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坊市散修开始 第178节

  那些未被烧死的妖蚊竟疯狂扑向同伴的尸体。

  更骇人的是,每吞噬一具尸体,这些凶虫的体型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转眼间竟比原先大了一倍有余。

  见此,李易毫不犹豫的将从厉家修士那里得到的中品五行风遁符取了出来。

  然而,还未等他激发。

  极渊海深处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尖啸。

  那声音似虫鸣又似禽啼,穿透力极强,震得李易耳膜嗡嗡颤动。

  令人意外的是,原本凶性大发的妖蚊群闻声立即停止追击,如同接到军令的军士般整齐划一地调转方向,朝着声源处振翅飞去,很快便消失在茫茫风雪中。

  见此,李易这才长舒一口浊气。

  背后青雷翅上的金色翎羽渐渐暗淡,他谨慎地收回这件保命法宝,重新祭出了墨霜剑。

  悬停半空时,他撒出神识。方圆百丈内,除了呼啸的风雪,竟只剩下三道微弱的生机。

  除了他自己,便是不远处气喘吁吁的黑袍童子,以及那个杀死自己道侣的蛇蝎女修。

  那女修此刻正用阴鸷的目光打量着二人,涂着丹蔻的手指间隐约有寒光闪烁,显然握有什么阴毒暗器。

  见李易视线投来,她机警的退后几步,身形如鬼魅般朝西北方掠去,转眼就化作一个黑点消失不见。

  “李道友,真是好手段!”黑袍童子驾着飞剑靠近。

  虽然面色苍白,眼中却闪烁着钦佩之色。

  李易歉然一笑,“道友,非是在下不相救,只是这妖蚊遁速太快,委实难以力敌!”

  黑袍童子摆摆手,声音出奇地平和,“兄台说哪里话?”

  他稚嫩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愧色,继续道:“在下方才如溺水之人寻找救命稻草,差点就将祸水引给了道友。要道歉也该是在下赔罪才是。”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玉盒,双手奉上:“这盒中装有一颗‘玄冰丹’,乃家祖所赐,此丹以寒克寒,能抵御极寒之气。

  “今日险些连累道友,权当赔礼。”

  李易目光微动,注意到童子递来玉盒时,特意将盒盖微微开启一条缝隙。

  只见盒内一粒冰蓝色丹丸静静躺在雪蚕丝垫上,散发出阵阵极寒气息。

  确实是难得的避寒灵丹。

  并且看其言谈举止,不是在作伪,而是真的歉意十足!

  “道友客气了。”

  嘴上说的客气,李易却不动声色地接过玉盒,神识扫过数遍,确认无误后才收入袖中。

  还别说,黑袍童子说话极有水平,更是送出灵丹。一时间,二人关系好似近了许多。

  “不知方才那些妖蚊是何来历?”李易随口问道。

  黑袍童子神色凝重,“此乃‘黑翅冰蚊’,平日蛰伏在冰层之下,专食地脉寒气。

  “说起来,一只两只并不难对付。但成群结队之下,就算金丹修士来了,也得掉头逃命。”

  李易趁机又问:“道友来这极北之地多久了?可曾找到极渊宫的线索?“

  黑袍童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苦笑道:“不瞒道友,在下已在此徘徊半月有余。”

  “说起来,这极渊海远比传闻中还要凶险三分。

  “除了方才那些‘黑翅寒蚊’极为难缠外,还有潜伏在冰层之下的雪蟾,可喷吐咱们筑基修士都难以抵挡的冰煞之气。

  “更有一些冰魄蛛,其蛛丝坚韧异常,一旦被缠住,顷刻间就会被冻成冰雕。

  “更可怕的是那些突然出现又闭合的巨大裂缝,稍有不慎就会坠入其中,死都不知道如何死的!”

  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卷玉简,郑重地递向李易:“这是在下这些时日精心绘制的地形图,虽不完整,但或许能助道友避开几处险地。”

  防人之心不可无。

  李易暗暗在掌心凝聚了一层乙木灵气,这才接过玉简。

  神识探入其中,只见玉简内详细标注了数处危险区域。

  比如雪蟾巢穴、冰魄蛛领地,还有几座明显是陷阱的海眼。

  忽然,一处被红色符笔重重标记的区域引起了他的注意。

  仔细对照方位,竟与王姓驼背老道所说的极渊宫入口位置相差无几。

  “道友,此处标记是何缘故?”李易佯装不解地问道。

  黑袍童子左右看了看,施展传音入密,“此处疑似一处海眼,三日前我发现那里有异常灵力波动,更隐隐有药香飘出,准备下去探查一番。”

  说完,他恨恨道:“不过我又得到一个消息,说距离现在二十里的一处海眼才是真正的通道,所以才匆匆赶来。

  “哪知道刚刚破开禁制就跑出来这么一群妖虫,若不是我当机立断马上丢出一张中品五行风遁符逃命,现在早就死了!”

