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启族谱开始打造长生仙族 第74节

  青州,清岚宗。

  议事大殿内,那名白发长老听完弟子的汇报,气得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

  “竖子!狂妄!竟敢将功法传于凡俗,这是在动摇我等仙门的根基!他们想做什么?想让那些泥腿子,都爬到我们头上来吗?”

  “传令下去!严禁门下弟子谈论《烘炉经》,凡发现私自修炼者,废去修为,逐出山门!

  另外,给我盯死那云梦大泽,本长老倒要看看,这天衍宗,到底想玩什么花样!”

  青州,血煞门洞窟。

  黑袍人血鸦,手中也拿着一本《烘炉经》的册子。他看完之后,发出了更加兴奋和贪婪的笑声。

  “呵呵呵……妙啊,真是妙啊!主动帮本座培养‘血食’,这天衍宗的宗主,真是个大善人呐!”

  “传令下去,让门下弟子都去弄几本这册子,分发给那些圈养的凡人,让他们修炼!

  等到他们气血充盈之日,就是我血煞门大开盛宴之时!”

  名门正派,视之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邪魔外道,则视之为天赐良机,准备磨刀霍霍。

  而更多的,是那些中小型的修仙家族和散修们,他们看着手中的册子,心思各异。

  有人不屑一顾,认为这是旁门左道。

  有人则动了心思,偷偷拓印下来,准备让族中那些没有灵根的子弟尝试修炼,看看是否真有奇效。

  整个青州,因为这本小小的册子,暗流涌动。

第111章 故人投奔

  【每日一卦,今日卦象:中吉。故人归来,如虎添翼;暗流汹涌,杀机已现……运势中平;宜:纳新固本;忌:轻敌冒进。】

  孟希鸿看着卦象,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轻点。

  故人归来?

  他正思索着,何武匆匆从外面跑了进来,神色有些古怪:“宗主,山门外来了一支队伍,约莫百人,指名道姓要投奔您,说是您的故人。”

  孟希鸿眉梢一挑,刚起身,就听见山门方向传来一阵不小的骚动。

  ……

  天衍宗山门前,新入门的弟子正竭力维持着秩序,看着眼前这支队伍,满心戒备。

  最近来天衍宗山门的人,他们见得多了。有衣衫褴褛、面带期盼的农夫,有目光精明、想来投机的商贾,甚至还有一些独行的散修。

  但眼前这百十号人,截然不同。

  他们个个带伤,人人面黄肌瘦,身上的武服早已破旧不堪,可站在一起,却如同一柄饱经捶打、出了鞘的刀,一股百战余生的悍勇之气,让周围嘈杂的人群都不自觉地退开了几步。

  为首的两人,一人身材高大,脸上刀疤狰狞,正是赵铁山。

  另一人则是个年过半百的老者,身形清瘦,两鬓斑白,但那根脊梁却挺得笔直,一双眼睛里满是风霜,却藏着一股不易察觉的锋锐。

  守门弟子上前一步,手按在了腰间的兵刃上,厉声喝道:“站住!来者何人?”

  赵铁山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上前一步,用沙哑却洪亮的声音,朝着山门内喊道:“故人赵铁山!携威远镖局总镖头方恨晚,率镖局最后一百一十三口,前来投奔孟先生!还请先生一见!”

  声音滚滚,传入山门之内。

  赵铁山?威远镖局?

  这个几乎快要被他遗忘在记忆深处的名字,在时隔三年之后,竟以这种方式,再次出现。

  他身影一晃,人已出现在山门之前。

  当那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凭空出现时,赵铁山,这个在绝境中挣扎了三年、从未掉过一滴泪的铁血汉子,眼眶瞬间就红了。

  那紧绷了三年的神经,在看到孟希鸿的这一刻,终于松懈了下来。

  他与身旁的总镖头方恨晚对视一眼,二人没有丝毫犹豫,同时单膝跪地,那膝盖砸在青石板上,发出一声闷响。

  “孟先生……赵铁山,前来投奔!”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喊得用尽了全身力气,“威远镖局的家眷,我们……都带过来了!”

  在他身后,那一百多名镖师和家眷,无论男女老少,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寂静无声。

  孟希鸿快步上前,先扶起年长的方恨晚,又一把拉起赵铁山,看着他们饱经风霜的脸,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来了就好。”

  没有多余的客套,只有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赵铁山和方恨晚却听懂了,二人咧开嘴,笑了,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孟希鸿将他们迎入宗门,安顿在一处僻静的偏院。听着二人的讲述,他才知道了这三年来,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血与火。

  原来,当年赵铁山遵从嘱咐,第一时间联系了总镖头方恨晚。

  方恨晚也是个杀伐果断的人物,当机立断,遣散了大部分外围人手,只带着最核心的弟兄和家眷隐匿起来。

  可阴煞宗覆灭的消息还未传开,他们便遭到了另一股势力的疯狂追杀。

  “那伙人蒙着面,但用的术法,却是堂堂正正的玄门正宗!”方恨晚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他们不知从何处得知我们镖局曾运送过秘境矿石,便想顺藤摸瓜,手段狠辣至极。”

  方恨晚和赵铁山只能带着众人东躲西藏,在青州南部的深山老林里辗转求生,与追兵、与妖兽、与人心搏斗,死伤惨重。

  可以说,正是他们的存在,像一块顽石,吸引了那股暗流的绝大部分注意力,才让初到云泥乡的孟家,有了最宝贵的发育时间。

  直到最近,《烘炉经》横空出世,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那股追杀他们的势力才渐渐转移了注意力。

  他们这才得以脱身,并从流言中,隐约猜到天衍宗的宗主,可能就是当年救下赵铁山的那位孟先生。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们一路打探,这才寻到了这里。

  “孟宗主,”方恨晚郑重抱拳,他已是炼气九层,却在孟希鸿面前姿态放得极低,

  “如今的您,已是开宗立派的一方之主。我方恨晚老了,没什么大本事,但镖局这帮兄弟,都是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过命交情。”

  “您但有差遣,我等绝无二话!”

