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第74节

  “李某保证,道友绝不会为了这个选择后悔,我玉泉山一向算是半个武道宗门,道友若是入我山门修持,便是《八九玄功》都有机会一观。”

  唐缘坐直是身子,讶异道:“可是那本号称修成八九玄中妙,任尔纵横在世间的玉清经典?!”

  李姓道人面露得意的捋了捋长须,道:“正是如此,我玉泉山乃是灌江口二郎显圣真君的一脉传承,虽立门于海外,却也是三清正统嫡传。”

  杨戬乃是元始天尊三代弟子中最出众的一位,他留下的传承自然是嫡传中的嫡传。

  不过,唐缘自然知道这李轩所言多有不实之处。此玉泉山也非彼玉泉山……那个传说中玉鼎真人的洞府。

  不过是此宗的开山祖师,获得了一处二郎真君所留的机缘,便强自攀附到了玉清一脉上。

  这也是道门常见之事,历代道门前辈不知留下了多少机缘给后人。

  尤其是原始,灵宝两道,号称留下了三千洞府传承,八百灵宝护道。

  一旦地仙界陷入了魔长道消之际,这些机缘便会纷纷出世,为道门重兴尽一份力。

  亦有一些天选之子,气运之子纷纷出现,唐缘在前世,还颇杀了不少。

  当然这些死在了血神子之下的“主角”,都被道门称为副车。

  反正唐缘是杀了不知多少副车,也没找到那“正车”到底在何方。

  而玉泉山的《八九玄功》便是在这般背景之下得来的,其开派祖师也是一代“主角”。

  虽然他只得到了些许残篇,但也足够他一路畅通无阻的修到了元神真仙之境,最后更是成功飞升天界。

  在这位祖师证得元神之后,玉泉山才被玉清宗,正一道,玉虚宫等正统的原始道传承,认作了自家人。

  因为功法不凡,玉泉山中元神代代无缺,如此发展数十代之后,便成了东海数得上名号的一家仙门大派。

  即便是现在,其门内也有三位元神真仙坐镇,实力远超沧溟之流,足以和神霄派,碧游宫相媲美。

  唐缘选择玉泉山的原因也很简单,实力太弱,甚至连元神都没有的门派,也不敢接收他,害怕被喧宾夺主。

  而太强的门派,如上清宗之流,唐缘也不想加入,会丧失太多自主权。

  综合了各方条件,玉泉山便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他的视野。

  李姓道人又说道:“当然,道友若想一窥《八九玄功》,也需为我派做出一定贡献。”

  “门中自有相关的规定,像道友这般元神真仙,甚至什么都不用做,只需坐镇山门百许年,便可攒到足够的贡献值了。”

  唐缘举起酒杯,畅然笑道:“这般自然是应有之理,所谓无功不受禄,某家若是还未做出贡献,自然也没脸去求那神功。”

  “言重了,言重了!”李姓道人连忙举杯回应道,“道友能来我玉泉山修行,宗门便会赐下不菲贡献的!”

