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第439节

  灰袍老僧的神情认真,可见在他心中真的觉得,若是能让轮回再现,哪怕牺牲掉华州亿万万黎民百姓也在所不辞。

  当然,若是易位而处,唐缘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轮回之道对于佛教的意义,要远远大于道魔两道。

  因为佛教的根本经意,便是积攒福报,累世修行,佛教亦是在地藏入主轮回之后,才走向了巅峰,彼时甚至稳稳压制了道门一头。

  只是随着道祖定下天人相隔的法则,三教全都失去了对轮回的操纵之后,佛教受到的影响却是最大,实力也下降的最为明显,不得不将还没坐太稳的老大位置,又交给还给了道门。

  当然,无论道佛怎么变化,在末劫之前,魔教都是最弱的便是了!

  轮回之变后,佛教亦是做了许多努力,试图挽救。

  昔年,天人未隔之时,三教都有在轮回之中捞人的能力,师度弟子,弟子度师,人虽转世,然真灵不昧。

  道门尚且有九世修行,终成仙道之人,更别说佛教了,百次转世,千番轮回,也只是等闲。

  可对于如今的轮回之路,三教已是再无插手之能,人死既如灯灭,哪怕转世也无前尘记忆。

  对道门而言,可能只是成道之机比之前更加渺茫,只剩一次机会。

  但对佛门而言,却是立教根基出现了大问题,所以佛门才会如此迫切的想要将轮回权柄重新握在手中。

  哪怕为此背负上天大的罪孽也在所不惜。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以佛祖之尊,尚且不伤蝼蚁,而大师却视这无数人的性命于无物,岂不是有伤佛祖慈悲?”唐缘指着楚都中失魂的千万黎民,冷声质问道。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灰袍老僧双手合十,面露虔诚之色的重复了一遍,“此言颇具佛理,看来唐施主亦是身怀佛性,施主若是愿意入我佛门,老僧愿为引渡。”

  唐缘面露讥讽道:“大和尚说得好听,做的却不是慈悲事,身行近魔,还谈何度人?”

  “阿弥陀佛。”灰袍老僧念了句佛号,“此番事闭,我会为华州黎民念诵往生经,以赎吾罪。”

  “这华州亿万万黎民百姓,你可赎的过来么?”

  灰袍老僧用他那略显浑浊的双眼看着唐缘,平静说道:“唐施主刚才问我,何以去见菩萨佛陀?”

  “老衲深知自身恶孽深重,罪罪在我,唯有世世诵经,不入极乐,不入婆娑,直到此罪赎闭,方才为止。”

  他顿了顿,坚定道:“否则,无论生死,不见吾佛。”

  “哈哈哈哈哈哈!”唐缘突然放肆的笑了起来,“你们这些秃驴还真是一如既往地道貌岸然。”

  “就凭你一个小小罗汉,就妄图将这滔天罪孽揽个干净,让佛门安心享用这亿万幽魂造就的轮回,天下岂有如此便宜的好事?”

  唐缘一语中的,说穿了佛门所欲。

  “别说你一人,就算将地仙界佛门尽算在内,也担不起此间之恶!”

  “尔等口口声声要践行佛祖之路,还问是哪部佛经教了大师,要行此等恶事?”

  “若是三仙岛弟子作恶多端,本座身为师尊,自然也是责无旁贷。”

  “佛门若有恶迹。”唐缘声如洪钟,斩钉截铁道,“佛陀亦担罪孽!”

  听到此等僭越狂言,灰袍老僧再无先前那般淡然,做金刚怒相,大声喝道:“大胆竖子,焉敢对吾佛不敬!”

  唐缘一挥大袖,袖袍犹如混洞一般,疯狂的拉扯着半空的舍利,欲将其摄入袖中,同时嘴上亦不饶人道:“本座心中礼敬佛祖之慈悲,所以要救这华州的黎民百姓,即便言行之上有所冒犯,佛祖也不会计较。”

  “反倒是尔等,口中倒是敬畏的很,可所行之事,却是深坠魔道,以此等恶迹玷污佛祖之道,你们才是真正的大逆不道!”

  “本座今日便要替佛祖,除了尔等害群之马,以正佛门之风!”

  话音未落,便见唐缘周身法力鼓荡,犹如汹涌浪潮,他之所以刚才要和这老僧说这许多废话,便是在等此身法力恢复到正常状态。

  当然,那老僧亦是在拖时间,等待地藏秘境现世便是了。

  到了他二人这等境界,心中认定之事,又岂会因为他人的一两句闲言乱语,便会动摇心思?

