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大荒旅程,他早已彻底适应了这样的修行节奏,即便在高速移动的陨石上,也能心无旁骛地炼化丹药,进行日常修行。
“这大荒的孤寂,倒也磨练心性。”
陈胜缓缓睁开双眼,吐出一口浊气,三十年来,他仅仅遇到过两位元婴修士——第一次是在一片荒芜的平原上,两人隔着千里之遥,以神识匆匆打过招呼,便各自朝着不同方向离去。
第二次是在一处空间裂缝附近,对方只是用神识扫了他一眼,便转身遁入虚空深处,连多余的交流都没有。
他心中暗自感慨,整个东域的元婴修士数量虽不算少,越国便有数十位,加上其他列国的元婴,总数能有大几百,可分散在浩瀚无边的大荒之中,便显得极为稀少,如同大海中的几粒沙砾。
而且,他也发现自己的运气实在一般——三十年间,除了在参悟虚空之力上有所收获,半件其他的灵物资源都未曾得到。
就连大荒中最常见、能辅助修炼的虚空阴阳煞气,都没能捕捉到半缕。
不过陈胜并不急躁,他从储物戒中取出一个玉瓶,倒出一枚四阶丹药,吞入丹田之中,缓缓炼化。
他此前在道宗轮值百年,身上储备的四阶丹药足够支撑他修行百年,直至元婴初期巅峰,无需为资源发愁。
这些年来,他一边炼化丹药提升修为,一边在虚空裂缝附近参悟虚空之力,闲暇时还会以血祭之法炼化石珠,日子过得充实而有序,倒也不觉得枯燥。
“大荒对参悟虚空之力的优势,实在太明显了。”
陈胜感受着体内越发娴熟的虚空之力,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三十年间,他对虚空之力的感悟,比得上在道宗苦修百年——以往难以理解的虚空精义,在此地只需观察虚空裂缝的变化便能领悟。
对虚空之力的掌控,也在一次次驾驭虚空遁行中变得越发精准。
可这份欣慰很快便被一丝无奈取代。
陈胜自怀中取出那颗灰色石珠,三十年的血祭炼祭,石珠的禁制连半点松动也无,远比他预想的缓慢,至今仍无法建立起半点联系,更别提探查其中的秘密了。
他望着石珠,眼中满是疑惑:“如此怪异的禁制,这颗珠子,到底是何等宝物?”
第228章 太乙真君
又是数月时光。
此刻,一道碧玉色的流光正穿梭在大荒深处的虚空中。
那是一艘由七十二枚阵旗衍化而成的小船,船身通体莹润,泛着淡淡的玉色光泽,阵旗隐于船身纹路之中,偶尔闪过一丝灵光,将四周的虚空之力巧妙引导,让小船飞行时几乎不产生任何波动。
陈胜盘坐在小船中央,双目微闭,手握那颗灰色石珠,正以血祭之法缓慢炼化,石珠表面的灰色纹路间,隐约能看到极淡的血色丝线在游走。
突然,一股强悍的雷霆气息从前方传来,让陈胜瞬间睁开双眼。
他神识铺开,只见前方虚空中的风尘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聚集,如同被无形之力牵引,很快便形成数道遮天蔽日的龙卷风。
风柱中夹杂着细碎的雷光,发出“噼啪”的声响,连周围的空间都泛起了细微的涟漪。
“是虚空雷暴!”
陈胜心中一凛,神识越过龙卷风,看向远方。
数百里之外,一片连绵数千里的乌云正悬浮在虚空中,乌云漆黑如墨,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笼罩天地。
其中无数银蛇、青蛇般的雷光肆意窜动,有的粗如巨柱,有的细如发丝,碰撞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将四周的空间搅得支离破碎。
雷光之中,隐约可见一道道透明的裂缝,混沌的光影在裂缝中闪烁,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毁灭气息。
这般规模的雷暴,即便是寻常元婴修士不慎卷入,法体也可能被雷霆撕裂,连本命灵宝都未必能护住自身。
陈胜没有丝毫犹豫,下意识便要催动阵旗小船调转方向,避开这片危险区域。
可就在他神识刚触碰到船身阵纹的瞬间,他却突然顿住——那片狂暴的乌云之中,竟有一道玄光璀璨夺目,玄光中央,一道赤袍身影正赤裸着上身,盘坐在雷云最密集的地方。
那身影身材魁梧,周身肌肤如同乳玉般光滑,却布满了细细的雷光,在肌肤表面游走、缠绕,时而渗入体内,时而又从毛孔中溢出,将他衬托得如同掌控雷霆的神祇。
无数道雷霆劈落在那道身影身上,无论是银蛇般的细雷,还是青蟒般的粗雷,落在他身上都如同石沉大海,只能化作更细小的雷光,沿着他的肌肤纹路流转,连一丝伤痕都无法留下。
陈胜心头猛地一震:
“好强悍的肉身!东域之中何时冒出过这般人物?”