  两人对视一笑,于无言中便将一切事宜敲定。

  这日之后,这消息也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在地仙界众修中传了个遍。

  除了云梦阁那几家之外,各派各宗对这个消息,都没有太多不满。

  或者说,玉泉山……本来就是众修设想中,最可能拿下唐缘的几家宗门之一。

  他们宗门的镇宗经典,能修练出“大小如意”这一天罡大神通,与唐缘的神魔武道正是相得益彰。

  有此结果,也不算出人意料。

  更何况,众仙门此次的首要目的……便是搞清楚云梦阁于此地的算计,手段。

  只要让他们无功而返,便算是极大胜利了。

  虽然这个消息,让众修的积极性少了些许。

  但又过了近一个月后,整个世界还是基本重建完成,而世界的秩序也趋于稳定。

  各大宗师三两分开,各去统领了一州。

  更为关键的是,君基太一的残魂被唐缘吞噬之后。

  遍布整个小界,让人们只能修习武道,导致玄法不兴的天道意志,也已经全部散尽。

  一本本迥异于此界修行方式的炼气秘籍,悄然间盛行了起来。

  甚至有不少思想颠覆的武者,抛开了旧有的观念,按图索骥修行出了些许成果,筑基有成了。

  唐缘因为此事,还获得了不菲的功德赐下。

  玄门仙道,方为诸天大道。

  今日,此界方开了仙道之首,自然有传道授业,度人成道之德自冥冥中赐下。

  此道德亦为一种极其珍贵而少见的元气,种种妙用,几乎无穷。

  天地玄黄玲珑塔,这尊万界闻名,堪称无敌的灵宝,便是由五德元气凝炼而成。

  如此意外之喜,唐缘自然是毫不客气的收入了囊中。

  就这样,在诸事走入正轨之后,唐缘也和诸位阳神真修,一同踏上了回转地仙界的混洞。

第114章 妙音阁

  跨过混洞之后,一阵微弱的的停滞之感传来,再睁眼时,已经身处另一天地,正是祖州之上的叶城。

  妘焕抬头看到熟悉的天穹,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这几个月他过的可不是那么安稳。

  虽说众玄修未和云梦阁撕破脸,但其下的汹涌暗潮,他自己也心知肚明。

  若是别人出手,有大衍虚天鼎护着,妘焕也全然不惧,可唐缘这尊凶神在侧,给他的压力实在太大。

  直到此刻,妘焕才将一直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在这东海云梦总阁处,哪怕是三五位元神真仙,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见众修还有攀谈的趋势,妘焕率先说道:“还望诸位见谅,妘某要先回阁内复命,只得日后再把酒言欢了。”

  云梦阁此行的谋划,基本上算是全面失败,众人也都知道妘焕回去绝不会是简单的复命,说不得还要受到惩罚。

  如此关头,他们也未再多说什么风凉话,都“善解人意”的让妘焕先行遁飞而去。

  云梦阁的众修士离开之后,天空中便只剩下了东海仙门修士,气氛一下子就变的活泛了起来。

  李轩飞到唐缘面前,满面春风的笑道:“幸亏道兄选了我玉泉山修行,不然今日灰溜溜飞走的,便是我等玄门之人了。”

  两人闲聊时谈过其中事宜,所以此刻也不需遮掩,直接说了出来。

  唐缘笑着回道:“某家却是散漫惯了,在山门中修行倒可,若是让我去掺合到世家中,我怕是没那个耐心,反而生出龌龊来。”

  “是极,是极。”李玄拊掌赞同道,“我辈修行中人,求得便是个逍遥自在,岂能自折身份,去世家当个劳什子执事,客卿。任凭他们说的如何好听,也不过是外姓家奴一流。”

  “哈哈哈哈,李兄言之有理。”林清远在旁边笑和道,“世家中人以血脉为尊,嫡庶之间,都大不相同,更何况外姓之人呢?君兄若是答应了妘焕那厮的邀请,我敢担保,道友在妘家绝对没法清净修行。”

  他走近后,又扺掌叹息道:“这次让李兄捡了个大便宜,抢了君兄去玉泉山,林某实在是懊悔不已啊。”

  李轩面露得意道:“林兄此言差矣,那是玉泉山的道法与君兄相称,我二人一拍即合,哪来的抢字一说。不来我玉泉,难道还要君兄去你神霄,修习雷法不成?”

  “神霄雷法的威名,我也素有耳闻,若翌日有机会,定会去在水泽叨扰一番的。”

  “哈哈哈哈,那林某就期待道友的大驾了,在水泽的景色可是东海一绝!”林清远豪迈笑道。

  众修又攀谈了一番,妙音阁的一位女修突然说道:“诸位前辈若是聊的未尽兴,不若去我妙音城盘坐一番,我宗的本代行走,刚要出世,那小妮子歌舞双绝,乃是我宗近千年来资质最优的弟子。”

  唐缘放眼看去,只见这女修面如桃花,身姿婀娜,更难得的是咬字清晰,声音魅而偏低,稍稍带有一点暗哑,却听得人很是舒服。

  其修为不过刚入阴神,在诸修中算是最弱的几人,言语间,便把自己放在了稍低的位置。

  至于妙音阁,反是东海玄门中名气最大的几家之一,几乎不下于神霄,上清,比玉泉山还要出名的多。

  当然,与实力无关,只是妙音阁历代行走,都是姿容绝代,清丽脱俗的佳人,走的是地仙界的偶像路线。

  而且行走天下,必会与各门派的天之骄子产生各式各样的情感纠葛,是地仙界几百年一演的狗血大戏,让人欲罢不能。

  林清远眯着眼睛,玩笑道:“那我倒是有兴致一观了,犹记得三千年前的师惠仙子,才情资质冠绝同辈,不知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老道我在其仰慕者中连前十都排不进去。”