  “好。”孟希鸿看着眼前这群眼神坚毅的汉子,心中已有了计较。

  这些人,是真正的百战精锐,是他手中最缺的一柄快刀!

  “从今日起,我天衍宗增设‘外事堂’!”孟希鸿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负责宗门对外的一切商路、情报,以及……清扫那些见不得光的麻烦!”

  他目光转向赵铁山,此人如今也是炼气六层的修为,忠勇可嘉。

  “赵铁山,你为外事堂堂主。”

  随后,他又看向方恨晚,语气中带着一丝敬重:“方总镖头经验老道,便任副堂主,辅佐铁山,为我天衍宗披荆斩棘。”

  赵铁山和方恨晚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亮。

  他们知道,这位孟宗主,给他们的不是一份施舍,而是一份足以让他们挺直腰杆活下去的信任与重任!

  “属下,遵命!”二人再次单膝跪地,这一次,声音里充满了新生般的激动。

  “至于诸位……”孟希鸿微微一笑,目光扫过那三十多名幸存的镖师,“我天衍宗,有两条路,可供诸位选择。”

  “一,是入我炼气堂,继续修行仙道。宗门会提供功法、丹药。”

  “二,则是入我炼体堂,修行《烘炉经》!”

  听到《烘炉经》三个字,赵铁山等人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他们这一路行来,关于天衍宗炼体士“凡骨撼筑基”的传说,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对于他们这些灵根资质平平,仙道无望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大的诱惑!

  赵铁山没有任何犹豫,往前一步,这个铁打的汉子,声音竟有些哽咽:“孟宗主……我们这些人,灵根驳杂,仙路无望。

  若真有凡骨通天之路……我赵铁山,愿为宗主门下走卒,第一个走!”

  “我等愿入炼体堂!”其余镖师,也齐声高呼,声震山谷。

  孟希鸿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夜里,孟希鸿站在窗前,遥望星空。

  威远镖局的加入,不仅为天衍宗补充了一批经验丰富、忠诚可靠的战力,更是为他未来的天衍宗的发展,打下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外事堂这柄快刀已经握在手中,但卦象的后半句“杀机已现”,也预示着,随着天衍宗的名声越来越响,真正的风暴,恐怕不远了。

第112章 云梦大泽,开山大典

  天衍宗,后山。

  孟希鸿将威远镖局的众人安顿妥当,外事堂的框架就此立起。

  赵铁山和方恨晚这两个在刀口上舔血半生的老江湖,立刻展现出了惊人的行动力,将那百十号人迅速整合,开始熟悉宗门规矩,并着手梳理惠民药铺送来的各路情报。

  孟希鸿看着这柄初具雏形的“快刀”,心中一定。他找到正在逗弄寻宝鼠“金豆子”的云松子。

  “前辈,威远镖局已入正轨,是时候去云梦大泽了。”

  云松子抛出一颗灵果,金豆子敏捷地接住,塞进腮帮子,满足地眯起了眼。

  老道士这才懒洋洋地抬起头:“行,你小子说了算。不过那地方离咱们这儿足有上千里,就算我俩全力赶路,也得两三天,你确定要在那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开山?”

  “正因其远,才合我意。”

  三日后,二人悄然离山,直奔云梦大泽。

  ……

  云梦大泽边缘,一处巨大的环形山谷。

  这里三面环山,仅有一处狭窄入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谷内水汽丰沛,常年雾气缭绕,是一处天然的隐匿之所。

  “地方倒是不错,就是这灵气也太稀薄了点,而且湿气这么重,寻常修士长居于此,筋骨都要生锈。”云松子背着手,在山谷里溜达了一圈,捻着胡须评价道。

  孟希鸿却笑了:“前辈,灵气稀薄,正合我意。我天衍宗初立,根基未稳,若选在灵脉充裕之地,无异于三岁小儿抱金过市,只会引来豺狼。

  此地三面环山,入口狭窄,又有大泽天然雾气遮蔽,是一座天赐的堡垒。安全,比灵气更重要。”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里,将是我天衍宗布下的烟雾弹。而真正的核心,永远是千里之外,有秘境和灵脉的内宗。

  此地,是为天下凡人竖起的一面旗帜,是筛选人才的磨盘,也是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

  所有目光,无论善意恶意,都将被吸引到这里,而我们的根基,则可安然无恙地发展壮大。”

  云松子闻言一愣,随即抚掌大笑:“好小子,你这算盘打得,比老道我还精!虚实结合,藏得够深!行,既然你眼光这么毒,老道我就帮你一把!”

  他嘿嘿一笑,也不见有什么大动作,只是从那破旧的道袍里,摸出一面巴掌大小、锈迹斑斑的青铜罗盘,和十几杆颜色各异的阵旗。

  “看好了小子,今天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阵法之道,省得你以后出去被人用个凡阶迷踪阵就绕晕了,丢我的人。”老道士一脸得意。

  “阵法之道,博大精深,总的可分为凡、灵、地、天四个大阶,每一阶,又分上、中、下三品。凡阶阵法,不过是些障眼法、迷踪阵,糊弄凡人还行,在修士面前,跟纸糊的没什么两样。”

  “而老道我今日要布下的,便是一座地阶下品的复合大阵,这是当年我们浩然书院平时筛选山门弟子所用之阵,今日便宜你了!”

  云松子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阵旗,按照某种玄奥的方位,插在了山谷的各个角落。

首节 上一节 74/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