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548节

  阿伦·艾弗森:出战45分钟,32分,3篮板,8助攻。

  他们两人,联手砍下了整整70分。

  这绝对是一场,足以被任何篮球史书大书特书的传奇级别的个人表演。

  但是,在他们的数据下方,是另一行更加刺眼,更加令人感到窒息的数字。

  金州勇士:

  姚明:出战47分钟,46分,30个篮板,11次封盖。

  46分!30个篮板!11次封盖!

  这是一个震古烁今的超级三双!

  这是一个只有在威尔特·张伯伦的黑白录像带里,才能找到的神话般的数据!

  看到这个数据,科比那一直紧绷着,如同雕塑般写满了不甘和愤怒的脸庞,第一次松弛了下来。

  他慢慢地摇了摇头。

  嘴角勾起了一丝无比苦涩,却又带着一丝释然的微笑。

  他身旁的艾弗森,也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那口气,仿佛吐出了他整个职业生涯所有的不甘和疲惫。

  他们,都尽力了。

  他们燃烧了自己的一切,打出了神一样的英雄般表现。

  但他们,终究还是输了。

  不是输给了战术,不是输给了运气,甚至,不是输给了这支年轻的勇士队。

  他们是输给了,一个真正的行走在人间的篮球之神。

  科比站起身,没有再看那片属于胜利者的金色狂欢。

  他用白色的毛巾,盖住了自己的头,将所有的表情都隐藏在了阴影之下,然后,迈着沉重的步伐,孤独地走向了球员通道。

  他的时代,或许还没有结束。

  但属于那个东方巨人的,全新的,更加野蛮,更加不讲道理的时代,在今夜,已经用一种最无可阻挡,也最令人绝望的方式,向全世界,宣告了他的降临。

  陆远站在场边,任由金色的彩带,落在自己的肩上。

  他看着那片疯狂的海洋,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欢呼,脸上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

  他知道,从今夜起,他和他的金州勇士,将不再是任何人眼中的笑话和搅局者。

  他们,将是这个联盟所有球队最深沉的噩梦。

  而这个震惊世界的黑八奇迹,对于他们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全世界的体育媒体,在这一刻都陷入了疯狂。

  各大网站的头条,都在第一时间被这场比赛的结果所占据。

  “神迹!勇士4:2淘汰湖人,上演历史第三次黑八奇迹!”——ESPN

  “46+30+11!姚明打出张伯伦式数据,一战封神!”——TNT

  “一个时代的落幕?科比与艾弗森的悲壮之夜。”——FOX Sports

  “东方魔术师!陆远,用最简单的方式,赢得了最艰难的胜利!”——Sports Illustrated

  陆远和他率领的球队,再一次站在了全世界的舆论浪尖之上!

第371章 十三年

  甲骨文球馆的穹顶,在这一刻仿佛化作了倾泻金色暴雨的天空。

  成吨的金色、蓝色彩带如同瀑布般从高空洒落,将整个球场变成了一片流光溢彩的海洋。

  胜利的香槟被肆意地喷洒向空中,细密的气泡在刺眼的聚光灯下折射出迷离的光晕,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杂了汗水、酒精与无尚喜悦的,属于征服者的独特气息。

  金州勇士队的主队更衣室里,狂欢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天花板。

  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战术布置和球员休息的场所,而是一个彻底释放原始激情的派对现场。

  “我们真的做到了!我们他妈的真的做到了!黑八!我们干掉了湖人!”

  安东尼·兰多夫,这个平日里在场上显得有些愣头青,甚至被球迷戏称为“脖子以下全是天赋”的大男孩,此刻正像一头兴奋的幼熊,用他那双长臂紧紧地箍着法国中锋罗尼·图里亚夫,两个人一边怪叫着,一边用胸膛互相撞击,发出“砰砰”的闷响。

  来自意大利的马科·贝里内利和球队的锋卫摇摆人阿祖布克,这两个在系列赛中扮演了奇兵角色的球员,此刻正拿着冰镇的香半槟瓶,在狭小的空间里互相追逐扫射。

  冰凉的酒液四处飞溅,浇湿了地板,也浇湿了他们脸上那肆无忌惮的笑容。

  更衣室的地板上一片狼藉,香槟的黏腻混合着汗水的咸湿,却流淌着最纯粹、最原始的快乐。

  黑八奇迹!