  妙音阁那位女修,听闻此言神色黯然了一瞬,师惠乃是她们妙音阁近万年来,最出众的弟子,丹成一品,元神种子。

  众多长老都认为她一定能成就元神果位,带领门派更上层楼。

  可被寄予了如此厚望的弟子却于情劫中越陷越深,爱上了九幽道的当代魔子,最后甚至死在了他手上。

  自师惠死后,妙音阁已经三千年未有新晋元神了,若非宗门还有一位三衰祖师坐镇,早就从东海一流仙门中跌落门第了。

  女修很快调整好了表情,言笑晏晏道:“天资才情固然重要,但对我辈修士而言,也不过是条件之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几种,最后能修得阳神,元神正果者,方才可称成功。”

  林清远面露笑意,道:“虽说走的快者,未必也能走的长,但天资绰约之辈,机会总会比平庸者更多一些。这代行走的天资居然能媲美师惠仙子,老道我就更感兴趣了。”

  说着他转头看向了唐缘,李轩二人,“不知君兄,李兄意下如何?妙音阁行走的第一次出行,倒也算我东海修行界的一个新鲜事。”

  李轩看了看唐缘,虽然他想立刻回转山门,把诸事都定下来,但还是要看唐缘的意思。

  这位刚入地仙界,没准会对这些杂琐的热闹感兴趣,若是自己不答应,反而不美。

  于是他补充道:“好叫君兄知道,妙音阁行走出世之日,也算是我东海的一个交谊小会,天下通音律者多会参加,而且我东海年轻一辈的英杰刚刚结束百城之比,大多会去往此地。若是君兄感兴趣的话,倒也可以一观。”

  唐缘目光流转,含笑道:“听起来倒有点意思,我还真想见识见识地仙界的英才们。”

  妙音阁那位女修听到这话,连忙屈身行礼道:“前辈若是愿意屈尊指点一番,当是霓裳那丫头的三生幸事啊!”

  方霓裳,果然是她!唐缘眼神微眯,在前世,这个妙音传人可和他瓜葛不小。

  唐缘结丹之后,便成了血海道圣子,彼时方霓裳已经闯出了诺大名声,有了白莲仙子之称。

  也不知她是怎么想的,非要效仿先辈,以身饲魔,想要度化唐缘改邪归正。

  结果反而是自己被唐缘魔染道心,化为了他座下一位执扇天女,而这件事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到最后,甚至整个妙音阁都被唐缘打到除名,断了传承。

  定下了妙音之行后,唐缘和诸修士便暂时告了别,约待日后。

  他和李轩二人先去了玉泉城,暂延了上玉泉山的时间。

第115章 准备

  叶城西北角一处毫不起眼的洞府。

  唐缘本尊正在洞府中把玩着一缕氤氲气体,赤芒闪烁,光晕流转,不是太曜紫阳罡,又是何物。

  被他分身吞吃的那两条气脉,此刻正在螭吻洞天中缓缓流淌,它们很可能是君基太一为了充沛小界的元气,而搏杀了两条道君级数的金乌所化。

  所以哪怕已经照耀了那个世界多年,剩余的罡气仍然堪称海量,足够一个宗门用上几百万年,也不用担心枯竭,是千秋万代的基业。

  唐缘虽然还未打算开宗立派,但手边也要有些合适的人使用,总不能事事亲为,若是那样还哪来的时间修行。

  而且现在一个诺大的洞天世界,只有废素一只活口,也显得几分冷清。

  若是能在洞天之中孕有人族,别的不说,光是每年传授仙道,昌鼎人道,所能收割的道德,都足够让人心动。

  像那些太上道的元神真仙,人手一座天地玄黄玲珑塔这般守御至宝。

  同阶之战,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就连唐缘拿这些龟壳都没什么好办法。

  道门玄修善于炼化运使功德,魔道中人则长于炮制利用劫运。

  道门讲究的是一个细水长流,日积月累之下,收获的功德便不在小数,如此积累个几千年,总能凑够一座天地玄黄玲珑塔的所需。

  而魔门抽取一个世界灾劫频起,沉沦永寂时产生的末运,劫运。

  虽然看上去一次性收获很大,但却是竭泽而渔,从更长的时间纬度来看,收获也不一定有道门之法来的大。

  况且,若是魔门在末劫未至时行此倒行逆施之事,也会受到世界天道的冥冥抵制。

首节 上一节 74/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