到吏部侍郎,前途一片光明啊。

不过杜如晦却没有心情为自己庆祝,但很清楚杨广不顾官场规矩强行提拔自己,就是想要革除荒政,奋勇进发。他须得拿出真正的强国安邦之策才行,否则让皇帝失望,他这官路也就算做到头了。

夜已至深,杜如晦仍秉烛熬战,伏在案前书写不停。虽然他对自己能够出任扬州令一职早有预料,并且也早就做好了妥善的治理定策,但事到临头,却总觉得不够完美。尤其是明日就要面呈君上,更让他感觉压力排山倒海般袭来。

但与此同时,杜如晦心底也冒出了更大的野望。匡扶明君,挽社稷于倾颓之间,这可算是一个文臣的毕生追求了。若是他能度过眼下的难关,他日大隋中兴之日,他也必将成为青史留名的文臣典范。

“士为知己者死!”

杜如晦脑海里浮出杨广那双对他充满期待的眼神,更觉自己毫无退路,唯有与大隋共存亡,与陛下共存亡。

鸡鸣起舞,早朝过后,杜如晦便带着自己整理了一夜的奏疏忐忑的往正阳殿而去。

“微臣杜如晦,参见陛下。”

“免礼吧。”

“谢陛下。”

杜如晦站起身,当双手展开手中奏疏时,神色已恢复了平静。

高台上,杨广眼中闪过一抹赞誉。

只听杜如晦缓声道:“扬州治理,首重江都,江都为扬州之中心,江都治理成功,便可照搬原理快速向周围郡县覆盖,地方郡县主官也有法可依,则事半功倍。而江都治理,当从四点入手,分别是治安、商贸、流民、赋税。”

杨广点头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江都繁花似锦,也最是错综复杂,若能治理明白,则可为天下效法,不知杜爱卿可有具体方略了?”

杜如晦眼神平淡如水,从容道:“四点之中,当以治安为先。江都因是京畿重地,又有漕运之便,每日来往游人多如繁星,向来是鱼蛇混杂,小偷小摸之类的更是数不胜数,常令来往行商和当地居民头疼不已。若不从严治理,必会大大降低朝廷威仪,也会阻碍江都的商业发展。”

杨广道:“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治安一事必须从严处理,杀一儆百。朕明日会让禁军那边派一曲甲士常驻江都衙门,全权听从你的调遣,直到治安治理取得重大效果为止。”

杜如晦立刻感激拜道:“多谢陛下。”

第一策便得到杨广如此肯定和支持,也让杜如晦越发有自信,当即接着说道:“江都治理第二点,当为商贸。扬州虽是鱼米之乡,但财富的七成却来自于漕运商贸,若朝廷能够擅加治理疏导,必能让其更好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繁荣。”

杨广赞同道:“扬州背依大运河,乃天下漕运汇聚之地,南北商货互通,皆发于此地,理应定下规矩,以便朝廷管理控制。不知爱卿有何良策?”

杜如晦面色微红,清咳道:“上次有朋友约臣在风月街嬉玩,臣登高观望,只见那些青楼妓子汇聚一堂,争奇斗艳各显神通,引得诸多才子豪商流连忘返,相互攀比下更是不惜豪掷万金博美人一笑。此乃竞争之功也。而青楼如商家,妓子如货物,商贸之法亦可遵循此理。”

杨广轻笑道:“爱卿身在风月场仍不忘思量国事,真乃贤臣典范啊!”

杜如晦脸色更红,垂头道:“陛下赞誉,微臣愧不敢当。其实只是灵机一动,后来返回家中定下心神,方才总结出具体方案。依微臣之见,商贸治理可效法风月街,别开一处商业街,将所有商贩集中到一起,使买方无需各条街市奔走,亦能够货比三家,不至上当受骗。”

杨广来自现代,自然知道组建专门商市的好处,心下对杜如晦的才略更加满意,询问道:“那剩下的流民,赋税二处又该如何治理?”

