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坊市散修开始 第50节

  “就它了。”

  冯诗韵轻咬朱唇,终是将丹瓶握入掌心。

  见冯诗韵选了洗髓丹,在场众人皆是神色如常。

  唯有王伦那张老脸皱成了苦瓜。

  他如今已是炼气八层修为,眼看就要用到洗髓丹突破瓶颈,此刻眼睁睁看着丹药落入他人之手,疼得胡子都在颤抖。

  不过转念间,他似是想通了什么。

  突然又咧嘴笑了起来,甚至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

  这突兀的表情变化看得李易暗自摇头,也不知这老不修在打什么主意。

  冯诗韵捧着所得之物款款而归,裙裾轻摆间带起一阵幽香。

  停在李易身侧,美眸尽是柔情,“易哥儿,你待姐姐可真好。这般珍贵的宝物都舍得让与奴家。”

  酥软入骨的语调,眉眼间的风情,再配上她微微前倾马上要倚入怀中的身姿。

  活脱脱就是个勾人的俏寡妇。

  李易面皮一热。

  推开也不是,抱也不是。

  正不知该如何是好。

  却是王伦给他解了围。

  这老儿动作倒是麻利,不过片刻功夫便已选好两件宝物。

  其一是那面漆黑如墨的古怪铜镜。

  镜面有灵力波动,似能吞噬洞内灵光。

  另一件让众人颇感意外。

  他在那几个贴着朱砂禁制符箓的粗陶大罐处挑挑拣拣,竟然真的抱回来一个。

  “王符师。”

  苏老怪捻着白须,寿眉紧蹙,“你放着上乘功法与那些灵木不取,偏选这么个腌菜坛子?莫要辜负了崔仙子一番美意。”

  红衣女修虽未言语,但眸中疑惑之色显而易见。

  李易对王伦多有感激,温声道:“王伯若觉不妥,此刻更换还来得及。想必在座诸位都不会介怀。”

  哪知王伦却是笑而不语。

  只见他慢条斯理地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只三寸高的羊脂玉瓶。

  然后小心翼翼地揭开陶罐上的禁制符箓,手掐法诀,轻叱一声:

  “引!”

  霎时间,一道青白相间的灵液自罐中腾空而起,如灵蛇般蜿蜒落入玉瓶之中。

  浓郁的醇香瞬间弥漫整个洞府。

  众人只觉周身灵力为之一振,竟比平日活跃了数倍不止。

  “这灵酒……?”

  “此酒好似不是灵米所酿,反倒与我家老祖常喝的药酒味道有些相似。”

  红衣女修眸光一闪,问出心中疑惑。

  王伦得意地捋须笑笑,顺手还拍了一记马屁,“崔仙子果然慧眼如炬。

  “这些陶罐中所藏,确实是以多种浆果灵药酿制的上品灵酒。

  “历经两千余载沉淀,其功效已不逊于千年灵乳。”

  说罢,他又惋惜地摇头,“只可惜其余几坛因禁制失效,早已干涸,唯余这一坛尚存。”

  红衣女修眸光微闪,“王符师当真是深藏不露。这瓶千年灵酿若是现世,只怕连筑基期的前辈高人都要为之争抢。”

  苏老怪马上顺着话茬笑道:“此等天材地宝,放在拍卖会上至少价值三千灵石。若是遇到识货的,怕是四千灵石都有人肯出。”

  王伦却连连摆手,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几分惶恐:

  “仙子说笑了。这等宝物若真拿去拍卖,只怕老朽刚走出拍卖行,就要命丧黄泉。”

  他小心翼翼地将玉瓶收入储物袋,“出了这座古修洞府,老朽就寻个僻静之处闭关。

  “借着这灵酿冲击炼气九层才是正经。”

  说到此处,他眼中闪过一丝柔情:“最多留个三五滴,卖了给燕娘换些丹药。

  “她资质平平,我这个做道侣的,总要为她打算一二。”

  接下来,轮到李易、苏老怪以及崔家这位红衣崔仙子挑选了。

  “李道友,下面就由你先选吧!”

