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第443节

  这四大魔君中,天堕仍沉睡在血海之中,剩下的三位还需和道门道君兑子。

  能留守血海的至多也只有一人!

  至于元神五衰的大天魔,甚至比魔君的数量还少,只有区区三人。

  如今缺了桑蚕和莲台,哪怕再有一尊通天灵宝已经苏醒,仅凭剩下的血海魔头,也不足以顶住两大妖君,尤其是太阳烛照的摧残。

  如果不想老巢被偷,损失惨重,那桑蚕,莲台等人只能选择回援宗门。

  在魔佛两教的魔君,菩萨已和道门道君默契兑子的情况下,唯有都天神煞化血神刀回归,方是最为稳妥的解决方案。

  背靠血海,再让勾莬魔君掌控此宝,便有十足的把握败退烛照,夔牛两大妖王。

  可莲台若退,那当今地仙界的第一人……金蛟剪,便能抽出时间关注华州的变化。

  毋庸置疑,金蛟剪可以在第一时间,驰援到华州。那时即便再有佛教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大士降临,也都不足为惧了。

  在收到了宗门传来的危机之时,桑蝉便已经想明白了如上的全盘谋划,即便某些细节上仍有差池,但大处不错。

  若是让桑蝉选择,他自然会再坚持这最后的半刻钟,哪怕宗门处有失,也可在华州补救回来。

  可是,决定并不由他。

  当莲台携着都天神煞化血神刀回援血海之时,桑蝉就知道自己要走了,一息都不能多留。

  于是在一位道门真仙都没遇到的情况下,桑蝉以极大的毅力斩断了自己的执念。

  直接通过血神子,回到了血海宗门,而位于华州的这具真身,则是逐渐枯萎,凋零,最终化为了一阵飞灰。

  至于其他元神天魔,亦是同样各展神通,纷纷摆脱了道门真仙的纠缠,退回了北疆。

  元神真仙之间的交战,若无十足准备,如禁锁天地之术,杀伐灵宝等,想要留下其性命,却是千万万难。

  诸位道门真仙也只是尽全力让这群天魔,或多或少都付出了些许代价,再逃离战场。

  至此,桑蝉对华州的血祭谋划,便算是彻底失败了!

第685章 算计

  大楚皇城外。

  唐缘御空而立,青色长袍随风摆动,望之有如谪仙,如此风姿,就连楚王都凄声感叹道:“前辈若是早来些时日,该有多好啊。”

  许芷瞟了他一眼,哼唧道:“师尊日理万机,哪里管得过这地仙界的所有苦难,你若不是心存侥幸,担忧你家那两位冢中枯骨的性命,早些时日将大楚的危机告知我师尊,又岂能引起今日之祸患?”

  “我就不信,你堂堂一位阳神国主,就连一点消息都传不出来。”

  听到许芷的训斥,楚清河双眼露出了迷茫之色,过了好一会儿,方才开口道:”若是孤王早日,道门真会救我大楚么?”

  好似在回答许芷,又好似在喃喃自语。

  虽然许芷也不知道唐缘会不会来,毕竟将华州放给魔门吃,是道门已经达成的共识。

  但这并不妨碍她鼓吹唐缘。

  只见她信誓旦旦的说道:“那是当然,道门讲究无为而治,若是你连自救之心都没有,师尊自然不会主动救你,可若是你有求生之心,吾师也不会吝惜自身,还你大楚一片青天。”

  楚清河闻言,面色更显凄惨,他看着依旧凝聚在城外的数以亿万百姓之魂,满腔懊悔道:“都是我的错,都是我害的你们,都是我的错……”

  即便天空上的血雨已经逐渐褪去,可已经被摄出的神魂,依旧流离在外界,难以归身。

  看那样子,不出一时三刻,仍会沦至九幽之中。

  唐缘略过无数魂灵,看向了灰袍老僧在半空之中的残魂,开口问道:“血祭已经失败,大师接下来又作何打算?”

