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坊市散修开始 第172节

  此时,南宫青慧突然好似想到了什么,“不过一般来说,为了怕突然陨落,族中宝物后人无法驱使,御宝诀往往会刻在法宝本身。

  “哪怕是散修,也不希望宝物随着自己坐化而永埋尘埃,多半会在法宝的隐秘位置刻上御宝诀。”

  她说着从储物袋取出一面样式古朴的青铜古镜。

  手掐法诀,镜面泛起一层浓郁银光照向了骨翅。

  一瞬间,骨翅上方半尺处骤然浮出一堆层层叠叠的符文光影,却又在转瞬间消散无踪,如雾里看花,捉摸不透。

  摇摇头,南宫青慧叹了口气,“这对骨翅的御宝诀应该是存在的,不过被禁制封住,哪怕用这面老祖赐下的微尘镜也难以寻觅!”

  说完,她扬了扬手中古镜,“此物乍看起来豪不起眼,却是一件少有的破禁灵器,可以穿透各种防御宝光与灵罩,进而窥探修仙界的大半禁制。

  “可惜……”

  话音刚落。

  突然。

  洞口的禁制突然泛起涟漪,一道裹挟着极寒之气的疾风呼啸而入,风中夹杂的冰晶雪粒好巧不巧正好落在青雷翅上。

  随着嗡的一声,金色翎羽化为风遁抵挡。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缕缕清风缠绕翅骨,在风灵之力的冲刷下,翅根处竟渐渐浮现出两行晦涩难懂,时隐时现的蝇头古篆。

  字数并不多,每行五字,共十字。

  更奇特的是,字迹并非静止,而是在骨翅表面缓缓似流云变换,聚散无常。

  “竟是上古云篆?如此说来,这对骨翅并不是最近炼制的,而是出自上古修士之手。”

  说完,南宫青慧又对李易解释了一遍。

  修仙界的上古,指的是距离现在一万五千年到六万年的这段时间

  那时的文字与现在大不相同。

  古篆,又叫仙文。

  分为风篆、云篆、雷篆、冰篆四种。

  这大概率是古修对这些自然景象的崇拜。

  但也有修士说是四个古修仙国。

  更有说,这方修仙位面每到一万五千年,灵气就会变异一次。

  上次给李易翻译的《真雷诀》是冰篆。

  比云篆要简单许多。

  “那仙子可识得此篆?”李易忍不住问道。

  南宫青慧将一缕青丝挽至耳后,“虽需费些功夫,却也有七八分把握!”

  李易松了口气,“不知等下次月圆之夜可能解出?”

  扑哧!

  南宫青慧笑道:“哪里需要三十天,六七天时间足以!”

  说着她取出一方冰玉砚台,倒入妖血朱砂后开始研磨起来。

  日升日落,四天时间转瞬即逝。

  洞外洞内并无什么变化。

  唯有那方冰玉砚台中的墨汁每日变换颜色,从淡红到深紫,最后化作血红之色。

  这几天李易除了外出寻找冰魄灵鱼外,整日为南宫青慧护法。

  而南宫青慧则是不停的用符笔在符纸上写写画画。

  简易石桌上堆积的符纸已有半尺来高,每张上面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

  又是两天过去,第六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冰层射入洞中时,南宫青慧终于丢下符笔。

  她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将一张写有十个娟秀小字的符纸推到李易面前。

  “李兄,幸不辱命!”

  左侧翅骨:风三霄起外。

  右侧翅骨:雷九界落中。

  李易掐诀施法的同时,轻声念出这些字眼。

  可惜,风雷翅却是毫无反应。

  也不能说一点反应都没有。

  骨翅上的十个云篆在他念诵时微微发亮,似有灵性般轻轻震颤,却又在下一刻归于沉寂。

  “风三,雷九,这是何意?”

  李易喃喃自语。

  南宫青慧苍白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倦极的笑意,“古修士最爱玩这种颠倒语序的文字把戏,所以此器的御宝诀肯定不是现在排列的这些。

  “需要将这些字重新排列,或许是押韵的两句话,或许故意字义不沾。

  “李兄,这下轮到你麻烦了!”

