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炉下来,足足得了五瓶补气散,如果单身一人打坐修炼,足够半月使用!
炼丹过程中,李易敏锐地发现这尊古丹炉的非凡之处。
这尊古朴的金乌丹炉似乎蕴含着某种玄妙特性。
每当药液在炉中翻腾时,炉壁上的三足金乌就会泛起淡淡的红光,而炉中药力的分布随之变得异常均匀。
更让李易惊诧的是,成丹后的药性比寻常丹炉炼制的要温和许多,连最难祛除的燥烈之气都被化解于无形,品阶自然也就跟着提升。
大白话讲,这个丹炉虽不能助长成丹几率,却能提升丹药的品质。
这些,在徐管事记忆里是完全没有的,他的丹术已经极高,却也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丹炉特性。
“若是能将这丹炉带回灵鼋岛,日后炼丹时,不知能省去多少无谓的损耗!”
现在的李易,身家不可说不丰厚。
几千灵石的折损于现在的他而言不过九牛一毛。甚至丹药成色是中品还是上品,眼下也无需太过计较。
然而修仙之路漫漫,待他修为渐深,需炼制高阶丹药时,情况便截然不同了!
一炉高阶丹药,成本动辄数万乃至十数万灵石,纵是坐拥灵石矿脉的大能,也经不起中品与上品的差别!
更关键的是,高阶丹药,一字之差,药效便是云泥之别!
拿传说中的“九转还元丹”来说,金丹修士服下中品丹药后,只能续命三日,而上品却可夺天地造化,令人起死回生!
他攥紧拳头:“这尊丹炉,必须带走。”
第199章 丹符两修,崔蝶筑基
修仙忘甲子,云外几春秋。
光阴流转,在这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中,李易已悄然度过三十寒暑。
潭水边,按照与小龟的约定,李易轻轻放下五株黄精。
起身时,清澈的水面倒映出一张年轻的面容。
他微微一怔,指尖轻触水面,荡起圈圈涟漪。
“看来《五雷诀》确有驻颜之效……”
低声自语间,唇角泛起一丝笑意。
三十载光阴竟未在脸上留下痕迹,倒是个意外之喜。
随后,李易朝自己的丹云殿走去。
传送阵已经修复的差不多了,随时都可以传送出去。
而这些年,他也渐渐摸索出一套独特的修行节奏。
每日寅时初刻便自然醒转,先于蚕丝蒲团上打坐调息。
待得气息平稳,心神合一之后,便修炼《乙木培元功》与《真雷诀》。
其中,又以《乙木培元功》为主。
得益于功法的精深与神魂的日益强大,神识覆盖范围已能延伸至惊人的三里方圆。
在此范围之内,几近洞察秋毫,
飞叶落花,虫鸣鼠动,皆是瞒不过他。
神识之强,已可比肩筑基后期。
朝阳初升,体内法力充盈后,便移步书案前,取出灵墨符纸,开始每日必修的符道功课。
午后则转至丹室,与金乌丹炉为伴炼制丹药,最后直至星辉满天,方才收功歇息。
除了偶尔御剑绕谷,寻觅出路外,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皆是如此。
三十年来,他的丹术与符道造诣,可谓突飞猛进。
尤其是丹术,竟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
如今,他已能信手炼制二阶丹药:上品补气丹!