  说到这里,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幸好那个谎报消息的家伙已命丧黄泉,否则定要让他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

  就想仔细询问,怀中传讯符突然传来一阵灼热。

  李易心头猛然一紧,急忙从衣襟内取出那枚温润如玉的传讯符。

  只见符面上的星图正在急速流转。

  “不好!”

  李易脸色骤变。

第174章 南宫遇险,李易驰援

  李易当机立断,朝黑袍童子拱手道:“道友见谅,在下同伴遇险,必须即刻前往驰援!他日有缘再叙!”

  话音未落,一道血光已从袖中激射而出。

  子母刃在空中迎风大长,转眼化作一柄丈余长的巨型飞剑。

  李易纵身一跃踏上剑身,体内法力疯狂灌入古宝之中。

  嗖——

  刺耳的破空声骤然炸响,子母刃载着他朝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遁速,几乎提升至极限。

  比先前驾御墨霜剑时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所过之处,漫天飞雪被凌厉的剑气一分为二,竟在茫茫雪幕中硬生生劈出一条笔直的通道。

  就连空中的冰锥坠落,都在触及血色剑芒的瞬间,尽数被吞噬殆尽。

  令人意外的是,那黑袍童子竟也驾驭着一艘银白色的单人飞舟追了上来。

  飞舟造型颇为华丽。

  船首赫然是一尊展翅欲飞的冰凤雕像。

  两颗赤红灵石镶嵌的凤目灼灼生辉,在漫天风雪中栩栩如生。

  更奇的是,飞遁之时,舟身两侧竟展开一对赤红羽翼,振翅间带起漫天冰晶,煞是神异。

  并且,此灵舟的防御能力极强。

  当高空冰网垂落的寒气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时,飞舟表面马上会浮出一层半透明的青色光罩。

  那些足以瞬间冻结上品法器的极寒之气撞在上面,竟如雨打芭蕉般纷纷滑落。

  偶尔有几道特别凌厉的冰煞穿透外层防护,内层立即又会亮起赤红色的火纹,将寒气消弭于无形。

  然而黑袍童子显然精打细算,并未全力催动飞舟上的灵石,而是以法力相辅,半灵半气地驾驭此舟。

  虽始终落后十余丈,却始终紧咬李易的遁光不放。

  “李道友莫慌!”

  黑袍童子的声音穿透呼啸的寒风传来,“在下虽修为浅薄,远不及道友。但对极渊海的地形颇为了解。令友遇险,多个帮手总是好的!”

  李易没有拒绝。

  目光扫过那艘造型华美的飞舟。只见舟身通体由寒玉打造,船首冰凤栩栩如生,显然不是凡品。

  这等品质的灵舟,在灵鼋岛几大坊市中至少要五万灵石起价,寻常筑基修士根本负担不起。

  他微微颔首,沉声道:“既如此,有劳道友了。”

  说罢,甩过去两粒下品补气丹,然后全神贯注地催动子母刃。

  咻!

  血色剑光在风雪中划出一道凌厉的轨迹,瞬间将二者的距离拉开二十余丈。

  ……

  从极渊海东南部到西北区域,这段路程少说也有五百里。

  若是寻常赶路,至少要耗费四个时辰的功夫。

  但此刻李易全力催动古宝,速度比平时快了数倍不止。

  他时不时低头查看手中的传讯符,却见符箓表面的星图也在不断变化方位。

  正在朝着他所在的这个方向快速移动。

  这让李易稍感安心。

  紧绷的神经略微放松。

  南宫青慧既然还能保持移动,至少说明性命无虞,尚未陷入绝境。

  随着不断深入,周遭温度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即使有护体灵光,以及服用了红莲果,李易仍觉刺骨寒意如万千冰针,穿透层层防御,顺着经脉侵蚀丹田。

  每一次呼吸,吐出的白雾未及飘散便凝成冰晶簌簌坠落。

  他毫不犹豫地又取出一颗红莲果纳入口中。

  浆果的汁液化作滚烫的法力涌入丹田。

  一瞬间,周身火灵力暴涨,再无半点寒意。

  这便是李易的行事风格,也是最大的优点之一。

  那就是从不吝惜天材地宝。

  在他眼中,再珍贵的修仙资源也是为他所用,绝不会如守财奴般束之高阁,在储物袋里吃灰!

  沿途的冰面上,触目惊心的战斗痕迹随处可见。

  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几具残缺不全的尸体,有修士的,也有灵兽的。

  “看来这极渊海的西北区域,定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机缘。”李易暗自思忖。

  从痕迹判断,各路修士都在往这个方向汇聚,其中不乏筑基期的高手。

  能让这么多修士甘愿冒险深入此地,必是非同小可的发现。

首节 上一节 178/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