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第165节

  不过,摆在暗处,不为人见的交易,还是可以继续的。

  ……

  等到郭阳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一处静谧室内。

  他尝试着起身,却惊奇的发现浑身的疲惫感已经全部消失,反是神清气爽,心通目明。

  郭阳甚至能感觉到,就连道基都更凝实了几分。

  这是刚才那道试炼所带来的好处吗?

  郭阳推开了房门,来到了一处绿意盎然的庭院所在,左右望去,还有其他房间。

  他猜测旁边应该是和他一样通过了试炼之人的休息之处。

  “难道说我是第一个醒的吗?”

  他正这般想着,旁边的屋子突然传来咔吱的一声。

  门被推开,青黛走了出来。

  两人看到彼此,先是一愣,继而相对一笑。

  还是青黛率先说道:“郭兄难道也爬完了那座高山?”

  郭阳点了点头,“这应该便是入门的第一道试炼了吧,只是不知道,小妹成没成功,她性子跳脱,我实在是有些担心。”

  清黛宽慰道:“桑桑她虽然外向活泼,可我能看的出来,她心里肯定是个有定力的,肯定没问题的。”

  可能是因为通过了试炼的原因,青黛脸上显得也不如往日那般冰冷,浮着遮掩不住的笑意。

  两人在院中攀谈了一会儿,又陆续见到了几人从屋子里走出。

  又过了半天,郭阳终于看到了郭桑桑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了出来。

  他这才将提着的心放了下来,上前拍了拍小姑娘的头道:“我就知道伱没问题的。”

  郭桑桑也得意的仰起了脖子,一副等夸的模样:“当然了,我可没你想象的那么脆弱。”

  就在这时,郭阳看到自己苏醒时见到的那位仙子又走了进来。

  众人都知道她必是三仙岛的仙师,连忙躬身行礼。

  小狐狸看着眼前这群恭敬行礼的小辈,心中那是说不出的得意,咳嗽了一声,故作威严的说道:“你们能坚持爬完攀山路,说明心性上都是过关的,修行路上,正如今日试炼,永远是孤寂相伴,前路未明,可只有你坚持不懈的走下去,不管不顾的向前,才有那么一丝可能,等到山顶。”

  “希望你们在日后的修行途中,孤寂时,绝望时,想要放弃时,都能想到今日的试炼,再坚持一步,山顶就在眼前!”

  连攀山路十分之一都没坚持下去的涂山素素,神情庄严,语气激昂的讲着她已准备了半个月的话,倒还真像是那么一回事一般。

  “通过了第一关试炼的人,都已算加入了三仙岛,只不过暂时列入下院做记名弟子,待到日后表现出色之人,便可由门中仙师择取收徒,进入内门。”

  听完这话后,郭氏兄妹和青黛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那遮掩不住的欢喜。

  他们本以为这试炼后面还要跟着其他试炼,没想到仅是考教心性,便让他们成功入门了!

  几人都是不由得在心中暗叹:“首重心性,果然是传承自神话的仙门大派啊!”

  小狐狸见众人的欣喜模样,又是满意说道:“给尔等三个月的时间好好熟悉一下这里,好好修行,三月后便是我派的开宗大典,希望那时,你们相较此时,已有了长足进步,不要让前来恭贺的诸多仙门新人,觉得我三仙岛的弟子水平,不过尔尔!”

  ………

  “唐缘,唐缘!”小狐狸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过来,颇为兴奋的喊道,“我表现的怎么样?”

  小狐狸在这次,收徒的诸多琐事上,处理的确不错。

  是以唐缘也不惜吝啬的说道:“看来你还是有点用的嘛!”

  小狐狸惊喜的抬头,“那我的长老之位是不是就不是暂时的了!”

