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55节

  但是他们在进攻端的发挥继续让活塞和金特里头疼无比。

  并不是说公牛的战术威力有多大,可以保证每个回合都有空位投篮机会之类的。

  主要是。。。

  恶心你知道吧?

  此时在金特里的眼中,公牛像是只趴在他脚面上的癞蛤蟆一般。

  不咬人,但是恶心人。

  每一名活塞球员都全神贯注的注意着每一名公牛球员的动向。

  包括大郅在内。

  这个罕见的左手将,刚才接球之后,用一个出手的假动作写意的点飞了扑上来的莱特纳,随后横移一步,踮投出手。

  随着比赛进程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场季前赛,收视率已经超过了很多不算焦点的常规赛。

  而在大郅打进这个球之后,远在波士顿的奥尔巴赫按灭了了手中的雪茄:“该死,这小子偷了我的理念!“

  但他随即哈哈大笑,“不,他优化了它!“

  在实验了这套阵容之后,陆远接下来的换人就颇有些胡闹的意味了。

  他甚至在场上摆出过没有大本,而是加入斯泽比亚克的五前锋阵容。

  虽然客串中锋的希尔在内线被逮到机会的莱特纳打的苦不堪言,但是有一句话说的好。

  阵容越怪,赢的越快。。。。

  五名前锋在场上疯狂的奔跑穿插,配合麦迪和希尔见缝插针一般的传球,让活塞在防守端好像和第一节的进攻端一样。

  不知道怎么发力。

  而阿德尔曼的普林斯顿,最知名的走后门战术,被这支跑锋大队演绎的淋漓尽致。

  两名球员在底线之间的无球挡拆,无处不在的空切顺下,斯泽比亚克鬼魅一般的跑位和老神在在硬蹲底角的鲍文,让活塞晕头转向,不知道到底该针对谁。

  针对麦迪,希尔可以组织,针对希尔,麦迪亦然。

  总不能派四个人包夹他们两个吧?

  而且,对于活塞的防守来说,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现在的NBA,联防是非法的!

  要到明年,NBA才会允许联防并加入防守三秒的规则。

  这意味着活塞只能靠个人的力量去绞杀麦迪和希尔这一对儿公牛的发动机。

  这对活塞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看到这一幕的帕特莱利直接就坐不住了。

  他拿起了手中已经攥出汗来的手机,拨通了助理的电话:“给我订一张去芝加哥的机票,立刻!马上!我要亲眼看看这场革命!“

  挂掉电话,帕特莱利看着转播镜头里姿势几乎不变的陆远。

  “五名前锋,这让公牛队的进攻区域几乎已经延展到了理论上的极限,这小子果然是个天才,和他在NCAA还是NBA没有一点关系,如果他能一直保持这样的表现,那他的名字,将会被载入NBA的历史!”

  阿尔文-金特里站在场边,他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公牛队的每一次进攻,每一次防守,每一次三分命中。

  他的战术板已经被划得面目全非,但他的脑海中却依然一片空白。

  “一定有办法的,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存在一支完美的球队?就连乔丹都做不到!”

  “一定有破解的办法的!一定有的!”

  金特里已经完全放弃了这场比赛,他坐在替补席上,眉头紧锁,苦思冥想。

  “将这场比赛的录像,给球队的每一个录像分析员都送一份,让他们明天交一份报告上来。”金特里还不忘了嘱咐一下旁边的助理教练。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仿佛这场比赛的失利已经耗尽了他的力气。

  而在他的脑海中,公牛的那五前锋阵容依然在疯狂地奔跑穿梭,像一支无法阻挡的洪流,彻底冲刷掉了他对篮球的一切认知。

  “篮球,不应该是这个模样啊。。。”

  麦迪用这场比赛他的第一次干拔跳投,给这场所有人都意外无比的比赛画上了一个句号。

  金特里叫了暂停,换下了所有主力。

  而此时,距离中场休息,甚至还有整整两分钟时间。

  场上的比分是58:33,活塞被公牛从头到尾的一套组合拳打的找不到北,从比赛的第一刻开始就陷入了绝对的劣势。

  下半场,陆远没有让希尔继续上场,而是自顾自的在那玩起了排列组合。

  公牛瞬间就恢复成了夏季联赛那种一团散沙的模样,球员们在场上尽情的放飞自我。

  但是,这一次,没人敢继续嘲讽公牛的打法散漫了。

  上半场的表演,已经让所有人看到了公牛掩藏起来的锋利獠牙。

  而在陆远撤下所有主力后,活塞的替补阵容仍然难以缩小分差——公牛的板凳球员也同样是陆远精挑细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更不用说,在公牛的替补席上,坐着的可是来自阿根廷的那柄妖刀——马努-吉诺比利,以及足以在一支季后赛边缘球队担当核心的全能小前锋沃利-斯泽比亚克!

