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第390节

  身为命定的反派,该如何出演,自然也是有技巧的。

  那些滥杀无辜,毫无人性的,自然是成为了天命之子的剑下亡魂,唯有唐缘这般魔亦有道的儒魔,才能一直作为重要配角,出演这出大戏。

  唐缘之所以费尽心机也想跳出魔道,自然也有几分原因为此,毕竟,谁愿意一生只演配角呢!

  当然,这其中的很多体悟,都是今生经由金蛟剪提点,并亲近步入了几位道尊大佬的布局,才新精炼出来的。

  并被唐缘奉为金言玉律,往日唐缘还不理解金蛟剪所言衍道

  并且,站在人道的制高点上打击异己,那感觉……真的是有够爽的!

  唐缘仅是尝试了几次,就有些欲罢不能了!

  这次议事很是顺利,联邦的诸多家族,已经被唐缘吓破了胆,几乎是欲求欲予,哪怕心中有无限怨恨,也不敢宣之于口。

  李家老夫人跟在唐缘身后,颤颤巍巍道:“吾等愿意奉仙座为尊,如今星河动乱已久,百姓苦不堪言,能在仙座手中,复归一统,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唐缘淡淡的看了老妇人一眼,身为元神四衰的大修士,竟能如此俯首做低,的确让人敬佩。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联邦家族剩余的实力仍旧庞大,可人家却做出了如此低姿态,以为奉迎,你又如何能痛下狠手,对其赶尽杀绝呢!

  师出无名,必惹公愤!

  唐缘的实力,还不足以以一己之身,横压天下。

  因此他淡淡的说道:“让我见见尔等家族的年轻人吧!”

  “他们才是星河的未来,不是么?”

第588章 辩经

  “小辈?”刘老夫人脸上露出了一丝愕然神情,“小辈行事无状,万一冲撞了仙座,该如何是好?”

  唐缘闻言,淡淡一笑道:“莫非在老夫人眼中,本座便是这般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会被言语激怒之辈么?”

  他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本座知道老夫人缘何担心,尔族小辈的确素有恶迹,但此罪根源仍是家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出生世家,若想出淤泥而不染,实在是太难了,自幼接触到的各种讯息,都在表明他们出身高贵,和那些烂在泥中的黔首,并不是一路人。”

  “生活在如此环境下,又岂能强行要求他们生成正形,上梁不正下梁歪,若是论罪,也是罪在尔等。”

  “本座既然已经原谅了你们,又岂会舍本逐末,去定那些小辈的罪责!”

  听到唐缘这毫不留情的话,刘老夫人面露尴尬神色道:“那就请仙座多多担待了。”

  “好说,好说。”唐缘笑眯眯道,“只要不是遗毒入脑之辈,本座就有信心拨乱反正,将他们从歧路上拽回来。”

  ……

  “听说了么,唐魔好像会参加下午的集会。”

  “快别开玩笑了,他怎么会有闲心参加这等小辈集会?”

  “我是听家里长辈说的,这还能有假?好似是唐魔对吾等年轻子弟颇感兴趣,特意提出要和族中的年轻人见上一面呢。”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断一族之未来,必观其年轻子弟,宁负老朽,莫欺少年,只要吾等展露出少年应有之风采,哪怕是唐老魔,也不敢再这般轻易欺辱折损吾族。”

  “这事你们就不用担心了,李三公子已经答应要出席下午的聚会了,他是吾等世家的反唐先锋,由他作代表,定然能让唐魔看到,联邦家族后辈的血勇之气和通身傲骨!”

  如今联邦诸多家族的后辈,对唐缘的态度也很复杂,一方面知道此人是联邦最大的敌人,是害了联邦半百元神的魔头,另一方面,却难免的对这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产生好奇心理,甚至隐有敬佩之意。

  无论认同与否,只要得到唐缘的关注,对他们而言,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事。

  在他们内心深处,早已将唐缘视为了上位存在。

  “先别说了,唐魔……啊不,唐缘仙座已经到了!”

