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南虽然不解其意,但还是老实摇头:“晚辈不姓慕。”
冯诗韵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语气也缓和了许多:
“莫要紧张,我并无恶意。我观此物的炼制手法,与我一位故人,颇有渊源。
“看在这枚飞镖的份上,我不会为难你。
“告诉我,你姓什么?”
感受到冯诗韵杀意的消退,李英南心中稍安,虽然依旧疑惑,但还是恭敬答道:“回前辈的话,晚辈姓李。”
“姓李?”
冯诗韵低头看了看手中莲影镖,又抬头看了看李英南,口中喃喃低语,仿佛在串联某些线索:
“此物只有白莲与她胞姐莲娘子有,可这小丫头却姓李?”
猛然间,她像是想到了什么极其关键的事情。
慕白莲对李易可说痴心一片,曾经送过李易一枚这样的莲影镖:
“等等!你是不是住在青阳府?”
李英南马上摇头,“不是。”
她可不想牵连族人。
然而,她这否认得越快越干脆,反而让冯诗韵眼中闪过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笑意:“那你家老祖可是叫做李易?”
李英南被她这突如其来的激动弄得有些发懵,“没错,我家老祖名讳正是上李下易。”
得到确认,冯诗韵脸上的喜色几乎要满溢出来。
她迫不及待地再次追问,“你喊易哥儿老祖?
“难道他已经成功筑基了?!”
李英南虽不明白这杀人不眨眼的血罗刹,为何听到老祖名讳如此激动,但为了保命还是恭敬地回答:
“是,老祖如今已是筑基中期修士。”
冯诗韵彻底怔在了原地。
脸上的表情复杂无比。
“筑基中期?!”
先是难以置信。
随后是狂喜与欣慰。
还有一丝无法言喻的恍惚。
当年那个痴恋自己,处处谨慎行事的少年,不仅成功筑基,更是在短短时间内达到了筑基中期?
但是心中突然又是一疼。
“我已入了魔道,此生怕是与易哥儿注定有缘无份了。”
第316章 灵翼蛛蜈(求月票)
青阳湖。
碧波三千里。
深不见底。
曾有胆大且精通水性的渔人试图下潜,探寻湖底之秘。
然而下行不过十数丈,便觉湖水冰寒刺骨,远超寻常寒意,直接冷透骨髓筋脉。
偶尔,深水之中还会有道道宝光一闪而逝,似有异宝潜藏。
种种见闻口耳相传,渐渐便在当地的渔民与沿岸百姓间,生出了“青阳龙宫”的传说。
相传有龙君居于此,掌管此方水域的风雨气候。
正是得益于青阳龙君的庇佑,青阳湖周边才得以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湖中鱼虾繁衍,龟鳖嬉游,水族之盛,不可计数。
其中最为有名的一种,便是“白玉鲢”。
此鱼通体银白,肉质细腻肥美,鲜嫩异常。
且肌间刺极少,无论是清蒸,炖汤,还是制成鱼脍,皆是人间美味。
名声远播之下,甚至作为贡品送入过大周皇室。
辰时三刻。
朝阳已然升起,为浩渺的青阳湖面铺上了一层光芒。
李易与楚清棠并肩立于湖畔的一处青石码头。
远处点点渔舟穿梭,湖鸥翔集,一派生机勃勃却又宁静致远的景象。
湖面吹来的晨风带着湿润水汽,掠过宽阔的湖面后,显得颇为寒凉。
楚清棠感受着这股凉意,嘴角却微微翘起,非但不躲,反而直接依偎到了李易怀里。
今日她不知为何心血来潮,竟是作了一副男装打扮。
一头青丝被尽数束起,藏于一顶方正的儒生巾之下。
身上穿着一件用料考究,裁剪合体的月白色儒衫,腰系丝绦,足蹬云履。
这般装扮,非但未能掩盖其绝色,反而因其容颜过于俊美,唇红齿白,眉目如画,竟生出一种别样近乎惊心动魄的美艳之感。
引得码头上偶尔经过的渔夫船家都忍不住频频回头张望,眼中满是好奇。
一旁的李易,则是穿着随意得多。
依旧是那身半旧不新的青色道袍,头发用一根普通木簪随意挽了个道髻,但因为接连服食菩提灵液与驻颜丹的关系,颇有几分出世散修的仙味。
此刻,他微闭双目,将自身强大的神识如同蛛网般缓缓铺开,细致地感知着湖畔乃至湖面区域的每一丝细微的灵气波动。
楚清棠等待了片刻,终究还是忍不住侧过首,轻声问道:
“易哥哥,这湖光山色虽美,但以神识感应,此地的灵气浓度似乎与周边城镇山林并无显著差异。
“甚至因水汽氤氲,反而显得更为涣散一些。”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一丝明显的疑惑:
“那灵脉真的会隐藏在这深不见底的浩渺湖底之下吗?”
