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第97节

  此像一现,轻挥双手,海上的汹涌波涛被一一按住,把风浪缓缓抚平下去。

  云生见到如此震撼的景象,心中激动不已,只觉得自己的机缘,总算是到了!

  风浪渐次平息之后,海水变为了泾渭分明的两方,东海界域的海水蔚蓝一片,混沌海一方则是混黑一片。

  小狐狸看着混沌海的方向,兴奋的叫道:“混沌海,我来了!”

  ……

  曼音馆。

  场馆中只能听到姬义和王恒略显沉重的喘气声,围观的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如果说刚才第一关的十大名曲,只是让他们震撼于二者的实力的话

  那么刚才的那一番演奏,已经让众修彻底沉沦在了二人用音律所营造的世界之中。

  姬义的一曲高山流水领着他们来到了一片仙家洞天。

  峨峨兮若泰山,洋兮若江河。

  山上青松葱茏,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绿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凤鸣水声,宛若琴音,或者正是相反。

  而王恒的十面埋伏,则是将一场紧张,残酷的战争带到了此方世界。

  每个人都变成了战争中的一小卒,那激动人心的旋律仿佛战鼓擂响,令众人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

  这第二关,两者又是打了一个平手。

  比至此步,众修已经彻底被王恒与姬义的律道才华所折服。

  甚至有人感叹道:“今日看了他们两位的演奏,便是对方姑娘的期待都少了许多啊!”

  姬义看向王恒,嘴角微微翘起,粲然一笑道:“能见识到了王兄这般人物,对姬某来说,已是不需此行了,就让我二人以这最后一关,来一局定胜负吧!”

  王恒轻咳了一声,声音稍有些沙哑,“固所愿也!”

  方远在一旁看着惺惺相惜的两人,心中暗道不好。

  姬义可不仅仅是方霓裳一人所做出的选择,更是方家做出的决定。

  妙音阁乃是一家相对特殊的宗门,掌门与天下行走各占一极,呈对立之势。

  掌门一脉向来是由师徒传承所掌控,而天下行走则一直都出在三大传承已久的仙门世家。

  这三家皆为妙音阁开派祖师的血脉后裔,只是岁月流逝间,化为了三脉。

  而方家便是其中最弱的一支,已经有近千余年未曾染指过行走之位了。

  这次好不容易出了个方天资绝顶,万年难见的方霓裳。

  方家废了不知多少力气,才成功的让她当上了天下行走,自然也打算为其营造出最大的声势。

  与姬家嫡子合作出阁,便是噱头之一。

  遍数历代行走,刚开始便能勾搭到这般水准俊杰的也是少数。

  评定妙音阁天下行走是否合格的一点,便在于她迷惑了多少当代的英才俊杰。

  妙音阁很大一部分的实力,都体现在了历代天下行走所营造的关系网中。

  甚至有不少俊杰更是被蛊惑了心智,心甘情愿的作了妙音阁的护法客卿。

  所以,方霓裳若是甫一出山,搭档的就是姬家嫡子这般身份高贵之人。

  接下来的行情也会被一路看好!

  为了促成这番合作,方家让出了颇多好处,尤其是姬义本人,甚至收了方家给出的一尊法宝!

  付出了如此重大的代价,才勾搭上了五帝世家,让姬义甘当了一会方霓裳的绿叶。

  若是失败了,其中的损失简直无法估量!

第151章 内因

  方远想到这其中关乎的种种复杂利益关系,就觉得头疼欲裂。

  眼下来看,姬义这个少爷明显和那个不知道哪里冒出的野小子正处于惺惺相惜的状态。

  若是那个王恒表现的真要更胜一筹,姬义很可能就此甘认下风,将最终的胜利与合作名额拱手相让。

  对这等五帝世家的贵子来说,小小的违约,哪里赶得上自家痛快,心情舒畅来的重要。

  可对王家,甚至妙音阁的所有世家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这般想着,方远一咬牙道:“既然前两关两位打了个平手,那便以第三关来一锤定音,决出胜负!”

  “这第三关的题目,经过我们几人的商量,便定为千里春江花月夜,一船满是风流人!”

  风花雪月本就是姬义最擅长的东西,尤其是春江花月夜这一题,平日里做练习时,不知写过多少曲子。

  但姬义却眉头一皱,说道:“这题目却是有些偏了,王兄显然不擅此道,对他有些不公平!”

  看着神情认真的为对手打抱不平的姬义,方远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心中已经叫骂出声,“我们方家付出了多少代价才求得你来,你居然满心都是对手,扪心自问,你对得起自己收下的那尊法宝么!”

  虽然方远很想就这样将自己的所有愤懑通通甩给姬义,可是残存的理智在不停的提醒他。

  冷静,一定要冷静!

  除了那个看到了晏彩的妙音阁长老之外,其余几人或多或少都站在了方家那面。

  粗看上去,好似是公平选出的评委,实则都是精挑细选之后的结果。

  可即便方远和九位评委都对这个题目赞不绝口,姬义仍在为王恒据理力争!

  反而是王恒挥了挥手,阻止了姬义,轻笑道:“姬兄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何时说过不擅风花雪月了!恰恰相反,某家最擅长的便是这种类型!”

  姬义满脸疑惑的问道:“真的!?”

  王恒畅然笑道:“哈哈哈哈,王某口中向来没有一句假言!”

  方远见着这幕伱好我好的场景,就觉得腻歪。

  他强忍着不适,宣布道:“既然题目已经选定了,二位各有一个时辰的准备时间,届时的成曲更受欢迎者为胜!”

