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坊市散修开始 第241节

  但转念一想,又不禁释然。能在失落界面那等险地独自闯荡并全身而退的人物,本就该有这般杀伐果断的性子。

  如今的崔家风雨飘摇,或许正需要这样一位铁血人物来力挽狂澜!

  他是渐渐缓过神来了。

  不远处几个正在排队等候使用丹洞的十几个其他修仙家族的修士,却是吓得脸色发白。

  心中暗骂自己运气不好,听了不该听的话,只能纷纷低头装作没听见。

  崔蝶冷冷一笑,她当着众人的面说这些,目的无非是让人将方才的那些话传出去。

  最好传遍灵鼋岛,让所有修士都知道!

  蛟祖未走!

  族老没死!

  还有六级灵目蛟进可攻退可守!

  更莫提那可以抵挡元婴修士的护族大阵。

  如此多的杀手锏,怕从何来?

  站在一旁的李易,可说心潮澎湃!

  他想起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从一介散修到如今筑基有成,多少次在生死边缘徘徊,靠的就是这份永不言弃的坚韧。

  而眼前的佳人,不仅有着不输于他的决绝,更难得的是这份运筹帷幄的智慧。

  修仙之路漫漫,最难得的从来不是灵根资质,而是这等无所畏惧,有勇有谋的道心。

  也唯有此等心性脾气,方能与自己并肩而行,共赴大道。

  “崔家,以后必然是蝶儿的!”

第228章 地火通幽处,参天造化功

  轰隆!

  伴随着沉重的轰鸣声,厚重的玄铁石门缓缓上启,李易旋即迈步走了进去。

  甫一进入,身后的巨门立刻落下。

  速度之快让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当李易回头时,六尺厚的玄铁石门已然与石壁严丝合缝地嵌合在一起,激起的尘土在甬道中四散飞扬。

  这一幕,等于宣告了此刻的他彻底与外界隔绝。

  与此同时,洞外的崔蝶与崔钰两姊妹不约而同地面露忧色,勾魂夺魄的美眸中皆是写满了担心。

  “七姐姐,李道友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崔蝶强作镇定,声音却有些发紧,“不用担心,易哥哥现在的修为已经达到筑基初期巅峰,单论法力浑厚程度,绝不逊色于普通的筑基中期修士。

  “更何况他有着被困在失落界面几十年的经历,对于这种被封闭在狭小空间内的小事早已习以为常,不会有事的!”

  但实际上,她的目光却始终无法从紧闭的石门上移开。

  作为崔家嫡女,也是惟一跟随老祖进入长生洞的后辈,她比谁都清楚这扇刻满阵法玄铁石门的厉害。

  要知道这厚达六尺的石门一旦落下,在没有长生令的情况下,即便是族老亲至,也绝无可能从外部破开。

  除非那头镇守升仙湖的六级灵蛟亲自出手。

  但那种级别的护族灵兽,又岂会为这等小事现身?

  更令她忧心的是洞内参天鼎下的地火。那是从地底深处引来的先天灵火,温度之高足以熔金化铁。

  即便是老祖使用时也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被狂暴的火灵之气反噬。

  那冤家虽然修为不俗,但毕竟不是打小专修炼丹之道,能否安全应对这般危险的地火,实在难以预料。

  “都怪我!”

  想到这里,崔蝶的指尖不自觉地掐进了掌心。

  她突然有些后悔,不该让李易冒这个险。

  但转念一想,以李易的性格,既然决定了要为她炼制驻颜丹,就绝不会轻易放弃。

  “七姐姐,你的手……”崔钰突然娇呼一声。

  崔蝶这才发现,自己的指甲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刺破了掌心,几滴殷红的血珠正顺着指缝缓缓渗出。

  ……

  丹洞的洞顶镶嵌了很多夜明珠,可说亮如白昼。

  一条宽约三丈的通道笔直通向深处,两侧石壁上刻满了各种炼丹图,其上隐约有灵光流转。

  奇怪的是,这本该是火山内部的洞穴,却不时有阵阵凉风拂面而来。

  李易伸手感受着这股凉意,发现风中蕴含着精纯的水木灵气。

  仔细观察下,果然在石壁缝隙间发现了精巧的通风法阵痕迹,想必是崔家先祖为了调节炼丹环境而设。

  沿着幽深的甬道前行,走了约么二十余丈,竟未见到主丹室所在,这让他不禁暗自惊叹崔家先祖开凿此洞的工程之巨。

  又走了差不多的距离,正当他估算是否走错位置时,前方突然出现一道赤红如血的巨大光幕。其上灵纹流转,隐约可见蛟龙虚影游走其间,仿佛在警告擅入者止步。

  李易当即在储物袋中取出了“长生令”。

  不过几乎在同一时间,他便怔住了。

  因为那位杨管事并未告知他该如何使用这枚令符。

  换句话说,此刻的他完全不知道此令该如何使用!

