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阵机括转动的声响,一架泛着青光的悬梯从灵舟侧舷缓缓垂下。
众修士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依次拾级而上。
李易跟在队伍中段,登舟时只觉脚下悬梯触感温润如玉,竟是以罕见的青灵木制成,心中对修盟的奢靡又多了几分认识。
上了灵舟,迎面便感受到一股令人窒息的灵压。
一位青发白须的老者盘膝坐在最前端的蒲团上,此人眼窝深陷,满脸皱纹,唯独一双眸子精光四射,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周身隐隐散发出一股强大的灵压,即便是李易这等炼气大圆满的修士,也感到呼吸有些不顺畅。
“至少是筑基中期,甚至可能是后期修士。”李易心中凛然,暗自揣测这老者极可能是岛主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如同旁人那般上前,双手交叠置于额前,深深一揖到底:“晚辈李易,拜见前辈。
“愿前辈道途长青,早证金丹。”
声音清朗,在灵舟上格外清晰。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尤其还比旁人多了“道途长青,早证金丹”八个字。
果然,那始终闭目的老者突然睁开双眼,目光如电般扫过李易。
在听到“早证金丹“四字时,老者古井无波的脸上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波动。
他微微点头,“年纪轻轻便已修炼至炼气圆满,资质不错。去后面找个蒲团坐下吧。”
李易恭敬应声,随即退后几步,朝着灵舟后方走去。
灵舟前端早已坐满了散修。
当然,即便有空位,李易也不打算去坐。
他更喜欢找个不起眼的角落,退至众人身后。
然而,当他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灵舟中段时,却不由愣住了。
只见所有靠边的位置,包括立柱阴影处,甚至是视野不佳的角落,都已被占得满满当当。
这些修士或闭目养神,或低头翻看玉简,一个个都刻意收敛着气息,显然都是和他一样的苟道中人。
整个灵舟上,唯独一位柳眉杏目,肌肤如雪的女修,以及一个剑眉星目的白衣青年周边空着二十几个座位。
周围人的视之如虎,好似极为惧怕此二人。
“能让这么多修士避之如虎,这两人的背景肯定不简单,估计是某些修仙家族的贵子贵女,修二代、修三代之流。”李易心中暗想。
略微思索后,他决定也加入站票队伍。
修二代、修三代,能不招惹,还是不要招惹的好。
然而,他刚抬头,恰好与那位筑基期长老的目光对上。
四目相对的刹那,李易敏锐地捕捉到对方眼底一闪而逝的异样之色。
眼眸深处,分明透着某种不可言喻的暗示。
前世商海沉浮多年的经验让李易瞬间警觉起来。
“这位筑基前辈似乎不愿见我站着?”
这个发现让他不得不重新权衡利弊。
是冒着得罪修仙家族跋扈子弟的风险?
还是违背一位筑基中期,甚至后期修士的暗示?
几乎不假思索,李易便做出了决断。
他整了整衣衫,径直走向那位宫装女修所在的区域。
在距离对方三尺处站定,他拱手一礼,“仙子,在下有礼了。”
话音未落,便已自顾自地寻了个蒲团盘膝坐下。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丝毫不给旁人反应的时间。
这一举动顿时在灵舟上引起一阵微妙的骚动。
角落里几名修士交换着诧异的眼神,其中一人甚至忍不住传音道:“这小子什么来头?竟敢直接坐到钰仙子身边?”
另一人则意味深长地回道:“怕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
令人意外的是,那位看似高不可攀的宫装女修非但没有露出不悦之色,反而朱唇轻启,露出一抹让人如沐春风的浅笑:“道友请自便。这灵舟是岛主府的,何须问过奴家?”
这番回应与李易预想中的盛气凌人截然不同。
但他很快收敛心神,只是礼节性地颔首致意,便重新进入入定状态。
眼观鼻,鼻观心,对身旁这位绝色佳人视若无睹。
暗地里,李易却将神识悄然外放。
他注意到那位筑基长老在见到这一幕后,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随即闭目养神。
而白衣青年的反应则颇为耐人寻味。
此人依旧把玩着手中的白玉折扇,只是扇面转动的频率明显快了几分。
李易清晰地注意到,那扇骨上雕刻的符文随着转动正微微发亮,显然是被注入了灵力。
看似平静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阴鸷。
此时,灵舟轻轻一震,终于开始缓缓升空。
“管他呢!”