杜如晦郑重道:“如今天下兵乱,逃往江都的百姓不计其数,皆盘踞在城外,或结草为庐,或以天地为席。微臣前两日出城观看,粗略估算当有不下二十万众。这些人每日只能靠施舍或者以树皮草根为食,心中怨气甚重。若不加以妥善处理,恐会酿成大祸。”

杨广也沉声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此事确实不可不防。”

杜如晦道:“此次朝廷吏治整顿,抄没贪官时收缴了大量的田契。这些田产有不少都在江都附近,且大多是良田。故而微臣打算将这些良田统一起来,全部交给流民打理,由官府提供农具和每日餐饮,如此流民之患当可迎刃而解。”

杨广听完却皱起了眉头,杜如晦这种安置法子,虽说解决了流民的温饱问题,可同时也会让流民滋生出懈怠之心,因为是为公家办事,不管做的怎样都有饭吃,谁又会傻乎乎的拼尽全力呢,自然是能偷懒就偷懒。

杜如晦见杨广皱眉,也不由心里打鼓,不敢打断杨广思考。

手指轻敲桌案,杨广的大脑也在飞快思索起来。若说这土地耕种方面,自古以来便是华夏的重中之重,方法也是层出不穷。 、、。

第110章 君要臣死达摩之剑

仅就杨广所知,在土地耕种上卓有成效的方法便有数种。其中秦国的耕战制度和曹操所发扬光大的屯田制都曾兴旺一时。

历史上,曹操能够一统北方建立曹魏政权,他所改进的屯田制度可谓居功至伟。其具体内容说起来也简单,就是让士兵战争时期上马打仗,和平时期下马种田,利用军队超强的纪律性来最大效率的耕种,最后更是衍生出了专门的屯田兵种。

不过这种方法要求具备强力的纪律性,显然不适用于江都城外的那些拖家带口的流民身上。

相比而言,耕战制度就要简单许多,其本质内涵就是将土地划分到每个人头顶,粮食的收成直接和切身利益相关,百姓为自己而耕种,自然会热情高涨。只要小心避开其中涉及到土地私有化的部分便可以了。

想到此处,杨广不由认真回想了一遍耕战制度的几处关键点,然后缓声道:“杜爱卿提出的耕种方略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于长远发展却为不利,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劳力不同而所得相同,又有谁肯真心出力呢?”

杜如晦心中有所明悟,却仍有些关键处想不通畅,当即拜道:“微臣愚钝,望陛下明示。”

杨广也不藏私,直接托盘而出道:“与其将所有土地和流民统一管理,不如将土地分割租借到每个人头顶。不论收成好坏皆收取相同的税赋,多出来的部分一律归私人所有。如此一来,多劳多得,百姓耕种的热情自然也会大大提高。”

杜如晦眼前骤然明亮,只觉云雾被拨开,所有的思路都变得通畅起来,不由激动拜道:“陛下此法,当惠及天下!陛下之雄才大略,微臣拜服!”

虽然杨广所说十分简略,其中多处地方更有瑕疵可寻,但以杜如晦的才略,只需给他起一个头,剩下的自然能够举一反三,将方案补充完美。

在他看来,杨广所提的这套方法实乃切实可行的利民利国之举,只要朝廷合理引导,必能给天下百姓带来福音,同时也能增加国家的税收。

杨广谦虚道:“朕只是提个想法,具体方案还需爱卿来斟酌定度。”

他深知自己有多少能耐,提点想法还行,在具体的实施规划上肯定远远不如杜如晦这种货真价实的经世重才。若是真的就此沾沾自喜、指手画脚,反而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杜如晦郑重拜道:“微臣定不会辜负陛下期望!”

“嗯,爱卿办事,朕素来放心。”

杜如晦心中感动,稍微整理了一下情绪,肃声道:“有关耕种和流民安置的具体方案,微臣需要回去再好好思量一遍,再上呈给陛下。”

杨广道:“本应如此,你接着说说最后的税赋吧。”

杜如晦凝重道:“江都乃漕运中心,各种赋税摊派十分严重。仅就城门税一条,便让不少需要来回走动的行商苦不堪言。故而微臣以为,可以将这些杂税全部免除,只保留人头税一项,既是按人收税。如此需要交多少钱一目了然,地方官吏便无法从中克扣截取,百姓的负担自然也能大大减少。”

杨广眨了眨眼睛,若说之前的农耕他还能给出点意见,在税赋方面他可就一窍不通了。

既然不懂,他也不强行装懂,大手一挥,便直接同意了杜如晦的方案,然后随口建议道:“杜爱卿此法虽然简介明了,但具体处理上难免有不周到的地方,可在条例的最后再补充上一条:最终解释权归朝廷所有!”