  话未说完,她的身子突然一晃,指尖的符笔啪嗒落地,整个人软软向前倾去。

  李易反应极快,上前一步,堪堪接住她摇摇欲坠的身子。

  低头看去,怀中佳人却已经闭目睡去,

  他轻叹一声,小心翼翼地将她抱到铺着雪狼皮的角落。

  大氅虽不算华贵,却胜在厚实保暖。

  南宫青慧蜷缩在柔软的狼毛间,无意识地蹭了蹭,唇角微微弯起,像是梦见了什么极好的事。

  而她的手指始终攥着大氅的一角,仿佛这样便能抓住一丝安心。

  偶尔轻声呢喃了一句什么,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却莫名让人觉得,她此刻的梦里,定然是极温暖的。

  洞外风雪依旧,洞内却因她的睡颜而显得格外静谧。

  这一睡就是整整三日。

  期间李易数次查看,见她呼吸平稳,才放下心来。

  他轻手轻脚地为她掖好大氅,又往火堆里添了些红莲枝。

  这三日里,极渊海的寒气似乎愈发凝重。

  第四日破晓时分,一缕混合着焦香与鲜甜的气息钻入鼻尖。

  南宫青慧眼睫轻颤,缓缓睁开双眸。

  只见李易正坐在火堆旁,手持一根红莲枝,专注地翻动着架上的冰魄灵鱼。

  鱼皮烤得金黄酥脆,油脂滴落在火堆上,溅起细小的火星。

  “仙子这一觉睡得可好?”

  察觉到动静,李易转头笑问。

  此刻晨光熹微,南宫青慧散落的青丝有几缕贴在玉颊上,衬得肌肤如羊脂白玉般莹润。

  她下意识拢了拢鬓发,却发现早已饥肠辘辘。

  “仙子,这鱼马上烤好……”李易话未说完,只觉一阵幽香扑面而来。

  方才还端庄优雅的南宫仙子,此刻竟赤着玉足盘坐在火堆前,捧着烤鱼大快朵颐。

  鱼油沾在唇角都顾不上擦,哪还有半点世家嫡女的风范?

  “仙子,你可以慢些吃的……”李易看得目瞪口呆,不自觉地挠了挠头。

  待南宫青慧风卷残云般消灭三条冰魄灵鱼,这才意犹未尽地舔了舔指尖。

  见李易定定看着她,不由俏脸微红,轻咳一声,“看什么看?人家这个样子,还不是你弄的?”

  话一出口又觉不妥。

  方才的话明显有些歧义。

  不由慌乱地别过脸去,“我是说,人家饿了三天,自然要吃饱些。”

  说着说着,俏脸愈发红润,连带着脖颈都染上一层薄粉。

  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哪还有半点方才大快朵颐的豪迈模样。

  李易……

  稍作休整后,二人便投入到探宝最后的准备中。

  此后,每日天光未亮,南宫青慧便已盘膝洞口,玉手结印,吞吐这极北之地最精纯的冰寒之气。

  虽然洞外极渊海的寒气一日重过一日。

  显然在预示着某种变故将至。

  但对身具冰灵根的南宫青慧而言,这凛冽寒气非但不是阻碍,反倒成了最佳的修炼助力。

  她每次吐纳间,都有细小的冰晶在周边凝聚,又随着呼吸化作缕缕寒雾消散。

  在这极寒环境中修炼一日,竟抵得上平日半月之功。

  而李易则盘坐于角落,指尖雷光闪烁,将左右骨翅的云篆反复拆解组合。

  等到二人在这无名山洞居住的第二十二天,洞外的极北寒风已变得愈发刺骨,连洞口垂挂的冰棱都凝结成了锋利的冰剑形状。

  这日破晓,李易照例在洞中参悟十个云篆。

  这一次,他将左右两句全部打乱,不再拘泥于单独的五字。

  三霄九界,未必不是三界九霄。

  “风起九霄外……”

  他随口喃喃自语,却发现身前的青雷翅突然剧烈震颤起来。

  “有戏?”

  想了想,李易福至心灵般说出下一句,“雷落三界中?”

  话音方落,洞中骤起狂风。

  一对青碧色的光翼自他背后倏然展开,翼展一丈有余,那翅上每一根翎羽都凝练如实质,边缘流转着细密的风刃。

  翅骨间更有紫色雷纹游走,发出令人心悸的噼啪声。

  李易只觉浑身一轻,尚未完全动念,身形已然化作一道青色流光在石洞内飞旋。

  翅尖扫过之处,凌厉的风刃之气在坚硬如铁的洞壁上犁出无数深达寸许的剑痕,无数碎石好似石雨般簌簌而落。

  却因心神激荡,飞遁的身形突然失控般朝洞口阻挡风雪的巨石直冲而去!

首节 上一节 172/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