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修仙:我能固定天赋 第261节

  陈西华连忙拱手,语气中满是感激:

  “多谢圣女相助,若非有观天镜这般至宝,我恐怕至今仍找不到父亲的踪迹。”

  无极圣女轻轻颔首,眸光落在观天镜上,语气温和:

  “玄昭道友客气了。”

  说罢,她指尖凝出一缕法力,轻点在观天镜上,同时将陈胜的魂玉靠近镜面。

  魂玉与镜面接触的瞬间,金光再次闪烁,镜面上的符文越发密集,开始回溯陈胜在大荒的行动轨迹。

  从残剑谷闭关,到双星奇景参悟,再到陨星海淬体……几乎将陈胜这些年的行踪逐步完善。

  两人屏息凝神,目光紧紧盯着观天镜,看着轨迹一点点延伸,最终定格在眼前这片戈壁上空。

  千丝万缕的线索汇聚于此,总算来到了最后的地方。

  陈西华深吸一口气,周身的虚空剑气骤然收敛,神识如同潮水般散开,覆盖了整片戈壁及其周围的虚空。

  从外层虚空到内层虚空,细细扫过每一处角落,却始终未能发现半点陈胜的踪迹,甚至连空间波动都异常平稳,仿佛从未有人在此停留过。

  陈西华眉头紧锁:“怎么会这样?”

  无极圣女拿着观天镜,口中再次念念有词,镜面的金光忽明忽暗,符文闪烁的频率也越发急促。

  片刻后,她缓缓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

  “此处的神魂波动与空间印记都转瞬即逝,且残留的痕迹带着明显的虚空撕裂感,倒像是经历过虚空大挪移。”

  “微象道友大概率是在此处遭遇了空间乱流,被强行挪移到了其他地方。”

  陈西华顿时眉头凝重,他深知空间乱流的凶险,那是连元婴后期修士都畏惧的存在,一旦卷入,生死难测。

  无极圣女开口安慰:

  “玄昭道友莫要过于担忧,从魂玉的状态来看,微象道友如今性命无碍,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而且空间乱流虽凶险,却也可能带来机缘,说不定微象道友直接被挪移至灵界,那里灵气充沛,法则完善,对修士修行大有裨益,于他而言,或许是一场大机缘呢。”

  陈西华闻言,勉强挤出一丝苦笑,点头道:“希望如此吧。”

  他知道圣女是在安慰自己,灵界之说终究太过渺茫,无数化神修士渴望而不可得,哪有这般容易被挪移过去。

  更多的可能是父亲被困在某个荒芜危险之地,甚至就在狭小的折叠空间之中侥幸保命。

  但事已至此,陈西华也别无他法,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那渺茫的机缘上,盼着真如无极圣女所料。

  无极圣女收起观天镜,看着陈西华落寞的神情,轻声道:

  “道友也不必灰心,观天镜虽无法追踪空间乱流后的踪迹,但日后若魂玉有新的感应,我定会第一时间告知道友。”

  陈西华再次拱手致谢,两人相视一眼,随后一同化作流光,朝着远方飞去。

  ……

  云岚山上,又是数十轮春秋。

  曾经郁郁葱葱的古松,如今依旧挺拔,却也添了几分苍劲。

  山巅的青石小径,被岁月磨得愈发光滑,承载着陈氏家族一代又一代的足迹。

  唯有居住在山巅主院的陈西行,已不复往日的精神,彻底被岁月压弯了脊梁。

  主院的卧房内,光线昏暗。

  陈西行躺在铺着软垫的榻上,他穿着一身素色的棉袍,棉袍宽大得晃荡,盖在身上如同笼罩着一层薄纱。

  床榻周围,围着陈氏家族的一众子孙后辈。

  他们或站或立,神色肃穆,目光紧紧落在陈西行身上,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沉默,偶尔传来几声低低的啜泣,却又被强行压抑下去。

  谁都知道,这位家族的老族长,已到了寿元大限。

  陈西行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目光在子孙后辈脸上一一扫过,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又很快被浓重的伤感取代。

  他的目光转向窗外,望着云岚山巅那片熟悉的天空,眼中满是眷恋与伤感。

  自从父亲离宗,他等了二百五十四载,等到寿元大限,却迟迟未能等到父亲归来,始终未能再见父亲最后一面!

