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坊市散修开始 第24节

  天色阴暗,各式灵灯高挂,灯影摇曳,映出坊市繁华景象。

  偶有几道流光划破天际,乃是青竹卫驾驭法器巡视而过,引得凡俗之人驻足仰望,眸中尽是艳羡。

  仿佛那掠过的不是修士,而是他们遥不可及的仙道之梦!

  李易不敢轻视这些凡俗之人。

  能在坊市自由行走的,背后往往站着修仙界的庞然大物。

  要知道,即便是高阶修士生下的子嗣也并非人人都有灵根。

  无灵根不修仙,虽与大道无缘,但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鬼知道哪个凡人是不是某位筑基期管事的血脉至亲?

  还是小心些为好。

  徐管事的宅邸坐落在坊市深处的“望仙丘”,李易曾造访过一次,对路径还算熟悉,当下便加快了脚步。

  穿过几条蜿蜒的石径,约莫半炷香后,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灵气化雾的山丘跃入眼帘,薄雾缭绕间隐约可见亭台楼阁。

  这片不过数百丈的弹丸之地,却是高阶修士聚集之所。往来散修皆步履匆匆,神色凝重,鲜少有人驻足寒暄。

  青竹卫的巡逻更是异常的密集,就连这些人交谈时都要刻意压低声音,生怕触犯了那些大人物的忌讳。

  李易暗自摇头,这坊市看似灵气浓郁,实则规矩比凡间还要森严。

  相比之下,反倒是山脚那些散修聚居的棚户区,更显自在逍遥。

  绕过一片青翠欲滴的灵竹林,李易来到一座古朴典雅的府邸前。

  黄精枣木打造的大门上,两个青铜兽首正吞吐着氤氲白雾。

  门楣处悬着一块灵木匾额,上书“徐府”二字,每一笔都蕴含着凌厉剑意,似是剑修用灵剑所刻。

  李易整了整衣冠,刚要抬手叩响门环,却见那对青铜兽首突然睁大双目,喷吐出黑白二气,瞬间在门前凝结成一面坚愈金铁的灵光壁障。

  “这是?”

  李易心头一惊,不由后退半步。

  上次来访时,这府门还只是寻常装饰,如今竟已换成中阶防御法器。看来徐管事的地位,比想象中还要高出许多。

  片刻后,大门无声开启。

  一名约莫十二三岁的青衣小童探出身来,见到李易立刻展颜一笑:“李道友,你可算来了。家主吩咐过,你来了后不必通禀,可以直接入府。”

  小童声音清脆,腰间一枚青色玉佩随着他说话的动作轻轻摇晃。

  李易眉头微挑,“小道友认得在下?”

  青衣小童狡黠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幅画像展开,上面绘着的正是李易的容貌,竟有七八分相似。

  “原来如此。”李易了然颔首。

  青衣小童似突然想起什么,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他取下腰间玉佩在光幕上轻轻一划,那看似坚不可摧的禁制竟如流水般分开,现出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李道友,请随我来。”

  小童侧身让开道路,做了个请的手势。

第24章 斩仙符箓,管事真容

  院中精致优雅,古木参天。

  几株至少有三百年树龄的紫云竹在风雪中傲然而立。

  各个景致间,隐约可见法阵运行的痕迹。

  想必是某种防护禁制。

  可惜以李易目前炼气六层的修为,只能隐约感受到阵法的存在。

  却完全看不懂其中玄机。

  沿着青石小径行至内院,一栋精巧的阁楼出现在眼前。

  青衣小童极为客气的引着李易入座,更是亲手为他斟了一杯碧色灵茶。

  茶汤清澈。

  几片形似莲瓣的茶叶在水中舒展。

  散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

  “道兄且稍坐,主人正在读书。

  “约莫一炷香后便能见客,容我先去通禀。”

  李易拱手相送。

  待小童离去后,这才仔细打量起雅室的陈设。

  陈设之奢华,令人几近窒息。

  厅堂两侧的檀木书架上,各类修仙典籍分门别类,整齐陈列。

  东侧书架以功法秘籍为主。

  《炎火术》、《清风步》、《水灵咒》、《五行真解》等典籍的玉简在架子上泛着莹莹微光。

  每一部可说都是炼气期修士梦寐以求的功法。

  西侧书架则多是些杂学笔记。

  《万灵仙岛志》、《履尘游仙记》、《南荒灵药鉴别要术》等线装古籍散发着淡淡墨香。

  临窗处设有一张符桌。

  上摆各种绘符工具。

  一个稍显残破的笔筒尤其醒目。

  里面放了足有十几根样式精美的符笔。

  其中一支通体莹白的软毫符笔,竟隐隐散着一种筑基期修士才有的威压。

  李易自问没有猜错的话,这当是一头三级禽类妖兽身上的灵羽。

  单单这一只符笔,如果放到坊市或者拍卖会上,至少也得上千灵石才能买下。

  李易并未贸然触碰室内任何物件,而是准备静坐等候。

  这些功法典籍固然珍贵,却终究是徐管事之物。

  随意翻看一会,其实并无大用,反倒会给人留下轻浮孟浪的印象。

  前世,李易在商海沉浮多年,早已知晓分寸的重要性。

  在别人府上做客,最得体的姿态莫过于静候。

  不过,适当品饮主人奉上的灵茶反倒是个加分项。

  若是一味拘谨,连茶水都不沾,反倒显得生分疏离。

  端起瓷盏正准备饮茶。

  忽然,李易目光一滞,直直朝北墙望去。

  那里悬有一张纸质泛黄的卷轴古画。

  画作名为《蛟海升仙图》。

  长约九尺,宽约三尺。

  用的是千年不腐的鲸皮纸,以灵兽精血调和朱砂绘制而成。

  画中,一头墨色蛟龙半隐于惊涛骇浪之间。

  蛟首微昂,一双蛟目精光四射,正死死盯着远处海岛上某座金光灿灿的洞府。

  洞府门户半开。

  隐约可见内里霞光流转。

  似乎有惊天机缘将要现世。

  此画入眼,李易瞳孔顿时一缩。

  无它,这幅画与他石庐中挂着的那幅同样画名的《蛟海升仙图》竟有七分相似。

  同样是墨蛟出海。

  同样是风云际会。

  只是自家那幅画,蛟龙是在吞吐月华,而眼前这幅却多了座神秘的洞府。

  更奇怪的是,两幅画的笔法如出一辙。

  连蛟龙鳞片的勾勒手法都一模一样,显然是出自同一画师之手。

  “莫非?”

  李易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徐管事曾与自己祖父一起探过古修洞府。

  五人去的,最后就他俩回来。

  至于是不是那三人反水。

  这事真不好说。

  徐管事不是善人。

  自家祖父也是心狠手辣之辈,手上没少沾染散修的血。

  莫非这两幅升仙图都是从那古修洞府得到的?

  自家那幅,李易早已看了数遍。

  除了绘工好一点,纸质好一些外,也看不出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端起灵茶,他轻抿一口。

  顿觉一股暖流自喉间涌入丹田,连带着经脉中的灵力都活跃了几分。

  放下茶盏,李易目光不自觉地又回到那幅《蛟海升仙图》上。

  画中蛟龙的眼神格外传神。

  既有对洞府重宝的渴望,又暗藏几分忌惮。

  若不是画师亲眼所见,岂能绘制的如此传神?

  这里面,说不定就藏有一桩机缘。

  不过他马上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纷杂的念头压下。

  修仙界机缘无数。

  与其纠结两幅画作的关联,不如先关注眼前之事。

首节 上一节 24/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