  亲手淘汰由科比·布莱恩特和阿伦·艾弗森这两座联盟图腾领衔的,不可一世的洛杉矶湖人!

  这一切对他们而言,就像一部情节最狂野不羁、最热血沸腾的青春电影,而他们,就是这部电影里最耀眼夺目的主角。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不可能变为了现实,将传奇踩在了脚下。这种成就感,远比任何数据和个人荣誉都来得更加震撼。

  姚明,今夜当之无愧的,如同神明降世般的战神,在与队友们短暂地拥抱庆祝后,便被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团团围住。

  他没有像年轻人那样疯狂宣泄自己的情绪,只是脸上挂着温和而满足的笑容,用那口流利的英语,沉稳地回答着记者们一个又一个刁钻或吹捧的问题。

  “姚,46分30个篮板11次封盖,你今晚感觉自己像上帝吗?”

  “姚,你和科比、艾弗森在内线的对抗感觉如何?你是否认为自己已经彻底统治了禁区?”

  “姚,你认为勇士队能够走到最后吗?你们的目标是总冠军吗?”

  面对这些问题,姚明只是微笑着,用他特有的东方智慧从容应对。

  然而,那只在身侧,被摄像机镜头忽略的巨大手掌,却在微微颤抖中,紧紧地攥成了一个拳头。

  这个动作,暴露了他内心那片远未平息的,波澜壮阔的海洋。

  四十六分,三十个篮板,十一次封盖,这样史前巨兽般的数据,即便是由他自己亲手打出,也依然感觉有些不真实。

  他知道,今夜过后,他在这个联盟的地位,将彻底不同。

  陆远斜靠在更衣室的门框上,手里握着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

  冰凉的瓶身贴着他的掌心,瓶壁上凝结的细密水珠,正映照着室内那片喧嚣疯狂的光与影。

  他安静地看着眼前这片由他一手缔造的属于胜利者的狂欢,脸上挂着一抹欣慰的微笑,像一位刚刚完成一幅得意之作的艺术家,正在静静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头儿,真的不来一瓶吗?这可是顶级货色!”

  唐·尼尔森,这位白发苍苍,在联盟里以“疯狂科学家”著称的老帅,此刻也像个返老还童的顽童。他脚步轻快地晃悠过来,将一瓶标签华丽的香槟递到陆远面前,那张布满了岁月痕迹的脸上,满是藏不住的兴奋与快意。

  “我执教了半辈子,从七十年代一直到现在,带过无数支天赋异禀的球队,打了数不清的季后赛,但今晚,绝对是我这辈子最痛快的一场!用最不讲理的方式,干掉阵容最豪华、最被看好的对手,这他妈的,才是篮球的真谛啊!这比我当年搞跑轰还要疯狂!没想到,我所在的球队能够连续两年完成黑八奇迹!”

  陆远笑着接过了那瓶沉甸甸的香槟,却没有打开。

  他的目光越过老尼尔森那张兴奋得有些发红的脸庞,穿过更衣室里那些年轻而鲜活的,跳动的身影,最终落在了那条通往客队的幽深而寂静的走廊上。

  一瞬间,周围震耳欲聋的欢呼与音乐,仿佛被他的思绪悄然隔绝在外,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下来。

  他的脑海里,清晰浮现出的,不是姚明那记几乎将篮球拍到观众席上的追身大帽,也不是库里和罗斯在三分线外那青涩而灿烂的庆祝笑脸,而是一个孤独的、倔强的背影。

  那个穿着紫金色3号战袍的男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在漫天飞舞的,本该属于他的金色胜利彩带的背景下,一步一步,如同一个战败的角斗士,走向球员通道的那个落寞身影。

  阿伦·艾弗森。

  这个名字,像一根无比纤细却又无比锋利的冰针,在此时此刻,轻柔却又无比清晰地刺了一下陆远的心脏最柔软的地方。

  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绪,如同墨汁滴入清水,悄然在他心底蔓延开来。

  那不是同情,也不是怜悯,而是一种更加深沉的,带着时间厚度的歉意。

  他是自己一手缔造的“杜克王朝”的第一代核心。

  是那个曾经将整个NCAA踩在脚下,让肯塔基、北卡那些传统豪门闻风丧胆的,无所不能的“答案”。

  可自从进入NBA这个更加广阔,也更加残酷的商业舞台之后,他却一次又一次地,如同宿命般倒在了由他陆远亲手率领的球队面前。

  往事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每一个画面都清晰得仿佛昨日重现。

  当年在费城76人,艾弗森燃烧着自己的每一分能量,在东部杀得天昏地暗,距离总决赛的舞台仅有一步之遥。

  然而,在东部决赛中,他被陆远执教的拥有巅峰飘逸的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和如同铁闸般坚不可摧的本·华莱士的公牛队,无情地挡住了去路。