他脑海中飞速闪过东域已知的体修强者——无论是擅长炼体的宗门,还是以肉身强悍闻名的元婴修士,都没有能与眼前这道身影匹配的存在。
陈胜不敢贸然靠近,只是释放出一道温和的神识,朝着那道身影轻轻打了个招呼,以免对方误以为他是来挑衅的。
做完这一切,他便准备迅速撤离,毕竟在虚空雷暴附近停留本就危险,再加上一个来历不明的强悍修士,多待一秒都可能生出变故。
却不料,那道赤袍身影缓缓睁开了双眼,他的眼眸中仿佛有雷光闪烁,只是扫了陈胜所在的方向一眼,一道雄浑的神识便跨越数百里虚空,传送到陈胜识海之中:
“可是越国微象道友?”
陈胜心中骤然一紧,下意识便做好了战斗准备——周身的五色灵光瞬间暴涨,将阵旗小船包裹得严严实实,丹田内的听雨剑微微震颤,随时准备祭出。
识海中的四象镇神印与北斗七星图也同时苏醒,四色光晕与星光交织,将识海守护得固若金汤。
他通过神识感知到,对方的修为在元婴中期,虽肉身强悍得离谱,但好在并未领悟元婴后期大修士才有的虚空领域。
以他如今的实力,若是真要动手,或许打不过对方,但借助阵旗小船与听雨剑的速度,想要逃走并非难事。
“正是贫道,还未请教道友高姓大名?”
陈胜的神识传讯中带着一丝警惕,语气却保持着修士间的礼貌。
赤袍身影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戒备,哈哈一笑,声音如同惊雷般在虚空中回荡,却并无恶意:
“道友无需紧张,某乃西域天雷宗太乙,曾与玄昭道友有过一段交情,也算半个故人。”
“西华的故人?”
陈胜闻言,心中的警惕不散,他一边不动声色地释放出一道传讯玉简,询问西华与西域天雷宗太乙真君的关系,一边脸上缓缓露出笑容,神识传讯道:
“原来是太乙道友,贫道失礼了,在此向道友见礼。”
太乙真君朗声笑道:
“道友不必多礼,看道友的方向,莫非是打算前往旋星宫?若是如此,不如与某同行,也好有个照应。”
旋星宫,大荒东域的核心之地,坐落于一片虚空稳定区,宫内建有五阶跨域传送阵,能连通西域、南域、北域,是四域修士往来的重要节点。
这座宫殿由东域列国八家顶级势力共同建造,其中越国仅有万剑宗一家入选——万剑宗乃是出过化神天尊的古老宗门,如今还有元婴后期大修士坐镇,实力在东域堪称顶尖。
不过,陈胜依旧警惕心拉满,他微微摇头,轻笑着传讯道:
“多谢道友美意,只是在下多年来习惯了独行,恐会打扰道友行程,便不麻烦道友了。”
太乙真君轻轻颔首,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回答,眼中没有丝毫意外:
“既然如此,某也不勉强。只是道友此去旋星宫,还是隐藏身份为妙——玄昭道友前些年做了那般大事,如今在西域名头响亮,恐有宵小之辈会牵连到道友。”
陈胜闻言,心中顿时泛起一团迷雾,脸上露出困惑之色:
“牵连?”
太乙真君察觉到他的茫然,语气带着几分诧异:“道友莫非还不知道玄昭道友的事迹?”
陈胜连忙拱手,神识传讯中带着诚恳:
“贫道这些年一直在大荒深处修行,对外界消息所知甚少,还请太乙道友为贫道解惑。”
太乙真君闻言,哈哈一笑,神识中带着几分赞叹:
“说起来,玄昭道友当真是好胆识!”