杜如晦顿时又被杨广的惊人之语给镇住了,虚心求教道:“敢问陛下,何为‘最终解释权归朝廷所有’?”

杨广理所当然的说道:“就是这些条例应该怎么解读,一切都由朝廷说的算。”

杜如晦瞪大了眼睛,万万没想到竟然还可以有这样的条例,如此一来朝廷岂不是稳稳立于不败之地?

震惊良久,杜如晦才一脸钦佩的拜道:“陛下思虑深远,微臣万莫能及。”

花了一个月时间准备的四处改制方案全部说完,杜如晦也是长舒一口气,恭声道:“陛下若无其他事,微臣便下去准备了。”

“等等!”

杨广抬手叫住了杜如晦,沉吟道:“朕意欲率兵征讨叛军,夺回大隋疆土,爱卿可有什么谏言?”

说完,杨广便将自己打算夺取庐陵郡以及水月向他汇报的那些情报全都说了出来。

杜如晦露出思索之色,片刻后拜道:“兵法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刚刚完成秋季税粮的收缴,户部库仓充足,陛下可先择一员将领带兵将粮草逐步押运至历阳,等备足一月所需辎重,再行出兵不迟。”

杨广点头道:“爱卿所言极是。那对付沈法兴和李子通,爱卿可有具体方略。”

杜如晦道:“沈家世受皇恩,在扬州遍地开花,家族发展十分繁荣。今沈法兴做出此等不臣之举,虽有苦衷却不可不惩,陛下可直接下一道赐死诏书,全了沈法兴忠义名节,则沈家上下定会对陛下感恩戴德。”

杨广听得目瞪口呆,若非他知道杜如晦绝不敢对他虚言相欺,他都要以为是在听笑话呢。

按照杜如晦的说法,自己下一道赐死圣旨,沈法兴不仅要乖乖照办,沈家上下还要感恩戴德,这岂非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是看着杜如晦严肃沉定的表情,又实在没有半分开玩笑的成分。

“难道古代君权之力真能达到如此程度?”

杨广心里也不由怀疑起来,他自然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名言,但那是在王朝一统的前提下。以大隋如今的声威,能不能办成此事,他还真是一点底也没有。

罢了,到时也不妨试上一试。

杨广心里这么想着,又问道:“那对付李子通呢?”

杜如晦道:“李子通在江南名望深重,颇得许多暴民的拥戴,心里早生骄纵之心。陛下率军镇压,他定然全力迎战,陛下正可凭借堂堂正正之师将其正面击败,则必能大振朝廷声威,震慑天下叛军暴民。”

杨广眼前一亮,笑道:“此法可行,朕正是要用此战,使天下叛军头顶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

第111章变装皇后将计就计

夜幕降临

萧瑶脚步轻盈的走进凤鸾宫中。

“瑶儿拜见拜见姑姑。”

“哼!”

萧美娘不轻不重的哼了一声,不虞道:“你还知道认我这个姑姑吗?昨日我让你带着水月、冰月一起进宫,你为何不来?”

萧瑶轻摇嘴角,小声道:“瑶儿怕……”

萧美娘见此也不禁动了恻隐之心,语气放缓道:“昨夜陛下的心情极好,你若来了,正可以定下效忠的名分。就算……就算你想再进一步,姑姑我也会全力支持的,何至于弄到这等地步?”

“姑姑!”

萧瑶轻唤一声,羞道:“那等事情,瑶儿……瑶儿做不来的。”

“那你今夜入宫又是为何,想清楚了?”

萧瑶摇了摇头,轻声道:“瑶儿今夜入宫,是来和姑姑辞行的。明日一早父亲就要启程回兰陵了,他身体还未养好,瑶儿不放心,因此打算陪他一起回祖地,顺便照料一下。”

首节 上一节 46/7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