也难怪她心生疑虑。
寻常灵脉,大多孕育于名山大川,地脉节点之上。
并且灵气汇聚之处往往有异象显现。
而将一条可能存在的灵脉与这凡俗渔民口中传说有龙宫,人来人往的大湖联系起来,让她这个修仙大族的嫡女,委实难以相信。
李易缓缓睁开眼睛,收回外放的神识,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他这苦笑,倒不全是因楚清棠的疑问,更多的是回想起方才来的路上。
在青阳府城内,身边这位美妮子瞧见街边卖的糯米糕,顿时移不开脚步。
给她买了一份后,便全然不顾周围目光,腻在他身旁,自己吃一口,又笑吟吟地非要喂他一口。
她玩得高兴,李易心中自然也受用。
可偏偏……
她今日是穿着一身俊俏无比的男装。
这般两个“男子”在闹市之中举止如此亲昵,落在不明就里的外人眼中,简直是惊世骇俗。
李易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跟着的几个李家族人,眼神都变得异常古怪。
大概率已经在暗中怀疑自家这位老祖宗,是不是除了修仙之外,还有些什么难以言说的特殊嗜好……
一想到那些族人可能产生的误会,李易就觉得额角隐隐作痛。
但侧目看到楚清棠这副兴致勃勃,乐在其中的娇俏模样,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罢了罢了,既然她高兴,些许流言飞语,又算得了什么?由着她去吧。”
李易在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将这份哭笑不得的情绪压下,转而凝神屏息,将全副心神再度投注于眼前烟波浩渺的青阳湖。
说来也奇,方才一番静心感知,他确实隐隐察觉出这青阳湖的几分非同寻常之处。
因在极渊殿的那处世外桃源,修炼《乙木培元功》的“乙木温神”秘术足足三十余年,其韧性与覆盖范围,远超同阶修士。
之前筑基初期时,神识全力展开,便能清晰覆盖方圆三里之地,足以媲美一些初入筑基后期的修士。
如今成功晋升筑基中期,法力倍增,神识也随之水涨船高,足足提升了两倍有余,全力施为下,大致能覆盖方圆九里的广阔范围、
当然,这方圆九里,只是一个大致的感知范围。
主要用于辨识这个范围内是否存在剧烈的灵气波动。
若要做到明察秋毫,清晰地感知到虫鸣窸窣、鼠蚁窜动,乃至飞花飘零、落叶旋坠这等纤毫动静。
有效探查范围会急剧收束,大致只能覆盖周身两百余丈的区域。
然而,即便是这收敛后的范围,用以探查这青阳湖的异常,也已是绰绰有余。
而就在方才,当他尝试将神识探入青阳湖深处,意图窥探湖底情形时,却遇到了极大的阻碍。
并非被湖水削弱。
而是在深入湖下一定深度后,被一种天然形成的禁制之力牢牢阻挡在外,难以寸进。
不仅仅是在这处码头。
来此之前,已经变换了三四处地方,相距数百里,结果皆是如此。
这绝非偶然!
如此大范围、强度一致的神识禁制,只可能有两种解释:
要么,这浩瀚的湖底之下,蕴藏着某种能自发形成神识屏障的罕见灵材或矿脉。
要么,便是这湖底被高阶修士布下了一座规模极其宏大的防御阵法。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意味着青阳湖绝不像表面看起来这般简单。
正当李易凝神思索这湖底禁制之谜时,一旁的楚清棠却微微蹙起了秀眉,似乎发现了另一件令人费解之事。
她拉了拉李易的衣袖,轻声问道:“易哥哥,你有没有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
李易闻言,暂时收回沉浸在湖底禁制上的心神,转头看向她:
“哦?芸儿指的是什么?”
楚清棠伸手指着湖面上那些零星散布,动作娴熟地撒网收网的渔船:“巨鲸帮打着施粥和招工捕鱼的幌子,吸纳了足足数千流民。
“按理说,这青阳湖上此刻应该遍布新来的流民在学习或尝试捕鱼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