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启族谱开始打造长生仙族 第26节

  怒吼声中,刀刺携着破釜沉舟的气势,精准狠辣地捣向雾魇体内那团深沉的旋转雾核!

  噗!噗!噗!

  三声闷响!核心爆裂!雾魇凄嚎崩散!

  残阵符文彻底黯淡,化为凡尘刻痕。

  三人背靠而立,喘息如牛。孟希鸿更是摇摇欲坠,面色金纸,显然刚才那极致的心神消耗远超灵力损耗。

  “家主,此地凶险莫测,不宜久留!”冀北川强压下翻腾的气血,警惕地扫视着依旧浓得化不开的雾瘴。

  孟希鸿颔首,正欲下令撤退。就在此刻!

  咻——

  侧面一块被湿滑藤蔓半掩的巨大山岩阴影处,极其突兀地传来一阵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窸窣”声。

  三人汗毛倒竖,兵器瞬间齐指,凌厉杀气死死锁定声源!孟希鸿更是一把将儿子拉回身后。

第38章 迷踪涧的古怪道士

  滋溜!

  一道灰影如同游鱼般灵巧地从岩缝中“滑”出!落地时悄无声息,轻若飘羽。

  来人是个干瘦的老道,面容如同风干的橘皮,布满岁月沟壑。

  一身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的破旧道袍,头发用一根歪斜木簪胡乱挽着,大半张脸沾满泥灰草屑,看似潦倒落魄。

  唯有一双小眼睛精光内蕴,滴溜溜转动时,在污垢掩映下闪烁出市侩与狡黠,深处还藏着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惊惶。

  他拎着一只破旧药篓,里面随意插着几株品相差、灵气稀薄的“清心草”。

  他嘴上叨叨着,眼睛却飞快扫过四人,“你们这背的是什么石头?怎瞧得像我平日溪边捶衣的垫石?你们搬走了,我往后洗衣裳可咋办呀……唉,不过嘛,看在你们误打误撞也算帮我脱困的份上,老道我心善,这石头你们就拿去罢,结个善缘。”

  他絮絮叨叨,全是市井算计。

  可当目光掠过孟希鸿身上未散的浩然正气余韵时,瞳孔猛地一缩,眼神微凝。

  那神情复杂难言,如渴极见泉,又发现泉已干涸,转瞬成了深入骨髓的遗憾与痛惜,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迅速淹没在市侩的抱怨里。

  孟希鸿则是心中警兆狂鸣,此人出现的时机、这鬼魅般飘逸的身法,绝非巧合,更非寻常采药人所能拥有。想起几个月前“遇贵慎防”的卦象,此刻如同冰水浇头,令他灵台瞬间清明无比,警惕提到了极致。

  “道长在此采药?不知仙观坐落何处,宝号为何?”孟希鸿面上古井无波,声音平淡无奇,仿佛寻常寒暄。

  但那双锐利的眼眸,已如实质般牢牢锁定了对方周身气机,同时强撑着近乎枯竭的身体,压榨最后一丝潜力,散发出一股虽不强悍却凝练纯粹的无形灵压,隐隐沟通识海中那枚因方才激战而更显干瘪黯淡的浩然气种,蓄势待发。

  老道士被孟希鸿的目光盯得浑身不自在,干瘪的身子缩了缩,干笑两声,搓着枯瘦如柴、指甲缝里满是泥污的手。

  “嘿嘿,贫道散修一个,道号‘云松子’,就是个…就是个在这穷山恶水、鸟不拉屎的地方混口残羹冷炙的苦哈哈,嘿嘿,哪有什么仙观宝殿啊,不过是随遇而安,有时临时搭个窝棚、寻个山洞容身罢了。”

  “采药?可不嘛!这鬼地方虽然邪性,凶险得紧,但偶尔也能撞上几株半死不活、没人要的‘清心草’,好歹能拿去山下坊市换几个铜板,买些糙米杂粮度日…唉,修行艰难呐!

