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
夕阳晚照,山涧碧潭水面倏分,周岩自水潭冒出跃上岸来,他开一酒坛,抱坛豪饮。
水冷如针刺,饶是周岩内功深厚,又有玉观音所散发温淳之气可舒筋活血,但闭气半顿饭时刻出水,却依旧觉肌肉僵硬,血液如若凝固。
烈酒烧身,寒意稍退,周岩穿了服饰,打一套“逍遥游”,彻底将肌肉活跃起来,这才到林间。
“大哥哥来了。”
周岩途中射杀有山鸡,亦早就清洗过,他看到小龙女,笑道:“嗯,你师姐呢?”
“照顾师父。”
“肚子饿不饿,做叫花鸡给你吃。”
“不饿,喝过蜂蜜、吃了糕点。但大哥哥做叫花鸡,我还吃。”
周岩呵的一声,此乃孩童天性。
他拿水囊,和了一团泥裹住山鸡,点火烤了起来。待得湿泥干透,剥去干泥,鸡毛随泥而落,鸡肉白嫩,浓香扑鼻。
两个鸡腿都给了小龙女,周岩吃肉喝酒,撕着鸡肉小口吃食的小龙女夸赞一声味美,开口道:“大哥哥白日去哪了?”
“附近走走,看奇山、清溪、碧潭。”
小龙女道:“如今是隆冬,倘若大哥哥春夏交替时到终南山,这里青松翠柏,飞瀑奇石,无景不奇,我和姊姊捉蜂儿的时候还到过一地,浓荫匝地,花光浮动,红的火红,白色雪白,绿的碧绿,青的靛青,五彩缤纷,如在花海。”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周岩忽的想到神雕世界中,小龙女、杨过出暗河,自石洞走出,便是一片五彩斑斓之地。
他问道:“在什么地方?”
“在那边。”小龙女起身,遥指山脚。
周岩看去,是山脚一处看似偏僻的谷地,他不确定是否有入口,寻思晚间可去探寻。
两人吃食,周岩说一些走镖期间的趣事,又或者江潮练功,山巅观云海悟剑,对于江湖凶险,人性之恶,绝口不言。
小龙女何曾听到这些,入神痴迷,待夜色落下依旧不舍离去,周岩便说落日定归,免得师父操心,小龙女自是懂事,听劝离去。
倦鸟归林,夜色四合,周岩带了油纸、几个火折,将其密封在陶罐,带了毡布直奔小龙女所指山谷。
寒风萧萧,山谷荒芜,谷底有溪潺潺流淌,周岩顺流而上,不过半里,夜色中忽见一石洞
周岩如遇桃花源。
他唏嘘一声,要不是小龙女,按照此前勘测的溪谷水潭寻找,定是空手而回,再来也未必有所发现。
周岩步入山洞之中。前行一阵,洞中渐深,出现了一条地下暗河,毫无疑问,这条暗河一头通向古墓,一头穿岩而行,成为谷中溪流。
他转而出石洞,寻一根腕粗木棍返回,割一条毡布,将布、木棍、陶罐、脱下来的衣裳悉数放在防水毡布,包扎妥当,潜入水。
他熟谙水性,纵然比较不得侯通海、黄蓉等,但不差黄河水鬼,逆水而动,身似游鱼。待水面抬升,周岩吸气潜入河底,踏步而行。
不到一顿饭功夫,地势渐起,河道抬升,周岩露出而出,视线内是漆黑不见五指的甬道。
他完全脱离水面后,运气驱寒,蹲地解开毡布,摸索穿好服饰,摇亮火折子,以毡布、木棍制作简易火把,这才向前走去。
甬道尽头是石室。
周岩高举火把,环顾四周,再抬头一看顶壁,就见顶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最右处有四个大字:“九阴真经”。
他详细看来,但见有“解穴秘笈”、“闭气秘诀”、“点穴秘诀”、“蛇行狸翻”、“易筋锻骨篇”、“大伏魔拳”等。