  哪怕是受了四道大成大神通的致命一击,灰袍老僧仍有残魂得活,甚至只需将魂寄佛门传承的金身之中,便能再生。

  在佛门的累世修行的体系之中,不灭舍利,不朽金身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像是罗汉以及之上的佛门大士,哪怕没有了寿元的困扰,仍会主动坐化,坐化之后,一生修为会凝为舍利子,而肉身则会化为金身。

  之所以会坐化,按佛门所言……便是今生修行不够,只能来世成佛。

  若是转至道门来看,实则就是道果之路出现了问题,只能转世重修。

  像道门修行之法,讲究脚踏实地,从筑基开始便尽求完美。

  先天道基,一品金丹,纯阳神魂……如此一步步走下去,虽然成就元神的几率微乎其微,但只要成就元神之后,也有很大概率继续走下去,甚至走出独属于己的道果之路。

  而佛门修行之法却与此不同,佛门虽然也重视基础修行,打磨身躯,但远不如道门这般看重。

  在佛门修行之中,宏愿,大誓,苦修方是根基,若是立了契合的宏愿誓言,修为便会一日千里,甚至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天地的馈赠,达到罗汉,也就是元神之境。

  不过,宏愿难成,最起码在一世之内几乎没有机会完成。

  可成也宏愿,败也宏愿,未能全功的大愿便会成为拖累僧人修为的桎梏。

  再想凭此时的枯朽之身,距离宏愿的完成只会越来越远,也就是佛门所言的今生无缘。

  这时,就需得轮回登场,以一个没有牵绊的全新身躯,再度完成自己发下的宏愿大誓。

  至于前世的修行硕果,也不会浪费,会化为舍利金身。只待今世之身达到一定境界,便能将其融合,增进修为,甚至可以作为破境之资。

  曾有佛门修士,轮回九次,次次都止步于元神一衰之境,可在第十次的时候,他便直接破了精气神三衰,成就了金身罗汉,也就是道门的地仙之境。

  在天人相隔之前,佛门就是如此修行的,凭宏愿破境,几乎势如破竹。

  哪怕资质不够,只要心中有佛,亦能有所成就。

  而后再通过不断的转世轮回,继承前世的金身舍利的同时,亦继承了前世的宏愿大誓。

  如此反复磨练数十次,成就的佛门大士,甚至要比道门那些天资卓绝,丹成一品的天纵之才更强。

  当然,如此修行模式,在天人相隔,佛教再也不能操纵轮回之后,便消失不见了。

  如今的佛门弟子,亦需要像道门弟子一样,不辞辛劳的打磨根基,一步一步踏实的走,就连最是催化的宏愿大誓,都不能乱发,以免今生没有完成此宏愿的希望,同时又失去了转世重来的机会。

  如此修行,自然不如立下宏愿,得天地馈赠来的快,来的简单。

  这也是佛门为何对轮回如此上心的原因,失去了地藏王菩萨掌控的小轮回之后,佛门几乎失去了一整条快速成就元神的捷径。

  堪称最大削弱,这让佛教如何能忍。

  失去轮回之后,就像如今的灰袍老僧只剩残魂,若是不想到轮回之中,走上那么前途无迹的一遭,便只能入住其他元神罗汉留下的金身。

  可是因为身魂并不十分契合,即便仍可发挥出元神级数的实力,修为也难有再进,只能成为外道护法一类的角色。

  对于寻常前途远大的元神罗汉而言,自然是不可接受。

  不过灰袍老僧好似坦然的面对了自己的失败,苦笑着说道:“贫僧不会占据他人遗躯,只会投身轮回,此身背负无穷罪孽,自该到轮回之中赎罪,直至真灵消磨殆尽。”

  佛门认为一个人的真灵印记是有限的,经历太多轮回,便会被彻底消磨干净,从此之后,便是一个全新的人了。

  听到灰袍老僧的托词,唐缘面色不虞,冷冷说道:“华州亿万万黎民,因你而丧命,仅凭你一人,如何能赎尽着无数罪孽,就算你婆娑净土的所有弟子日夜诵经,这无数百姓又能活过来么?”

  “万般罪孽,皆在我一人!“

  灰袍老僧长叹一声,就不再言语。

  “就凭你这副嘴脸,怕是难入轮回,需得在十八层地狱,受尽折磨才是。”唐缘语气阴森,不满的说道。

  可接下来,他却话音一转,“不过……幸好今日来此的是本座,我有一法,可救这华州的亿万百姓,也可顺带救你一番,你可愿听?”

  灰袍老僧终是还保留一丝出家人的慈悲心肠,听到华州的百姓还有救,连忙提声问道:“唐施主若有办法挽救这亿万无辜百姓,无论是何要求,老僧都会同意,任你驱使,绝不说二话。”

  灰袍老僧并非恶人,正相反,哪怕在婆娑净土,他都以菩萨心肠而著称,花草蝼蚁尚且不伤,之所以此次会做出如此决断,也只是他真的认为,若是轮回再建,哪怕牺牲这亿万百姓,也是值得的。

  为此……他愿意身负罪恶,以求众生之美好未来。

  此刻,轮回之望已经失败,灰袍老僧自然开始为这枉死之人而感到不值,光明不存,只余罪孽,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你确定,什么代价都可以接受?”唐缘的脸上露出了一副似笑非笑的神情。