  眼见袖里乾坤一时难以建功,唐缘便收起法力,而后大手一挥,便见天穹之上,发出了一声轰隆震响。

  一只遮天大手,已是轰然压下!

  唐缘最爱的万能起手式……先天一炁大擒拿手!

  随着唐缘修为的进益,这招天罡大神通,亦是越发的强横,手掌之大,几乎将整个大楚皇都囊括在内,沟壑掌纹,犹如山川峡谷。

  一掌破山河!

  不过面对这恐怖的巨掌,灰袍老僧却是全然不惧,只见他右手捏了个卍字印,在身后浮现出了一尊巨大的琉璃佛影,面目虽然模糊不清,却透着一股天下天下,唯我独尊的霸道气势。

  巨佛抬起金色大手,带着厚重到犹如实质的佛光,与唐缘袭来的大手,轰然的撞在了一起!

  两只巨掌,甫一相交,便有巨大的碰撞之力迸发,以此为原点,向四周轰然扩散。

  凡所及之处,山峦粉碎,江河断裂,空间震塌,天翻地翻。就连陆州都生出了一道道深越千丈的巨型沟壑。

  若非这是地仙界,两人的此次交手,便足以让州陆碎裂。

  而近在咫尺的大楚皇都,更是如同经历了一桩惨烈的天灾一般,城中房屋,近乎全碎,一片狼藉。

  而这还是两人为了避免皇城中的千万百姓死绝,而刻意控制了力道方向的缘故。

  即便如此,也是皇城内的诸多修士齐心协力,方才躲开了这场灭顶之灾。

  在两人交手之后,俱是感觉到了对方法力之雄厚,若是如此对轰,怕是三天三夜,也分不出胜负。

  当然,若是发生了此等惨案,这楚都却是休想再有一个活物便是了,是以两人都收起法力,任由手印崩散。

  这灰袍老僧是货真价实的四衰修士,而非兜率宫齐山甫那等陷入了道心之衰的修士,即便实力可能要稍差齐山甫半筹,但神智清明,更不癫狂,却是要比齐山甫更难对付。

  更为关键的是,佛门修士,尤其是灰袍老僧这般苦修之士,一身筋骨最是强横,金身之硬堪比武道真仙。

  胜其易,败其难,若是杀他,更是难上加难。

  可血雨依旧在不停的降下,血海仪轨仍在继续,时间却不在唐缘这边,若是不能速战速决,等到九幽意识全面苏醒,开始进餐,那就一切都晚了。

  而且,唐缘还远远没有做好,在此直面血海魔祖的准备。

  “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啊!”看着不动如山的老僧,唐缘不由得感叹出声。

第678章 三教各自的谋划

  灰袍老僧不仅是神通佛法不动如山,其性格也是极其沉稳,他知道时间站在自己这边,只要拖住唐缘,静待献祭仪式完成便好。

  以华州亿万性命为祭,召唤九幽降临,再以地藏王菩萨留下的这枚舍利,演化法界,将沉沦于九幽的地藏轮回,拉回现世,于地仙界再建小轮回,这便是佛教的谋划。

  昔年佛教掌控轮回之时,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就相当于小地府,凡是转世投胎的佛教弟子,都要先到小地府,锚定道行记忆之后,再走大轮回。

  如此方才能做到累世修行!

  只是在天人相隔之后,地藏王菩萨又隐匿不出,于九幽处的小地府,更是直接处于半废的状态,佛门再也没了借此操纵轮回的权柄。

  但只要将小地府拉至现世,佛门自可再度掌控小轮回,为此哪怕要将华州一域,尽数化为死绝之地,也在所不惜。

  而魔道的诉求就更为简单了,除了血祭九幽所能得到的赏赐之外,若是能将华州化为和九幽一般的鬼蜮。

  此地便可作为魔道新的大本营,以此为据,方能在和道门的对阵中,做到进退由己。

  如今的魔门虽说占据了北疆一州,然而北疆还真就不能视为魔门的主场。

  除了在北疆地壳之下,奔流不息的血海以及那几个连接着九幽裂隙的深渊之外,北疆的绝大多数的地界,仍是清灵之气占据了主导地位。

  哪怕九大魔门,已在此州耕耘了无数年,依旧未能从根基上改变北疆的灵气环境,北疆是古九州之一,不似华州,是始皇帝后天征伐其他大世界后,以其残片打造的后天州陆。

  想要彻底更易北疆,几乎等同于改造地仙界,除非是血海,九幽两位魔祖亲自出手,还有可能做到。

  然而在末劫未至之前,污浊魔气注定不是诸天万界的主旋律,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凡人根本没法在那等环境中生存。