  “我看三位壮士跟这位少年郎器宇不凡,这是…来此寻宝?”他一边语速飞快地诉苦卖惨,极力撇清,那双小眼睛却滴溜溜地乱转,精光闪烁,不断评估着孟希鸿的实力深浅、状态以及真实意图。

  脚下更是微不可察地向后蹭了半步,身体重心微微下沉,整个人如同一张悄然绷紧的弓,袖袍微动,显然做好了随时弹射逃遁,乃至应对突袭的准备。

  孟希鸿心中冷笑更甚。这老道看似惊慌失措、言语琐碎市侩,实则应对老辣,滑不留手如千年老泥鳅,每一句话都在试探、撇清、转移视线,绝非其表现的那般简单。

  “迷踪涧凶名赫赫,道长倒是艺高人胆大,如履平地。”他语气带着一丝玩味的探究,“我等不过是对山中一些古老遗迹有些好奇,无心搅扰此地清净。方才那诡异雾气精怪与脚下残存阵法,威力不凡,道长在此‘采药’多年,见多识广,可曾知晓其来历根脚?还望不吝指教。”

  “来历?贫道就一粗人,肉眼凡胎,哪懂这些神神叨叨、高来高去的东西。这‘迷踪涧’邪门得很,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魔窟。”

  “里面除了些风吹日晒了不知多少年的破石头烂木头,啥值钱的都没了,早年不知困死了多少不信邪、硬要往里闯的蠢货,怨气冲天,晦气得很!

  听老道一句劝,四位赶紧回吧!这雾邪性得很,吸多了损经脉、迷心窍,连魂儿都能给你迷糊掉,到时候想走都走不了啦!”

  他语速快得如同连珠炮,极力渲染此地的危险,眼神却不受控制地,极其隐晦地频频瞟向侧后方那道不起眼的山壁缝隙。

  “哦?破石头烂木头?”孟希鸿顺水推舟,目光如电般射向山壁上那模糊的“浩院”刻字。

  “道长在此盘桓日久,想必对此地一草一木都极为熟悉。这壁上刻字风雨侵蚀前,想必见过其完整模样吧?这残迹看来,似乎与某‘书院’有关?道长修行多年,可曾听闻过这山中有什么完整名号的古老书院传承?”

  “书院?”

  云松子眼神骤然闪烁了一下,打了个哈哈,声音陡然拔高:“嗨!风吹雨打的,早就糊成一团啦,就是个破败不堪的野狐禅山门,谁知道以前叫阿猫阿狗。

  四位爷,我刚卜了一卦,听劝!雾又要起了!走为上策!”话音未落,他身形猛矮,如无骨软泥,“滋溜”一声!快至留下淡灰残影,瞬间钻入旁侧窄小岩缝,消失无踪。只余飘忽余音荡于雾中:

  “听人劝,吃饱饭。快走,莫回头!”

  看着云松子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岩缝,孟希鸿眼神幽深如寒潭。冀北川和张祥化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惊疑与警惕。

  “家主,这老道…”张祥化眉头紧锁,低声道。

  “浑身是谜,绝非善茬。”孟希鸿收回目光。

  还卜了一卦?有我的【每日一卦】准嘛?孟希鸿随即暗自肺腑道。

  不过如今“卦象已验。‘遇贵’?‘遇险’?尚在两可之间。此地凶吉难测,不可久留,撤!记住他遁走的位置。”

  四人带着满腹疑云和十二分的警惕,循着来路,以比来时更快的速度,迅速退出了这诡谲莫测的迷踪涧。

  此刻,迷踪涧深处,狭窄岩缝之后别有洞天。

  云松子自阴影中缓步走出,先前那副市侩狡黠的形容早已褪得干干净净,唯余一身洗不尽的落寞。

  他默然取出三枚鸽蛋大小、幽光缭绕的阴气核心,逐一嵌入身前残损阵眼,随即并指凌空划出灵光流转,一道繁复古奥的气符瞬间凝聚而成,嗡然没入阵心。

  残阵轻鸣,光华渐亮,再度运转起来。

  他抬首,望向四人远去方向,污浊的面孔上神色复杂难言,良久,方低声喟叹:

  “好精纯的浩然气……虽微弱如星火,却根基正大光明,蕴养得法,非数十年寒窗苦读、心怀赤诚且天赋异禀者不能凝练……”

  可惜啊可惜,年岁已过,根骨定型,无法修炼我浩然书院核心传承了……”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沙哑,与先前判若两人。

  “如今世道浇漓,人人只求速成金丹、证道长生的捷径,肯沉心读书养气、明心见性的种子,早已万中无一。能养出这般纯粹正气,更能一眼窥破我阵眼虚实的敏锐直觉……怕是已入明心之境。”

  唉,时也命也,莫非天要绝我浩然一脉?这最后的传承火种,怕真要断送在老道手中了……”

  一声长叹,消散浓雾中,满是萧索寂寥。

  今晚就能10w字啦兄弟们姐妹们,看一下书友圈哦。今晚9点一波红包奉上,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跟追读,我们不见不散

第39章 “惠民药铺”

  回到云泥乡那座承载着孟家希望的小院,孟希鸿仔细梳理了如今掌握的资源,心中渐渐有了清晰的规划。

  自迷踪涧于残阵中激战归来后,他对符文阵法一道产生了浓厚兴趣。

  虽然自身文道修行尚未正式踏入养气之境,但他从搜集的古籍中知晓,待将来文道修为到达养气期,浩然气壮大至可外放时,言出将带有精神感染力,届时便可书写具有克制阴邪之效的“正气符“。

  这让他意识到,符箓一道与未来的文道修行颇有相通之处,而符箓又与符文阵法一脉相承。虽然前路漫长,但他深知循序渐进之理。

  他的目光不由落在那些自溪涧带回的石头上,特别是几块灵力内蕴如江河潜流的特殊石块。

  为了弄清这些石头的来历,他翻遍乡中古籍,请教村中乡绅,还让冀北川借外出之机四处打听

  终于,在一本残破古籍中发现“石质青黑,沉若玄铁,灵蕴自藏,乃青沉之母“的记载,经仔细比对,确认这正是罕见的“青沉石母”。

  更令他惊喜的是,寻常青沉石便能承载简单符文阵法并产生微妙效果,这青沉石母岂不是绝佳的符文载体?

  孟希鸿曾阅典籍,见识过符文阵法大师挥手间符光闪烁、阵法自成,困敌护己的玄妙,早已心向往之。如今得此良材,又恰逢清闲,若能精研此道,必能为家族增添一份保障。

  然而,知其名易,用其法难。符文阵法一途,岂是凭空臆想所能成就?