  他记得赛后艾弗森那双通红的,布满血丝的眼睛。

  而今天,2009年的这个夜晚,当他为了职业生涯最后的执念,放下了所有的骄傲与身段,来到洛杉矶,来到这座他曾经最痛恨的城市,与自己曾经的死敌科比·布莱恩特联手,组成了这个联盟历史上都堪称最恐怖、最无解的后场组合时,再一次,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冰冷的天堑,挡在他面前的,依然是陆远。

  一次又一次。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冷酷无情的剧本编织者,亲手将自己这位初代弟子的冠军梦想撕得粉碎,连一片完整的纸屑都不曾留下。

  陆远的思绪继续飘散,如同飞絮般落在了那些曾经追随过他的杜克王朝的球员们身上。

  他们的面孔,一个个在他脑海中闪过,境遇各不相同。

  本·华莱士,那个和他一起在杜克和公牛建立起恐怖禁飞区的防守悍将,手上已经足足戴上了六枚总冠军戒指,已是功成名就,成为了蓝领球员的最高典范。

  特雷西·麦克格雷迪,那个被他从高中带进杜克,天赋溢出屏幕,仿佛连上帝都为之嫉妒的年轻人,也在公牛时期,跟着他一起登上了联盟之巅,品尝过总冠军香槟的甜美滋味。

  就连功能相对单一,被很多人诟病防守的白人神射手沃利·斯泽比亚克,也在陆远的冠军体系里,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顺利地拿到了一枚足以让他向子孙后代炫耀一生的戒指。

  只有文斯·卡特在他离开联盟的那一年,趁着天下大乱,和当时巅峰尾巴的沙奎尔·奥尼尔在费城76人联手,也算是捧起了一座奥布莱恩杯。

  不知不觉间,那一代曾经如同神兵天降般,叱咤NCAA赛场的杜克球员们,都已经在NBA这个残酷的商业联盟里征战了十年甚至更久。

  最年轻的麦迪今年也已经三十岁了,早已不是那个睡眼惺忪、随时可能在场上打起瞌睡的少年。

  而剩下的那些人呢?

  埃尔顿·布兰德,曾经的榜眼秀,在黄蜂那片篮球荒漠里当了多年的空砍群群主,一身扎实的内线武艺却始终无法触摸到分区决赛那块光鲜的地板,至今两手空空,徒留一身伤病。

  肖恩·马里昂,那个投篮姿势怪异到让人不忍直视,却效率惊人的“骇客”,在遥远的多伦多和波什组成锋线双核,却连一次分区决赛的舞台都未能踏上,在生涯末年选择远赴达拉斯。

  理查德·汉密尔顿,在苦寒之地的森林狼消耗着自己的青春。

  安德烈·米勒,贾森·特里,保罗·皮尔斯……这些曾经在杜克和他有过交集,或者被他的战术体系深刻影响过的球员,绝大多数,都还在为了那枚象征着最高荣誉的该死戒指,苦苦挣扎,耗尽自己职业生涯最后的光和热。

  而在所有这些人当中,阿伦·艾弗森,无疑是那个最令人唏嘘,也最让陆远感到亏欠的一个。

  他是第一个。

  是第一个在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甚至因为东方人面孔而备受歧视的年轻教练时,就选择相信他能带领他们创造奇迹的人。

  是第一个,将自己那身桀骜不驯、仿佛与全世界为敌的灵魂,毫无保留地交到他手上,任由他去雕琢、去塑造的人。

  陆远轻轻地,几乎是无声地叹了口气。

  他将手中的那瓶昂贵香槟,稳稳地放回了摆满庆祝用品的桌子上,仿佛放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唐,你们先庆祝,尽情地闹。我出去一下,很快就回来。”他对身边的尼尔森说道,声音平静。

  “嘿,小子,去哪儿?记者招待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你可是今晚的主角!全世界的媒体都等着你呢!”老尼尔森有些不解地看着他,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荣耀的顶峰时刻,他会选择离开。

  “去见一个老朋友。”

首节 上一节 548/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