  唐缘伸手使劲揉了揉小狐狸的脑袋,“你想的倒好,哪家大派的长老,修为仅是衍法的,等你哪日结了金丹,再来向我讨要吧。”

  小狐狸撇了撇嘴说道:“你以为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变态,修行的那么快呀,我们妖族修行本就缓慢,我可能都是族里修行最快的一只狐了。”

  唐缘摇了摇头道:“昔年周琚,周瑶尚未修行时,你就已经接近通玄了,可现在你不过刚入衍法,可周琚的法力真符已快开了一半,连周瑶都要赶上你了!”

  见小狐狸还嘟囔着嘴不服气,唐缘又说道:“而且他们可不像你一样,一路跟着我,不知贪墨了多少灵丹妙果,便是一头猪,吃了这么多好东西,都得有些作为了,你说是吧!”

  小狐狸这才耷拉着耳朵,讪讪离开。

  待她走后,唐缘盘膝坐在了蒲团之上,自言自语道:“还有三个月的时间,用来突破阳神,应该正合适吧!”

第264章 阳神

  螭吻洞天,一处高耸入云的山峰内。

  此处正是唐缘开辟的修炼场所。

  在静室中,唐缘正双腿盘坐在蒲团之上,自他灵台识海处突然飞出了一道金色光芒。

  金光之下,却是一位头戴冠冕,身穿太极道袍的道人。

  只见他双眸紧闭,清俊的面容中透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韵味,正是唐缘阴神!

  阴神的双眼缓缓张开,眼中的黑白二色,不再分明,好似漩涡一般旋转,渐渐地化为了阴阳两条道鱼。

  唐缘能感到,自己参悟的种种法门神通,如流水一般,浮于心上,周游全身,最后汇聚到了阴神之中,其中犹以几道天罡大神通为重。

  实际上,由阴神至阳神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伴随着神魂壮大,法力提高,阴神自然也会逐渐向阳神蜕变。

  盖因人先天不能视魂,只能看到客观存在,目视,手触,耳闻……所以在未能得见神魂之前,修的都是肉身。

  可魂与身乃是相辅相合的存在,吕祖曾言,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

  唯有性命双修,方能得正果!

  所以阴神,阳神这两般境界,便是要将神魂修炼到与肉身相合的境地。

  而唐缘历经两世,又有修行经验,未似大多初修炼者一般,只着重于法术神通修行。

  修行之道,玄奇无比,自炼出真气时,便有诸多法术神异。哪怕是传承不凡之人,有师傅告诫,要以道行为主。

  也很少有人能坚持如此,无一不为了好狠斗勇,彰显厉害,更注重肉身法术,服丹药,炼法器,求表而不求里。

  如此一般,自然疏于神魂修行,哪怕以外力侥幸结丹,那金丹三关的,魂清如灵,也是绝难到达,至于阴神,阳神两境,更是如痴心妄想一般了。

  所以神魂本就较常人为强,又苦心修行,突破阴神时,又因底蕴深厚,耗了不少天道羊毛,再加上异生果这伪不死药之果的滋养。

  种种原因迭加在一起,才能让唐缘于魂境的修行如此迅速。

  事实上,无论是天罡大神通,金丹,阴神,阳神,这种种神通,境界,不过是为了元神之后的悟道而打下基础罢了。

  天罡大神通之所以能结丹一品,直通元神,便是因为三十六道天罡大神通,都是一方大道的精华具现。

  掌握了此等神通,便相当于明悟了了部分大道!

  而此刻,唐缘掌握的道理神通,正一一镌刻在神魂之上,雷法,五行,生死,还有最重要的……阴阳!

  当种种道理尽数明晰的那一刻,虚空之中突然有朵朵金莲绽放,各色霞光瑞气凭空出现,甚至将这间密室照的明光灿灿。

  还有若隐若现的仙音妙乐响起。

  不知过了多久,种种意象平息,各色光华复归于无。

  只有那身穿太极道袍,衣角飘然的唐缘神魂,御虚而立,嘴含微笑。

  双眼之中,黑白隐现,犹如太极!