  随着一声呼喊,场中的嘈杂之音,瞬间停了下来,虽然嘴上说的厉害,但若是光明正大的评判唐缘,就算在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够用。

  唐缘此行规模不大,只有几位贴身元神,在刘老夫人的带领下走进了会客厅。

  会客厅不大,里面尽是年轻少年,十八家的后辈,其他财阀的子弟,总计人数也不过百人而已。

  这里的每一位,权势身份都不亚于曾经的郑家郑州,是财阀们培养出的真正继承者,而非那种只知享乐的纨绔。

  不过哪怕是天之骄子,在面对唐缘时,也完全骄不起来,虽然他们个人也都颇具才气,很有能力,但心中还是清楚,自己最大的底气便是家族。

  可就算是他们背后的家族,面对唐缘时,都跪了下来,他们又有何资格直视唐缘。

  所以刚才说的厉害,唐缘真来到现场后,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不敢言语。

  唐缘摆了摆手,温和的笑道:“我又非噬人猛兽,诸君何必如此拘谨,说来,本座的年纪和诸位也差不太多,当是颇有共同话题才对。”

  说着,他走到一位,明眉皓目,姿容秀丽的少女身旁温和的问道:“尔等聚会,往日都在讨论什么,今日亦是如此,全当本座不在便好。”

  少女是十八家中朱家的天女,平日里自是娇蛮无度,哪怕是天之星辰,都是想要便要,想弃便弃,昔年最出名的一桩事,便是尽迁一星系之民于他处,只因为她不喜与贱民同沐一日。

  只不过她的嫡父是元神大修,而她自幼便天资聪颖,有修行天赋,很早就被立为了朱家的继承人之一,所以行事再无状跋扈,也只得了朱家天女,率直任诞,性情通脱的评价。

  而朱苓反而以此评价为荣,哪怕面对族中长辈,仍是一副无规无惧,山水自然的态度。

  可此刻面对唐缘的询问,朱苓却是风骨全无,再无洒脱,反而像是媚上的小厮一般,近乎讨好的说道。

  “我们平日聚集在此,多是讨论些文学,科学之事,一人之智,必有穷时,唯有集思广益,思想碰撞之下,才会有些奇思妙想,却也有趣。”

  “哦。”听到这里,唐缘倒是真来了些兴趣,微笑道,“听起来倒是有趣,尔等便当本座不存,且碰撞吧。”

  于是众多少年少女,在唐缘的含笑的目光中,僵硬的和左近之人开始攀谈,气氛一时间,却是尴尬无比。

  而唐缘粗略一观,也看出了此会的流程,诸位二代先是互通近来讯息,无非是一些奢靡琐事,彼此之间再互吹一番。

  才气,名气便在如此互吹之中传扬了出去,若是仅看此会,甚至会有天下英才,尽在此间之感。

  不得不说,在鼓吹自己的道路上,这些万载贵族,的确是有一套的。

  唐缘不禁想象,若自己的第一世,穿越到的是此间世界,哪怕有足以崭露头角的才具,最终的结果也是被这些财阀同化,成为维护其统治的一份子。

  只要落入了他们的节奏之中,财阀便是无敌的,他们会以礼法,道德,视听,见闻,感情……各个方面,驯服并控制一个人。

  让他甘心位于那些庸碌之辈之下,自愿俯首做小,以庸御杰!

  只不过现在嘛,只能说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也自有其先进之处!