  红衣女修竟出人意料的主动侧身让开半步。

  这突如其来的示好让李易微微一怔。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双方还为争夺那株血云藤剑拔弩张过。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了红衣女修一眼,只见她凤目中含着几分真诚,倒不似作伪。

  “多谢崔仙子美意。”

  李易略一拱手,也不矫情推辞,径直走向储物架前。

  三个紫色玉匣并排放置。

  表面流转着淡淡的紫雾。

  除了雕刻的灵兽图案有所区别外。

  从外观上看不出任何差别。

  李易随手取了中间那个,并未多做挑选。

  至于那些陈列在架子上的法器,他连看都没看一眼。

  经历过数次生死搏杀后,他深谙“法器贵精不贵多”的道理。

  与其贪多求全,不如将现有的几件趁手法器祭炼到极致。

  下一件,他准备挑选一部功法。

第53章 乙木培元,碧玉骷髅

  修仙界的功法,大致分为:术、诀、功、法、经。

  其中经书与法书这两种,往往被各大宗门和修仙世家奉为镇派根基。

  这类典籍不仅记载着完整的修行体系,更蕴含着历代祖师和大能修士的修行心得与独门感悟。

  字字珠玑,句句详解。

  可惜,此等秘典向来被各大势力严密把控。寻常散修终其一生,恐怕连一睹封皮的机会都难得。

  故而修仙界又有“经法不出山门”之说。

  这句话也道尽了散修与宗门弟子、家族子弟间难以逾越的天堑。

  散修实际修炼起来,就是术法、诀法、功法三门。

  一般叫术的,就是简单的法术。

  不讲究修为根基。

  有灵根者,大多上手即可施展。

  譬如最普通的火球术、风刃术、御风术等。

  而到了诀,比如某某剑诀,这类的就代表是不传之秘,可以作为主修功法。

  而如果再进一步叫作“功”,比如著名的:《长春功》。

  足可以作为家族的传承功法。

  凝元诀。

  焚炎诀。

  金灵功。

  阴土功。

  葵水诀。

  架子上的功法颇多。

  徐管事家中珍藏的那些功法虽然也算上乘,但若与眼前这些相比,简直如同萤火之于皓月,溪流之于江河,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可惜,没有一卷是雷修功法。只能退而求其次看一看有没有木属性的。

  取了几个通体翠绿的玉简,李易仔细翻看。

  然而越是研读,他的眉头就皱得越紧。

  这些木属性功法虽然精妙,但修炼条件都极为苛刻。

  其中一部名为《碧木功》的,要求修士必须同时具备木、水双属性灵根。且之前不能修炼过任何功法,还必须是童子身。

  这等条件,恐怕万名修士中也难寻一人符合。

  另一部《黑木诀》虽然不挑灵根属性,却需要配合特定的灵药辅助修炼,而这些灵药在当今修仙界早已绝迹万年。

  “看来这些古功法虽好,却未必适合现在的修士。”

  轻叹一声,正欲放下手中玉简另寻它物,忽然余光瞥见木匣最底层露出一角兽皮。

  他小心翼翼地拨开一片玉简,一卷用青色兽筋精心捆扎的兽皮古卷赫然映入眼帘。

  这兽皮质地极为奇特,触手温润如玉,表面泛着淡淡的木灵之气,竟是用某种罕见的灵兽皮鞣制而成。

  兽筋捆扎处还系着一枚小巧的木符,上面刻着“乙木”二字,显然是为了防止灵气外泄。

  李易屏住呼吸,轻轻解开兽筋。

  随着古卷缓缓展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跃然眼前。

  开篇《乙木培元功》五个古朴篆字苍劲有力,墨迹中隐隐透着生机,大概率是用某种木属性妖兽的灵血混合灵墨书写而成,历经岁月而不褪色。

  仔细研读后,李易发现此功法乃是一部极为罕见的辅修功法。

  所谓辅修功法,是指不能直接提升修为境界,却能带来诸多特殊功效的修炼法门。

  这部《乙木培元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功法以吸纳天地木之灵气为基础,通过特殊的周天运转,将木灵之气转化为精纯的乙木元气。

  此元气不仅能温养丹田、固本培元,更能滋养神识,使其愈发凝实。

首节 上一节 50/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