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此并无不可,随口应道:“你既喜欢,带上也无妨。
“取一个灵兽袋出来,若它自愿进去,那便是它的一场造化。
“随我们回龟蛇岛,受灵脉滋养,说不定日后能开启灵智,进阶成为妖兽。
“若它不愿,那便是它自有其缘法。
“随手赠它一粒聚气丹丸,也算结个善缘。
“至于它能否凭此开启长生之途,就看它自己了。”
裴婉青闻言,顿时喜上眉梢。
她赶紧从自己的储物袋中,取出一个青灰色灵兽袋。
她蹲下身,将袋口朝向那小狐狸,“小家伙,本仙子带你去往海外仙岛,那里灵气充沛,对你大有好处哦!”
那通体雪白的小狐,歪着脑袋,似乎在理解裴婉青的话语。
令人惊奇的是,只不过短短两息时间,它便是像听懂了般,主动朝着张开的灵兽袋口走来。
待它走到距离袋口约一尺之处时,那看似平常的灵兽袋口突然自主地喷出一道柔和雾气。
极为精准的将小狐包裹。
随后,袋口灵光闪动,那白雾骤然一卷,那小狐的身体飞速变小,被顺利地收入了袋中。
袋口也随之恢复平静。
“公子,收进来了!”裴婉青捧着灵兽袋,开心得像个少女。
李易笑笑。
身边人高兴,他心情自然也好。
解决了小狐之事,二人继续下山。
不多时,便已抵达山脚,正式步入了大周神京城的外城区域。
放眼望去,不愧是号称神京重地。
仅仅是这外城,其街道之宽阔,车马之川流,商铺之林立,人烟之阜盛。
其繁华程度便已堪比青阳府那等大城最核心的地段。
更让李易留意的是,街道上往来的凡人百姓,穿着大多干净体面,衣衫上很少看到补钉。
脸上也大多带着一种安居乐业的平和之气。
这至少说明,在当朝周皇的治理之下,百姓生计还算过得去。
天下大体承平,作为一国之君,算是合格。
然而,李易敏锐的灵觉,却嗅到了一丝与寻常凡人巨城截然不同的地方。
这神京城内的天地灵气,其浓郁程度,竟是远超预料!
即便是在这外城区域,灵气浓度也稳稳达到了一阶灵脉的水平。
甚至勉强达到二阶。
虽然对于筑基修士而言依旧稀薄,但相对于凡俗之地近乎于无的灵气环境,这里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洞天福地”。
一旁的裴婉青也立刻察觉到了这异常之处。
她微微蹙起秀眉,靠近李易,压低声音道:
“公子,此事有些蹊跷。
“奴家……
“哦,不,青儿两年前来此时,这神京城内的灵气还极为稀薄,与寻常凡俗城池无异,绝无眼下这般景象!”
说完,她有些忧心的道:
“公子,我始终感觉,咱们星鸾岛并不是表面看起来这般简单,很大可能有一股看不见的修仙势力存在。
“若不然,灵脉不会如此大面积的出现。
“甚至,之前皇族并无修仙者,如今那玉真公主却突然成为修仙者,也是一个大大的疑点。”
李易摆摆手,“不用担心,你家公子我是修盟在册的星鸾岛岛主,所有修仙者,只要不是邪修魔修,不管他愿不愿意,皆要受我节制!