  厅中的诸多二代并不知道,面露笑意的唐缘已经在盘算,该如何把他们这群死剩种杀光,还以为唐缘是在欣赏他们的才华。

  不由得在心中嘀咕,这唐魔看起来也没有传言的那般野蛮弑杀,倒是颇好相处。

  在闲聊一番后,众纨绔兴致正高时,大门突然被推开,李三公子满脸严肃的走了进来。

  众人心道不好,怎么把这茬忘记了,此刻的唐缘与他们想象中的形象不同,身为高位者,竟能和他们这群小辈共处,心中对其的抵触已经不是那么深了。

  反唐之心已淡,反而有些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触怒唐缘,破坏这和谐的大好局面,颇有些讨好心态。

  但此刻再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李三公子径直走到了唐缘面前,沉声道:“既然仙座有意观吾等品行才具,何不下场,与吾等来一场辩经?”

  “辩经?”唐缘疑惑。

  老妇人连忙解释道:“不过是小辈娱乐的东西,仙座不必在意。”

  李三公子却坚持道:“吾等世家选贤辨能,皆在于此,岂能说是小事?”

  唐缘摆了摆手,笑道:“无妨,本座亦擅辩,对此事还真有些兴趣,不知此番辨题为何啊?”

  李三公子平静说道:“此番辨的便是天下之事,何本何枝?”

第589章 辩论

  “极西之域有两国,一者尊卑有序,有德者居庙堂之高,以伦理纲常治理国家,上不越界,下不逾矩,上下一心,万世不变,上若无智,自有他人代之,下若有贤,亦可步入上位,以贡献为量,能者上,愚者下,如此井然有序,哪怕是内有变革,外有大敌,亦不需忧心天倾之危,如此庙堂为本,群黎为枝,强干而弱枝,此国必有参天之相,所谓国泰民安,盛世光景,也不外如此!”

  “而另一国,民不为民,君不为君,心无敬畏,无道无德,兵强马壮者既为上位,一朝运势不过三百,则天下生变,民心无畏,天亦可覆,如此君无永德,民不安生,旦夕三变,君去策更。前者名玉,后者名玄,试问哪国运势更盛?”

  唐缘上下打量了一下李三公子,笑着说道:“此辩有趣,不知你选哪方?”

  李三公子面不改色,正声道:“我自然属意玉国,不过若是君亦认玉国为正,在下亦可以玄国为辩。”

  唐缘意味深长的笑道:“无妨,本座正偏好玄国,如此却是正合适。”

  李三公子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与尊上每人有三问之机,攻敌之弱,无以为辩者负,仙座认为可行否?”

  这些世家传承已有千万载之久,甚至是从一颗星球上发展至如今这个地步,历史悠久到令人叹服,从未断层的历史,带来的便是无与伦比的自豪,所以在世家弟子正式交流时,反而颇具古意。

  “仙座先请。”

  唐缘微微颔首,也不客气,直接问道:“有德者居庙堂之高,这有德者由谁人来评,莫非是其血脉亲属,亲近朋友?如此一家之言,岂能作数,以血脉选贤者,贤不满十,则名逾百,而这还是其受天下供养之结果,如此碌碌之辈,岂能引领国家富强?”

  李三公子反驳道:“有德者不局于一家一姓,量百族之人,选一贤,岂能有错?有德者高居庙堂,亦不必事事躬亲,下方诸事自有百族相治,如此制度下,雄才大略者自可奋勇前进,而即便贤名不显者,亦可维持局势,不至崩坏。若是君位由强者自取,仙座岂不闻,恩威皆出一人,大事尽系一手,和其危也,权若无制,天下取祸!”

  不得不说,李三公子的言论还是相对缜密的,所谓圣君者,垂拱而治,各司其职,则天下太平,这亦是道家,过去很是盛行的一个思想。

  也正在如此思想的指导下,玉皇天庭才得以建立。

  对此,唐缘还真来了几分兴趣,又开口问道:“人心存欲,则思变也,彼辈把持天下,亘古不变,有识者,焉能甘居人下,若群贤在野,天下又岂能太平?社稷又岂会安生,尔等百族私合,操纵天下,必会引起众怒,如此民生怨隙,天下生乱,安能言良政?”