  接下来,法力激发,寻找令槽,包括摆下聚灵小阵祭器的方法全都试了一遍。

  禁制纹丝不动!

  略作思索,他索性将令牌直接抛向光幕。

  就在赤玉令牌接触禁制的刹那,一声震天动地的蛟吼骤然响起。

  牌中猛然窜出一条栩栩如生的蛟龙虚影,龙须怒张,金鳞闪耀,五爪如钩,带着雷霆万钧之势一爪挥下。

  那看似坚不可摧的禁制光幕顿时如琉璃般寸寸碎裂,化作点点灵光消散于空中。

  禁制破除后,眼前的景象让李易呼吸都为之一滞。

  这是一间足有九丈见方的巨型丹室,四壁镶嵌着能净化丹雾的净灵石,在夜明珠的照耀下泛着莹莹青光。

  地面铺设着特制的冰玉砖,不仅能防止火毒蔓延,还能调节室内温度。

  最显眼的是三面石壁上各有一尊造型栩栩如生的玄龟雕像,皆作俯身蓄势口吐火焰状。

  李易走近细看,不禁哑然失笑。

  这些看似威猛的玄龟像,原来只是装饰之物,并无实际功用。

  内里既无阵法布置,也无灵力流转,想来是崔家某位先祖的雅兴之作,为了给这肃穆的炼丹室增添几分气势。

  正中央,一尊通体暗金的蛟首丹炉巍然矗立。

  炉高约六尺有半,三足鼎立,炉身上密布着繁复丹纹。

  最引人注目的是炉身正面那两个苍劲有力的古篆:“参天”,笔力雄浑,隐隐透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

  正是崔家世代相传的至宝“参天鼎”。

  不过此鼎显然已许久未用,炉身上积了厚厚一层灰白色的尘土,连蛟首的纹路都被完全掩盖。

  李易掐诀施展净尘术,一道灵光闪过,灰尘如雪般簌簌落下,露出丹炉本身耀人眼目的亮光。

  检查一遍,丹炉整体保存状况良好。

  炉身未见任何裂纹或破损,三足依旧稳固,就连最易磨损的炉底也没有残破的迹象。

  只是由于长期无人使用,炉内灵气内敛,地品丹炉本该具备的那种磅礴气息如今已变得十分微弱。

  他缓步绕着丹炉行走,手掌凝聚乙木灵气轻轻抚过炉身上的每一道纹路。

  随着他的动作,鼎内沉淀多年的药香渐渐散发出来。嗅上一口,隐隐可以感受过此炉炼制过不少高阶丹药。

  并且另有发现,在参天二字下方又发现了一行小字:“地火通幽处,参天造化功”。

  想必就是催动此炉鼎的法诀了。

  丹炉没有问题,李易开始观察地火。

  地火口如同丹云殿一样,在丹鼎的下方。

  此刻被一种血红色的岩膏牢牢封住。

  “开!”

  李易指尖凝聚出一道细若发丝的紫色雷弧,精准地击在封土中央。

  随着“轰”的一声闷响,岩膏应声碎裂,露出下方幽深的地火通道。

  刹那间,一股炽热的青色火舌喷涌而出,将整个丹室映照得青蒙蒙一片。

  这地火虽然比不上他在丹云殿见过的那般精纯,但也算是此界顶阶。火焰整体呈现出纯净的青色,内焰几乎透明,外焰则泛着淡淡的蓝光,正是炼丹师梦寐以求的“先天地火”。

  用来炼制三四阶丹药绰绰有余。

  甚至五阶丹药都可勉强一试。

  李易满意地点点头,随手掐诀调整火势。

  地火立即响应,火舌吞吐间竟有灵性般随着他的心意变化。

  “妥了!”

  李易眼中喜色一闪,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炼丹之道,最讲究循序渐进,容不得半点急躁。

  尤其是眼下在陌生的环境中炼制高阶丹药,更需要慎之又慎。

  轻拍储物袋,七面泛着金光的阵旗好似游鱼般飞出,庚金打造的旗杆精准按插在洞内每个角落。

  紧接着,李易又取出一面古朴的圆形阵盘。

  他熟练地打开阵盘背面的暗格,将里面灵气耗尽的灵石取出,换上七颗崭新的中阶五行灵石。

  随着灵石的更换,阵盘顿时焕发出仙韵十足的莹莹灵光。

  “起!”

  李易低喝一声,一点灵光点入阵盘。

  霎时间,七面阵旗同时震动,无数如星辰般璀璨的光点从旗面上喷薄而出。

  这些光点在丹室顶部交织缠绕,最终形成一幅浩瀚的星图,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同置身星空之下。

  同一时间,丹室所有的角落都被笼罩再一层淡淡的灵罩内,毫无死角。

  《北斗星罡小阵》,足以抵挡假丹期修士的全力攻击。

首节 上一节 241/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