  灰袍老僧毫不犹豫,坚定的点了点头。

  “那就好。”唐缘笑眯眯道,“华州百姓虽然失了神魂,成为了九幽祭品,被打上九幽印记之后,也只能沦陷九幽,但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向来有一线生机在人间。”

  “此刻的九幽意识尚未苏醒,只有本能,只要有同样数量的人族魂魄与之顶替作为祭品,便可瞒天过海,拯救万民。”

  “当然……这些魂魄必须来自于地仙界,你也知道诸天生灵的灵魂本质于万界之人有着细微差距。”

  听到唐缘一番话,灰袍老僧好像想到了什么,而后面露惊惧之色道:“你怎么会……?”

  唐缘笑着点了点头道:“本座知道,在你婆娑净土的莲花池中,养了无数信徒的魂魄,不若就拿他们替代华州百姓。”

  “你看如何!?”

第686章 天心之争

  “你还有半刻钟的时间思考。”唐缘指了指聚集在此处的魂魄,“他们可撑不了太久,若是你同意的话,本座还需联系金蛟剪和张天师。”

  “唯有金蛟剪和打神鞭相互配合之下,方能让魂魄偷天换日,并斩断华州百姓神魂上的九幽印记。”

  看着唐缘脸上那副认真的神情,灰袍老僧知道,这并非戏言,可正因如此,他便更加纠结了。

  养在婆娑净土的信徒魂魄,可不像九幽道里圈养来炼制丹药的劣质魂魄。

  往生池中的那朵莲花是伪不死药级数的灵根,是婆娑净土最为重要的底蕴之一。

  唯有最为虔诚的信徒,才有那么一丝机会,在身死之后,魂归莲花池。

  自从道祖定下了天人相隔的法则之后,佛门不仅仅是失去了轮回,失去了累世修行之法。

  更是近乎断了和佛门几大净土的联系,佛教信徒自然也失去了前往极乐世界,婆娑世界,琉璃世界……永享极乐的资格。

  而这,却是佛门的立教之本。

  佛教本就是修行和神道合一的宗教,修行的佛门弟子,供给香火的佛教信徒,二者缺一不可。

  正因如此,婆娑净土才会将这数千万年以来符合标准的狂信徒魂魄养在了莲花池,未让其轮回。

  待到万界通联之时,这些狂信者魂魄回归佛教诸天,便是一件难以想象的大功。

  要知道,佛教的八部众,大德护法,几有一半是由狂信者转换而来的!

  “想好了没有?”唐缘皱眉道,“尔等强留魂魄,不让其轮回,已是一罪,如今送他们魂归九幽,以安其魂的同时,还可拯救华州万民,你到底在犹豫什么?”

  灰袍老僧双目隐含悲悯的看向唐缘,开口问道:“若是更换了神魂,吾佛信徒之魂还有转世轮回,重新为人的机会么?”

  唐缘沉吟道:“若是九幽意志完全苏醒,作为祭品的魂魄,定然没有幸存之理。”

  “当然……若是那样的话,偷梁换柱的行为亦是行不通的,但好在血祭仪式并未完成,降临于此只是一个本能,如果手段得当的话,说不得可以瞒过九幽法则,让这些魂魄只入九幽,而不如其口。”

  “不过,这只是本座的推测,就连华州之人能不能逃过此劫都是两说,谁又敢再多做保证呢。”

  唐缘认真的看向灰袍老僧,”选择权在你,你是选择拯救这些被你波及的可怜虫,还是选择守住你佛门的财产,本座都不置喙。”

  灰袍老僧沉默了许久,方才缓缓开口道:“老衲身负之罪,已经罄竹难书,万般罪孽,我一力负之,只求能为华州的无辜百姓,求得一线生机。”

  唐缘颇感意外的看了灰袍老僧一眼,道:“凭你一个半残之躯,还能做婆娑净土的主么?你愿意赎罪,可不代表其他人也愿意为你的罪孽和过错买单。”

  灰袍老僧摆了摆手道:“这个不需道友担心,即便是老衲身死,魂归九幽,亦能完成道友所言之事。”

  “既然如此的话,那吾等就再来谈谈,有关地藏王轮回之事吧。”

  唐缘的脸上露出了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

  “虽然本座不耻你们佛教的做法,但也承认,若是小轮回现世,对吾辈修行者,乃至地仙界的黎民众生都有大益。”

  “自从天人相隔之后,轮回失控,据说如今的地府,亦是只凭本能行事,善恶不明,六道混乱,如果能将轮回掌控于手中,自是大功德一件。”

首节 上一节 443/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