“灵脉出现得越多,品质越好,对我这岛主而言,好处只会越大。
“毕竟,只有灵脉存在,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散修乃至小型修仙家族前来依附投靠。
“至于那可能存在的隐藏修仙势力。”
李易目光微凝,闪过一丝锐芒,“只要他们不明目张胆地违反修盟规矩,或是主动挑衅,大家暂时相安无事便好。
“纵然真有什么不开眼的,除非是金丹修士亲自出手。
“否则,哪怕来上两三个假丹,以公子我的手段,带着你安然脱身还是绰绰有余的。”
说到这里,他语气一转,带上了几分调侃,“不管怎样,肯定不会把你这位‘俊美无双’的青儿公子卖给那位玉真公主换平安的。”
前面还好,多少还带着几分岛主的威严与自信。
到了最后,却已是明显的调侃。
裴婉青先是一愣,随即想到玉真公主那灼热的目光,忍不住“扑哧”一声娇笑出声。
心中的那点忧虑也随之烟消云散。
在她看来,无论遇到多么棘手的事情,似乎到了自家岛主这里,总能找到解决之法。
举重若轻,仿佛世间没有他化解不了的麻烦。
谈笑间,二人已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真正融入了这外城的繁华街市。
一路闲逛,裴婉青虽是修仙者,但女子天性使然,加之许久未曾如此放松地游览凡俗集市,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有趣。
尤其是那些售卖各色首饰的摊铺,几乎每一个都要停下来驻足观看片刻,眼中满是羡慕。
李易跟在她身侧,目光也随意地在各个摊位上扫过,对比着工艺与样式。
最终,他在一个生意颇为红火,围了不少女客的金饰小摊前停了下来。
这摊子布置得颇为别致,是由两个长约四尺的巨大铁盒子拼凑而成作为底座。
铁盒子之上,铺着打磨得光滑如镜的黑色木板。
更巧妙的是,每一件金饰,无论是钗、环、镯、戒,都被纤细而坚韧的银丝巧妙地缠绕,固定在黑木板上。
既确保了安全,亦是极为美观。
银丝与黄金在黑底的映衬下,错落有致,看起来颇为赏心悦目。
可见摊主花费了不少心思。
李易目光落在其中一支做工极为精巧,薄如蝉翼、展翅欲飞造型的凤钗上。
他伸手指了指,向那正忙着招呼客人的摊主老者问道:
“老丈,请问这支金钗如何售卖?”
那老者闻声抬头,见问话的是位气度不凡的读书人,脸上立刻堆起了生意人惯有的和气笑容,热情地介绍道:
“这位公子真是好眼力!
“这支凤钗乃是小老儿的精心之作,不仅花了两月时间精雕细琢,且用了足色的赤金,净重八钱。
“手工费嘛,小老儿只收您一两银子。
“所以您只需支付金八钱,外加手工银一两就好。”
他顿了顿,似乎考虑到面前这读书人未必随身携带金锭,又贴心补充道:
“若是公子身边没有现成的金子,按照眼下市面通行的兑换比例,一两金可折换六两银。
“这支钗总计四两八钱银子,加上一两手工,您一共支付五两八钱银子即可。”
李易闻言,神色不变,随手便从袖中取出一片打造精美,边缘清晰、约莫一两重的金叶子,置于摊位的黑木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支金凤钗我要了,至于这多出来的金子……”
他话语微微一顿。
那老者眼见金叶子,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心中已然开始盘算这额外多出金子多半是这位阔绰公子的赏钱,正待千恩万谢。
岂料李易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嗯……你斟酌着,看看能否再给我搭上一件合适的金首饰?”
老者闻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顿时垮了下来,变成了苦瓜模样。
嘴唇嗫嚅了几下,竟是半晌说不出话来。他
一会儿局促地搓着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一会儿又下意识地用袖子擦拭着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张嘴欲言又止了好几次,都没有说出口。
显然是觉得这笔账实在难算。
可又不敢直接驳了客人的面子,一时陷入了极大的为难之中。
就在气氛有些尴尬之际,摊后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衫,年纪约莫十二三岁,面相憨厚却眼神灵动的少年凑了过来。
他此刻见爷爷窘迫,便壮着胆子,朝着李易拱了拱手,口齿清晰地算道:
“这位公子,您莫怪。
“您给了一两金子,凤钗重八钱,手工一两银。
“按市价一两金兑六两银算,您多出的二钱金子,折算成银子是一两二钱。
“扣除定好的一两手工费,还剩二钱银子。”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二钱银子,委实是买不到任何金饰的。
“咱们摊上最便宜的一对小巧金耳坠,也得六钱银子起步。”
李易看着这伶牙俐齿又透着朴实的少年,觉得有趣,便笑着追问:
“那依你看,这该如何是好?”
少年见李易没有生气,胆子也大了些。
他挠了挠头,目光瞥见李易身旁作书生打扮却难掩绝色的裴婉青,灵机一动道:
“公子,您看这样行不行?
“这二钱银子,您不如就在我们摊上选一件精致的银饰?
“我看这位姐姐,虽是书生打扮,但气质脱俗,宛如仙子下凡。
“仙子偶尔佩戴银饰,体验一下人间烟火气,想必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他这话既恭维了客人,又巧妙地推销了摊上的银饰。
李易闻言,却是微微一怔,“哦?你倒是眼尖。
“你怎么看出这是位姐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