第98章 Woj大神的问题

  当然,没有完整的体系支持,吉诺比利和斯泽比亚克的表现不能算惊艳,只能称得上是中规中矩。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整个下半场都是替补在场上薅头发插鼻孔扯衣服,活塞也根本不可能再换上主力试图翻盘了。

  一是这毕竟只是一场季前赛,就算输58分也不会对即将到来的常规赛产生任何的影响。

  另一个,金特里只是打不过公牛,并不代表他傻。

  换上主力,继续上去挨打吗?

  这场万众瞩目的季前赛,最后以98:81的比分落下了帷幕。

  公牛在客场17分险胜活塞。

  嗯,1分大胜,2分狂胜,10分小胜,17分险胜,很合理吧。

  虽然赢了17分,但是公牛的球员数据并不算非常出彩。

  九人出场全部有得分入账,打了22分钟的麦迪砍下了全队最高的16分5篮板6助攻2抢断,希尔只打了18分钟就坐在替补席上跟陆远聊起了天,他的数据也就定格在了11分4篮板2助攻上。

  倒是阿泰这场比赛连抢带捡的混了整整四次抢断,还拿到了12分,堪称最大赢家。

  大本吃了两次饼,拿到四分的同时捎带手抢到了10次篮板和4个封盖。

  被打的有些神志不清的斯塔克豪斯在一次进攻中非常勇敢的给大本连续贡献了两次盖帽,成了这场比赛的亮点之一。

  之所以没有第三个,是因为大本第二次直接将球扇到了麦迪的手中。

  赛后,学新闻学的媒体们齐刷刷的转向,开始吹捧起了公牛。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的提问角度发生了180度转变。

  《芝加哥论坛报》的资深记者马克-约翰逊率先开口:“陆教练,您是否认为这场胜利宣告了新时代篮球的到来?”

  陆远单手托着下巴,语气平静:“这只是一场季前赛,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The Record》的专栏作家阿德里安-沃纳罗斯基翻动着数据统计:“我注意到,公牛今天出手大部分都集中在篮下和三分线外,禁区外的中投占比很少,这是一个巧合还是您的刻意安排?您如何看待这种战术转型的效果?”

  陆远的目光集中在这个戴着眼镜,稍微有些秃顶,带着眼镜的白人记者身上。

  Woj大神!

  被称为体育记者界的迈克尔-乔丹!

  不愧是爆料从无差错的男人,对于篮球战术的敏感性也这么强!

  “Woj,如果我没记错,你应该是在新泽西那边工作吧?”陆远没有着急回答WOJ的问题,而是开口问道。

  Woj愣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我是特意从新泽西飞到底特律的,因为我对新赛季公牛的阵容和打法非常感兴趣。”

  陆远点了点头,不由得为WOJ的战术敏感性点了个赞。

  他本来以为,就算半个赛季过去,也不会有人关注到公牛队在进攻时的出手选择。

  没想到仅仅是一场季前赛,Woj就明确的指出了这个问题。

  在1999年,某莫姓死人还没开发出来魔球理论,但是陆远在日常的训练中已经开始有意无意的引导球员们将更多的出手集中在三分线外和禁区之中。

  为了让球员们形成肌肉记忆,陆远甚至规定在训练赛中,除非踩线,如果你出手了这种长两分,就算进了,他也会给出手球员所在的球队的得分上扣一分。

  他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要球员们放弃中投,而是放弃这种不经济的,三分线内一步的长两分。

  这其中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作为神的武器,中投一直都是乔丹的武器库中最锋利的那把尖刀,而在这个时代,中投也是外线球员必不可少,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技能。

  你可以没有三分,但是你不能没有中投。

  这其实是有时代的特点在其中的。

  因为中投的出手点,是在球场上内线和外线的交界处,是球队的整体防线最难受的地方。

  而现在这个年代,正是整个NBA防守强度最大的时候。

  中投这玩意,很奇怪。

  除了15年和22年的勇士之外,即使是在小球时代,每支冠军球队也都有一个无解的中距离得分点。

  16年骑士的詹姆斯。

  17/18年勇士的杜兰特。

  19年猛龙的卡哇伊。

  20年湖人的詹姆斯和戴维斯。

  21年雄鹿的字母是个异类,但是他身边依然有米德尔顿和朱-霍乐迪。

  就算是22年的勇士,库里身边还有嘴哥和普尔。

  23年,约基奇身边有穆雷。

  24年更不用说了,凯尔特人整个赛季的两分球命中率,注意,全队,命中率高达57.8%。

  而在比赛的最后时刻,球队也常常都习惯于将球交给这些球员来处理。

  可以说,中投是篮球这项运动中永远都不可能被淘汰的技术。

  那为什么中投这么香?

  其实是因为,中投堪称是篮球这项运动中,最难掌握,也是最难防守的得分方式。

  中投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远离篮下的进攻手段。

  而且他跟在篮下得分一样都是两分,命中率不如篮下进攻或者突破上篮,还没有篮下进攻那种造杀伤的能力,得分还比在三分线外投篮少一分。

  这么算起来,看起来好像是不太经济。

  而且由于从稍稍远离篮下开始一直到踩在三分线上都属于中距离投篮的范畴,想要在这么大范围内形成肌肉记忆比只是在三分线一圈要难多了。

  但是,这么想的人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55/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