  话音未落,两个人相视一笑,纷纷就地盘膝而坐,双眸紧闭,于心中暗暗开始谱起了曲子。

  唐缘转头看向晏彩,笑问道:“道友认为这两人,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晏彩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道:“这还真不好说,二人的律道底蕴相差不多,不过看那样子,姬义明显对风花雪月的题目更加熟悉,两者的风格也更加适配。”

  “可王恒既然敢在对方的强项上应战,必然也有自己的准备和自信,看他前两关的表现,若非信心十足,也不会如此大包大揽,所以谁胜谁败,还真是难说。”

  见晏彩如此回答,唐缘又玩味的笑道:“那晏道友希望谁赢呢?”

  这话一下便将晏彩问愣了,她看到唐缘那般似笑非笑的神情后,只得一声叹气道:“前辈果然慧眼如炬,那王恒确与阁中有些关系。”

  唐缘面色不变,淡然说道:“我看此子继承的应该是碧心仙子的传承吧!”

  晏彩的神情突然间变的很精彩,青一阵黄一阵,最终只能尽数归于一句叹息,“前辈,好见识!”

  罗幽也是状若悠闲的笑道:“晏道友,该决断时,便要果断一些,不然最终首鼠两端,造成的伤害反而会更大。”

  晏彩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阁中世家之势尾大不掉,已经干扰到了妙音阁的正常传承。

  三大世家不仅牢牢把持着天下行走的位置,近些年来甚至将手插到了掌门一脉的传承中。

  晏彩虽然是阳神之尊,可面对的却是三家近万年来共计六代天下行走,俱是阳神修为。

  而且阁中那位元神真人亦是出身世家,而非师徒传承,这便导致了妙音阁中师徒一系与世家一系的力量对比已经显著失衡了。

  再发展几百年,很可能再无师徒一脉,只余世家留存。

  特别是近日,方家未与阁中交代,便和姬家私相联系,更是触动了晏彩的神经。

  所以才有了王恒出山之事。

  在掌门一脉的优秀弟子受到各种针对之时,王恒这般好苗子,都被暗藏在外,偷偷培养,以免出现什么合理意外。

  特别是王恒所显露的律道天赋很接近碧心之时,掌门一脉便更不愿将他展露在外了。

  因为碧心,即便是在天下行走中也是极为特殊的一位,虽然出身三大世家,却因为才情过人,又拜了当时掌门为师。

  到最后甚至与世家反目,做了妙音阁掌门。

  正是她对三大世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血脉为尊,损门派而肥自家的作风。

  或许正是因为颇多掣肘于门内杂事,让她陨落在了第一次衰劫。

  她死之后世家一系迅速对掌门师徒一脉展开了反扑,到了现在,几乎到了公然敌对的地步!

  此次也是世家一脉勾结上了五帝世家,当时才会邀请诸派真人,来此观礼,以成对抗之势。

  只不过晏彩一直未能下定决心,真的将门内矛盾引爆。

  可今日无意间便来到了曼音阁中,带着唐缘,罗幽两位元神见证了这一幕。

  “或许这就是天意吧。”晏彩在心中一声叹息。

  而此时,姬义已经率先谱出了自己的曲子。

  但他睁开眼睛后,却什么都没做,而是等到王恒也完成后,才缓缓拿起了缺月。

  清脆嘹亮的箫声响起,犹如鼓点,由慢渐快,抒情,优美,婉转如歌,众人瞬间来到了烟花江南,千里花船,与三两友人,泛舟江上,吟诗作画,筲鼓齐鸣。

  看着夕阳西下,美人起舞,好不自在!

  姬义匆匆作出的这一曲,竟然不逊色于名曲太多。

  一曲吹罢,姬义看向了王恒,轻笑道:“王兄,请!”

  王恒先是低头摩挲着自家的青竹笛半响,然后才慢慢的抬起来头,双眸微亮,认真道:“还请兄台品鉴!”

第152章 笛曲

  笛声悠扬,清脆,竟真的与王恒之前所展露的风格迥异,反而和那春江风流,美人回眸颇为相合。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十分,楼船泊在江畔,有夭夭佳人,素手调琴,翩翩公子,诗酒风流。

  东海与中土虽然离的很近,然则还是分属两大修行地域,平日里冲突不少,东海诸多仙门世家自然也与中土世家没有那么相和。

  但对于东海这些底蕴尚浅的世家而言,他们一边在嘴上说着瞧不上中土世家,可在言行排场之上,却又多有模仿之举。

  所以王恒这一曲吹来,众人仿佛置身于赤县神州最出名的金陵江,体验着中土贵子的风流生活,一时间都有些沉迷。

  姬义也是微微点头,心中暗道:“莫非王兄也是神州的哪位世家中人,隐藏身份到此游离?不然他怎么对金陵世家的生活如此了解?”

  音过半阙,有真正痴迷律道之人,半是喜悦,半是怅然道:“这样下去,这两位又是打了一个平手,接下来又该如何去比啊!”

  可就在此时,一个格格不入的高音被吹出,尖锐,怪异,冰冷,与江上风流盛景非常割裂,瞬间就将沉迷的众人拉回了现实。

  那个正欣赏的音痴,听到这音,直拍大腿,遗憾道:“可惜,可惜啊,怎么就失误了呢!”

  然而,王恒的神情却变都未变,仍然在全神贯注的演奏着他的“春江花月夜”!

  笛声转悠扬为嘈杂,犹如蜩螗羹沸,不堪入耳。

  场中甚至有人难以抵挡这魔音,纷纷施展神通,关了耳窍,才觉得世界终于清净了。

首节 上一节 97/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