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当官的,养几个妖怎么了? 第489节

  只要北烈做好了准备,时刻都可以找一个理由开启战争,开启一统大业。

  洗刷北烈这八十年的国耻,完成夙愿。

  这些年北烈发展的很顺利。

  这天下,也该换他们北烈来称霸了。

  前些日子,北烈渠成时,还有猛虎啸天之异象。

  这是预兆,这是命数。

  苍天都站在他们这一边,他们的北烈虎君,即将主宰天下。

  消息刻意扩散开来,北烈民众摩拳擦掌,兴致高昂。

  不过,承迎着他的目光,秦楼却是面色沉着,并无喜色。

  占据小小的优势没什么好欣喜的。

  直到最后的胜利到来,才有资格去笑。

  秦楼轻轻摇头,淡淡地说道:“乾元不迁都,越阳城的战略意义没那么大了。”

  “不迁都?”

  田宏闻言皱了皱眉头。

  五百年的政治中心啊,就算是夺回来,也不迁都吗?

  萧歆玥倒是个心狠的。

  不过,无论如何,都是好处。

  只不过是大好处变成小一点的好处罢了。

  他顿了顿,又继续问道:“陛下,如今乾元已经东出,我们何时准备起兵?”

  “臣以为,越快越好,打他们个立足未稳。”

  上次的战争,他在那凌玉手中吃了个闷亏。

  这次再战,定是不会了。

  “恩……”

  秦楼沉吟片刻,刚准备说话,却似乎若有所感,快步跑出了大殿,朝着南边望去。

  田宏亦是紧随其后,出门一看,却是面色一惊:“这……”

  金色的游鱼跃过天际之景震撼人心。

  龙虎之争。

  秦楼静静地看着此景,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

  未来百年,谁主天下?

  ……

  “倒是我多此一举了。”

  夕日曾有黑龙撞破天幕,国势颓唐,奸贼窃国,义军征伐,天下四分五裂,百姓流离失所。

  现在金鳞越过天门,这将是一个转折,国土收复,山河重启,恢弘磅礴的伟力气韵自豪杰的气魄之中滋长,混乱的轮回过去,崭新的时代,国家崭新的气场,即将建立起来。

  小鸟落到了明辰的肩膀上,小蛇也钻进了明辰的怀里。

  明辰抬首看着穹顶那震撼人心的异象,暗自轻叹了声。

  鸠占鹊巢算什么天兆?!

  原本打算帮自家陛下造势,搞出来一个龙凤呈祥的大场面。

  现在看来,倒是不用了。

  鱼儿终于是跃过天门,化龙而去了。

  一切消失,龙吟之声阵阵,天上祥光徜徉。

  分明是一片晴空万里,但却落下了点点绵绵细雨。

  并没有形成阻碍,反倒是如同甘露一般滋养着下面的人们,天空搭起了七彩的虹桥。

  所有的人们都一脸呆愣,怔怔地看着,为这异象而震撼着。

  “陛下万年,乾元万年!”

  不知是谁,率先开了口。

  打破了平静。

  一时之间,呼喊声此起彼伏。

  群臣跪伏,满面崇敬与激动,高声呼喊着:“陛下万年,乾元万年!”

  他们已经还于旧都了,他们已经平定天下了。

  乾元中兴!

  金鳞跃天门,腾雨化龙,便是征兆。

  陛下是明主,他们是贤臣!

  留名青史,富国强民,未来充满希望。

  这如何能不令人激动呢?

  与此同时,城中百姓亦是做了差不多的事情,朝着同一个方向敬拜,高呼。

  而作为一切的中心,萧歆玥静静的看着穹顶那无限祥瑞,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

  刚刚发生的事情超出了她的预料之外,显然也不是明辰跟她通气说过的异象。

  她感觉自己对于这个国家,这个天地的感受愈发深刻了。

  她感觉自己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背负着的责任也愈发清晰。

  她感觉自己好像和这个国家,山川湖海,黎明百姓都绑在了一起。

  她是皇帝,她便是乾元,乾元便是她。

  那游鱼亦是她。

  她的一念一动会关乎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

  这样的感觉无法形容,是欣喜亦是沉重。

  她垂眸看着匍匐的群臣,其中一人鹤立鸡群一般站着,静静的看着她,笑容温柔。

  两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呼!”

  还好,他依旧还是他。

  她轻轻出了口气,一切回归平静。

  “众卿平身。”

  接下来,是该进行下一步了。

  “皇天眷命,诞膺景运赖尔众文武臣僚,同心戮力,克成大业。”

  “朕昔在草昧,与诸卿同甘共苦,栉风沐雨。今日之成,实赖诸卿股肱之力。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或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或输粮转饷,保障军需,功在社稷;或宣威布德,绥靖地方,安辑黎庶。”

  “今日论功行赏。”

  现在的乾元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了。

  在整个乾元境内一家独大,收复失地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政权稳定下来,那么就该考虑后续了。

  这个祭天仪式除了昭告天下萧歆玥还于旧都的正统地位之外,还有就是论功行赏,为这一路走来的干部班子们进行一次年终总结分红。

  祭天是虚的,这才是实在的。

  该升官升官,该涨工资涨工资。

  皇帝不能乱赏,但也不能太小气,否则会寒了功臣的心。

  就算是再怎么清廉,再怎么赤胆为国,那也是需要吃饭的,也许是要报酬的。

  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甚至某种意义上讲,越是那种忠心耿耿,赤心为国之人,越是要多赏,大赏。

  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卖力,更加死心塌地。

  这样才能让旁人看见,更加尽忠为国。

  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终于到重头戏了。

  为人臣子图的是什么呢?

  荣华富贵,名留青史,国家安定……这些事情并不一定要选一个,是可以全都要的。

  一时间,群臣站起身来,也从刚刚那异象的震撼之中走出,落到了实处。

  这可是关乎他们自身利益的。

  他们眼中泛光,定定地看着那高台之上,眼眸透亮,满眼期待。

  这可是姓名镌刻于历史上,荫蔽儿孙之事啊!

  身边的侍者上前一步来,手里捧着锦书,高声呼喊道:“安东将军孟玉锵北讨鹿州,败敌八千人,镇守慎江,战功赫赫,封恪毅伯,岁录六百石。”

  话音落下,一激动的青年跪倒在地上:“臣替家父叩谢圣恩。”

  这位将军东出收复失地去了,暂时不在场,由家人代为授勋。

  那侍者只是朝他微微颔首,有继续道:“征西将军王翰博剿灭匈奴,保卫边疆,杀敌三万人,震慑西戎,封肃灵侯,岁录一千石。”

  面容肃穆的中年将军朝着萧歆玥拜身行礼:“臣唯当衔环结草,陨首碎身以仰答圣慈。”

  “奋勇将军杜辰良……”

  “宣威将军宰志行……”

  时间缓缓流淌,一个个名字都被侍者提点宣告。

  或大或小,只要是有功的,做过什么利于国家之事的,都会被萧歆玥记着,并且进行赏赐。

  功劳够了,就封赏爵位。

  功劳不够,就赏些钱财。

  有些人的官职,也顺便也会往上提一提。

  每个被提点了姓名的大臣或者家属,俱是满面激动,满面感激,发誓效忠,愿为国肝脑涂地。

  “吏部侍郎云征,天纵奇才,兢兢业业改良新法,屡出奇策,封建新侯……”

首节 上一节 489/6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