周岩大喜,他知石室当中记载的不过是《九阴真经》极少部分武学,但恰好有当务之急需。
“蛇行狸翻”、“易筋锻骨篇”、“点穴秘笈”,这对周岩而言,是雪中送炭的功法。
第167章 易筋锻骨,情窦初开
周岩并没有在石室中看到《九阴真经》总纲。
总纲的意义在于可以将武功上升到理论高度,这就是射雕世界中为何说上乘武学的原理几乎都不脱离真经内容的原委。
但他并不失望,“蛇行狸翻”可和全真教轻身功法“金雁功”互补。“点穴秘笈”能弥补自身点穴截脉功法浅薄的短板。
至于“易筋锻骨篇”,有改善根骨潜质,快速提升功力之能,射雕的世界,郭靖在明霞岛修行此功法,短时之内就将自身劲力提升二成,而增加两成功力,对于周岩而言则意味着修为可超出欧阳克。
而且周岩更看重“易筋锻骨篇”能改善根骨的修行效果,身上佩戴玉观音所散发的温淳之气有舒筋活络作用,故而有玉观音辅助,修行此功法,事半功倍。
周岩如此想来,迅速回笼思维,先从“易筋锻骨篇”开始记忆功法。
石室中的光芒灭了再亮,直到重作的火把燃尽,周岩一字不漏背诵下了“易筋锻骨篇”、“蛇行狸翻”,他这才原路返回,如法炮制,自暗河游出,更换服饰后到古墓边上的林间草棚。
篝火燃在夜色,他喝酒暖身,吃几块兔肉果腹,开始默忆解析“易筋锻骨篇”。
字句隐晦深奥,但对于已经饱读道家典籍,和马钰、王处一论道已久的周岩而言,理解《九阴真经》上的功法,已然不难。
只消半个时辰,通篇理解功法要旨、修行法门,他意识下沉,脑中空明,魂不内荡,神不外游,进入修行状态。
日出雾锁山腰,周岩忽觉得一股玄妙气流自四肢百骸衍生而出,点滴改易着经络根骨,骨生髓,髓造血,血气捎带脉气,就能激发出血气中的内力,周岩如数家珍这个血气生力的修行过程。
一缕虽微但精纯的内力便在功法运转中自丹田暖将上来。
周岩欢喜,照此修行,待离开终南山时,便可如郭靖在明霞岛那般,将劲力提升两成。
“周镖头”
忽地的传来李莫愁声音,周岩睁眼便见对方拎着陶罐、方糕过来,都不用猜测,罐内自是蜂蜜。
“早。”
“再练功呢?”
“嗯。”
“小师妹昨晚说了你曾在江涛练功,山巅悟剑。我当自己三更灯火五更鸡,已足够勤奋,可和镖头比较起来,还是自愧不如。”
冬日阳光落在螓首蛾眉,巧笑嫣然,神态娇艳中带着柔婉的李莫愁身上,她夸赞周岩,坐在草垫上,声音如黄鹂鸣脆般继续说道:“古墓也没有什么好的吃食,这是采集存储的蜂蜜,天寒你多吃用些,暖身。”
“多谢,前辈伤势如何?”
“稳定了下来,如今在运功静养,无需操心。”
周岩始终在思索欧阳克对于古墓的潜在威胁,对方只要不死,去而复返亦有可能,自己也不能长久守护在古墓。
李莫愁、小龙女当算得上天赋异禀,古墓功法博大精深,可苦于无名师指导,境界有限,倘若欧阳克卷土重来,还不是要受制于人。
某种层面,李莫愁有如此一劫,其实皆因自己而起。
要不是大同府外的山神庙比武之约,李莫愁也不至于暴露落脚之处,连带累及小龙女。
他如此想来,已有抉择,道:“我有一套功法,可改善根骨,短时之内可迅速提升实力,你我同修如何。”
“噗!”李莫愁嫣然一笑。
周岩好生诧异。
“你我初见,当时你功夫以外家为主,不会轻功,剑法、刀法平常,我便说教你,如今反过来了。”
她身子稍微前倾,右手拖腮,侧望周岩,“而且我学了你的功法,往后又如何比武?”
