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修仙:我能固定天赋 第194节

  “不错,有大将之风,临阵不乱,是炼丹的好料子。”

  不多时,丹炉已温养完毕,各种材料也处理妥当。

  陈胜神识沉入丹炉之中,开始施展自己看家的控火之术。

  只见丹炉内的火焰骤然一变,原本莹白的火焰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火星的油池,炉底那些细碎的火星忽然齐齐一颤,随即以肉眼难辨的速度疯狂衍变。

  先是化作点点流萤在炉底跳跃,转瞬便连成一片橙红色的火网,紧接着火网翻涌扩张,不过呼吸之间,便化作一片席卷整个炉腔的熊熊火海。

  那火海绝非寻常火焰可比,火焰的色泽竟随着燃烧不断变幻,时而如赤霞般绚烂,时而如墨玉般深沉。

  更惊人的是火海中翻涌的景象!

  方才还见一脉清冽的河川在火浪中蜿蜒流淌,河面上甚至泛着逼真的粼粼波光,下一刻,河川便被奔腾的山岳取代,火岩堆叠的峰峦间竟有火雾如瀑布般倾泻。

  忽而又有成群的飞禽振翅冲出火浪,翎羽在火光中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紧接着便是走兽奔袭而过,虎啸龙吟之声仿佛能穿透炉壁。

  这些由火焰凝聚的虚影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循着某种玄妙的韵律交替显现!

  山川的厚重、河川的灵动、飞禽的迅捷、走兽的悍勇在火海中交织碰撞,最终融汇成一股包罗万象的磅礴气势,看得人眼花缭乱。

  却又隐隐能从中感受到一丝天地运转的道韵,当真是万象交融,变幻莫测。

  正是他上一世参悟青华宗前人传承,结合自身心得创造的集大成之作——万象炼虚真火。

  这一火法品阶隐隐逼近三阶上品,改无可改,堪称青华宗火法第一。

  不过,就这一世而言,陈胜的阵法修为再度精进,又有剑心助力洞察,对这火法已有几分改进的灵感,甚至有了雏形。

  但此刻他以求稳为主,并未展示这些新得。

  ……

  作为此火法的开创者,陈胜对其中的诸多变化了如指掌,施展起来行云流水,没有半分滞涩。

  一旁的寒楼真君看着这手精妙的火法,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轻轻点头。

  炼丹之术,火法为尊,仅凭这手火法,陈胜三阶中品炼丹宗师的身份便八九不离十。

  很快,陈胜以火海将各种药材彻底熔炼,灵草的汁液与矿石的精华在火焰中翻滚,几乎剔除了所有的杂质。

  接着,火海漫卷,将全部精华重新提炼数遍,最终化作一团璀璨的金色药液,在炉中缓缓旋转。

  “凝!”

  陈胜心中低喝一声,神识全力探入,双手快速掐诀,一道道精妙的凝丹法诀打入丹炉之中。

  他以九转之法,在凝丹过程中进一步调和药液、凝练丹体,同时引动丹炉上的聚灵阵纹,汇聚天地灵气,开始孕养丹灵。

  如此足足过了三个时辰。

  丹炉之中忽然传来阵阵震颤,仿佛有什么东西即将破炉而出。

  陈胜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心中暗暗颔首:

  “丹灵终于成了!”

  他神识凝炼,继续孕养丹气,为最后的固化锁灵做准备。

  见得这一幕,寒楼真君眼中的欣赏更浓。

  以他四阶中品炼丹大宗师的眼光来看,陈胜的火法、凝丹手法尚有粗糙之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传承和练习改善的,三元道宗别的不多,就是各种顶尖传承应有尽有。

  最让他欣赏的是陈胜的心态与细节把控,看似无关紧要,却是决定炼丹成败的关键。

  他轻轻颔首,心中已有了判断:

  “待到这位听雨小友获得更高深的炼丹传承,潜心钻研数十载,晋升三阶上品炼丹师不在话下,至于冲击四阶,也有几分可能。”

  一阶之差,天差地别,就拿寒楼真君自己来说,他在金丹初期、百岁出头时便已是三阶中品炼丹师。

  可直到六百岁晋升元婴真君时,才终于成为四阶丹道大宗师,足足耗费了五百年光阴。

  能被他评价有几分四阶潜力,已是极高的认可。

  最后的收丹过程无比顺利。

  陈胜数世炼丹,经验早已千锤百炼,随着最后数十道收丹法诀打入丹炉,他低喝一声:

  “出!”

  一道璀璨的金光顿时从丹炉中冲出,在空中盘旋一周,竟直接撞到了大殿的墙壁上,发出“叮叮”的脆响,显然是丹成之后灵性十足。

  寒楼真君轻轻一笑,抬手一摄。

  那枚玄元破障丹便乖巧地落在他的掌心,丹药通体金黄,丹纹清晰,散发着浓郁的药香,显然是品质上佳的成品。

  “不错,小友的基础打得极为扎实。”他端详着丹药,忽然问道,“不知道小友师承何人?”