“几年前,他在西域一剑斩了无极仙府的赤焰真君,后来还从元婴后期大修士紫霄真君手下全身而退,此事在西域传得沸沸扬扬,他的名号如今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赤焰真君本是赤蟒成道,修为在元婴初期,背靠无极仙府,多年来在西域作恶多端,不知残害了多少修士,玄昭道友此举,可是积了大功德啊!”
“什么?”
陈胜的神识瞬间凝固,心中暗暗叫苦,他虽对西域势力了解不多,却也听闻过无极仙府的名头。
那是由无极天尊开辟的顶级势力,在西域堪称霸主,门下元婴修士不计其数,实力深不可测。
西华竟敢招惹这样的庞然大物,还斩杀了对方的元婴修士,甚至从元婴后期大修士手下逃脱,这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
更让陈胜无奈的是,西华做了这般惊天动地的大事,竟然连一道传讯都没给他发过。
若是早知道此事,他定然会提前做好准备,哪里还会像现在这样,几乎是“一无所知”地暴露在可能的危险之中。
他心中暗自腹诽,此举实在是坑爹!
不过,陈胜很快收敛心神,对着太乙真君的方向拱手传讯:
“多谢太乙道友告知,贫道知晓了,日后定会多加小心。”
太乙真君笑着摆了摆手:
“道友不必客气,不过是举手之劳,既然道友不愿同行,某便先去旋星宫了,咱们后会有期。”
话音落下,他周身的雷光骤然暴涨,整个人化作一道赤红色的闪电,融入虚空之中,只留下那片依旧狂暴的雷暴,在天地间轰鸣不止。
陈胜望着太乙真君离去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
他收起阵旗小船,重新调整方向,同时运转《虚无敛气术》改变了自身的气息,将容貌也略微遮掩。
第229章 剑意成势
大荒传讯不易,足足半月之后。
陈胜腰间的玉牒才发出微弱的荧光,神识沉入其中。
刹那间,一段段详尽的文字与几幅模糊的画面片段涌入他的识海。
画卷中,先是西域无垠的戈壁,风卷黄沙,烈日灼心。
陈西华青衫仗剑,于一片古老的废墟遗迹中,与一名周身环绕着赤色火焰、面容倨傲的修士对峙——那便是赤焰真君。
为了一株即将成熟的“地心火莲”,双方起了争执。
赤焰真君出身不凡,性情霸道,陈西华虽然夺了灵物,却顾忌其背景,数次退避,以游斗周旋为主。
然而,那赤焰真君却如同附骨之疽,仗着势力步步紧逼,其行径在陈西华的描述中,被毫不客气地形容为“癞皮狗”。
画面流转,时光荏苒,陈西华再次出关,已经是元婴中期,气质愈发沉凝。
一番谋划之后,他结交了无极圣女,顺理成章地拜入了无极仙府,成为一名地位尊崇的供奉。
接着,是仙府内部派系斗争的暗流汹涌,陈西华巧妙借势,隐在幕后推波助澜。
终于,在一次涉及资源分配的激烈冲突中,赤焰真君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陈西华抓住机会,以清算旧怨、维护新投靠派系利益的名义,在宗门认可的比斗中,正面将赤焰真君斩于剑下。
整个过程合法合规,既彻底根除了心腹大患,又未曾触犯仙府规矩,反而因“立功”而地位更稳。
玉简中还特别提及,那赤焰真君乃异类得道,本性暴戾,在仙府内人缘极差,树敌众多。
其身后那位紫霄真君,出手一次更多是碍于师门前辈留下的香火情分,此次出手偿还人情后,便已明确表态与此事因果两清,不会再追究。
至于太乙真君,陈西华坦言,昔年游历西域时的确有过数面之缘,杯酒之交,但对方对其深入仙府、借势复仇的具体谋划并不知晓,所以才会有夸大之举。
陈胜缓缓收回神识,彻底放心下来,轻轻颔首:
“我就说西华行事谋定而后动,素来谨慎,每一步都深思熟虑,怎会无端惹下泼天大祸。”
同时,玉简后续传来信息,陈西华关切询问陈胜的修行进度,尤其是否已领悟关键的“剑意成势”。
若尚未成功,他极力推荐了一处名为“残剑谷”的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