“简单,就像你我都习有洪前辈武功,比武之时,弃之不用。”
“可师规森严。”
“某人曾说我当镖师破了不管闲事,不接触女子的规矩,还说让我再破几次。”
李莫愁轻笑,“别指桑骂槐呀,你在说我。”
“怎了,你那时敢传授我武功,却不敢学我心法,洪前辈的暗器手法都学得,厚此薄彼。”
“我那是为赢你才学的,哼,谁说不敢,学就学。”
周岩不易察觉的笑了笑,李莫愁性格中是有倔强、狂傲的,激将法好使。
“我现在说与你。”
“好!”
周岩敢教,李莫愁敢学,他将《九阴真经》当中的“易筋锻骨篇”原原本本的说给对方。
将近半个时辰,李莫愁记的一字不差,咬文嚼字,但觉深奥难言,难以解析,忽的她便听到周岩道:“我来解释。”
“嗯,多谢。正发愁难懂呢。”
“易者,乃阴阳之道也。易即变化之易也。易之变化,虽存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弄壶中之日月,搏掌上之阴阳……”
“筋,人身之经络也。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者也……”
周岩陈述一句,逐字解析,李莫愁脸上时而便有明悟、时而困惑、时而兴奋神情。
他讲解的时候,李莫愁之所以仍有迷惑,实乃诸多道家词汇周岩如今看来浅显,但对方理解起来容易歧义
比如易筋锻骨涉及脏腑,功法中便有“黄婆、“四海”。
李莫愁本能的便将“黄婆”理解为人老珠黄,实则“黄婆”指的是人体的“脾”,“四海”则是心肾脾脑。
这样的词汇,周岩没有接触王处一、马钰之前,倘若得真经这篇功法,约莫也和李莫愁如出一辙的理解。
李莫愁的兴奋还在于竟能一通百通的顿悟诸多师门练气之法不得要领之意,她兴奋之余,难免内心赞叹周岩博学多才,这样想来,自少不了多看一眼。
午间温和的光落在周岩脸面上,他鼻若悬胆,面容俊逸,轮廓线条清晰英气,更有超出年龄的成熟自信。
李莫愁不想不看还好,一看便会再看,一想难免浮想联翩。
倏的面色便如山间绽开的红梅。
好在周岩心无旁骛,篝火烘烤,李莫愁倒也能掩饰一下。
如此节奏中,时过隅中,周岩将其实才修行数个时辰的“易筋锻骨篇”转移到李莫愁身上,改善根骨,提升劲力,古墓武学足够让李莫愁脱胎换骨。
周岩传功完毕,待要说时候不早,李莫愁改到古墓照顾一下林朝英丫鬟,一声稚嫩童音惊林鸟。
“姊姊,师父静养疗伤醒了。”
李莫愁慌乱起身,“我去看师父了。”
“嗯!”
李莫愁使古墓轻功远去,姿态优雅,含蓄风仪,轻灵韵律,美得好像是在舞蹈。
第168章 问情,围城
连朝浓雾如铺絮,日高微辨惊鸿影。
李莫愁身形倏忽来去,进退有据,起手眨眼之间如挥百掌,掌势幻成了光影,又似编织出了一张罗网,将数十麻雀轻而易举的笼在当中。
寻常人哪怕轻功卓绝,想要徒手捕雀,也是千难万难的事情,可在李莫愁手中,却如信手拈来。
薄雾氤氲,她体姿且还显得流畅妙曼,悦目赏心。
“咦”的声响中青影敛去,雀儿扑棱棱的振翅远飞。
一抹喜色挂眉梢,李莫愁自言自语,“镖头的这门功法可真神奇,才修行不到十日,便感觉功力提升了两成之多。”
晨间李莫愁熬粥,装满陶罐后找周岩,却是没有看到人,她便将陶罐放在靠近篝火的地方,随后开始练习古墓武学“天罗地网势”。
李莫愁自修行“易筋锻骨篇”以来,已经感受到内力增幅,但这种突飞猛的提升对于功法的促进,她却是无法全面的评判,直到使将出“天罗地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