  陈胜神情落寞地摇了摇头:

  “家师也是一位三阶中品炼丹宗师,只是他老人家终生困于筑基,早已坐化了。”

  寒楼真君闻言,轻轻一叹:

  “真是沧海遗珠,筑基便能成为三阶中品丹师,假以时日未必没有机会冲击四阶,实在可惜了。”

  说罢,他看向陈胜,朗声道:

  “以小友的技艺,再去外门实在是消磨时间,德明,取我玉令,听雨小友日后便是丹脉内门长老,享受序列待遇。”

  陈胜闻言,心中一喜。

  依照他之前打听到的消息,像他们这种带艺投师的修士,大多要先在外门做几十年贡献,才有机会进入内门。

  没想到寒楼真君竟如此看重自己,直接授予内门长老之位。

  德明真人闻言,也是轻轻颔首,外门与内门的区别,元婴真君一言可定。

  不过真君既然开口,显然是对这位听雨道友极为欣赏。

  陈胜自身有实力、有潜力,又得真君青睐,日后在道宗的前途定然不可限量,他看向陈胜的目光,也越发和善起来。

第159章 内门长老的福利

  陈胜很快从寒楼真君的大殿告辞。

  虽说已得真君亲口允诺,但要正式成为三元道宗的一员,还有几道固定流程要走。

  德明真人引着他穿过几条雕梁画栋的回廊。

  廊柱上雕刻着云纹仙鹤,其中隐约传来道铃声,叮咚作响,与远处传来的钟磬声交织成韵。

  行至一处开阔庭院,便见一座通体由青黑色岩石砌成的圆形建筑矗立中央,正是道宗用来检验心术的问心大阵。

  建筑上空萦绕着淡淡的白雾,雾气中隐约可见无数符文流转,时而凝聚成剑形,时而化作丹炉,散发出若有若无的威压。

  德明真人站在阵外笑道:

  “听雨道友,只需走入阵中,坦陈心迹便可。”

  “大阵只会询问些基础问题,确认道友并非其他宗门的探子,也无危害道宗之心。”

  陈胜心中坦然,抬脚迈入阵中。

  刚一踏入,便觉一股温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包裹全身,仿佛浸在温水之中。

  脑海中响起几道清晰的意念,并非人声,却字字分明:

  “你来自何处?”

  “为何要加入三元道宗?”

  “是否对道宗怀有异心?”

  他一一如实作答,从楚国青华宗的渊源到对道宗丹阵传承的向往,言语间毫无隐瞒。

  阵中的白雾随着他的回答缓缓翻涌,符文闪烁的频率也渐渐平稳。

  一盏茶的时间之后,阵中白雾渐渐散去,一道柔和的金光从穹顶落下,如流水般淌过陈胜全身——这是通过问心的征兆。

  他走出大阵,跟着德明真人来到一旁的誓坛。

  誓坛由整块白玉雕琢而成,中央矗立着一块丈高石碑,上书“三元道宗”四个古篆,笔力苍劲,隐隐有灵力流转。

  陈胜对着石碑肃然而立,庄重发下道心誓言。

  誓言出口的刹那,周身泛起淡淡的灵光,与石碑上的灵力共鸣,在他的神识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恭喜道友,从此便是我道宗之人了。”

  德明真人笑呵呵地候在誓坛外,见陈胜走出来,拱手便改了称呼:

  “见过听雨长老。”

  顿了顿,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几分深意:“道友要不要趁此时机,改一个道号?”

  陈胜闻言心中一动。

  他早听说三元道宗作为正统道派,道号自有传承体系,诸如“重玄启妙道”“寒宇悟真诠”“大化涵德仁”等序列。

  虽非严格的辈分排序,总不能让元婴真君称呼晚进为“师叔”,却也是入宗门时间、宗门身份的一种象征。

  像他这般后来投效的修士,虽不强求更改,但融入宗门的意味更浓些。

  迎上德明真人那带着几分神秘的笑容,陈胜轻轻颔首:

  “听雨二字本是我随口胡诌,既然入了道宗,自然该有个正经道号,便请道友指点。”

  “好说。”

  德明真人朗声一笑,抬手遥指远处云雾中的一座阁楼:

  “按宗门规制,近五十年新入内门者,道号当取‘微’字开头,道友随我去道楼取字吧。”

  陈胜有些意外,没想到取个道号还要专门去一趟道楼。

  两人御空片刻,来到那座高耸入云的阁楼前,阁楼通体由羊脂白玉筑成,共分九层,楼身四周环绕着一道恢弘的阵法。

  阵眼处悬浮着上千枚造型古朴的玉牒,每枚玉牒上皆是空白,散发着淡淡的灵光。

  “这道楼本身便是一座通天法阵,道号天授,道友站到阵眼中央即可。”

  德明真人指着阵法核心处说道。

  那里地面上刻着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阴阳鱼眼处各嵌着一颗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陈胜依言走入太极图案中央,刚一站定,整座大阵便骤然爆发出灿烂的金光。

  无数道符文如游鱼般在阵中穿梭,最终涌入一枚悬浮的空白玉牒之中。

  金光散去时,玉牒上已浮现出两个古朴的篆字——微象,字迹周围萦绕着淡淡的紫气,仿佛有生命般缓缓流动。

  “好道号!”

  德明真人抚掌赞叹,眼中满是欣喜:

  “道经有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象者,道之轮廓,万物之征也,看来上天也知道友不凡,授了这般有深意的道号!”

首节 上一节 194/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