  刘三公子反驳道:“野有遗贤?玉国制度并不会排斥大贤,反而会吸纳接收,为其提供用武之地,所谓大贤,治世之良臣,乱世之枭雄也,玉国只会用其才智,救世济民,可若无玉国,良臣易枭雄,定是烽火四起,穷兵黩武,受苦的仍是百姓。”

  唐缘也认真了起来,正色道:“既然明理,却又选择罔顾事实,与彼辈狼狈为奸者,岂能称贤?不过是又一碌碌奸臣尔。”

  “此辈外无为生民立命之大志,内无以身殉道之决心,不愿更换日月,再造星河,明知是错,也只敢做个裱糊匠,缝缝补补,哪里配得上贤字?”

  “尔辈玉国制度,看起来好似给了底层黔首一个上进之路,实则不过是对人之异化,红尘礼法,消磨才具,变龙为虫,岂是正道?”

  刘三公子沉吟片刻后道:“龙虫之辩,不过一家之言尔,何谓龙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若群龙争雄,则鱼虾必受其害,以万千黎民之命,成就数人真龙之名,吾不愿矣!”

  唐缘笑眯眯的点了点头,看上去好似还有几分认同一般,道:“本座的三问已毕,该你了。”

  刘三公子表情严肃,不假思索的问道:“人心如狱,人欲如魔,心如欲壑,后土难填,若不以礼法限制,天下之人,必是以己欲代天心,弱不自强,强不悯弱,横行无道,天下乱也!”

  唐缘立刻反驳道:“人为欲动,此天理也,欲存则进,欲亡则熄,若无人欲,天下不过一潭死水,你我又与草木金石何异,夫天下之变革,皆由人欲而起,变则生乱,然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吾人族亦是因此步步向上,直至掌控寰宇。岂能因欲之小弊,而绝其大利,如此故步自封,焉为正道?”

  刘三公子则是严肃的驳斥道:“如此变革却是太过拼命,治大国如亨小鲜,岂能以烈火焚之,持重之策,当是徐徐图之,诸黎之愿,久积成河,吾等居庙堂者,自该疏通河道,以束其乱,而非任其暴动,使天下尽为泽国,此中庸之道也。黔首之变,无章无法,不过是一场祸事矣,岂能推崇?”

  唐缘淡淡回道:“持重之言,不过软弱,而非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中庸之道,既为天道,天道恒长,落为人道,则人道思变。”

  “中庸之道,亦是变革之道,顺人欲而至天理,便为中庸,所以本座之思方为中庸,尔之辩驳,不过是软弱的投降主义罢了。”

  刘三公子眉头紧紧皱起,最后问道:“若依仙座所言,人为欲先,欲为心魔,那这世间,岂不是人人如魔,天下沦为人间鬼蜮,必人人自危,彼时真善何在,大道焉存?”

  唐缘抚掌大笑道:“的确如伱所言,人欲如魔,然则若人人如魔,则天下无魔,而人人如龙也!”

  这章写的太费劲了,大家伙将就看吧,别骂我

第590章 刺杀

  “人人如龙!”刘三公子口中喃喃复述,面露迷茫之色。

  而听着他们二人辩论的诸位二代,而是好似经历了什么洗礼一般,个个面色恍然。

  人人如龙,如此愿景听的一些年岁尚小的人心潮澎湃,但大多数人却在心中嘀咕。

  “若彼时人人为龙,吾等世家又以何为处?”

  刘老夫人见场中氛围变的僵硬了起来,连忙解围道:“若是真能人人如龙,那当是何等盛世,真是让人心向往之,仙座能有此大愿,让人钦佩。”

  唐缘笑眯眯道:“不过是辩论戏言而已,如此境界,离吾等尚远,只能尽力而为罢了。”

  他转头看向刘三公子,温和道:“小辈不错,有些想法,日后定能有一番成就。”

首节 上一节 390/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