  这份遗憾已然无可挽回!

  因为早在他之前,便陆续有许多陈氏二代的兄弟姐妹寿尽坐化,这已经成了他们所有人的遗憾。

  他心中喃喃:“或许只有九弟能等到这一日了。”

  ……

  陈西行的幼子看出了他的心思,在他耳边低语:

  “父亲,您别担心,前些年九叔还传讯来,说祖父的魂玉依旧完好无损,一定还平安活着,只是暂时被困在某处,日后定会回来的。”

  听到“魂玉依旧完好无损”这几个字,陈西行的眼神骤然亮了几分,原本紧绷的眉头微微舒展,嘴角也勾起一抹极淡的笑容。

  他缓缓点头,枯瘦的手指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仿佛在说“我知道了”。

  是啊,魂玉还在,父亲就还平安,只要人还活着,就总有再见的可能——即便这份可能,他已等不到,可只要父亲平安,他便安心了。

  或许是回光返照,陈西行苍白的面容逐步变得红润,眼睛也变得明亮了起来,似乎在回忆当初的过往。

  落日的余光洒在他的脸上,更是添了几分暖意,他再次闭上眼睛,呼吸渐渐平稳下来,脸上的伤感褪去,只剩下一丝释然。

  或许,在他心中已将这份未能见面的遗憾,化作了对父亲平安的期盼,

第239章 六阶传承

  虚空扭曲的眩晕感尚未完全褪去,陈胜便已脚踏实地,脚掌触碰到地面的瞬间,竟让他紧绷的心神莫名安定了几分。

  他稳住身形,抬眼望去的刹那,瞳孔骤然收缩——眼前赫然是一座古老宫殿!

  殿宇由暗青色的不知名玉石砌成,每一块玉石都有丈许见方,表面布满了细密如蛛网的符文,符文流转着淡淡的幽光,如同呼吸般明灭不定。

  无数道幽光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整座宫殿笼罩其中,连空气都仿佛被这张网锁住,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好浓郁的岁月气息……这宫殿怕是存在了数万年吧?”

  陈胜心中喃喃,神识下意识地朝着最近的墙壁伸去,还未触及,便感受到一股无形的禁制波动传来,让他头皮发麻,连忙收回神识。

  这禁制的强度,远超他此前见过的任何阵法,稍有不慎怕是会被瞬间绞杀。

  他这才发现,这座宫殿看似只有百丈见方,实则暗藏介子之术!

  目光扫过殿内的玉柱时,竟能隐约看到柱身符文流转间,藏着无数细小的空间裂隙,裂隙深处似乎连接着另一处天地。

  “原来如此,表面不大,内里竟是浩瀚无边,此处主人的神通,简直通天。”

  陈胜心中惊叹,顺着玉石铺就的通道往前走,很快便发现通道两侧每隔数十步,便有一扇刻着不同符文的石门。

  有的石门上刻着丹炉图案,门楣上写着“丹室”二字,隐约能闻到门后传来的灵草香气。

  有的刻着法器与矿石的纹样,标注着“器室”,还能感受到门内传来的火灵力波动。

  更有一扇刻着云纹的石门,上书“静修室”,门旁的符文散发着安抚心神的气息,显然是专为修士闭关打造。

  “竟有如此多的功能密室……炼丹、炼器、静修一应俱全,倒是一处修行之所。”

  继续往里走,宫殿中央的景象愈发肃穆,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一根根需数人合抱的粗壮玉柱支撑着高耸的穹顶。

  玉柱上雕刻着四海八荒的异兽图案,有腾云驾雾的青龙,有展翅翱翔的鲲鹏,有踏浪而行的玄龟。

  每一尊异兽都栩栩如生,鳞片、羽毛的纹路清晰可见,眼神凌厉,仿佛下一秒便会破壁而出,巡视这座古老的洞府。

  最引人注目的,是宫殿正中央那方矗立的玉碑!

