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坊市散修开始 第277节

第259章 血煞令

  李易闻言,眉头骤然锁紧。

  一连串的疑问脱口而出:

  “凡人族人?

  “星鸾岛?

  “大周王朝来的?”

  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显得如此突兀而难以置信。

  星鸾岛与灵鼋岛相隔何止万里波涛,其间海域辽阔,凶险莫测。

  而记忆中的祖地青阳府,更是远在大周王朝腹地,距离东海之滨尚有万余里之遥。

  三万余里!

  一个令人心悸的距离在李易心中炸开。

  他着实震惊了,几个毫无修为的凡人,是如何跨越这山海阻隔,茫茫险途,最终寻到青竹山坊市来的?

  “难道是乘坐了修仙海商的巨船?”

  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他依稀记得,原身当年护送祖父灵柩返回青阳府祖坟安葬时,因为支付不起昂贵的传送费用,似乎就是搭上了一位相熟修仙海商的货船。

  这段记忆已然模糊。

  但那种在巨浪中颠簸,与各种修士挤在底舱的压抑感却仍有残留。

  然而,即便是搭乘这种条件最为艰苦的海船,所需花费的灵石对于凡人而言,也绝对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具体数额他已记不真切,但可以肯定,那绝非一个凡俗家族能够轻易承受的。

  他深知家族的底细。

  族中早已没有修仙者,祖父在世时为族人留下了十几块灵石,以备族中万一出了有灵根的后辈,而无灵石使用。

  但十几块灵石,与远渡重洋的巨额花费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

  慕白莲见他神色变幻,苦笑着解释道:“公子,来的是一位年纪不大的姑娘家。

  “嘴巴紧得很,性子也倔犟。

  “莲儿之前试着问了她许久,她愣是一个字都不肯多说,只反复强调,必须亲眼见到‘老祖’,才能开口。”

  听到“老祖”这个称呼从慕白莲口中说出,李易先是一怔,随即不由得苦笑摇头。

  屋内原本因这突兀消息而有些凝重的气氛,也瞬间被这声称呼打破。

  众女皆忍不住掩口轻笑,觉得既新奇又有趣。

  但细细一想,这称呼倒也不算错。

  从高祖那一辈毅然离开南荒故土,迁来这万灵海艰难求存,至今已足足传承了七代修士。

  数百年时光,一代代人筚路蓝缕,从小小的仅有一阶灵脉的岛屿苦苦挣扎,直到祖父那一代,才终于攒下足够的身家,在青竹山脚买下了一处恒产石庐,算是真正扎下了根。

  七百余年的家族绵延,放在修仙界或许只是弹指一瞬。但对于凡人而言,却已是繁衍了二十代甚至更多代人的漫长岁月。

  从那个最初迁移的起点算起,哪怕如今族中辈分最高的子弟,称呼他一声“老祖”,也是理所应当,半点不错。

  “把人请过来吧。”李易收敛笑意,吩咐道。

  慕白莲立刻转向那四个原本躲在角落,正好奇打量李易的侍女,唤道:“汀兰、夏塘、清露、凝雪,别躲着了,快去后宅静室,将李小姐请来见公子。”

  “知道啦,白莲姐姐!”

  四个小丫头这才回过神来,俏生生地齐声应道,声音如黄莺出谷。

  这四个侍女都是慕白莲从青竹山脚那些散修聚居的人家中精心挑选的。

  虽然她们的灵根资质都只是三、四灵根,堪称普通,但个个机敏伶俐,眼色十足。

  按照青竹山坊市不成文的惯例,修仙店铺招募人手,其实根本无需支付灵石报酬。

  只因坊市坐落于三阶灵脉之上,其内灵气浓郁远胜山脚,在此做事本身就能享受到灵气滋养,加速修炼,算是一种极大的隐性福利。

  但慕白莲心善,仍是给她们每人每月开了三块低阶灵石的工钱,并且包吃包住,待遇可谓优厚。

  不过,依照坊市规矩,为防止过度消耗灵脉,百宝阁这等中等店铺,最多只能雇佣两名修仙者。

  这条规矩旨在维持坊市灵脉的平衡,避免因过度消耗而影响整个坊市的修炼环境。

  想要多雇佣人手也非不可,需向坊市管理缴纳一笔额外的灵脉占用费用。

  这笔费用根据雇佣人数和修为高低而定,以炼气期为例,每多一人,一年要多缴五十块低阶灵石。

  眼下雇佣四个女修,是李易的特意交代。

  做此安排,也是自有考量。

  慕白莲独自经营店铺难免寂寞,多些人手既能帮忙打理生意,也能陪她说说话解解闷。

  望着四人在珠帘消失,李易心中不禁泛起疑问:族中到底出了何事值得冒如此大的风险前来求助自己?