  动手刻画之前,孟希鸿做足准备。

  他先是让冀北川前往青州大县,用这两年贩卖草药所得及从五丰县带来的盘缠,购回诸多基础符文记载与图谱。随后废寝忘食地研读揣摩,直至烂熟于心。

  那些文字艰涩,图谱残缺,他常对着一笔一划的走向、灵力强弱的标注,枯坐半日,推演其中奥妙。

  继而以寻常墨汁黄纸,无数次临摹“聚灵“符文结构,手腕悬空,笔走龙蛇,力求每处弧度、转折、间距都与图谱无误。

  数日间,废弃纸团已在静室角落堆积如山。

  直至笔下符文渐具神韵,意念微动便能有灵力隐隐相随,他才决定正式尝试。

  直至感觉笔下的符文已有了几分神韵,意念微动,灵力便能随之隐隐流转,他才终于决定付诸实践。

  静室内,孟希鸿屏息凝神,指尖灵力如丝如缕,首次缠绕上那块最不起眼的青沉石。

  甫一尝试将灵识与灵力同时注入,依循符文轨迹刻画,他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滞。

  青沉石质地坚韧致密远超想象,灵力注入如同钝刀刻玉,艰涩异常,对灵识的凝聚度与灵力的微操要求苛刻到了极点。

  脑海中观想的符文明明清晰,手下灵力的输出却难以精准同步,每一次微小的失控,都在石面留下焦黑的刻痕,也飞速消耗着他本就不算雄厚的灵力储备。

  汗水很快浸湿鬓角,但他眼神却愈发锐利,每一次失败,都在修正他对灵力“锋锐度”与“渗透力”的认知,体会着灵识引导灵力的那种微妙“手感”。

  “噗!”第三块青沉石在一声轻响中碎裂,灵力彻底溃散。

  孟希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浮躁与身体的疲惫,拿起第四块,也是最后一块品质稍次的石头。

  这一次,他彻底摒弃了所有急于求成之心,心神空明,灵识高度集中如精密刻刀,灵力则被极力压缩凝练成一道极细、极稳的“线”,完全遵从灵识的引导,沿着那演练过千万次的符文轨迹,缓缓地、坚定不移地推进。

  石屑微不可查地落下,一个虽然歪歪扭扭、笔触生涩,但每一笔都灌注了圆满灵意、结构稳固的聚灵符文,终于在石面上艰难成型!

  微弱的灵气波动自符文中心诞生,如同初生的心脏,开始缓慢而坚定地搏动。

  成功了!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无数次理论学习与失败实践后,水到渠成的第一次突破。

  “芸娘!”孟希鸿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与压抑不住的激动,将这枚承载着希望与汗水的符石,郑重埋入院角药圃最核心的土壤之下。

  早已守候在旁的白沐芸立刻闭目感知。

  守候在旁的白沐芸闭目感知,片刻后惊喜睁眼,眸中碧光流转:“成了!希鸿!灵气虽微弱如溪,但确在汇聚。尤在这几株宁神花和止血藤周围。“

  她轻抚叶片边缘明显亮起的微光,“它们似在欢呼,生长都感觉快了一丝呢“这微弱聚灵效果,对凡俗药草已是逆天改命。

  “太好了,后续如果我符文阵道再精进些,用‘青沉石母’做材料效果会更好”孟希鸿眼中精光爆射,心潮澎湃。这不仅是对符文阵道的突破,更是为孟家打造“灵植摇篮”迈出的坚实一步!

  “祥化!”

  “家主!”张祥化壮实的身影瞬间出现在门外。

  “带上跟你训练最勤的刘家那两兄弟,再去老仙山各个溪流附近探寻。”孟希鸿声音低沉,随后继续说道。

  “记住,只取散落溪床的无根浮石,绝不深挖;避开所有生人,遇则即刻撤离;取回后石块直送静室,由我亲处理杂质。宁可空手而归,也绝不可引人注目!

  “明白!家主放心!“张祥化重重点头,转身点人而去。

  此后,孟希鸿开始了疯狂“练符“。

  他不吝灵力,以普通山石练习基础符文,如聚灵、坚固、避尘、驱虫。

  每次刻画都是对灵识的淬炼,对灵力的掌控。他深知欲在青沉石上刻画更复杂强大的符文像小型防护阵,中级聚灵阵,基础还远远不够。

  另一边,白沐芸的“惠民药铺”计划进入实操。

  普通药圃中,那些宁神花与止血藤,得益于孟希鸿所绘聚水符引入的井水,虽经稀释,却已带上一缕灵泉特质,再辅以微弱的聚灵效果滋养,长势格外喜人,药性也远比寻常同类醇厚。

  白沐芸事事亲为,亲自采摘、晾晒至研磨、配伍,手法娴熟轻柔,更在不觉间融入了水系灵力的润泽与土系灵力的厚养,使得最终制成的药散,药效愈发显著,品质也更上一筹。

  几日后,“惠民药铺”在云泥乡主街悄然开张。

  没有喧嚣,只有孟希鸿亲笔书写的对联,墨迹遒劲,昭示着孟家的立身之本:

  惠风和畅润乡里,良药精诚济世人。

首节 上一节 26/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