李易感受着身下传来的轻微震动,心中早已波澜不惊。
……
整整飞行了两天三夜,终于在晨光破晓时抵达了目的地。
自高空中俯瞰,灵舟正缓缓在一座一望无际的巨湖上空飞行。
此湖浩瀚无垠,水天相接处烟波浩渺。若非早就知晓,任谁也会以为这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海域。
湖心处,有一座峰峦叠嶂,灵雾缭绕的岛屿。
隐约可见琼楼玉宇掩映其间。
这便是传说中的三仙岛,灵鼋岛岛主府的所在地,亦是此次内门测试的举办之处。
李易轻揉太阳穴,连日的高空飞行即便服用了定神丹,仍让他感到神识昏沉。
灵舟虽有灵力护罩隔绝罡风,却丝毫不御寒气。
这两日来,高空中的刺骨寒意无孔不入,饶是以他炼气圆满的修为,也需时刻运转灵力抵御。
环顾四周,同行的修士们更是狼狈。
多数人面色青白,嘴唇不住颤抖。
有几个修为稍弱者甚至蜷缩成一团,靠着不断服用丹药才能勉强维持。
那位宫装女修倒是气定神闲,身周隐约有暖玉光华流转,显然身怀异宝。
而白衣青年则始终把玩着那柄玉扇,只是扇面符文已从攻击形态转为御寒阵法。
“准备降落。”
船首传来筑基老者的沉稳的声音。
下一刻,灵舟开始缓缓下降,穿过云层时带起的水汽在护罩上凝结成霜,又被急速下坠的气流撕成碎末。
随着高度逐渐降低,三仙岛的景致愈发清晰可见。
李易凝神远眺,岛上苍翠的山岩间,“三仙”两个古朴的篆字赫然映入眼帘。
笔力雄浑,隐隐透着一股仙家气象。
第120章 意外的第一关测试
“终于到了,这一万三千余里的飞行,可真真把人冻死了。”
一名满脸胡茬的壮硕修士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说话时,口中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成霜。
“短途御剑飞行觉得舒服,这么长距离的乘坐灵舟,真是要了老命喽。”旁边一位瘦小老者接话道。
他正不停地揉搓着膝盖,关节处时不时发出咔咔的声响。
一位面容姣好的女修亦是拢了拢衣襟,苦笑道:“诸位道友知足吧。
“岛上很多凡人从生到死都不知晓自己乃是身处一座岛屿。
“只以为是一片无边无际广袤无边的大陆,你我至少还是个清醒的修仙者。”
灵舟上的众散修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苦,声音中满是疲惫与期待。
李易没有加入讨论,而是静静站在舷窗前,透过晶莹的琉璃窗格仔细打量着这座传说中的岛屿。
从高空俯瞰,整座岛屿宛如明珠般镶嵌在碧波万顷的湖心。
每隔数个呼吸就有一层氤氲的淡青色灵光现出,这灵光流转不息,在晨晖映照下折射出五彩霞光,将整座岛屿衬托得如同仙境。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岛屿中央那三座巍峨主峰。
峰体笔直如剑,直插云霄。
峰顶处,三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琉璃瓦折射出的光芒穿透云层,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光带。
每座主殿四周都环绕着十几道雾气氤氲的虹桥,连接着十余座辅殿。
就如同众星拱月一般。
见此,李易不禁想起青竹坊市的繁华景象。
那里雕梁画栋的楼阁,川流不息的修士,曾让他叹为观止。
但与此处相比,却如同乡野茅舍之于琼楼玉宇,萤火之于皓月,实在不值一提。
灵舟缓缓下降,精准地降落在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中。
地面由白玉铺就,光滑如镜,能清晰地倒映出人影。
四周矗立着众多栩栩如生的妖兽雕像,每尊都有三丈余高,通体由不知名的灵材雕琢而成。
李易定睛看去,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竟都是传说中的天地真灵。
真龙、天凤、罗睺、玄武,九头鸟,墨麒麟,游天金鹏、五色孔雀,蛮荒巨猿,足有数十尊之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块巨型石碑在南侧矗立,石碑上刻着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修盟三仙岛。
“果然是四阶灵脉,灵气太浓郁了!”
李易跟随众散修依次下舟,顿时精神一振。
此地的灵气浓度别说比青竹山山脚处自家石庐,就是比青竹坊市的百宝阁都要浓郁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