此丹堪称丹道之分水岭。
炼制之难,令无数丹师却步。
不仅主药辅药皆需三百年份以上的灵药,更需历经九转炼制。
所谓九转,便是以大火、中火、小火轮转九次,方能凝丹。
而最关键处,在于药液凝丹时,只给丹师三息时间。
超过,则无上品之说。
正因如此,即便是许多三阶丹师出手炼制,成丹率也往往不足六成。
然而李易炼制此丹,十炉之中,竟有七炉皆成上品。
余下三炉,最次亦是中品,无下品之说。
这般造诣,任谁见了,都要恭恭敬敬称一声:“二阶丹师”。
若是硬装三阶,也足可以蒙混过关。
倘若回归青竹山坊市,可轻松顶替徐管事之位。
便是位于三仙岛的岛主府,怕也要以长老之位相邀。
毕竟筑基期修为配上如此丹术,任哪个势力都要争相拉拢。
不过李易心知肚明,在未结金丹之前,过早暴露丹师身份,无异于自缚手脚。
他可不愿沦为他人炼丹的囚徒,终日困于丹室,为人做牛做马。
“金丹大道,方为正途。”
推开大殿旁边的侧门,千年沉香木的幽香扑面而来。
在发现古修洞府的第二年,他重新装饰了一下丹云殿。
将洞府中的白玉灵床,千年沉香木书案,包括书架,宫灯,以及千年寒玉打造的墨架,一股脑的全部搬了出来。
除此之外,李易还从药圃挪移了几株清心菊与蓝竹草,起居室的整体布局堪称清幽雅致。
可惜,这方天地似有境界桎梏,任凭他服食多少丹药,吐纳多少灵气,修为始终卡在筑基初期难有寸进。
但李易并不焦躁。
这秘境中的时间,等若是白得的馈赠。
既不会消耗寿元,又无外界纷扰,
既如此,又有什么可着急的!
况且三十年都等过来了,再等三十年又何妨?
此刻,他的视线移到书案那半张三阶雷属性斩仙符上。
这些年苦修符术,如今他绘制木属性斩仙符的成功率已达七成,就连中品雷属性斩仙符也能达到五六成的几率。
只是眼前这半张古符,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根本无法补全。
只能临摹!
“起笔要如灵禽掠水,转笔需似游龙摆尾……”李易轻声诵念着《三阶符箓精要》中的口诀,将一杆通体乌黑的符笔执了起来。
此符笔卖相颇佳,每隔三五个呼吸就会浮现出数道金色雷纹。
明灭不定,极为玄妙。
更有些意思的是,笔头的兽毛却是白色。
正是从火云上人洞府紫色玉匣中得到的那支高阶符笔。
具体为几阶,现在李易也不知道。
但绘制时隐隐有一头灵兽虚影现出,好似一头金色灵猿,于是取名:金猿笔。
这是他今日第七次尝试临摹此符,前六次皆因灵力运转不畅而功败垂成。
桌角的废符已堆成三尺来高的小山,其中不乏用料珍贵的五色符纸。
但李易丝毫不觉可惜。
这些年来,他早已明白一个道理:符道修行,若不是天才,只能拿资源堆出来。
所幸他所得高阶符纸与灵墨都不少,更有数支符笔任他选用,这等奢侈条件在外界简直不敢想象。
笔走龙蛇间,李易忽然福至心灵。
“有戏!”
当即屏息凝神,将全部心神都灌注在绘符上。
金猿符笔,笔尖灵光时而如溪流潺潺,时而似惊涛拍岸。
很快,半张与这张古符一模一样的图案出现在五行灵纸上。
接下来,就是补全下面的符文。
符纸上的纹路渐渐补全,竟与原有残符完美衔接,浑然天成。
当最后一笔落下时,整张符箓突然泛起刺目紫芒,一柄紫色小剑现出,隐隐有风雷之声在静室回荡。
“成了!”
李易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但他顾不得擦拭,急忙取出《三阶符箓大全》对照,紫色小剑这正是上品三阶斩仙符成的异象!
回想这三十年光阴,从最初绘制一张普通的木属性斩仙符都要反复失败数次,到如今能绘制上品雷属性斩仙符,其中艰辛唯有自知。
那些挑灯夜战的夜晚,那些灵力耗尽后的虚脱,那些功亏一篑时的懊恼!
此刻都化作了掌心这张灵光流转的符箓。
窗外,一瓣野桃花随风飘入,恰好落在符箓之上。
李易拈起花瓣,忽然心有所感:修行之道,原就该如这绘符过程,急不得,躁不得,唯有持之以恒,方能水到渠成。
他小心地将这张来之不易的斩仙符收入贴身的玉匣中,又取出新的符纸铺开。
今日状态正好,不妨趁热打铁,再尝试绘制那套一直未能攻克的“上品五行风遁符”。
毕竟在这秘境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与一次又一次重来的机会。
……
李易在丹符之道突飞猛进的同时,
南宫青慧与崔蝶亦未虚度光阴。
三十载春秋如白驹过隙,在这方与世隔绝的秘境中,二女的收获亦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