  玉碑高约三丈,通体莹白,隐隐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没有任何文字,却让陈胜莫名觉得,它便是整座玄府的核心。

  “这便是传承玉碑吗?”

  他缓步走近,刚想仔细观察碑身的纹路,玉碑突然微微颤动,碑顶亮起一点金光。

  紧接着,一道璀璨的金光从碑身迸发而出,如同划破黑暗的流星,带着不容抗拒的威势,径直朝着他的眉心射去。

  “不好!”

  陈胜心中一惊,下意识地运转法力,想要催动护体灵光抵挡,可金光如同无形的水流,毫无阻碍地穿透了他的防御,瞬间灌入识海。

  没有预想中的疼痛,只有一股温和却庞大的力量在识海中扩散开来。

  下一刻,两股庞大的信息流如同潮水般炸开——《四海化虚图录》与《四海丹书》。

  “这是……六阶传承?!”

  陈胜的识海剧烈震动,他能清晰地“看到”,两门传承如同两座巍峨的山峰,在他脑海中缓缓展开。

  《四海化虚图录》的书页上,每一个字都泛着虚空波动,开篇第一句便是“虚空者,天地之基,可拆可融,可化可为”。

  直接将他此前参悟的虚空之力拆解、重构,提出了“以虚空为炉,淬炼元神”的全新修行方式。

  《四海丹书》则更为玄妙,书页中夹着无数丹方的虚影,从四阶丹药到五阶丹药应有尽有。

  更打破了他对炼丹术的固有认知,提出以道炼丹的理念——“丹者,非唯灵物之合,更需融己之道,以神魂为火,以法则为引,方得灵丹真意”。

  陈胜沉浸在传承的海洋中,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恍然大悟,心中喃喃自语:

  “六阶传承,高屋建瓴,果真玄妙非常!”

  “原来虚空之道还能这般理解,我之前只想着操控虚空,却没想过将虚空之力化作自身根基。”

  他手指无意识地比划着,模拟着《四海化虚图录》中记载的“虚空拆解诀”。

  “还有这丹道……丹药居然能如此炼制,以道则为核,我以往所学的丹术比起这卷丹书,简直是孩童戏法。”

  随着传承的不断灌入,更多关于玄府的信息也逐渐清晰。

  陈胜这才明白,自己此刻身处的,正是炼虚境大能——四海散人的传承洞府“四海玄府”。

  “那珠子居然有如此来历,炼虚大能的传承至宝,难怪禁制那般强悍,我研究了百年都没摸清底细。”

  可转念一想,他又无奈摇头:

  “不过这般择取传承者的方式,未免过于大海捞针了吧?我能出现在这里,实在是意外中的意外。”

  陈胜感慨,他原本只是想在赶回三元道宗的途中,尝试参悟宝珠的禁制,却没想到突破元婴中期的瞬间,竟恰好触发了传承条件,才有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待传承信息消化得差不多,陈胜开始梳理脑海中关于玄府的规则记载,越看越是心惊:

  “玄府共有三层,炼出四阶上品丹药或修成元婴后期,可进入第二层,接受更多传承,炼化部分禁制。”

  “炼出五阶丹药或修成化神,可进入第三层,接受全部传承,炼化全部核心禁制。”

  他眉头微蹙:

  “也就是说,我想要从玄府出去,至少也得成为四阶上品丹师或者元婴后期修士……这份机缘,压力十足啊!”

  他很清楚这两个目标的难度——古往今来,能突破元婴的修士已是凤毛麟角,天赋绝伦之辈。

  可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止步于元婴初期,能晋升元婴中期的已是少数,更别提元婴后期的大修士,那不仅需要天赋与努力,更需要逆天的机缘。

  而四阶上品丹师,难度丝毫不低,炼丹术本就讲究天赋与经验,四阶上品丹药对火候、灵物搭配、丹道理解的要求更是严苛到了极致。

  “越国有元婴后期修士,却并无四阶上品丹师……”

  就在他心中感慨之际,突然想起传承中提及的“玄府宝库”。

首节 上一节 261/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