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道德天尊 第276节

媚娘对李治从来没有过感情,甚至还因流言差点被杀,心里起了怨恨,但好歹一日夫妻百日恩,况且李治还对媚娘有恩,听得死讯,媚娘心里很不好受,幽幽叹了口气道:“圣上撒手而去,留下我们孤儿寡母守着诺大家业,虽万难,亦不可辞,长孙老贼最多明日,便须公布圣上死讯,故今晚尤为关键,陈总管有何提议?”

陈萼现出了赞赏之色,这女人一眼就看破了关键,点头道:“请娘娘下几封懿旨,臣持旨意去请救兵!”

“好!”

媚娘毫不犹豫,正要取来纸笔,却是心中一动,从衣裙下摆撕下几幅,咬破手指,接连写书好几封诏书,盖上皇后大印,交给陈萼。

“请敖姑娘保护好娘娘!”

陈萼暗道一个狠字,就叮嘱了句,身形一闪,出了宫。

如是正规诏书,很多事情都说不清楚,唯有衣带血诏,才能显出事情的紧迫性,由此可见媚娘心思之缜密。

当年太宗逝前,托孤于李绩、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这也是朝中最有名望的三位大臣,陈萼立刻去往李绩府上。

夜晚,李府已经大门紧闭,陈萼上前拍门。

“谁呀?”

门内传老门房的喝问道。

“翰林学士陈萼,有急事求见英国公!”

陈萼在门外道。

“请陈状元先进来,容老仆去通报!”

那老门房连忙开门,把陈萼迎入门内,匆匆而去。

陈萼暗暗点头,由管窥豹,门房是府邸的招牌,一名门房能不亢不卑,可见李绩的家风极其严谨。

不片刻,那门房回来道:“国公尚未入睡,陈状元请随老仆来!”

“有劳了!”

陈萼拱了拱手,随着老仆往里走。

正殿里,李绩身着青衫,负手而立,面色沉凝,卧蚕眉下一双锐目,紧紧盯着陈萼。

第一九四章 养兵千日

陈萼上前施礼:“陈某见过英国公!”

李绩摆摆手道:“陈总管不必多礼,深夜来访,可有要事?”

陈萼往左右看了看,李绩会意的摒退下人,这才肃容道:“圣上已于白天暴毙,长孙无忌勾结大太监魏海,秘不发丧,皇后与诸子危矣,陈某领有皇后密诏,请英国公为国除奸!”

李绩顿时面色大变!

陈萼看的清楚,那缩袖子里的手明显抖了下,原本那渊如山海的气势瞬间波动起来。

说句现实话,勤王对于李绩意味着诺大风险,失败便是抄家灭族,既便成了,李绩已贵为国公,赏无可赏,功高震主,实为取死之道。

如果陈萼不来,他尚能装聋作哑,到了他这个年纪,自以明哲保身为要,可是偏偏陈萼找了上门。

“皇后懿旨可在?”

李绩深吸了口气,无奈道。

皇后的旨意不需要宣,只是作个见证,陈萼把衣带血诏取出一封,双手奉上。

李绩不禁心神一颤!

竟然是衣带诏,心里当时就信了几分,毕竟不是事关紧急,谁会用衣带诏?

以他的阅历,自然可以看出布料上绣着金线凤纹,带有女子的淡淡馨香,普天之下,除了太后和皇后,根本无人敢用,这显然不是伪造的。

再展开看去,心里一沉,字迹是以鲜血书就,透着暗红,而且格式是对的,又有皇后玺印,排除了矫诏的可能性,那么,就剩下真伪需要辨别,是长孙无忌胆大包天,秘不发丧,还是皇后图谋不轨?

要知道,古代信息传递低效又缓慢,李绩都不知道宫中的事,就凭陈萼拿来一卷懿旨,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判断。

好一会儿,李绩问道:“陈总管是如何取得皇后懿旨?”

陈萼道:“陈某受圣上差遣,外出办事,一去三载,今日回来复命,却又太监把我带往后寝,诡称圣上于永巷北召见于我,当时就被我识破,后有几个太监意图把我撞进门中,被我避开,遂改口圣上已移驾两仪殿,将我带过去,魏海魏公公催我入内,我见殿内空无一人,森森漆黑,心中突悸,已知大事不妙,赶忙撒腿跑出。

本来我身死倒是无妨,可若陛下含冤而去,无人揭开真相,教乱臣贼子窃了江山鼎器,他日地下有何颜脸去见太宗皇帝,恰好皇后使人把血诏交与我,陈某不敢殆慢,首先便来寻了国公。”

陈萼从龙女手上过一遍,正是为了解释衣带诏的来历,因为神仙不能撒谎,陈萼声称皇后使人把血诏交与我,属于含糊其辞,不算撒谎,就不会受到天道的反噬。

李绩沉吟起来,面庞隐现挣扎之色。

陈萼又道:“国公,事起突然,想是长孙无忌也未布置妥当,但若是拖到明日,只怕大局已定,先帝与圣上待国公不薄,值此社稷颓危之时,正需国公出现,拨乱反正,日后皇后必感念于心。”

“也罢,某便由甲士与家丁勤王!”

李绩深吸了口气,猛一点头。

“国公深明大义,乃社稷之幸,万民之幸,陈某先行告辞!”

陈萼深施一礼,转身而去。

李绩目光幽深,注意着陈萼的身形消失于院落的阴影当中。

“相公,为何要应他?”

李妻从后堂步出,焦急道。

“哎”

李绩叹了口气:“陈总管说的不错,太宗皇帝与圣上对我有恩,今国家有难,我岂能置之不顾,往后的事情为夫小心些便是,皇后还不至于连这点香火之情都不顾惜。”

李妻迟疑道:“相公,长孙无忌内外勾结,把持宫禁,咱们府上才多少人?难道相公还想调动神武军和龙武军不成?”

龙武军与神武军是李世民所建,各有精骑一万五千,包括宫城诸卫与禁卫两万,与普通厢兵与折冲府,整个长安及周边驻军约有十余万,但各卫有兵无权调动,兵部有权调兵无兵可管,只有皇帝诏旨才能两者合一,大军出动。

也就是说,不仅李绩调不了兵,长孙无忌也调不了兵,最多是收买了个别宫城卫将,而各卫之间,与卫内部,也是互相牵制,交错立仗,卫将稍有不妥,就会被不同系统的下级军官看出破绽。

首节 上一节 276/8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