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喽老喽!想当年与女道友同参道法,三天三夜都不在话下。
“如今不过交流到五更天,就得睡到日头西斜。
“还是易哥儿这般年轻人精力旺盛啊!”
醉眼朦胧地打量李易,他突然惊咦了一声,酒意都醒了几分:
“易哥儿,半年不见,你竟已突破到炼气八层了?”
李易笑笑,随口搪塞几句,就欲回院。
哪知却被对方一把拽住衣袖。
“易哥儿,刚在掩庐听得个要紧的消息。
坊市赏功堂新进了一批上品小增元丹,对你冲击炼气九层大有裨益。”
他左右张望,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趁消息还未传开,赶紧做些任务攒足功绩。许叔我可是第一个告诉你的!”
李易老江湖了,面上适时露出感激之色,拱手道:“多谢许叔提点。”
心中却暗自苦笑:“这消息既然都传到掩庐那等地方,就算不是人尽皆知,也相差无几。
纵使有好丹药,怕也早被兑换一空。”
不过念在对方一番好意,李易还是从储物袋中取出个小茶袋。
“许叔,这是家祖留下的青叶灵茶。不是什么好物,却最是解酒,您且收下。”
许散修眼前一亮,毫不推辞地纳入袖中。
再次张望几下,忽的露出一丝肃然,“易哥儿,我有一红颜在墨蛟岛偶然发现一处古修洞府,眼下就缺个精通雷法的修士破解禁制。
“你若愿意,可以加入我们。
“到时取了宝物平分,一辈子都不缺灵石。”
“?”
李易现在最忌讳听到什么古修洞府。
修仙界哪来这么多唾手可得的洞府让你寻宝?
就不怕是个杀人夺宝的陷阱?
怪不得两人平日交集不多,但今日此人却格外热络。
合着在这里等着呢?
当然。
李易脸上却不露分毫,只是含笑道:“许叔美意心领了,只是晚辈近日另有要事,实在分身乏术。”
说罢,便借口修炼匆匆告辞。
回到院中,他不禁摇头:“这许散修平日醉生梦死也就罢了,如今竟彻底昏了头!
勾栏女姬的话也敢信?
看来日后要与他保持些距离才是。”
石庐内,檀香袅袅,静心凝神。
李易在云床上略微调息片刻,待心境彻底平复,才又回到了乌木方桌前。
墨蛟岛的任务一向无人问津,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趁着今日灵台清明,钻研下符道才是正经。
深吸一口气,将杂念尽数排出脑海。
他先从储物袋中取出三叠上等符纸,整齐地码放在桌角。
又取出几瓶妖血符墨。
这些以一阶五行妖兽精血为主料,掺入灵草汁液炼制而成的符墨并不便宜。
一瓶大概需要十块灵石。
不过以他现在的身价足可以承受。
火云谷之行,收获颇丰。
单单灵石,足可以让他三年内无需发愁。
思绪流转间,不禁想起徐管事那个中阶储物袋。
可惜,袋口处的禁制异常强大。
想来应该是徐管事全盛时期所设。
很麻烦。
目前根本无法破开。
“罢了!”
摇摇头,将这些杂念抛诸脑后。
眼下还是专注制符要紧。
绘制的依旧是木刺符。
反复绘制,方能生巧。
李易深吸一口气,将一张符纸铺展开来。
符笔蘸墨,手腕轻转,笔走龙蛇间,一个精巧的引灵图渐渐成形。
此乃沟通天地灵气的关键。
没有这一步,哪怕符箓绘制好,也是废符一张。
接着是绘制木刺纹路。
这一步需要注入自身灵力。
对于初入符道的修士而言,往往是最耗心力的环节。
笔锋游走间,李易全神贯注。
心要静如水,手要稳若石。
灵力输送更要精准无误。
这些绘符要诀他早已烂熟于心。
随着时间流逝,空白符纸越来越少,而画好的符箓却越来越多。
待最后一笔落下,窗外已是四更天。
轻轻捻起一张刚完成的木刺符,感受着其中流转的浓郁灵气,李易嘴角不由扬起一抹笑意。
这张符箓表面灵纹饱满,符纸上的墨迹隐隐泛着青光,显然已经达到了中品水准。
“看来这制符的第一步根基,总算是打牢了。”他满意地自语道。
“既如此,该去坊市赏功堂走一趟了。”
推门而出,山风带着一丝凉意。
李易神思清明,意气风发。
……
半个时辰后。
李易缴纳一枚灵石碎片,缓步踏入坊市东门。
青石主道在脚下延伸,两侧店铺人来人往。
又行了约莫半柱香工夫,转过一道巨型的雕花照壁,眼前景象骤然开阔。
一座占地约三百余亩的青石广场呈现眼前。
没有摊位。
也没有任何的修仙店铺。
中间位置是一栋坐北朝南,高十余丈,宽四十余丈的三层宫殿。
一字排十六扇清漆木门。
檐下绘各种仙家彩绘。
整座宫殿以灵木构建,外覆灵漆。
晨光洒下,熠熠生辉。
透着一股庄严且神秘的气息。
此时,已有不少修士小心翼翼的进进出出。
李易也跟着缓步来到近前。
还未进门。
殿前两根盘龙漆柱上,一幅仙道楹联格外醒目:
上联:凡修岁月苦,拼荆斩棘觅仙路。
下联:明心天地阔,玄机妙法助飞升。
字迹苍劲有力,隐隐透着几分仙家道韵。
第70章 综务殿与赏金任务
修盟殿。
无论岛屿大小,但凡有修仙坊市之处,必定有这样一座巍峨大殿。
此乃修盟权威之象征。
亦是万千散修赖以生存的根基所在。
大殿共分三层。
前两层皆属赏功堂管辖。
一层主要是发布各种悬赏任务,以及为修士记录功绩。
二层则是凭借功绩点兑换各种珍贵的修仙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自赏功堂兑换的所有丹药与符箓,都比市价高两到三成左右。
只要愿意出售,马上会被一些二道贩子收走,完全不愁销路。
第三层乃杂务堂所在。
专司洞府租赁、灵田交割、地契文书及修士令牌等一应庶务。
不过散修们更习惯将这座大殿称之为“综务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