  至此,唐缘终于阳神成就!

  与此同时,天地之间,有雷霆隐现。

  正是阴神化阳的天劫。

  唐缘飞出密室,看着天穹之上蜿蜒攀折的雷霆,双目幽深,不见感情。

  天道之下,天劫即存。

  哪怕是九幽天界,都无法躲避。

  阴神成就阳神的劫数,多为天雷劫,地火劫,若水劫等。

  对唐缘而言,此等劫数只能算是小劫,他在金丹时便能安然通过,更别说现在了,哪怕威力再大个几倍,也不会招致意外。

  天穹之上,雷劫也终于酝酿完毕。

  第一重,便是九九劫雷,每八道普通雷霆后,便会有一道五雷都司所降下的神雷,寻常阴神,若是底蕴不深,一击之下,便会神魂惊惧而亡。

  而最后一重雷,更是隐约接近天府级数,乃是掌握五雷大成后,才可劈出的一道神雷!

  可对唐缘而言,这等雷劫,就好似经验大礼包一般,不断提升充实着他对掌握五雷,这道大神通的体悟。

  面对前八十道雷劫难,唐缘甚至未祭出任何防御法器抑或护体神通。

  就是那么直直的迎了上去,任由天劫洗礼肉身,而他则是慢慢体悟雷法奥妙。

  直至最后一道天府级数的太乙轰天雷酝酿之时,唐缘才整暇以待的,穿好了清溟若水,又将澜云天宫祭出。

  再获得了这尊灵宝之后,它一跃超过了太极图,清溟若水……成为了他最值得信赖的护身之宝。

  天府级数的神雷,便是现在的唐缘也没有掌握,元神一击,再如何小心注意,也是应该的!

  在天宫重重云气的封锁之下,这一记太乙轰天雷也未能建功!

  接下来又有若水,地火,阴风,心魔等共计六重天劫袭来,可都未唐缘制造出什么麻烦。

  过了不知多久,所有天劫已是尽数落下,唐缘御虚而立,一拍头顶发冠,一道和他一般无二的阳神遁出。

  唐缘轻轻颔首道:“终于成了。”

  只不过金丹至阳神好成,可阳神到到元神这一步,却绝非简单了。

  对唐缘而言,金丹,阴神这两重境界,好似池塘已经开辟,只需不住的向其中灌水便可。

  而唐大土豪,最不缺的便是灌水手段。

  伪不死药之果,入转灵丹妙药,修行洞天,灵根罡气……

  哪怕是五帝世家,三清嫡脉中,最为豪奢的弟子,族人,受到待遇可能也没有他的百一。

  唐缘又非那些奇奇怪怪的主角,明明天资尚可,并非蠢到无可救药,可享用了十倍百倍于其他人的资源,身怀天大的机缘,亦不能于他人拉开绝对差距,甚至只是相差仿佛。

  而且唐缘突破,向来是水到渠成,一如大多数修士一般,少有临阵突破,所以这几番破境,也未见波澜,只是云淡风轻,好似并无太多需要言说的地方。

  但从阳神晋升元神,便需要参悟一丝大道之理,而唐缘此生定下的道途,便是阴阳之道。

  前世关于血海的种种心得感悟,只能起到借鉴之意。

  甚至可能会一叶障目,让他更加难明真理。

  到了这一步,对唐缘而言,就不仅仅是注水便能成就的了,他需要将原本的池塘扩建,甚至改换为湖泊,汪洋!

  难度自是不言而喻!

  这一步并非是外物,可以弥补,全由己心。

  有可能一日想明白了道理,便可了悟。

  也有可能便如,许青溪一般,卡在最后一步,五千年年却不得寸进。

  修行,修行。向来是天资与心性并驾齐驱,资源与悟性缺一不可。

  若是只有资源而无悟性,最多也只能将其堆砌到阳神境界。哪怕是那些规格外的不死药,也是空有其表。

首节 上一节 165/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