  哪怕是那些修为不够的魔崽子,久居此等污浊之地,也会出现真气动乱,神志不清等弊端。也只有那些修行有成的老魔头,在此等环境中才能做到如鱼得水。

  所以,无论从难度,还是现实的角度来说,想将北疆改造成地仙界的九幽,都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可华州就不一样了,虽说是始皇帝定鼎的九州之一,但其本质却要逊色于地仙界的真正古州。

  更何况,仙秦早已逝去,昔日里镇守九州的金人,也尽数消失不见,如果想在华州动些手脚,难度自然是骤降。

  届时,坐拥北疆和华州两州之地,魔门方才算是有了掀起席卷整个地仙界之魔劫的底气。

  正是由于佛魔两教有着相似的诉求,才促成了此次合作。

  其成效也极为显著,仓促应对的道门,根本无力阻止这蓄意已久的联盟。

  哪怕如今的道门在三仙岛的粘合之下,已经远比曾经更为团结,更似一个整体,仍是力有未逮。

  华州沉沦是魔佛两教合作的契机不假,不过合作的同时,两教亦有巨大的分歧……那就是拉回现世的小轮回,究竟该由谁掌控?

  虽说此地是地藏道场,可届时的华州已经近似沉沦九幽,毫无疑问是魔道主场,一向以利为先的魔门,又怎么会甘心让出轮回这块巨大的肥肉?

  为了制衡彼此,佛魔两教自然是做了约定,甚至立下了因果重誓。

  在洪荒世界观中,必有所应的誓言并不是谁想立就能立的。而且自从天人相隔之后,天道誓言再无十足的约束力,能保证誓言履行的,只剩下了由佛祖掌控的因果大道。

  若想立下因果重誓,除了得由精通此道的佛门罗汉主持之外,还需向婆娑世界献上足够的供奉。

  帮助互不信任合作双方,提供因果重誓,还是佛门相当重要的一桩进项。

  唐缘仅仅是通过和灰袍老僧的一次交手,发现其实力并未受到血雨的太多影响,便窥到了佛魔两教交易详尽的七七八八。

  这一切也都在唐缘的计划之内,毕竟献祭九幽的这套流程,他自己就已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甚至在前世,唐老魔主宰的魔门亦和佛教有过联手,彼时的双方就是在因果重誓的制约下,方才有了合作的基础。

  桑蝉此次谋划不可谓不详尽,但他还是漏算了两步,一是小瞧了上清宗那位道君老祖的天机数算之能,即便魔佛两教特意挑在道门谋划龙族时,合力施展了欺天之术,还是被那位窥到了一丝天机变化。

  当然,这也怪不得他们,只有唐缘知道,上清宗的这位老祖,平日的爱好便是窥探天机,道门,佛教,魔门,世家甚至是凡人……

  可以说,这地仙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视线。

  第二,便是漏算了唐缘的真实身份,就算有人猜测唐缘可能是魔修转世,也不会想到他竟然是整个地仙界魔道的前任(未来)总经理。

  若论对魔门尤其是血海道的熟悉,地仙界还无人能出其右。

  偏生此次血祭,就是由血海道主导,颇有一种阅读理解考到了原作者头上的感觉。

  上清宗的方希声在知会了唐缘之后,两家便密谋了对策……秘而不宣,暗中准备。

  毕竟,此事是佛魔两教联手所为,两教联合的实力更是已经凌驾在道门之上。

  若是道门大行其事,难免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对抗,届时,很容易提前开启末劫动乱。

  不仅是道门尚未做好准备,而且若是如此开战,甚至真有可能将佛教推至魔道阵营,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局面。

  哪怕发生这种情况的几率不足万一,道门也不敢贸然尝试。

  如果打出了真火来,谁也预料不到事态会如何发展。

  所以哪怕华州大楚出现了种种迹象,唐缘也只是遣了许芷过来,做成了例行探查的模样,没有大动干戈的意思。

  为的就是不让佛魔两教警觉,将此事的规模再度扩大。

  最终也如唐缘和上清宗的谋划一般,两教并未做全面动员,亦是以暗中准备的姿态,欲完成此次血祭。

  既然如此,道门再做阻拦,也不至于让事态扩大到全面对抗的地步。

  只要在此地,快刀斩乱麻的结束血祭仪式,三教自然会回到曾经相互制约的状态。

  而唐缘之所以会定下此策,胜机之一便在于……立于血河大阵之中时,他想速胜佛门元神的话,的确不难!.

第679章 决胜一击

  看着迟迟未动的唐缘,灰袍老僧的心中也涌现出了几分不安的情绪。

首节 上一节 439/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