  李氏凡人大约三十万,在大周王朝青阳府乃是第一等的望族。

  族中尚武成风,出过不少出将入相的大臣,在朝野间颇有影响力。

  这等情况只要不碰到修仙者,应当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况且星鸾岛自从那条一阶灵脉枯竭后,就彻底变成了凡人岛屿,按理说不会有修仙者前去打扰。

  但这个念头刚起,他又立即否定了自己。

  很多时候,现实往往出人意料。

  柳庆文的曾祖不就是因为长生无望,跑去大周王朝做了国师?

  这说明修仙界与凡间并非完全隔绝。

  真有什么进阶筑基无望的修士打李氏的主意也说不定。

  不过,这一切的疑问很快就能得到解答。

  他暂且按下思绪,转而看向了上官玉奴。

  此时,她拿出在坊市购买的灵钗耳坠等小物件送给慕白莲与楚清棠,并亲手给她们戴上。

  三人站在一处,一个美艳如花,一个温婉如水,一个清冷如月,竟是说不出的和谐美好。

  上官玉奴更是妙语连珠,不时逗得慕白莲掩口轻笑,连楚清棠的唇角都微微上扬。

  不过片刻功夫,脚步声便从后堂传来。

  只见汀兰四人引着一人走了进来。

  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女孩。

  作一身江湖侠客般的利落打扮。

  一套紧束的紫色劲装,将她高挑挺拔,近乎一米七的身姿勾勒得淋漓尽致。

  长发简单地束成一根乌黑的马尾辫,垂在脑后。

  脚上蹬着一双磨损颇显的兽皮软靴。

  腰间挂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镖囊,插着九柄寒光烁烁的柳叶飞刀。

  她的相貌并不出众,甚至可以说有些普通,常年的风吹日晒让她的皮肤呈现出一种健康却粗糙的黑黝色泽。

  但奇怪的是,李易只看了一眼,便心中一动。

  这女子的眉宇轮廓,尤其是那一双英气内蕴的眸子和斜飞入鬓的剑眉,竟真的与他有着三四分的微妙相似。

  就连一旁的上官玉奴,慕白莲、楚清棠等人仔细看去,也都暗暗称奇。

  那侠女打扮的女子进得厅来,目光迅速扫过在场众人,最后牢牢锁定居中而坐的李易身上。

  她身体明显僵了一下。

  眼中瞬间涌起极其复杂的情感,有激动,有敬畏,有难以置信,更有一丝如释重负的巨大委屈。

  下一刻,她竟没有丝毫犹豫,噗通一声双膝跪地,额头重重叩在地板之上,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和哽咽:

  “青阳李氏,李英南,拜见老祖。”

  李易目光落在她身上,并未立刻让她起身,而是直接切入要害,“英男,你万里迢迢,不惜代价寻来此地,可是族中遭遇了修仙者?”

  李英南一怔,旋即点点头,“老祖明鉴,若非如此,孙儿岂敢冒险远渡重洋来惊扰老祖清修。”

  说完,她下意识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神情间透出明显的迟疑。

  显然接下来要涉及家族核心机密,她不知厅内这些女子是否可靠。

  原本侍立一旁的汀兰、夏塘、清露、凝雪四个小丫头极有眼色,见状立刻无声地敛衽一礼,悄步退出了厅堂,并细心地将门轻轻掩上。

  然而,慕白莲、楚清棠与上官玉奴三女却依旧安然静立,丝毫没有要回避的意思。

  她们早已将自己视作李易身边最亲近之人,彼此更是心照不宣。

  此刻若是谁主动退下,反倒显得生分,如同外人。

  李易将李英男的顾虑看在眼里,淡淡一笑,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无妨,此处没有外人,尽可直言。”

  这句话如同定心丸,打消了李英南最后的犹豫。

  她小心翼翼地从腰间那个鼓囊的镖囊最内层,极其郑重地取出一物。

  并非想象中的书信或账册。

  而是一面巴掌大小,玄黑色的令牌。

  她双手捧着,欲要呈上。

  李易并未让她近前,只是隔空轻轻一摄,那面令牌便如同被无形丝线牵引,轻飘飘地飞入他的掌心。

  令牌入手瞬间,一股阴寒刺骨几乎能冻结气血的邪异气息便顺着掌心经络试图侵入,却被李易体内浑厚的乙木灵气轻易化去。

  他垂眸细看,只见这令牌材质非金非铁,幽暗深沉。

  正面以篆书刻了两个殷红如血的小字:“血煞”。

  他将令牌翻转,背面则雕刻着一幅更加令人心悸的图案:一头青面獠牙、栩栩如生的恶鬼,正做仰天咆哮状。

  其眼神怨毒,仿佛欲要择人而噬,透出一股浓烈的血腥与不祥之气。

  见此,李易一双星眸骤然眯起,低声吐出了三个字:

  “血煞令。”

第260章 玄律司

  “起来说话。”

  李易的声音温和了几分,并未立刻追问血煞令的来历,反而话锋一转,提起了看似不相干的往事。

  “若我未曾记错,你应是仕林族长的嫡孙女。

首节 上一节 277/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